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状与抗弯曲能力的教学反思柯桥区平水镇中心小学 赵素英形状与抗弯曲能力是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的第二课时,是在“增强材料的宽度厚度可以增强抗弯曲能力”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改变材料的形状是增强材料抗弯曲能力的另一种方法。本课有两个活动,第一,研究形状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第二,研究瓦楞纸的形状与结构。从设计到试教这课,我想得很多,感触也很多。随着教材的深入,我对教学设计也进行了一次次修改,从修改历程中发现,我的教学设计由原先粗浅,变得更细致全面。针对这一教学活动设计,我觉得主要体现以下几点理念:一、材料的选择科学合理本堂课首先考虑用 A4 纸,小型号的垫圈,但是纸太薄根本保持不住形状。经多次
2、实验后,采用 16K 的铅画纸,型号为 16 的大垫圈。在实验中,都能有比较合理的数据。同时,用长约 12 厘米,高约 6 厘米的木块作为两边的“桥墩” 。还搜集了一些做塑钢窗、铝合金的边角余料,有型、 型、型等材料给学生观察,给学生最为直观的感受。瓦楞纸采用的是 5 层,观察更形象。二、教学环节给学生充分探究时间本堂课的重点环节是探究“形状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 ,在这个环节中,本人设计了两个方案,第一是提供表格让学生自己设计对比实验方案,第二请学生边演示边解说实验的方案。通过试教后发现,用第一方案所占用的课堂时间比较多,导致后面的探究时间和交流时间不够充分。所以,在课堂上采用了第二个方案,让
3、学生边演示过解说实验的方案,同时,其余的同学针对方案做适当的纠正和补充。在交流环节上,充分运用表格中的数据进行分析,思考,培养学生的实证意识和科学思维。三、课堂主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在探究“形状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这一环节中,从学生自己折出各种形状到自己设计实验,再到学生实验交流,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在交流环节中,注重境况学生的实证意识,通过对数据比较、思考,使学生明确“改变纸梁形状,抗弯曲能力改变” 。与些同时,在突破“为什么改变形状,抗弯曲能力会有所改变”这一难点时,学生利用折出来的形状与平纸梁比较,向大家生动形象地解释了“改变纸梁的形状,其实是减少了纸梁的宽度,增强了纸梁的厚度,因
4、此抗弯曲能力增加。 ”通过对本堂课的多次实践,留下了几点思考:1学生在折出不同的形状做探究时,做为对比实验,只改变纸的形状,其它的条件都保持不变,如架空距离、放垫圈位置、折出的各种形状的长度。但学生在折的过程中,往往把横着放的纸梁竖着折,导致折出来的纸梁与平放的横纸梁长度不一样。尽管在课堂上有所提醒,但学生还是容易出现这种现象。对于这一环节,该如何去更好地引导学生呢?2在“形状与抗弯曲能力“这一实验探究过程中,学生很容易折出、等形状,但摆放垫圈成了难题,有的根本放不上去,有的直接滑下来,有个别小组给拿个尺子把垫圈送到里面,在实验探究时用了很多的时间,而且有些数据还是不太科学的。所以,在这个环节所花的时间相对多一些。3、在“瓦楞纸”教学环节中,按问题提示让学生探究,学生虽然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但是对学生来说,应该发现得更多,思考得更多。让探究的触角伸展出来。一堂看似普通的课,通过磨课、上课、改课,不断地发现问题,不断地改进设计与方法,同时,也使自己不断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