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1 年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 文答案必须答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答在试卷上无效。一、 (24 分,每小题 4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语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恶心 厌恶 恶贯满盈B模型 模样 模棱两可C剥削 瘦削 削足适履D荷花 荷载 荷枪实弹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不胫而走 旁证博引 即往开来B鞭辟入里 变本加厉 瑕瑜互见C轻歌曼舞 始作俑者 一愁莫展D以逸代劳 谈笑风生 变换莫测3依次填入下面句子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地球生物圈是自然界经过长期形成的,它是人类生命活动的基础.终身教育改变了学校教育的功能,毕业证的获得并不意味着学习的.舟曲地区多处山洪,空前的泥石
2、流灾害使人民生命财产蒙受巨大损失.A演化 终止 暴发 B演化 中止 爆发C变化 终止 爆发 D变化 中止 暴发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毕业后,同学们虽然天各一方,不能常常见面,但是一直都藕断丝连,彼此牵挂。B老师强调,班委成员之间要注意团结协作,要在分庭抗礼中共同推动班集体发展。C竞争对手的公司成立较晚,却后来居上,迅速占领了技术市场,真可谓祸起萧墙。D在这次国际杂技邀请赛中,中国队参赛选手又拿出了不少令观众拍案叫绝的作品。5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A由于在交通位置路口设置了“非机动车禁驶区” ,机动车就可以免收非机动车干扰,从而加快行驶速度。B国际社会普遍认为,海洋资源的开发利
3、用将成为人类走出人口剧增、资源枯竭、环境恶化困境的重要选择。C如果美术工作者看不到儿童自身发展的主动性,过早地让他们接受专业绘画知识,那么就会变成束缚儿童的枷锁。D为能够吸引更多的高科技人才进驻本市高科技园区企业,市政府相关部门将为此类人才提供专门的资金支持政策。6在下面横线处填入短语或句子,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天空还是一片浅蓝,颜色很浅。 , 。果然,稍微过了一会,在那个地方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真红,却没有亮光。这个太阳就好像负着重荷似地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红得非常可爱。一刹那间,这个深红的圆东西,忽然发出了夺目的亮光, , 。它旁边的
4、云片也突然有了光彩转眼间天边出现了一道红霞;慢慢地扩大它的范围,加强它的光亮射得人眼睛发痛我知道太阳要从那里升起来了,便目不转睛地望着那个地方A BC D二、 (16 分,每小题 4 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710 题。陆龟蒙冶家子言中说:“吾祖始铸玉器,岁东作必大售。 ”意思是他的祖辈是做农具的,每年春耕开始的时候,农具销售很大。有意思的是,文中的“东作”译为“春耕生产” 。其实,不仅仅“东作”是“春耕” ,在中国人的心目中, “东”这个方位词总是与“春”这个季节词联系在一起的。比如,在中国古代诗词中, “春风”就总是被说成是“东风” ,像“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还有“飒飒东风
