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整合.doc

上传人:h**** 文档编号:893133 上传时间:2018-11-0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35.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整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整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整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整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整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让我们走近地理第一节 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一、在中国, “地理”一词最早出现在易。系辞 , 而西方是在古希腊学者埃拉托色尼的专著地理学中。二、与地理相关的有日常生活(如熟悉生活环境、确认方向、识别天气、了解风土人情、提高生活适应能力) ,生产建设(如理与农业生产、地理兴建工业企业 、地理与交通、商业网点、区域规划、解决全球性的问题等)和风土人情(如西伯利亚居民、狂欢节、圣诞节、斗牛、阿拉伯人的服装等。 )第二节 我们怎样学习地理一、学会看地图:1、地图制作过程:鸟瞰图形-平面图-地图 2、最早的地图:距今 4700 多年苏美尔人刻制的。 3、地图的种类:分为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

2、图,自然地图包括地形图,气候图,水文图和自然植被图。社会经济图包括工业图,农业图,交通图和人口分布图。二、地图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与注记1、方向:(1)通常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有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 (3)有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 (4)室外看地图应面朝北背朝南(5)确定地平面方向的方法:指南针;北极星;太阳;年轮;树叶疏密;山两侧的潮湿程度2、比例尺:(1)比例尺 实 地 距 离图 上 距 离(2)比例尺的表示方法有:数字式;文字式;线段式(3)相同图幅的两幅地图4、看地图的顺序:图名方向图例比例尺图的内容第二章 地球的面貌第一节 认识地球一、地球的形

3、状1、地球形状是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2、地球是球体的证据:(1)海边看船;(2)草原看马;(3)麦哲伦环球航行;(4)月食时月球表面的圆弧形阴影;(5)现代探测技术及照片;(6)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7)登高望远二、地球的大小:表面积 5.1 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 6371 千米;赤道周长约 4 万千米;三,地球仪1、 地球仪;指根据地球的形状并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后制作成的地球模型,是学大比例尺范围小内容详细小比例尺范围大内容简单习地理的重要工具。 地轴;指从地球内部穿过地心的假想的轴。两极;指地轴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北极;表示地球的最北面。南极;是与北极相对应的点。赤道;是与南北

4、两极距离相等的地方所画的圆圈,把地球平分为南北两个半球。经纬网;是由经线和纬线相交织所构成的网络,从而可确定地球表面任一地点位置,2、 纬线与经线概念 起点 形状 长度 指示方向纬线与赤道平行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以赤道为起点(0 度)圆圈(除极点外)半球:不相等全球:度数相同的纬线长度相等东西方向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以本初子午线为起点(0 度)半圆 所有的经线都相等 南北方向3、经度与纬度起点度数最小值与最大值北纬南纬东经西经变化规律纬度赤道为00与 90 赤道以北为北纬,以南为南纬从赤道向南向北逐渐增大经度本初子午线为00与 180 本初子午线以东为东经,以西为西经从本初子午线

5、向东向西逐渐增大4、重要的经纬线:(1)0经线:又称本初子午线,经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经度起点线。(2)180经线:只有一条(3)西经 20和东经 160是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4)0纬线:又称赤道,经过厄瓜多尔首都基多,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5)北纬 23.5与南纬 23.5:是北回归线与南回归线(6)北纬 66.5与南纬 66.5:是北极圈与南极圈(7)东经 E,西经 W 北纬 N,南纬 S)5、低中高纬度的划分:0306090低 中 高6、东西半球的划分: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西经 20 度向东到东经 160 度为东半球,西经 20向西到东经 160为西半球7、相对应的经

6、线,组成一个经线圈,度数之和为 180,符号相反。三、经纬网:确定地球表面的任何一点的位置第二节 世界的海陆分布一、 海陆分布大势:地球的水半球面积大于陆半球面积二、 七大洲和四大洋(书 23 页,图 2-19)1、 大陆;是指面积较大的陆地。大洲;是大陆与它附近的岛屿的合称。 岛屿;是指面积较小的陆地。半岛;指陆地一半伸入海洋或湖泊,一面同大陆相连的地貌部分,其它三面被水包围.。洋;是海洋的主体部分。离大陆较远。海;是大洋的边缘部分,离大陆较近;海峡;是沟通两个海域之间宽度较窄有水道。2、 七大洲;;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大洋洲、南极洲 亚洲和欧洲合称亚欧大陆,也是地球上最大的一

