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地理复习提纲.docx

上传人:h**** 文档编号:893193 上传时间:2018-11-0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1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年级上地理复习提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地理复习提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地理复习提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地理复习提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地理复习提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七年级上地理复习提纲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1、 地球的形状:球体。2、 运用生活中的自然现象说明地球是球形:(1)海边看到远处帆船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 (2)月食现象。地 一、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略扁的不规则的球体。球的 1、盖天说: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 形 二、认识过程 2、浑天说:天之盖地,犹壳之裹黄。状 3、麦哲伦的环球旅行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与 4、现在从太空看地球的确是一个球体。大 1、赤道半径:6378 千米小 2、极半径:6357 千米三、地球的大小 3、平均半径:6371 千米4、赤道长:4 万千米5、表面积:5.1 亿平方千米3、

2、经纬线特点。纬线 经线纬线 经线定义: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定义: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指示方向:东西方向。 指示方向:南北方向。长度:长度不一,赤道最长。 长度:所有经线长度相等。形状:除极点外,纬线圈都是圆。 形状:所有经线都是半圆。纬度 经度起止度数 0O ( 0O 纬线叫赤道 )90 O N/S0O ( 0O 经线叫本初子午线)180 O 代号 北纬N,南纬S 东经E,西经W如何区分 区分南、北纬(两种方法):1、赤道(0 O 纬线)以北为北纬N,赤道以南为南纬 S;2、纬度向北递增为北纬 N,纬度向南递增为南纬 S。区分东、西经(两种方法):1、本初子午

3、线(0 O 经线)以东为东经E,本初子午线以西为西经 W;2、经度向东递增为东经 E,经度向西递增为西经 E,半球划分 赤道分南、北半球 20 O W 和 160O E 分东、西半球4、 主要的经线:本初子午线、180。主要的纬线:赤道、北极点 90N、南极点 90S。5、 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20W、160E。6、 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赤道(0)7、 利用经纬网定位。参照地理填充图册第 7 页,第 13 题。要会判断 A、B 两点的经纬度。1、地球仪:按一定比例缩小的地球模型2、地轴:假想的地球旋转轴一、四个基本概念: 3、两极:地轴穿过地心与地球表面的交点,指向北极星的为北极(N) ,反之

4、为南极(S)4、赤道:到南北两极距离相等,与地轴垂直的大圆圈1、定义:与赤道平行的圆(1)形状:有的纬线都是圆,可称为纬线圈 经 2、特点 (2)特点:短不等,赤道最长,往两极逐渐缩短,最后成一点。 纬 (3)方向:示东西方向。二纬线 3、纬度的划分 赤道(0纬线)以北为北纬,习惯上用“N“表示;以南为南纬,习惯上用“S“表示。南北纬各划分 90;南北极分别为 90S 和 90N。低纬度:030 4、高纬度的划分 中纬度:3060高纬度:60905、南北半球的划分 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所有北纬均位于北半球,所有的南纬均位于南半球。网 1、定义: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线叫

5、做经线,也叫子午线。2、特点:(1)形状 :半圆(2)长度:相等(3)方向:指示南北3、经度的划分:从本初子午线(0经线 英国 伦敦 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向东、向西,各分作 180,以东的 180为东经,代号 E,以西的 180为西经,代号“W” 。 三经线 4、经线圈:所有的经线均为半圆形,故在地球仪上两条相对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组成经线圈之和等于 180,且两条经线中一条为东经,另一条则为西经。5、东西半球的划分:国际上习惯用 20W 和 160E 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限。20W 以东到 160E 为东半球。20W 以西到 160E 为西半球。(切记:0-20W 虽为西经,但是

6、东半球;160E180虽为东经,但是西半球。)四、经纬网:1、定义:纬线交织成的网2、意义:上任何一点都可以看成特殊的经线与纬线交织成的点。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1、 地球的自转运动方向地球运动绕什公转 面对赤道 面对北极 面对南极运动周期 地理现象自转 地轴 自西向东 逆时针 顺时针 一天 1、昼夜更替2、时差3、日月星辰东升西落2、地球的公转地球运动 绕什么转 运动方向 运动周期 地理现象公转 太阳 自西向东 一年 四季的变化春分日 夏至日 秋分日 冬至日日期 3.21 6.22 9.23 12.22太阳直射点位置 赤道 北回归线 赤道 南回归线北半球昼夜长短 昼夜平分 昼长夜短 昼夜平分 昼

7、短夜长2、 地球上的五带1、五带的划分:依据地球表面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2、范围:(1)023.5S(23.5N)为热带;(2)23.5N66.5N 为北温带;23.5S66.5S 为南温带(3) 66.5N90N 为北寒带;66.5S90S 为南寒带。3、特点:(1) 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无极夜极昼现象,获得的太阳光热最多;(2)寒带阳光斜射,有极夜极昼现象,获得的太阳光热最少(3) 温带阳光斜射,无极夜极昼现象,四季变化明显。第三节 地图一、比例尺 1、定义:图上距离比上实际距离2、类型:(1)线段比例尺:50km (2)数字比例尺:15000000 (3)文字比例尺:图上一厘米代表实际距