5、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更有“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等,简直就是东风的解释了。为什么在中国“东”这个方位词总是可以替换“春”这个季节词?这是中国的季风气候使然。简单地说,春夏来临,太阳很快地把热容量小的大陆晒热,陆地上的空气受热膨胀变轻而上升,气压变低;海洋由于热容量大,升温较慢,与同一时段的大陆比,海洋上气压相对高,因此海洋上的空气向大陆流动。秋冬以后,这个过程正好相反,所谓季风就是指这样一年中方向有规律转变的海洋与陆地之间的大范围的空气流动。中国的东面是浩瀚的太平洋,西面是亚洲内陆。春天,有季风从东面或东南而来,因此,东风也就可以包含春风的意思。但是仅仅这样说,还忽略了一个问题。因为
6、东西南北这些地理方位词,都关涉到叙述者的位置。对有的人而言是东,但对于另外的人来说确实西,南北亦然。对中国东部,尤其是中原地区而言,春天的风是从东面或东南面的大海吹来的,但是对于中国其他地区而言,季风或从西南的印度洋吹来,或从西北的北冰洋和大西洋吹来,因为春风就不应该是东风。另外,东南季风势力有限,只能吹到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此线以西,春风也都与东无关。东南季风吹到的内陆最深处,正是中国的农牧分界线。由此可见,中国人把春风叫东风是中原人的视角占有了主导话语权。就文化而言,中原地区农耕民族的文化是中国的主流文化,因此中原地区的视角就成了全中国的视角,并影响到中国人称春风为东
7、风。在语言中,凡是涉及地理方位的词,都有一个话语权的问题,以谁的视角叙述,谁的视角方位词流行,就看谁的影响力大。7.阅读第一段文字,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陆龟蒙将“东作”注释为“春耕生产” ,这表明中国古代很重视农业生产。B在当代文化背景下, “东”与“春”的密切联系表现在生活中的各个领域。C作者列举中国古代诗词的例子意在表明, “东风”常常可以指代“春风” 。D “东风随春归”意思是东风随春天而至,所以作者说可以用东风解释春风。8根据文意,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因为海洋的热容量总是比陆地大,所以空气总要从海洋流向陆地。B从总体来看,中国的气候受太平洋、印度洋及北冰洋的影响很大
8、。C东南西北等地理方位的具体确认,是能过叙述者的位置来确定的。D在中国,大兴安岭、阴山及冈底斯山等,是有标志意义的地理名词。9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方位词“东”总是与季节词“春”互相替代,这是中国文化中特有的现象。B亚洲内陆和太平洋在热容量上的差异,使中国的东南季风出现在春夏期间。C在古代中国,如果不掌握主导话语权,东南西北的方位指代就没办法明确。D受东南季风的影响,农耕民族的文化逐步成为了古代中国社会的主流文化。10对于中国人把“春风”叫“东风”的原因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自然界的东南季风是中国境内春风的来源之一。B中原在地域辽阔的中国,长久拥有主导话语权。C西南季
9、风以及西北季风对中国气候的影响微乎其微。D受农耕文化以及气候的影响, “东风”的评选活动比较广泛。三、 (25 分)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 1114 题。想起她很突然,当时我正在外地,每天像陀螺一样不停地旋转,好不容易能够停下来吃一顿悠闲的晚餐。闹哄哄的餐厅里,服务生们来来去去,端水送饭,仿佛是因为忙碌,他们的表情都显得既紧张又机械。很快,一位小伙子给我端来了饭菜;我对他友好地点了点头,说了一声“谢谢” 。小伙子愣了愣,随即又朝我憨厚地笑了一笑,轻快地去忙他的了。我的心情也变得轻快起来,也就是在那时,她仿佛就隔着一桌又一桌的人、隔着 20 年的时间走了过来。她是我的同学李昕的母亲,我们只有过一
