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表现的决定因素:来自中国工业的证据【外文翻译】.doc

上传人:文初 文档编号:9080 上传时间:2018-04-0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出口表现的决定因素:来自中国工业的证据【外文翻译】.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出口表现的决定因素:来自中国工业的证据【外文翻译】.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出口表现的决定因素:来自中国工业的证据【外文翻译】.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出口表现的决定因素:来自中国工业的证据【外文翻译】.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出口表现的决定因素:来自中国工业的证据【外文翻译】.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本科毕业论文外文翻译外文题目DETERMINANTSOFEXPORTPERFORMANCEEVIDENCEFROMCHINESEINDUSTRIES出处ECONOMICOFPLANNING,VOL36,2003,PP4567作者XIAOHUILIU,CHANGSHU译文出口表现的决定因素来自中国工业的证据摘要本文采用工业层面上的横截面数据,实证研究了中国出口表现的决定因素。我们发现,劳动力成本、外商直接投资和企业规模对不同产业的出口表现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传统和新的贸易理论提供了多种解释。这些结果表明,中国工业部门已经意识到他们自己的比较优势,但也指出了工业部门的出口结构必须升级,以维持经济的

2、增长。一、引言中国的经济增长,一直伴随着国内工业部门出口部门快速增长和贸易格局的重大变化的现象。1978年,中国的出口仅仅占世界总出口的075。然而,到2001年,这一比例上升到39,中国在世界的排名也从第32名上升到了第6名,成为了一个贸易大国。(WTO,2001)关于中国的贸易总量和贸易模式在总体水平上的研究的文献非常多。(LARDY,1994WORLDBANK,1994FUKASAKUANDLECOMTE,1996FUNG,1996ZHANGANDSONG,2000SUN,2001)。贸易量和贸易模式在何种程度上可以通过改革开放政策和贸易自由化来解释,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表现在总体水平

3、上的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也被研究。这些研究已经阐明了贸易行为和外部因素(如贸易政策制度)之间的关系,并产生了重要的政策含义。尽管工业部门出口增长的动力的兴趣,相对于出口表现和中国工业特征之间的存在关系的实证研究较少。关于是否能用传统贸易理论或新贸易理论所假设的比较优势来用于解释中国制造业出口的正式证据几乎没有。在影响出口表现的各种因素中,外商直接投资和出口表现之间的关系,做为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的一个双向的因果关系,直的特别的关注。因此,理解中国工业出口行为的性质和决定因素是非常重要的,对于设计在中国经济转型发展战略中,实证证据是重要的政策问题。本文朝着用实证研究解决出口表现用横截面分析的关键因素

4、的影响这一问题的步骤。我们使用来自第三次全国工业普查(1997)的数据,其中包含了广泛的工业行业分类数据。我们特意选择的一个作为总出口数据行为的分解方法,经常掩盖了出口表现行业特征的重要性。通过利用与分类工业竞争力措施相结合的分类出口数据,我们将增加捕捉真实出口表现和工业特征之间的行为关系的可能性,这在总体水平上不可能被检测到。本文结构如下第二部分讨论了这个实证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建立了实证模型,并介绍了研究中使用的数据。第四部分是估计结果和分析。最后是结论和政策意义。二、理论思考和假设出口表现决定因素的实证研究的理论基础,在于在赫克歇尔俄林框架、新贸易理论和内生增长理论的基础上的传统贸易

5、理论。根据赫克歇尔俄林理论,要素禀赋决定生产和出口的比较优势。一个国家或一个产业应该出口使用丰富要素生产的、该国家或产业有实力的产品。尽管它的简化假设,特别是没有规模经济、相同生产函数和国家偏好,但是赫克歇尔俄林理论似乎没有过多解释制造业在发展中国家的模式。除了强调传统贸易理论在比较优势中的地位,新贸易理论也注意到了不完全竞争、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异等在经济中的作用(KRUGMAN,1983)。理论模型正式表明,规模经济和贸易成本之间的相互作用鼓励企业在一个国家集中生产某些制造产品,然后出口到另一个国家。因此,规模经济或企业规模变成了影响出口绩效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贸易和生产的全球化,外商直接投资

