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高等职业教育共享资源信息化发展模式分析.doc

上传人:您的****手 文档编号:908522 上传时间:2018-11-0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文:高等职业教育共享资源信息化发展模式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论文:高等职业教育共享资源信息化发展模式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论文:高等职业教育共享资源信息化发展模式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论文:高等职业教育共享资源信息化发展模式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论文:高等职业教育共享资源信息化发展模式分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摘要:在新兴产业培育成为主导产业的时代背景之下,互联网+教育成为突破地域局限,促进教育与各行各业结合的推行重点,而其中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与资源共享的发展研究成为我们需要探索的课题。笔者以黑龙江职业学院信息化平台龙知网建设为例,对高等职业院校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建设给出策略建议:建立适合自身特点的管理协调团队;确定教育资源开发和共享模式标准;制定完善的保障和激励机制等。 关键词:信息化建设;资源共享;职业教育 近年来运用信息技术促进区域间教育信息的优化配置,实现教育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已经成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趋势。MOOC、微课、翻转课堂、手机课堂一张网、一个移动终端,几百万学生,老师随意选、学校

2、任意挑,这就是信息化时代带来的“互联网+教育” 。这些随着信息时代教育信息资源的数字存储、网络传输的特性带来的是让教育信息资源将不再具有独占性与地域性的特点。而随着教育建设项目工程的不断深入发展,我国高等院校信息化校园建设发展迅速,各级各类高校几乎都已建立了不同层次和规模的信息化平台。我们用黑龙江职业学院信息化平台龙知网为例,对高等职业教育互动共享资源信息化发展模式进行分析和研究,以利找出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战略中学习、教师、校企关系的设计与实践操作的平衡点。 一、龙知网信息平台建设基本情况 龙知网是以中国顶尖 MOOC 平台“好大学在线”为基础,根据黑龙江省职业教育的网络教育发展要求定制开发的

3、综合性网络教学平台。2014 年职业教育发展遇到大数据时代、教育结构转型而产生的问题与阻力,在巨大的市场竞争压力和多重困难面前,黑龙江职业学院正式成立网络运营中心,根据市场需要开发职业教育为主的网络课程及相关产品。通过两年的建设和运营,龙知网现已向成员单位内部和社会提供大量的优质课程教学、第二专业系列课程教学、职业培训系列课程以及相关在线教育产品的服务。这个网络平台,既可有效辅助传统教学,又可以通过数字化教学、数字化管理,突破阻碍继续教育发展的诸多因素,通过让学生自己选择感兴趣的课程,报名课程,做到随时随地学习,轻松快乐求知。随着课程建设的日趋完善,包括教学大纲、教材选择、教学参考等在内的教学

4、内容资源已经实现网络信息化,拓展了课堂教学的形式与内涵。原来只能通过教师和学生面对面的单一形式才能实现的教学服务与教学管理功能,例如答疑、测验、考试、教学日历、教学评价与反馈、模拟实验等都可以更加便捷和更加有效的方式实现。而龙知网的开发运用全部都基于一个基础资源的共享互动。 二、教育资源在互动和共享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从龙知网两年来的建设和运营情况来看,在信息教育资源的互动共享的开发、利用和管理上还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影响资源利用的效益。 (一)教育资源数量与质量不均衡 目前我们面临着教育领域的主要矛盾发生转化这一问题,龙知网在运营的过程中同样有着一方面社会公众和经济社会发展对于高质量教育需求迫切

5、,如线上职业专业类的高端培训市场巨大;而另一方面优质教育资源严重短缺,精品课程供不应求,更新速度不能完全满足市场要求等问题。究其原因是因为当前教育资源配置过度强调行政本位,主要依靠计划手段,过度偏重外延发展。在初始阶段偏重硬件和规模有一定合理性,但随着认知度、资源存储量等问题的明显改善,职业教育互动共享资源信息化矛盾发生根本性变化,优质教育资源不足已成为主要矛盾。但是由于精品课程网络资源建设中技术应用的难度很大,很容易导致制作者与授课者的角色分工分家,使得很多课程功能不是从满足教育要求和被教育者需要出发的,而是从技术层面能否实现的角度开发,难以把教学经验和网上教学优势结合。 (二)存在管理和利

6、用率较低问题 在龙知网的建设和运营过程中,还发现教学资源短缺与利用率低之间的矛盾。如何提高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的社会效益与教育资源如何充分利用这一问题也急待解决。网站课程教学的信息量非常繁杂,平台中课程资源内容以多媒体、流媒体等形式居多,现使用的发布系统难以将种类更多的信息发布,所以发布特殊内容时就需要编写新程序。分享到其他基站也需要重新制作网页录入信息,这样就使得教学系统难以形成独立模块,严重影响系统的扩展能力,在集成其他应用时更是降低了系统灵活性,基站很难对信息进行统一的管理。 (三)缺乏优质和新颖的课程建设规划 高职院校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都会面对一个统一问题:资金和人力资源有限,缺乏专业有力