10、面之缘。那次开家长会,来了五六十位家长,我们几个女生负责接待。十三四岁的女孩子实在不懂得如何接待大人,只是把家长迎进来、让座位、倒茶水,稍有空闲,便凑在一起交头接耳、传递新闻。我清楚地记得,其中有一条是“李昕的妈妈是北京人,说话和咱们不一样,特别好听” 。我顺着她们的指点看过去:那是一位身材高挑的女性,衣着和发式都很普通,容貌也算不上漂亮。不过,她坐在那里就是显得与众不同,她偏偏没有说话,正在认真倾听另一位家长的高谈阔论。我们用幼稚的眼光结合自己掌握的词汇得出了一个一致的结论所以家长中,李昕的妈妈最有风度。有一个女生倒水回来,脸颊红红的,她急切地问道:“你们猜,我倒水时,李昕的妈妈说什么?”还
11、不等我们猜,她就迫不及待地补充说:“李昕的妈妈说,谢谢。 ”我们几个人面面相觑20 年前,在那样一个边远的小县城,我们当中有谁用过、听见过“谢谢”?没有。有谁仅仅为倒一点点水这样的小事情说过“谢谢” 。当然更没有。这在当时的我们听起来,是一个多么新鲜、多么温暖的词语啊!醒过神儿来,女生们的倒水热情空前高涨,大家都争着抢着去拿壶。另一个女生回来报告说:“是呀,我听见了,李昕的妈妈说:谢谢。”那是一个面色苍白的女生,激动使她的脸色变得红润起来,一脸的害羞表情。等轮到我了,我忽然变得心跳得厉害。李昕妈妈面前的水杯已经满了,我听见她轻轻地说了一句:“不用了。 ”但我还是坚持着往里倒了一点儿,好在也没有
12、溢出来。我清晰地听见她说:“谢谢。 ”我的脸“腾”地一下子红了,摇摇头就匆匆走开了那时,我还不会客气说“不客气” 。那次家长会后,瘦瘦高高的李昕成了我们女生羡慕的对象。大家都在想,他的家庭应该是怎样的幸福啊!20 年过去了,曾经窃窃私语的女孩子们大概都已经为人母了,不知道她们会不会像我现在一样,在某一个特定的时刻,回想起那位仅有一面之缘的女性,但是,我知道,她们和我一样,从那时起,就在学着使用那个词语,学着使用那一类“有温度的词语” 。的确,词语是有温度的,就像我每每经历的一样,这是我人生中至深的体味。11文章从自己在外地的一次晚餐经历写起,有什么作用?(6 分)12文中说, “李昕的妈妈最有
13、风度” ,如何理解这句话中“风度”一词的含意?(6 分)13结合文意,概括作者对“有温度的词语”认识的三个阶段。 (6 分)14联系社会生活,说说“有温度的词语”有哪些方面的功用。 (7 分)四、 (25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517 题。庚寅冬,予自小港欲入蛟川城,命小奚以木简束书从。时西日沉山,晚烟萦树,望城二里许。因问渡者:“尚可得南门开否?”渡者熟视小奚,应曰:“徐行之,尚开也,速进则阗。 ”予愠为戏。趋行及半,小奚仆,束断书崩,啼未即起,理书就束,而前门已牡下矣。予爽然,思渡者言近道。天下之以躁急自败,穷暮而无所归宿者,其犹是也夫?其犹是也夫!【注】 小奚:这里指小书童。木简
14、:木板。束:捆绑。下文的两个“束”是名词。为“绳索”之意。牡下:上锁。牡,门闩,锁簧。15把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4 分)16根据文意,渡者“熟视小奚” ,注意到了什么?他为什么会作出“速进则阖”的推测?(6 分)17作者反思渡者的话,得出了怎样的结论?(6 分)阅读下面古诗,完成 1819 题。早 梅齐 己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18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早梅特点的?(5 分)19诗人咏早梅,寄托了怎样的情感?(4 分)五、作文(60 分)20选择,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面对。我们一次一次做出选择,也就意味着一次
