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到 2020 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农药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对防病治虫、促进粮食和农业稳产高产至关重要。但由于农药使用量较大,加之施药方法不够科学,带来生产成本增加、农产品残留超标、作物药害、环境污染等问题。为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有效控制农药使用量,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部制定到 2020 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一、现状和形势施用农药是防病治虫的重要措施。多年来,因农作物播种面积逐年扩大、病虫害防治难度不断加大,农药使用量总体呈上升趋势。据统计,2012-2014 年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农药年均使用量 31.1 万吨(折百,下同),
2、比 2009 -2011 年增长 9.2%。农药的过 量使用,不仅造成生产成本增加,也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实现农药减量控害,十分必要。(一)促进病虫可持续治理的需要。由于气候的变化和栽培方式的改变,农作物病虫害呈多发、频发、重发的态势。据统计,2013 年 农作物病虫草鼠发生面积 73 亿亩次,比 2003 年增加 12.8 亿亩次、增长 21%。目前,防病治虫多依赖化学农药,容易造成病虫抗药性增强、防治效果下降,出现农药越打越多、病虫越防越难的问题。需要保护和利用天敌,实施生物、物理防治等绿色防控措施,科学使用农药,遏制病虫加重发生的态势,实现可持续治理。(二)保障农产品质量安
3、全的需要。目前,病虫防治最主要的手段还是化学防治,但因防治不科学、使用不合理,容易造成部分产品农药残留超标,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需要强化“管” 的制度保障,也需要 强化“产 ”的 过程控制。 “产” 的过程控制,关 键是要控制农残,注重源头治理、标本兼治,实现农药减量使用、科学使用,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三)促进农业节本增收的需要。粮食和农业效益仍然偏低,重要的原因是生产成本增加较快。既有劳动力成本的增加,也有物化成本的增加。农药是重要的投入品,施用农药需大量人工,过量施药必然造成农业生产成本增加。据调查分析,2012 年,蔬菜、苹果农药使用成本均比 2002 年提高 90
4、%左右。需要集成推广 绿色防控技 术,大力推进统防统治,提高防治效果,降低生产成本,实现提质增效。(四)保护生态环境安全的需要。目前,我国农药平均利用率仅为 35%,大部分 农药通过径流、渗漏、飘移等流失,污染土壤、水环境,影响农田生态环境安全。实施农药减量控害,改进施药方式,有助于提高防治效果,减轻农业面源污染,保护农田生态环境,促进生产与生态协调发展。二、总体思路、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一)总体思路坚持“预防 为主、综 合防治” 的方针,树 立“科学植保、公共植保、绿色植保” 的理念,依靠科技进 步,依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病虫防治专业化服务组织,集中连片整体推进,大力推广新型农药,提升装备水
5、平,加快转变病虫害防控方式,大力推进绿色防控、统防统治,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病虫害可持续治理技术体系,实现农药减量控害,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二)基本原则一是坚持减量与保产并举。在减少农药使用量的同时,提高病虫害综合防治水平,做到病虫害防治效果不降低,促进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稳定发展,保障有效供给。二是坚持数量与质量并重。在保障农业生产安全的同时,更加注重农产品质量的提升,推进绿色防控和科学用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三是坚持生产与生态统筹。在保障粮食和农业生产稳定发展的同时,统筹考虑生态环境安全,减少农药面源污染,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四是坚持节本
6、与增效兼顾。在减少农药使用量的同时,大力推广新药剂、新药械、新技术,做到保产增效、提质增效,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三)目标任务到 2020 年,初步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病虫害可持续治理技术体系,科学用药水平明显提升,单位防治面积农药使用量控制在近三年平均水平以下,力争实现农药使用总量零增长。绿色防控: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生物、物理防治覆盖率达到 30%以上、比 2014 年提高 10 个百分点,大中城市蔬菜基地、南菜北运蔬菜基地、北方设施蔬菜基地、园艺作物标准园全覆盖。统防统治:主要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 40%以上、比 2014 年提高 10 个百分点,粮棉油糖等作物高产
