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漪新世纪教育论丛》读后感(共5页).doc

上传人:晟*** 文档编号:9071908 上传时间:2021-12-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于漪新世纪教育论丛》读后感(共5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于漪新世纪教育论丛》读后感(共5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于漪新世纪教育论丛》读后感(共5页).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于漪新世纪教育论丛》读后感(共5页).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于漪新世纪教育论丛》读后感(共5页).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于漪新世纪教育论丛读后感 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难以成为名师,但如果写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于老师践行着“生命与使命同行”的教育责任,直至80高龄,还在历久弥坚地反思着自己的教育教学,她用那一个个鲜活的事例和发自肺腑的朴实文字,为叶澜教授的这句话注入了无尽的底气,并使之成为了一条颠簸不破的真理。 常常听见老师们这样的议论:假如“民族精神、生命教育”等字眼出自于别的名师之口,总觉得包着一层虚伪的东西,但于老师所说的“民族精神、生命教育”却能直指人心,甚至感觉他们之间已完全融为了一体。是的,反思是于老师的一种专业品质,更是于老师的一种生命状态。而她的反思之精髓,便是如何使语文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生命的绿洲,让学生在受到语文滋养的同时,能自觉地传承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 于老师说:“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一直是我从事语文教学孜孜以求的目标,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机械训练,而是师生互动,思想碰撞,心灵交流,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正因为如此,所以她的反思渗透在教育思想和教学行为的各个层面,而其中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资料库 > 公文范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