15、一次接受生活的邀请,见证生活的丰富与厚重。请以“选择”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 (60 分)2011 年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参考答案评分参考一、 (24 分,每小题 4 分)1C 2B 3A 4D 5C 6C二、现代文阅读(每小题 4 分,共 16 分)7C 8A 9B 10C三、现代文阅读(共 25 分)11 (6 分)(1)引出下文对二十年前经历的回忆。(2)表明“谢谢”一类的词语经人以温暖。(3)与结尾的“至深”呼应,表明体味的真实性。(每点 2 分,意思对即可)12 (6 分)虽然外表平常普通,但其言行举止有一种与众不同
16、的优雅气质。(意思对即可)13 (6 分)从未经验 偶然接触 学着使用(每点 2 分,顺序不能颠倒)14 (7 分)(1)体现说话者的素养;(2)给人以亲切和温暖;(3)增进情感交流;(4)和谐社会人际关系(答对 1 点给 2 分,答对 2 点给 4 分,答对 3 点给 7 分,另有答案合理者,也可)四、古代诗文阅读(共 25 分)15 (4 分)于是问船夫:“还能够赶上南城大门开么?”16 (6 分)渡者注意到小奚“以木简束书从” ;(3 分)如果“速进” ,可能会“束断书崩” ,延误行程。 (3 分)(意思对即可)17 (6 分)躁急自败,欲速不达。18 (5 分)从三个方面表现了早梅的特
17、点:品性耐寒,香气清幽,颜色素雅。(答对一点给 1 分,答对两点给 2 分,答对三点给 5 分,意思对即可)19 (4 分)希望美好的事物能得到更多人的欣赏。五、作文(60 分)2012 年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试卷语 文答案必须答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答在试卷上无效。一、语言知识与语言运用(共 24 分,每小题 4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凋零 惆怅 雕梁画栋 B、压轴 轴线 群轻折轴C、卷宗 眷顾 卷土重来 D、揭晓 间歇 竭泽而渔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洪荒 沧穹 披星戴月 B、玄奥 炫耀 暄宾夺主C、逆料 凝望 鞠躬尽瘁 D、沉
18、缅 惰性 欲盖弥彰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几万年前,撒哈拉地区曾经植物丰盛茂密,河流 东西南北,湖泊 ,洪水经常泛滥,公元前 2000 年以后,气候干燥程度加剧,湖泊干涸消失,植被 退化,这里变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沙漠。A、横贯 漫山遍野 枯竭 B、纵横 漫山遍野 枯竭C、横贯 星罗棋布 枯萎 D、纵横 星罗棋布 枯萎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位负责人说,中学生校服价格比较稳定,不会因为物价的上涨而“水涨船高” 。B、大家赞扬这个方案犹如抱薪救火,一定会把这次改革的“三把火”得更加旺盛。C、海洋污染不像陆地环境污染那样触目惊心,公众了解信息的途径
19、也非常有限。D、绿色植物摆放在室内,不但赏心悦目,还可以起到美化环境、净化空气的功效。5、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三个苹果改变了世界:一个诱惑了夏娃,一个砸醒了牛顿,一个握在乔布斯手中。B、鸟类的大脑虽然很小,却显示出远比人类过去所想象的更复杂、更聪明、更神奇。C、过度开发湖洲,破坏了洞庭湖的生态环境,其必然结果是人类遭到大自然的惩罚。D、人,来到了海南岛的最南端,赋予天涯以形,赋予海角以影,固定了“天涯海角” 。6、填入下面横线处,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雨过天晴,举目四望,但见朵朵白云托出早晨灿烂的太阳,经春雨洗刷一新的 ,以至年轻的牧马人,都被旭日镀上了一层金。A、洁白的