7、块大陆3、 洲界线:亚洲与欧洲: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土耳其海峡欧洲与非洲:直布罗陀海峡 亚洲与非洲:苏伊士运河 亚洲与北美洲:白令海峡 北美洲与南美洲:巴拿马运河4,四大洋;名 称 位置太平洋 跨南北半球,最大,最深大西洋 跨南北半球印度洋 大部分位于南半球北冰洋 以北极为中心,介于亚欧北美之间,最小,最浅第三节 世界的地形一、 陆地地形1、 海拔;指地面某一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指地面某一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 2、 五种地形的比较地形类 型大致海拔地表形态共同点地表形态不同点世界之最平原 200 米以下海拔较低 亚马孙平原高原 500 米以上地面起

8、伏小海拔较高边缘较陡峻 青藏高原(高)巴西高原(大)山地 500 米 地面崎 海拔高坡陡谷深 科迪勒拉山系以上 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系丘陵 500 米以下岖不平海拔低相对高度小于200 米盆地 海拔不定四周高中间低 刚果盆地(大)3、 世界两大山系:(1)环太平洋沿岸山脉带:东岸科迪勒拉山系(落基山和安第斯山) 西岸为日本群岛,台湾岛,菲律宾群岛组成的岛弧 (2)横穿亚欧大陆南部和非洲大陆北部的山脉带: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和阿特拉斯山二、 海底地形;大陆架:坡度缓,水深在 200 米以内。大洋中脊:新海洋诞生的地方。大陆坡:大陆架向外倾斜的陡坡。海沟:是指最深的地方,其中马里亚纳海沟最深。第

9、四节 海陆变迁一、 地表形态变化:地表处于不停息的运动变化之中。海洋转变成陆地:喜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海洋生物化石;地中海不断缩小。陆地转变成海洋:台湾海峡森林林遗迹;东非大裂谷将形成海洋二、 六大板块为;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 包括大洋洲)和南极洲板块.三、火山和地震:两大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喜马拉雅地中海火山地震带第三章 世界的居民第一节 世界的人口一、世界的人口数量与增长1、 总数:65 亿2、 增长:18 世纪以前增长缓慢,18 世纪以后增长迅速。原因:生活和医疗水平的提高,死亡率下降,寿命延长。3、 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出生率 10

10、0%总 人 口 数出 生 人 口 数死亡率 100%总 人 口 数死 亡 人 口 总 数三、 世界人口的分布不均匀1、 分布地区:中低纬度地区,原因:气候温和、降水较多的平原和盆地及沿海地区2、 四大稠密区: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3、 四大稀疏区:干旱的荒漠、寒冷的极地、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原始的热带雨林四、 世界的人口问题;1、人口过多增长过快所带来的问题;(1) 、给资源和环境造成压力: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各种污染和灾害。 (2) 、给社会经济发展造成压力:就业、居住、教育、医疗等问题。 2、人口增长过慢所带来的问题:劳动力短缺、兵源不足、人口老龄化等。3、对

11、策与出路:人口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4、人口迁移:发展中国家: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迁移;发达国家:人口由城市向农村迁移。第二节 世界的人种一、人种;是指根据人类体质方面的特征所划分有人群。分为黄色人种、白色人种、黑色人种二、三大人种的比较和分布(混血人种:主要分布在南美洲)人种 外表特征分布地区黄色人种亚洲东部、美洲的印第安人和北冰洋沿岸的因纽特人白色人种欧洲、北美洲、非洲北部、亚洲西部南部及大洋洲黑色人种见课本非洲中部和南部、美洲部分地区第三节 世界的语言和宗教一、世界的语言;1、总数:2000 种2、联合国六大语言及分布: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语言