7、创建示范片、园艺作物标准园全覆盖。科学用药:主要农作物农药利用率达到 40%以上、比 2013 年提高 5 个百分点,高效低毒低残留 农药比例明显提高。三、技术路径和区域重点(一)技术路径。根据病虫害发生危害的特点和预防控制的实际,坚持综合治理、标本兼治,重点在“控、替、精、统” 四个字上下功夫。一是“控”,即是控制病虫发生危害。应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创建有利于作物生长、天敌保护而不利于病虫害发生的环境条件,预防控制病虫发生,从而达到少用药的目的。二是“替”,即是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替代高毒高残留农药、大中型高效药械替代小型低效药械。大力推广应用生物农药、高效低毒低残留
8、农药,替代高毒高残留农药。开发应用现代植保机械,替代跑冒滴漏落后机械,减少农药流失和浪费。三是“精”,即是推行精准科学施药。重点是对症适时适量施药。在准确诊断病虫害并明确其抗药性水平的基础上,配方选药,对症用药,避免乱用药。根据病虫监测预报,坚持达标防治,适期用药。按照农药使用说明要求的剂量和次数施药,避免盲目加大施用剂量、增加使用次数。四是“统”,即是推行病虫害统防统治。扶持病虫防治专业化服务组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规模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推行植保机械与农艺配套,提高防治效率、效果和效益,解决一家一户“ 打药难”“ 乱打药”等 问题。(二)区域重点。突出小麦、水稻、玉米、马铃薯、蔬菜、水果
9、、茶叶等主要作物,实施分类指导、分区推进。1.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及内蒙古东四盟(市),为水稻、玉米、马铃薯、大豆等粮油作物一季种植区。该区域是玉米螟常年重发区,稻瘟病、玉米大斑病和马铃薯晚疫病高风险流行区,粘虫和草地螟间歇暴发区,蝗虫偶发危害区。重点推广玉米螟生物防治、生物农药预防稻瘟病等绿色防控措施,发展大型高效施药机械和飞机航化作业。2.黄淮海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东及安徽与江苏淮北地区、山西与陕西中南部地区,为小麦、夏玉米轮作区。该区域是小麦穗期蚜虫、吸浆虫、玉米螟常年重发区,东亚飞蝗、粘虫常年发生区,小麦条锈病、赤霉病扩展流行区,以及玉米二点委夜蛾突发危
10、害区。重点推行绿色防控与化学防治相结合、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群防群治相结合、地面高效施药机械与飞机航化作业相结合措施,大力推广蝗虫生物防治、药剂拌种、秸秆粉碎还田等技术。3.长江中下游地区。包括上海、浙江、江西及江苏、安徽、湖北、湖南大部,为稻麦、稻油轮作区,也是柑橘、茶、蔬菜等优势产区。该区域是水稻“两迁”害虫、小麦赤霉病、稻瘟病、柑橘黄龙病等病虫多发重发区。重点推行专业化统防统治,促进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发展,实施综合治理。柑橘、茶叶、蔬菜作物上推行灯诱、性诱、色诱、食诱“四诱”措施,优先选用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4.华南地区。包括福建、广东、广西、海南等 4 省(区),为双季稻种植
11、区,也是水果、茶叶、甘蔗等优势产区和重要的冬季蔬菜生产基地。该区域是常年境外“两迁”害虫迁入我国的主降区,也是稻瘟病、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柑橘黄龙病、小菜蛾、豆荚螟、甘蔗螟虫等多种病虫易发重发区。重点推行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融合发展。水果、茶叶、冬季蔬菜生产基地重点推广灯诱、色诱、性诱、生态调控和生物防治措施。5.西南地区。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及湖北、湖南西部,为稻麦(油)两熟区、春播马铃薯主产区,也是水果、蔬菜、茶叶优势产区。该区域是小麦条锈病冬繁区、南部也是稻飞虱境外虫源初始迁入主降区,丘陵山区气候条件也非常适宜稻瘟病等多种病虫发生流行。重点培育病虫防治专业化服务组织,提高防控组织化程
12、度,推行精准施药和绿色防控。水果、蔬菜、茶叶等重点推广“四诱”和生物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6.西北地区。包括陕西、甘肃、宁夏、新疆和山西中北部及内蒙古中西部地区,为马铃薯、春玉米、小麦、棉花等作物一季种植区,也是苹果、葡萄等优势产区。该区域是小麦条锈病主要越夏源头区,棉铃虫、草地螟和马铃薯晚疫病等重大病虫常年重发区。重点推行绿色防控措施,最大限度降低化学农药使用量。其中,小麦条锈病源头区推行退麦改种、药剂拌种等措施,减少大面积防治次数和外传菌源。7.青藏地区。西藏、青海及四川西北部,以牧业为主,种植业占比较小,病虫发生种类较少,危害程度较轻。该区域重点推行以生物防治、生态调控为主的绿色防控措施。