20、毡包、威武的骏马、广阔的草原B、威武的骏马、广阔的草原、洁白的毡包C、广阔的草原、洁白的毡包、威武的骏马D、广阔的草原、威武的骏马、洁白的毡包2、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7-10 题。 (共 16 分,每题 4 分)人 类 作 为 一 个 物 种 , 所 有 个 体 都 具 有 共 性 ; 同 时 , 每 一 个 个 体 之 间 也 有 不 同 的 个 性 。 共 性 与 个 性 之 间 的 冲 突 就 是 基 因 组 的 全 部意 义 , 基 因 组 不 仅 形 成 了 我 们 与 其 他 人 之 间 的 共 性 , 也 形 成 了 我 们 自 己 体 会 过 的 个 性 。 有 些 人 在 感
21、 情 上 比 较 迟 钝 , 有 些 人 却 一 碰 就跳 ; 有 些 人 在 压 力 面 前 很 焦 虑 , 有 些 人 却 寻 找 风 险 ; 有 些 人 很 自 信 , 有 些 人 很 怕 羞 ; 有 些 人 很 安 静 , 有 些 人 喋 喋 不 休 。 我 们 称 这 些差 异 为 “个 性 ”。 这 个 词 的 意 思 并 不 仅 仅 指 外 在 的 性 格 , 也 指 内 在 的 、 个 体 化 的 性 格 特 点 。在 第 11 号 染 色 体 的 短 臂 上 有 一 个 名 叫 D4DR 的 基 因 , 它 是 一 个 名 叫 多 巴 胺 受 体 的 配 方 。 多 巴 胺
22、受 体 的 任 务 是 在 某 些 神经 细 胞 与 其 他 神 经 细 胞 相 连 的 地 方 伸 到 细 胞 膜 外 , 准 备 着 接 纳 一 个 小 小 的 化 学 物 质 : 多 巴 胺 。 多 巴 胺 是 一 种 神 经 递 质 , 在 得 到一 个 电 子 信 号 之 后 被 从 其 他 神 经 细 胞 的 顶 端 释 放 出 来 。 当 多 巴 胺 受 体 与 多 巴 胺 接 触 的 时 候 , 多 巴 胺 受 体 就 会 使 它 所 在 的 神 经 细胞 发 出 一 个 电 子 信 号 。 这 就 是 大 脑 工 作 的 方 法 : 电 子 信 号 导 致 化 学 信 号 ,
23、 再 导 致 电 子 信 号 , 多 巴 胺 是 大 脑 里 主 管 “动机 ”的 化 学 物 质 。 多 巴 胺 太 少 , 一 个 人 就 会 失 去 做 事 的 动 机 与 主 动 性 ; 多 巴 胺 太 多 , 一 个 人 又 会 很 快 厌 倦 目 前 的 事 , 而 频 繁 地寻 找 新 的 冒 险 。多 巴 胺 的 一 个 “表 亲 ”5羟 ( 读 qing)色 胺 , 是 存 在 于 大 脑 里 的 另 一 种 单 胺 , 它 是 个 性 的 化 学 表 现 。 如 果 你 的 5羟 色 胺水 平 异 乎 寻 常 地 高 , 你 可 能 会 是 一 个 有 强 迫 症 的 人
24、, 有 洁 癖 , 异 常 小 心 , 甚 至 会 到 了 神 经 质 的 地 步 。 大 脑 里 , 5羟 色 胺水 平 异 乎 寻 常 地 低 的 人 , 他 们 易 有 冲 动 行 为 。 5-羟 色 胺 尝 试 的 增 加 可 以 减 轻 人 的 焦 虑 感 和 抑 郁 感 , 能 够 把 很 普 通 的 人 变 成 乐 观者 。 低 5-羟 色 胺 水 平 可 以 很 准 确 地 预 测 猴 子 的 攻 击 性 , 正 如 它 能 准 确 预 测 人 类 的 冲 动 行 为 、 自 杀 , 斗 殴 和 纵 火 行 为 。 这是 否 意 味 着 , 如 果 法 律 要 求 每 个 男