12、 分布地区和人数汉语 中国和东南亚(使用人数最多,13 亿人)英语 英、美、澳、印、菲等(使用最广,4 亿人)法语 法国,比利时,瑞士,加拿大俄语 俄罗斯西班牙语西班牙及南美洲阿拉伯语西亚和北非的阿拉伯国家二、 世界的宗教;中国大多数人不信教,土生土长的宗教是道教。基督教与伊斯兰教、佛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宗教 发源地 时间 分布 教徒 建筑物及经书基督教巴勒斯坦公元 1 世纪欧美及大洋洲 10 亿、多且分布广教堂圣经伊斯兰 教沙特 公元 7 世纪亚洲西部和东南部、非洲北部和东部,中国西北部7 亿穆斯林清真寺古兰经佛教 古印度 公元前 6世纪东亚、东南亚及斯里兰卡2 亿善男信女庙宇藏经第四节 世

13、界的聚落一,聚落的形态;1,聚落;是人们集中地居住在一起所形成的。分为:城市和乡村2,城市与乡村的区别名称人口 交通 经济活动 建筑物城市多且集中道路多且宽便利非农产业如工业服务业等高且密集乡村少且分散道路少且窄 农业为主 矮且分散3,乡村分布:大多依山傍水,沿河流、山麓或公路分布4,乡村演变成城市的过程;村庄城镇城市大城市5,容易形成聚落的地方:河流的交汇处、入海口;沿河沿湖;铁路或公路的交叉处;平原和山麓地带6,民居建筑特色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湿热地区双层结构、屋顶倾斜(坡形屋) 、人住上层寒冷地区墙厚窗小、双层玻璃炎热干旱地区屋顶平(平顶屋) 、窗小二、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文化遗产的类型:

14、分为有形文化遗产、无形文化遗产第四章 世界的气候第一节 天气与气候一、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名称 概念 时间 稳定性天气 某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具体状况短 不稳定气候 一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 长 较稳定二、天气符号:书 58 页 会识别:台风;沙尘暴;晴天;雨;雪;阴天等三、卫星云图: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雨区,越白表示云层越厚,下雨的可能性越大。四、天气预报:报气温和降水;五、天气与气候 跟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一、 气温;1、 气温;是指空气的温度,用摄氏度( )表示。2、 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1) 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A 由低纬度向高纬度地

15、区递减;B 同纬度的海陆气温不同C 南半球等温线平直;D 海拔低处气温高海拔高处气温低(2)一月平均气温分布(最冷月) ;七月平均气温分布(最热月) (3)最热的地方是非洲大陆;最冷的地方是南极洲3、降水;1、降水的条件:水汽;气温下降;有凝结核2、降水的类型及区别:地形雨;对流雨;锋面雨3、降水量的测定:月降水量和年降水量(计总和)4、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A 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B 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C 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5、世界的雨极:乞拉朋齐、夏威夷群岛卡维金尼山;世界干极;撒哈拉沙漠6、气候资料的统计方法(1)表示方法:横坐标表示

16、时间,左侧纵坐标表示气温,右侧纵坐标表示降水量(2)绘制过程:先描点,画光滑的气温曲线,再画逐月降水量柱状图(3)分析方法:A 看气温最高月与最低月及其气温值和年温差B 看降水逐月分布情况、季节分配情况、总降水量情况(4)特殊值:热带:全年 T 20 度(16 度) 亚热带:最冷月 T0 度温带:最冷月 T16 度 寒带:最热月100MM 适中:月 R=50MM 左右 少雨:月 R30MM第三节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一、 地球的形状即纬度位置;太阳高度角从低纬度地区向高纬度地区逐渐变小气温由低纬度地区向高纬度地区递减二、地球的运动1、地球自转和公转对比运动形式含义方向 周期 结果及影响 特征自转

17、 绕地轴转自西向东一天或24 小时昼夜交替、各地时间有差异、一天中气温有变化公转 绕太阳转自西向东一年 四季的更替、昼夜长短变化、各地获得热量不同、形成五带。1、地轴与公转轨道平面总是保持 66。5 度夹角2、北极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2、四季的变化二分二至日期 太阳直射点季节地理现象春分 3 月 21 日前后赤道 春季昼夜等长夏至 6 月 22 日前后北回归线 夏季昼长夜短、北极极昼南极极夜秋分 9 月 23 日前后赤道 秋季昼夜等长冬至 12 月 22 日前后南回归线 冬季昼短夜长、北极极夜南极极昼3、 地球上的五带;是北寒带,北温带,热带,南温带,南寒带, (见图册 32 页五带划分)(1)