13、四、重点任务围绕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病虫害可持续治理技术体系,实现农药使用量零增长。重点任务是:“一构建,三推进。”(一)构建病虫监测预警体系。按照先进、实用的原则,重点建设一批自动化、智能化田间监测网点,健全病虫监测体系;配备自动虫情测报灯、自动计数性诱捕器、病害智能监测仪等现代监测工具,提升装备水平;完善测报技术标准、数学模型和会商机制,实现数字化监测、网络化传输、模型化预测、可视化预报,提高监测预警的时效性和准确性。(二)推进科学用药。重点是“药、械、人” 三要素协调提升。一是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扩大低毒生物农药补贴项目实施范围,加快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品种的筛选、登记和推广应用
14、,推进小宗作物用药试验、登记,逐步淘汰高毒农药。科学采用种子、土壤、秧苗处理等预防措施,减少中后期农药施用次数。对症选药,合理添加喷雾助剂,促进农药减量增效,提高防治效果。二是推广新型高效植保机械。因地制宜推广自走式喷杆喷雾机、高效常温烟雾机、固定翼飞机、直升机、植保无人机等现代植保机械,采用低容量喷雾、静电喷雾等先进施药技术,提高喷雾对靶性,降低飘移损失,提高农药利用率。三是普及科学用药知识。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及病虫防治专业化服务组织为重点,培养一批科学用药技术骨干,辐射带动农民正确选购农药、科学使用农药。(三)推进绿色防控。加大政府扶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加快绿色防控推进步伐。一是集成
15、推广一批技术模式。因地制宜集成推广适合不同作物的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模式,解决技术不配套、不规范的问题,加快绿色防控技术推广应用。二是建设一批绿色防控示范区。重点选择大中城市蔬菜基地、南菜北运蔬菜基地、北方设施蔬菜基地、园艺作物标准园、“三品一 标” 农产品生产基地,建 设一批绿色防控示范区,帮助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提升农产品质量、创响品牌,实现优质优价,带动大面积推广应用。三是培养一批技术骨干。以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基层植保机构为重点,培养一批技术骨干,带动农民科学应用绿色防控技术。此外,大力开展清洁化生产,推进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利用,减轻农药面源污染、净化乡村环境。(四)推进统防统治。以扩
16、大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为重点,大力推进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一是提升装备水平。发挥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统防统治补助、农机购置补贴及植保工程建设投资的引导作用,装备现代植保机械,扶持发展一批装备精良、服务高效、规模适度的病虫防治专业化服务组织。二是提升技术水平。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集成示范综合配套的技术服务模式,逐步实现农作物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的规模化实施、规范化作业。三是提升服务水平。加强对防治组织的指导服务,及时提供病虫测报信息与防治技术。引导防治组织加强内部管理,规范服务行为。五、保障措施(一)强化组织领导。农业部成立由部领导任组长的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协调指导组,部内有关司局
17、和单位负责同志为成员,种植业管理司负责具体工作。各省成立由农业厅(委、局)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推进落实领导小组,加强协调指导,推进各项措施落实。(二)上下联动推进。结合实施绩效考核,建立上下联动、多方协作的工作机制,强化责任、加强督查。重点实施区域建立协作机制,相互交流、共同促进。充分发挥教学科研机构和行业协会技术和信息优势,鼓励开展技术推广、政策宣传、技术培训、服务指导等工作。(三)强化政策扶持。加强与发展改革、财政等部门的沟通协调,落实植物保护工程建设项目,建设覆盖重点区域、重点作物的病虫监测网络。将航空植保机械纳入农机购置补贴范围,提高大中型植保机械购置补贴标准。加大重大病虫统防统治、低
18、毒生物农药使用、防治组织植保机械和操作人员保险费用的补贴力度,启动实施绿色防控示范项目。(四)发挥专家作用。成立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专家指导组,提出具体的技术方案,开展技术指导服务,把各项关键技术落实到位。结合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程、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素质提升计划,重点培养种粮大户、病虫防治专业化服务组织技术骨干,提高科学用药水平。落实好化肥农药减施综合技术研发重大专项。(五)加强法制保障。制修订农药管理条例和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条例,推进依法植保。强化农药市场监管,打击制售假劣农药行为,维护农民利益。(六)强化宣传引导。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媒体,大力宣传绿色防控技术和科学用药知识,增强农民安全用药意识,营造良好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