25、性 都 时 刻 把 自 己 的 5-羟 色 胺 水 平 写 在 脑 门 上 , 我 们 就 能 够 得 知 应 该 躲 开 谁 、 应 该 把 谁 关 起来 、 应 该 保 护 谁 使 得 他 不 会 伤 害 他 自 己 ?如 果 你 用 人 工 方 法 来 逆 转 猴 群 里 的 尊 卑 次 序 , 使 得 领 头 的 猴 子 处 于 从 属 地 位 , 不 仅 它 的 5-羟 色 胺 水 平 会 降 低 , 它 的 行 为 也会 变 化 , 更 有 甚 者 , 人 类 当 中 也 有 类 似 的 现 象 。 告 诉 人 们 说 他 们 有 低 或 高 的 5-羟 色 胺 水 平 可 以 成
26、 为 一 种 可 应 验 的 预 言 。 整 个 5-羟 色 胺 系 统 是 与 生 物 决 定 论 有 关 的 , 但 是 这 并 不 是 像 人 们 通 常 假 设 的 那 样 , 意 味 着 你 的 会 被 社 会 环 境 改 变 。 正 相 反 : 你 大 脑 里 的 化学 变 化 是 由 你 接 收 到 的 由 社 会 环 境 传 来 的 信 号 所 决 定 的 。 生 物 结 构 决 定 行 为 , 社 会 又 决 定 生 物 结 构 , 社 会 对 行 为 的 影 响 是 通 过 启 动或 关 闭 基 因 而 完 成 的 。7、下面对第一段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
27、人类是一个特殊物种,所以在性格上表现出共性与个性的冲突B、共性与个性的并存是由基因组决定的,是生物个体普遍存在的现象C、不同人在性格行为上存在巨大差异,这些差异构成了每个人的个性D、所谓个性,既指外在行为模式的不同,也指内在基因层面上的差异8、下面对第二段文意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多巴胺受体存在于 D4DR 基因中,它的任务是接纳一种神经递质多巴胺B、多巴胺要多巴胺受体所在的神经细胞发出电子信息之后才能被释放出来C、大脑的工作方法就是电子信号的不断转换,多巴胺的接纳是其典型模式D、多巴胺是大脑里主管“动机 ”的机构,可以调整自身流量决定个体性格9、下面对第四段有关词语或语句的理解,不正
28、确的一项是( )A、 “表亲”一词,表明 5-羟色胺与多巴胺的化学性质十分近似,是一类物质B、 “个性的化学表现”一语,表明 5-羟色胺在决定个性特征上更具有标志性C、这一段中用的两个“异乎寻常 ”,语意有着明显的不同,前者褒,后者贬D、 “这是否意味着”一语含有推测和假定的意味,引出正文幽默风趣的表述10、下面对第四段文意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实验表明, “猴群里的尊卑次序 ”会因 5-羟色胺水平的高低而有所变化B、人们知道了自己的 5-羟色胺水平,可以人根本上预见和控制自己的行为C、5-羟色胺决定了个体的行为,这些行为不会因为社会环境的影响而改变D、虽然 5-羟色胺决定了个体的行为
29、,但最终起到决定作用的还是社会因素3、 (25 分)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 1114 题。我曾经到过海港和戈壁滩。在浩瀚无涯的荒凉中,哪怕见到一棵小小的绿草,也会感到惊喜和亲切。在严酷的自然中,一棵小草的出现,往往是一种接近绿洲的信号,更是一种生命的宣言,这宣言 要向世界宣称的是:顽强坚忍的生命,在任何时候,任何环境下,都不会屈服!经济是永远不会消失的,尽管它可能在遥远的地方。当然,并非人人都能寻找到那片绿洲。有些人,可能已走近绿洲,却仍会失之交臂,甚至会在离绿洲不远的荒芜中躺倒,饥渴待毙。绿洲对于他们只是梦幻,他们认为攀永远不会变成现实,于是连做梦的兴趣也丧失了,哪里还有耐心和毅力去寻找绿洲