8、离 50 千米3、大小:(1)大比例尺:分数值大,分母小,表示范围小,内容详(2)小比例尺:分数值小,分母大,表示范围大,内容三、图例和注记(见课本)二、方向1、 传统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N2、 用指向标指示(注意:指向标所指示的方向)3、 在经纬网上用经纬线表示。地图的要素一、海拔高度与相对高度:1、海拔高度:一地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2、相对高度:一地高出另一地的垂直距离。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1、 大洲和大洋的分布地形图 二、地形1、平原:海拔 200 米以下,地面宽阔平坦。2、丘陵:海拔 500 米以下,相对高度较小,地面起伏和缓。3、高原:海拔 500 米以上,地面

9、起伏和缓。4、山地:海拔 500 米以上,坡度较斗,沟谷较深。5、盆地:四周高,中间低。三、地形图1、 等高线:把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成的线。2、 等高线地图:由等高线构成的地图。3、 图例:(1)山顶(2)陡崖(3)鞍部(4)山谷(凸高为低)(5)山 脊(凸低为高) (6)陡坡与缓坡 (具体图例见课本)1、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北冰洋)2、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北球,但南极周围却是一块陆地(南极洲)3、地球表面 71%是海洋,29%是陆地。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1、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地壳的变动、海平面的升降、人类活动(如填海造陆) 。2、板块运动特点: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

10、与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3、世界六大板块的名称、分布海陆的分布一、分布不均二、七大洲1、名称:亚洲(跨纬度最广) 、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跨经度最广) 、欧洲、大洋洲2、地理位置:(见地图)3、分界线(1) 、亚欧: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2) 、亚非:苏伊士运河(3)亚洲与北美洲:白令海峡(4) 、南北美洲:巴拿马运河(5) 、非欧: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三、四大洋1、名称: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2、地理位置:(见地图)四、地理名词1、海:大洋的边缘部分。2、洋:海洋的中间部分。3、海峡:间于陆地之间,两端连接海洋的狭窄水道。3、岛屿:海洋中的小块陆地。4、半

11、岛:陆地向海洋的突出部分。4、能够运用板块运动的观点,解释现象。例如解释珠穆朗玛峰升高的原因、日本多地震的原因。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第一节多变的天气1、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天气多变、短时间、不稳定,气候是长时间的、稳定的。另外气候包含气温和降水两方面。(了解即可)2、卫星云图上绿色 陆地,蓝色 海洋,白色云海陆的变迁一、变迁的原因1、 内力:来自地球内部的力量,地壳运动,火山、地震。2、 外力:海平面升降。3、 人类活动:填海造陆等。二、大陆漂移说与板块构造说说1、大陆漂移说(1) 、提出:德国 魏格纳(2) 、观点:2 亿年前地球上的陆地是一整块,以后逐渐解体、分裂。2、板块构造说(1)六大板块

12、(见课本 42 页)(2) 、运动板块内部:相对稳定。交界处: a、 张裂处:裂谷、海洋b、 挤压处:山脉、岛弧、 海沟 三、火山和地震带:板块交界处,环太平洋沿岸,地中海喜马拉雅带雨。在图上看到地面一处是绿色,表示当地天气晴朗(卫星云图如右图)3、 (右图)风向的判断:在没有尾羽的一端箭头。右图的风向是西北风风力的判断:一个尾羽=2 级。右图的风力是 4 级风4、 常用的天气符号(识记)1. 天气是大气阴晴、风雨、冷热的短期反应。2. 天气的特点:天气是反映一个地方 时间里的大气状况,它是 变化的,相对天气而言,气候变化一般 。同一时刻,不同地方的天气可能差别很大。3. 天气对农业生产、生活

13、、交通及军事等都产生影响。 4. 常用天气符号:5. 在卫星云图上判读: 表是陆地, 表示海洋, 表示云雨区。云的颜色越白,表示云层 。6. 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空气质量的高低,与空气中所含的 的数量有关,可以用 来表示。清新的空气:污染指数 ,对人体健康 。空气质量的高低受自然环境和 的影响。第二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第三节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气温日变化:气温最高(14 时) ,气温最低(4 时左右)1、气温的变化(课本 p53 图 ) 气温年变化:北半球陆地(7 月最高、 1 月最低)南半球陆地(1 月最高、7 月最低)1. 气温的测定测量工具是 ,测量时要把它放在 里测量,一般在距离地面 处。单位是 ,读作 。小雨 中雨 大雨 小雪暴雨 中雪 大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参考答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