18、分界线;北寒带与北温带;66.5 N (北极圈) 北温带与热带;23,5 N (北回归线)热带与南温带;23,5 S(南回归线) 南温与南寒带;66.5 S(南极圈)名称 获的光热情况 太阳直射情况极昼极夜现象北寒带 太阳热能少,终年寒冷有极昼极夜现象北温带 热能比热带少,比寒带多,四季变化明显无太阳光直射热带 得到热能最多,终年火热有阳光直射南温带 热能比热带少,比寒带多,四季变化明显无极昼极夜现象南寒带 太阳热能少,终年寒冷无阳光直射有极昼极夜现象二、海陆分布物理性质 对气温的影响 对降水的影响海洋吸热慢放热慢夏季气温低冬季气温高近海地区降水多陆地吸热快放热快夏季气温高冬季气温低内陆地区降

19、水少三、地形地势的作用;1、屏障作用:阴坡气温低湿度大,阳坡气温高湿度小。2、阻挡作用: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3、垂直作用: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每升高 100 米约降低 0。6 度,导致高山高原气温低,平原气温高。四、人类活动;1、影响局部气候:缓和与恶化。2、导致气候反常:产生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旱涝灾害。3,城市热岛效应:城区和郊区气温和降水不同五、 洋流影响:暖流经过地区增温增湿,寒流经过地区降温降湿。六、 地球变暖的结果:海平面上升,热带风暴加剧,干旱面积扩大,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第四节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一,气候划分标准:是各地气温和降水的组合而形成的气候特征,分为热带气候

20、类型,亚热带气候类型,温带气候类型,寒带气候或极地气候,高山高原气候二、 (一)热带气候类型气候类型 气候特征 分布地区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 赤道附近,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马来群岛热带草原气候终年高温,降水总量较少,分旱雨两季热带雨林气候南北两侧,以非洲最典型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降水总量大,分旱雨两季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热带沙漠气候终年高温少雨, 南北回归线经过的内陆地区和大陆西岸地区,以撒哈拉沙漠最典型(2)亚热带气候类型(三)温带气候类型气候类型 气候特征 分布地区温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中国东北部,俄罗斯东南部,朝鲜半岛和附近地区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湿润 中纬度

21、40-60 度的大陆西岸温带大陆性气候和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夏季温和,降水稍多,冬季寒冷干燥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中部和北部(四)寒带气候或极地气候气候类型 气候特征 分布地区苔原气候 夏季短暂温和,冬季 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气候类型 气候特征 分布地区亚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四季分明中国东南部,美国东南部,巴西东南部及阿根庭澳大利亚等沿海地区地中海气候 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南北纬 30-40 度的大陆西岸,地中海地区最典型的北冰洋沿岸冰原气候漫长而严寒,终年降水极少 格陵兰岛和南极大陆(5)高山高原气候:气候垂直变化明显;分布在青藏高原和安第斯山等。第五

22、章 世界的发展差异第一节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一、不同类型的国家:全世界 200 个国家和地区1、面积上: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梵蒂冈2、人口上:中国、印度、美国、梵蒂冈3、社会制度上:社会主义:中越朝古;资本主义:美英法4、地区:格陵兰(丹麦) 、百慕大地区二、分布特点1、划分标准: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2、半球分布:发达国家:北半球;发展中国家: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南部。3、大洲分布:发达国家:欧洲、北美洲、大洋洲;发展中国家:亚洲、非洲、拉丁美洲4、南北对话、南南合作、五项原则三、发展差异1、发展差异的原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造成2、差异表现:人口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差异:占世界人口 80%发展中国家只占世界22%的国民生产总值,发达国家却相反。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差异;工农业生产发展水平不同。3、发展较快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巴西、东南亚国家。第二节 国际合作一、 国际间的矛盾和与冲突:原因: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二、世界的主题:和平与发展;世界三大问题:人口爆炸;资源危机;环境污染第三节 国际组织1、意义:重要工具、纽带和桥梁2、联合国:5 大常任理事国是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中国,它的总部设在纽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参考答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