30、呢?这时,如果有一棵翠绿的小草突然出现在他们绝望的视野里,该有多么好!小草和绿洲之间,毕竟不能画等号。两者的差距还非常遥远。然而谁能否认,希望之光,有时往往像一茎小草那样弱小而不显眼。悲哀的是那些紧锁了门窗的心灵,再不愿发现黑暗中的微光,不愿在小草前停下脚步,听一听这绿色生命的呼唤,然后再走向远方。你不相信吧,小草是一些神奇的手指呢!我也看见过沙漠中的废墟,这是被先人遗弃的城市的残骸。宫殿、庙堂、市场、民宅,轮 廓 尚 存 , 千 百 年 前 的 繁 华 还 依 稀 可 辨 。 我曾 经 困 惑 : 古 人 为 什 么 会 抛 下 他 们 世 代 生 息 的 城 市 ? 是 什 么 动 力 使
31、 他 们 背 井 离 乡 ? 在 看 不 见 任 何 活 的 生 命 踪 迹 的 废 墟 中 , 我 似 乎 找到 了 答 案 。 烈 日 下 , 道 路 和 房 屋 的 残 垣 正 在 龟 裂 , 裂 缝 像 干 渴 绝 望 的 嘴 唇 废 墟 内 外 看 不 见 一 丝 野 草 ! 我 想 , 一 定 是 炎 热 、 干旱 和 无 情 的 流 沙 , 把 这 里 的 居 民 逼 上 了 逃 亡 之 路 。 与 其 等 死 , 不 如 去 寻 找 新 的 绿 洲 。 是 远 方 的 绿 洲 召 唤 他 们 离 开 了 死 亡 之 地 , 尽 管这 死 亡 之 地 曾 是 他 们 的 血 脉
32、故 土 。为 什 么 有 时 身 处 繁 华 , 却 依 旧 四 顾 茫 然 ,心 仿 佛 被 抛 在 沙 漠 ? 是 的 , 物 质 的 繁 华 绝 不 等 同 于 精 神 的 富 足 。 揣 着 一 颗 空 虚 的 心 灵在 眼 花 缭 乱 的 物 海 中 流 浪 , 轻 浅 的 脚 印 何 等 凌 乱 。 多 么 渴 望 心 里 拥 有 一 片 绿 洲 。 这 绿 洲 不 会 因 为 气 候 和 环 境 的 变 换 而 枯 黄 。 这 样 ,即 便 远 离 都 市 和 人 流 , 也 不 致 惶 然 失 措 。 任 你 烈 日 似 火 , 任 你 风 沙 蔽 天 , 我 可 以 在 绿
33、荫 中 宁 静 地 面 对 一 切 , 思 绪 乘 风 远 去 , 自 由 如高 飞 的 鹰 , 抵 达 这 样 的 绿 洲 , 也 许 有 千 百 条 途 径 , 我 只 想 寻 求 其 中 的 一 条 。(节选自赵丽宏小草和绿洲 )11、在第一段中,作者说沙漠或戈壁滩上的“一棵小小的绿草”会带给他“惊喜和亲切” 。这是因为:小草是 ,是 。 (用原文填空,4 分)12、根据第二段的文意,说说下列语句的含意。 (7 分)做梦的兴趣: 。紧锁了门窗: 。神奇的手指: 。13、从前的城市变成了“沙漠中的废墟” ,对其原因作者作了怎样的推测?他又是如何评价人们背井离乡、远走他方的?(6 分)14、
34、最后一段在内容和写法上与前面三段有什么不同?综观全文,概括本文的主题思想。 (8 分)4、 (25 分)杨 子 这 邻 人 亡 羊 , 既 率 其 党 , 又 请 杨 子 之 竖 追 之 。 杨 子 曰 : “嘻 ! 亡 一 羊 , 何 追 者 之 众 ? ”邻 人 曰 : “ 多 歧 路 。 ”既 反 , 问 : “获羊 乎 ? ”曰 : “亡 之 矣 。 ”曰 : “奚 亡 之 ? ”曰 : “歧 路 之 中 又 有 歧 焉 , 吾 不 知 所 之 , 所 以 反 也 。 ”杨 子 戚 然 变 容 不 言 者 移 时 , 不 笑 者 竟 日 ,门 人 怪 之 , 请 曰 : “羊 , 贱
35、畜 ; 又 非 夫 子 这 有 , 而 损 言 笑 者 , 何 哉 ? ”杨 子 不 答 , 门 人 不 获 所 命 。【注】杨子:即杨朱,战国初期哲学家。党:这里指亲戚朋友。竖:童仆。反: 同“返” 。奚:为什么,怎么。之:往。移时:历时。指长时间。命: 指杨子的想法或见解。15、邻人追羊前后,杨子的态度有什么不同?(4 分)16、将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并联系这些语句的内容,说说杨子“戚然变容,不言者移时,不笑者竟日” ,不回答门人提问的原因。 (8 分)17、 从 这 则 审 议 故 事 演 变 出 的 一 个 成 语 是 什 么 ? 解 释 这 一 成 语 在 现 代 汉 语