6、业被纳入一般均衡地贸易模式(MARKUSENANDVENABLES,1998)。这些研究处理的是外商直接投资和贸易之间的关系。内生增长理论在解释贸易流通和出口发展时都强调了创新的作用(GROSSMANANDHELPMAN,1995)。他们强调在开发新产品和创造一个产业技术竞争力时创新的重要性。因此,一个部门的技术特点,也是影响出口绩效的关键因素之一。虽然在增加的共识的国际贸易文献中,并没有单独的一种理论完整地解释发展中国家贸易绩效的,但是存在理论模型为实证模型提供有益的思路和基础。我们采用折中的方法进行这项研究,并考虑建立实证模型,其中包括对出口绩效的几个不同的解释。我们首先讨论出口业绩的决定

7、因素,将基于上述理论探索实证研究。一外商直接投资外商直接投资对出口的影响并没有明确地建立在已存在的关于国际贸易的文献中。在赫克歇尔俄林框架基础上的传统的两国贸易的模型,如果生产函数是一样的,要素跨国流动可能取代贸易(MUNDELL,1957),但是,如果资本流向国内投资者具有比较劣势的国外产业中,可能与贸易互补(KOJIMA,1975)。在外商直接投资理论中,两种生产类型安排都已知存在垂直一体化(HELPMAN,1984)和水平一体化HORSTMANNANDMARKUSEN,1992。前者可能有助于增加资本设备和来自母国的要素服务出口贸易,以及出口来自东道国的资源型产品。后者是替代贸易,因为跨

8、国公司已将转移他们的生产从母国到东道国。现有的关于外商直接投资对出口的影响的实证证据是复杂的。一些跨国研究表明,如果寻求市场的外商直接投资占主导地位,国际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是呈负相关的(HORST,1972JEON,1992),而另一些学者发现,如果寻求资源的外商直接投资在东道国盛行,那么出口和外商直接投资之间是呈正相关的(AJAMIANDBARNIV,1984GROSSEANDTREVINO,1996)。在爱尔兰(OULLIVAN,1993)和英国(BLAKEANDPAIN,1994)发现,外商直接投资对东道国的出口绩效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中国的情况下,作为以出口为导向的外商直接投资是积极鼓励

9、的,外商直接投资可能推动一个部门的出口,因此,这两者之间预期是正相关的。(二)公司规模与国内销售相比,产品出口会带来额外的成本,如交通和通讯费用。同时也会有更多的风险,因为国际市场和贸易伙伴国的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对出口企业而言,收集市场信息、开展海外销售宣传活动和适应国外市场的产品可能成本比较高,这个问题对于小企业会特别严重。相比较而言,大企业可能能更好地进行海外扩张,因为他们有更多的进入国外市场的资源。因此,经济规模是影响部门出口表现的一个重要因素。然而,GLEJSER(1980)指出,如果大公司在国内市场上处于领先或垄断地位,他们可能就没有更多的动力去国外销售。反过来,小公司可能有更大的

10、动力进行国际扩张和谋求更多的市场份额。由于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这个变量的符号事先是不确定的。(三)劳动力成本根据传统的要素禀赋理论,一个行业应该出口用该国相对丰富资源生产的产品,进口用该国相对稀缺资源生产的产品。中国相对其他东亚国家,如印度尼西亚、泰国、马来西亚和菲律宾,有良好的劳动力禀赋和相对较低的工资率。因此,就劳动力成本而言,它的制造业有国际竞争优势。出口和劳动力成本之间可能存在反比关系。也就是说,一个国家的劳动力成本越低,出口就越多,尤其是劳动力密集部门。模型中包含了劳动力成本变量,这让我们可以测试传统贸易理论在中国工业出口的有效程度。(四)研发内生增长理论认为,创新决定技术竞争力