7、的技术支持和技术指导,共享教学平台一般要依托大型基站,课程内容建设上缺少新颖的课程规划。龙知网在建设过程就遇见很多课程只是为申报而建,一次性建设验收结束即告完毕,缺乏长远的创新维护和更新使用目标;课程的负责教师多没有统一的制度平台管理,一般都是按照申报条件要求,将有关教学大纲、授课教案、习题、实验指导结合现场教学影像放在一个网页上,或者是用 PowerPoint 直接发布,大部分内容往往只是数字化的文本,能够花费数月时间制作日程教学精品课程的高校教师少之又少;各平台之间互动和分享课程的质量难以保证等问题。 (四)资源共享与知识产权存在矛盾 资源共享的前提基础是知识产权的归属和约束性。只有解决资

8、源建设的知识产权问题,才能提高知识所有者和资源拥有者的地位,以提高作者课程资源开发的积极性。但是目前我国网络教育资源运营还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机制,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缺失。在现实运营中就面临着如何客观地协调和平衡知识产权的专有性和课程资源共享的开放性之间这一“无保护”和“过度保护”没有界定标准的情况。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缺失极大损害了作者创作和网络资源共享的劳动成果,导致一些优秀人才不愿意将自己的教育教学信息资源共享,影响了资源的互动共享。 三、建立高职院校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机制 高职院校信息化互动共享的实现需要根据自身特点从建立网络教育资源管理部门和协调机构、资源建设开发与利用的规范管理,完善激励与保

9、障机制等方面进行调整建设。 (一)建立适合自身特点的管理协调团队 首先建立由教育主管部门、高职院校、专业二级学院组成的多级管理机构。资源的建设由运营中心一类的具有专业建设、维护、运营的单位统一规划,并制定网络教育有关的教育资源和人力资源共享政策,与教育集团,如职教集团一类的团体进行合作与交流共同完成以共享为目的的网络教育资源合作开发。其次要建立由课程规划、教学设计、资源开发和管理的教职人员组成的网络教育资源共建专业团队,加强院校与院校之间的资源共享。最后应由学校的信息化建设职能部门带头协调相关院系的网络教育资源建设的合作与共享。树立名校强校的发展意识,根据学科优势、专业优势和课程特长,积极引进

10、和自主开发网络教育资源。 (二)确定教育资源开发和共享模式标准 高职院校具有优势学科不同,课程都是极具院校特色的特点,所以网络教育资源的开发可以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采用自主研发、合作开发、引进精品等多种方法,形成互补互动的网络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组织体系。从政府、社会、学校、教师、学生等层面制定完善职业教育信息化资源公共服务的管理的标准,有完整的制度保障。由教育资源建设单位根据职业类教育的学科优势,采取有效的激励机制,明确知识产权所有者,进行资源有偿征集的详细内容及办法和资源建设技术规范及资源数量和质量要求。进行合理规划,确定需开发的资源名称、类型、时间和经费,做好资源开发立项指导以及资源的检查和

11、信息化建设完成后的评审验收。对精品教育资源进行分类计入管理,鼓励更新和循环利用。同时提供平台技术支持的基站和公司及职教集团、教育培训机构进行网络精品课程的合作开发,发挥各自的优势推广面向市场的商业化开发和运作形式,提高网络教育资源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增强建设单位和课程本身的活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制定完善的保障和激励机制 第一,制定网络资源共享的具体条件和相关决策指导手册,便于调控的信息资源共享网络的规划与发展,促进推动重大项目的开展与推广;第二,通过完善的法律保障制度来保证教育资源的信息安全和保护知识产权。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对受众进行公益性的教育、宣传,健全相关法制和采用繁复不易破解的

12、专业技术方法来实现对作者知识产权的保护;第三,互动和共享应遵循价值规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建立标准的成本分担和利益分配体制,在标准体制下实行有偿共享。还可通过学科精品课程交换使用的方式进行有偿共享,切实保障平台建设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参与者的积极性。第四,建立完整的应用与评价标准。用可操作性强的网络资源评价反馈管理系统进行质量监控,加大设计开发者与使用用户的互动,对优秀资源给予奖励,对不达标资源给予者给予警示、实行优胜劣汰,促进资源建设的良性循环。 建设经验说明高等职业教育信息化成果的互动和共享不能一蹴而就,想彻底消除信息孤岛更不是仅凭职业院校一己之力便可完成的重任,高等职业教育实现教育资源多方共建、自由流通和共享是信息化发展关键的一步,需要多方协作、合力推动,形成跨界共享合作体。 责任编辑:马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