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寅恪: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审查报告(了解之同情)(共4页).doc

上传人:晟*** 文档编号:8968306 上传时间:2021-12-0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陈寅恪: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审查报告(了解之同情)(共4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陈寅恪: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审查报告(了解之同情)(共4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陈寅恪: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审查报告(了解之同情)(共4页).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陈寅恪: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审查报告(了解之同情)(共4页).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审查报告陈寅恪凡著中国古代哲学史者,其对于古人之学说,应具了解之同情,方可下笔。盖古人著书立说,皆有所为而发。故其所处之环境,所受之背景,非完全明了,则其学说不易评论,而古代哲学家去今数千年,其时代之真相,极难推知。吾人今日可依据之材料,仅为当时所遗存最小之一部,欲藉此残余断片,以窥测其全部结构,必须备艺术家欣赏古代绘画雕刻之眼光及精神,然后古人立说之用意与对象,始可以真了解。所谓真了解者,必神游冥想,与立说之古人,处于同一境界,而对于其持论所以不得不如是之苦心孤诣,表一种之同情,始能批评其学说之是非得失,而无隔阂肤廓之论。否则数千年前之陈言旧说,与今日之情势迥殊,何一不可以可笑可怪目之乎?但此种同情之态度,最易流于穿凿傅会之恶习。因今日所得见之古代材料,或散佚而仅存,或晦涩而难解,非经过解释及排比之程序,绝无哲学史之可言。然若加以联贯综合之搜集及统系条理之整理,则著者有意无意之间,往往依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资料库 > 公文范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