11、(GROSSMANANDHLEPMAN,1995),反过来,它也影响一个部门的出口表现。创新在开发新产品和提高现有产品质量中的作用已经得到承认。创新费用支出更多,如研发支出,能通过生产更多先进商品和提高产品的质量,使企业延长供应链。关于研发对出口的影响较明确的实证证据较少。一些研究发现,研发支出对英国和经合组织的贸易表现起着积极影响GREENHALGHETAL,1994LEONLEDESMA,2000。其他报告显示,在一些国家研发强度一直没能促进出口,例如加拿大LEFEBVREETAL,1998。在该项研究中,研发强度作为创新的一个指标,为提供各种新的差异化产品和提高出口产品的质量,捕获技术能

12、力。在研究技术竞争力的影响中,我们预期创新或研发对中国出口的影响可能会和发达国家有所不用,由于中国创新和研发的基础设施相对比较薄弱。三、实证结果子样本的结果从总体上加强了总体样本的结果。外商直接投资和公司规模是出口表现的主要决定因素。这些结果表明,无论是高技术部门还是低技术部门,外国公司中的高层次部门和大规模公司在出口中都处于领先地位。然而,从劳动力和劳动强度的变量来看,在高技术部门和地技术部门的结果是不同的。在低技术部门的方程中,劳动力成本和劳动力强度在统计学上同时达到了5的显著水平。因此,对这两个变量的估计都显示,来自低技术部门的出口主要依靠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竞争优势,而不是技术能力。相比之

13、下,同样两个变量在解释高技术部门出口时是微不足道的。这些结果表明,来自高技术部门的出口,包含较少的劳动投入和更多的技术零件。这可能意味着中国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已经开始向具有较少劳动力密集型和较多技术密集型产品的高技术部门转变。四、结论在横截面分析基础上,该研究实证分析了在部门层面上,针对特定产业特征对出口表现的影响。像外商直接投资这种因素的影响,产业竞争力出口表现已经利用总体样本和子样本群体明确的测试过。研究证据表明,劳动力成本、外商直接投资和企业规模对在部门层面上的出口表现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从子样本估计的主要结果也支持这些从总体样本所获得的。结果表明,中国工业的出口表现服从由传统要素禀赋和新贸

14、易理论提供的多种解释。中国工业部门自生产了世界18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后,迄今为止,已实现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的比较优势,并且出口超过了有相似工资率的印度和巴基斯坦等国家。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目前的发展阶段上的低劳动成本比较优势,是适合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竞争的。然而,我们也发现,由RD强度取代的技术竞争力,在出口表现的决定中起着不太重要的作用。一种可能性是,中国工业部门现阶段的RD支出实在太低,以至于对出口表现的影响不是太重要。这作为一个屏障,阻碍了中国出口部门向附加值更多、具有更好抵御能力的多元化的产业生产阶段的转移。这一发现对政策制定者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中国工业部门应该继续保持低劳动成本的比

15、较优势。在目前发展阶段,不充分利用中国已经具有的丰富劳动力禀赋的比较优势,以及失去这个竞争力,都是不明智的。然而,为了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中生存和繁荣,劳动密集型部门也应该制定和实施解决从生产到销售整个工业活动范围内技能和技术短缺问题的战略。第二,政府应该为支持研发活动和鼓励创新,设计一个前瞻性的政策。此外,还应该建立一个有利于工业部门创造新的比较优势和出口结构升级的经济环境。当务之急是要提高技术密集型产业的竞争力,因为技术密集型产品通常比劳动密集型或低技术产品的需求增长,从长远来看,技术密集型产业很有可能成为持续增长的主要决定因素。中国采用联合战略是至关重要的,即保持已有的低劳动成本比较优势,同时移动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能力。这就要求部分产业的努力,以及来自政府的支持。第三,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工业的出口扩张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个发现表明,中国应该继续吸引高质量、出口导向型的外商直接投资,并且为跨国公司提供提高他们在中国的生产网的诱因。人们普遍认为,跨国公司凭借先进的技术可以对东道国通过技术转移产生溢出效应。因此,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是高新技术产业创造新的比较优势的方式。该研究通过考察中国工业的特征,已经得知了一些在部门层面上出口表现的决定因素。关于出口表现的其他影响因素,如汇率和工业产品需求,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外文翻译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