36、中 的 意 思 。( 4 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18-19 题。秋斋即事 宋许棐桂香吹过中秋了,菊傍重阳未肯开。几日铜瓶无可浸,赚他饥蝶入窗来。【注】了:结束。 铜瓶:这里指花瓶。 浸:泡、栽,指栽花。18、诗的前两句写景,是如何表现时令的?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绪?(4 分)19、说说后两句诗的意思,并指出它们表现出怎样的语言风格?(5 分)5、作文(60 分)20、 周 易 有 言 : “天 行 健 , 君 子 以 自 强 不 息 。 ” 老 子 说 : “胜 人 者 有 力 , 自 胜 者 强 。 ” 荀 子 说 : “修 身自 强 。 ”古 人 的 这 些 论 述 , 是 不 是 在
37、 你 的 心 里 产 生 了 共 鸣 ? 根 据 以 上 论 述 , 结 合 自 己 的 体 会 或 生 活 经 历 , 自 拟 题 目 , 写 一 篇不 少 于 600 字 的 文 章 。 ( 文 体 不 限 , 诗 歌 除 外 )( 60 分 )2012 年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1、 (24 分,每小题 4 分)1、D 2、C 3、D 4、B 5、B 6、C二、 (16 分,每小题 4 分)7、A 8、B 9、C 10、D三、 (25 分)11、 (4 分)绿洲的信号 生命的宣言(每空 2 分)12、 (7 分)做梦的兴趣:指达到目标的欲望。紧锁了门窗:指关闭了
38、感官或失去了意念。神奇的手指:比喻小草具有可以指点人们发现绿洲的奇妙功用。(意思对即可,答对一点 2 分,答对两点 4 分,答对三点 7 分)13、 (6 分)作者推测,从前的城市变成了“沙漠中的废墟” ,是因为气候变得炎热、干燥、流沙弥漫,这使生命失去了赖以存在的基础。 (3 分)作者认为,人们背井离乡、远走他方,是迫于生存的压力,是听从远方绿洲的召唤,是顽强坚忍的生命力的表现,悲壮而又崇高,可歌可泣。 (3 分) (意思对即可)14、 (8 分)前面三段是写现实的沙漠与绿洲,暗喻人生的理想,最后一段是写心灵的沙漠与绿洲,表达了对独立人格的向往,对精神自由的渴望。 (4 分)作者毛病了沙漠和
39、戈壁中生命的坚忍和顽强,提醒人们不要忽略小草圣绿洲的提示意义,鼓励人们不要放弃心中的绿洲,永远追逐和坚守生命的家园、精神的家园。 (4 分)(意思对即可)4、 (25 分)15、 (4 分)邻人追羊之前,杨子对多人去追一只羊感到奇怪,并且有几分揶揄之意。(2 分)邻人追羊回来,杨子容貌戚然,不说不笑,也不回答门人的提问。 (2 分)(意思对即可)16、 (8 分)翻译:岔路之中又有岔啊,我不知道(羊)往哪儿跑了,所以回来了。 (2 分)弟子感到很奇怪,问:“羊,是不值钱的家畜,又不是您的,而不说不笑的,为什么呢?” (2 分)原因:杨子陷入了深深的哲学思考之中,他感到世间万事莫不有歧路,莫不使
40、人迷茫,这令他“悲戚” ,令他“不言” “不笑” ,而他的门人以为他是在替邻居为没有追回来羊而惋惜,不能理解他的思想境界,他认为与门人没有交流的基础,所以没有回答门人的提问。 (4 分)(意思对即可)17、 (4 分)成语:歧路亡羊(3 分) 。这一成语的意思是:比喻因情况复杂多变而迷失方向,误入歧途。 (2 分)(意思对即可,答不对成语不给分)18、 (4 分)诗人把花落花开和季节联系起来,以花开来标志季节和节日:八月的桂香仿佛带走了中秋节,而九月的菊花却还没有为临近的重阳节开放。 (2 分)表现了诗人寂寥的心绪。 (2 分)(意思对即可)19、 (5 分)后两句诗的意思是:几天来花瓶空空,还骗得蝴蝶扑到屋里来。 (2 分)自嘲、幽默诙谐的语言风格。 (3 分)20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