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上半年农业有喜有忧今年来我县农业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目标,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以粮食、生猪生产为重点,以科技创新为手段,认真抓好农业产业化经营和项目实施,各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喜中有忧。其主要特点有:春夏收粮油作物丰收;早稻面积大幅度减少;农业产业化更加明显有特色,粮食产能进一步提升;猪价回落,生猪生产受挫;预计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稳中有升。一、春夏收粮油作物丰收。全县春夏收粮食作物面积 2.8 千公顷,较去年同比增 12.9%,产量 6658 吨,同比增 10.07%;油菜籽面积 6.67 千公顷,同比增 25%,产量 8604 吨,同比增
2、30.1%。面积显著增加的原因主要是认真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对相应品种予以补贴和乡镇政府拿出专项补助资金刺激和强力推动的结果。如油菜,除有中央财政补贴(10 元/亩)外,所有种植乡镇政府共拿出 30 余万元用于鼓励发展油菜生产,使油菜面积大幅度增加。如三阁司乡从财政拿出 5 万元专项资金在大磨村、龙拱村建立了千亩连片油菜示范基地、给予油菜大户种籽和肥料补助,对冬播油菜生产中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实行奖励,充分调动干部群众种油菜的积极性。石门乡千亩油菜示范基地分布在新海公路沿线的 9 个行政村内,占地面积 1920 亩,创建于 20092年 10 月,是一个集新技术应用、新品种推广、旅游观光、试
3、验示范为一体的综合性农业示范基地。该基地范围内的农户由政府免费提供油菜种籽和硼肥,除享受国家的良种补贴外,乡政府另行补助每亩 50 元;同时,鼓励种油大户季节性承包(土地流转),对于油菜冬种 50 亩以上的大户,在享受上述优惠政策的基础上,每亩再按 20 元进行奖励。从而大大激发了农户种植油菜的热潮。二、早稻面积大幅减少,粮食生产形势严峻。2010 年,我县早稻生产任务是:全县 26 个乡镇需完成早稻播种面积 26 万亩,其中 17 个乡镇需办好早稻栽培示范片,示范片栽培面积分别是500 亩(无烤烟生产任务)或 100 亩(有烤烟生产任务)。根据农业部门督查,对南面 8 个乡镇、北面 9 个乡
4、镇早稻生产情况的检查,截止 3 月底,全县早稻播种落实面积不足 1 万亩,大幅减少。各乡镇早稻生产工作进度严重滞后。早稻面积异常减少的原因,一是农资价格暴涨。今年农用物资价格上涨 1020%,特别是杂交水稻种子价格飙升 4050%(每 500 克比去年同期价格上涨 8-10 元),农户种粮积极性严重受挫。二是各地普遍缺种,农民想种早稻却买不到种籽。由于稻谷种植效益低下,农户普遍“双季”改“ 单 季” ,近几年来早稻面积愈来愈少, 对双季稻种子的需求也越来越少,再加之种子价格暴涨,种子销售商不敢压货,市场对早稻种子的供应严重不足。三是今年 3 月来连续低温阴雨,导致全县 26 个乡镇普遍严重烂秧
5、、死秧,以致基本苗严重不足。四是3财政投入不足。今年县财政安排粮食和油料作物生产工作经费100 万元,比上年减少 30 万元的投入,各乡镇也相应减少了对粮食生产工作的资金投入,使粮食生产各项工作无法正常开展。由于早稻生育期推后,中稻、双季晚稻也随之推后,将严重影响单产,导致粮食产量大幅减少,粮食生产形势严峻。去秋以来我国西南五省三季连旱,今夏又遭北旱南大涝,今年国内粮食严重减产、紧缺已成定局,粮价亦将大幅提升,进而推动其他物价上涨,引发通货膨胀。预计时间是今年下半年至明年上半年,通货膨胀不可避免,届时股市和农产品期货亦将有反映。三、农业产业化更加明显有特色,粮食产能进一步提升。我县重点基地建设
6、已有小沙江金银花标准化栽培示范基地 1800 亩、“三辣” 生产 基地 2 万 亩、百合生产基地 2000 亩、高档优质稻生产基地 10.1 万亩、高坪镇柑桔标准园 1000 亩、七江葡萄生产基地、蔬菜生产基地 14 万亩。超级杂交水稻高产攻关第三期项目继续在我县实施,现已落实三个高产攻关片,全县落实超级稻“种三产四 ”丰产工程 30 万亩。去年 200 亩无公害超级杂交稻高产攻关试验田亩产罕见的达到了 860 公斤,粮食产能极大提升,为战胜天灾,保障粮食安全提供了一定基础。金银花是我县最大的支柱、富农产业,现有种植面积 18 万亩左右,共有 8 个种植乡镇,主产地集中在小沙江镇、麻塘山乡、虎
7、形山瑶族乡、大水田乡四个乡镇。年总产量 1.1 万吨(干花),4占全国总产量的 50%以上,2009 年金银花产业链的总产值突破10 亿元。据统计,目前我县共有 96 个村 2.2 万户 8.2 万人从事金银花产业。可喜的是我县金银花南移试验成功,滩头镇、山界乡、桃洪镇育苗基地来势看好,南面乡镇金银花基地开始下水启航,金银花南移的成功将进一步加快中药材特色产业的发展。农业产业化特别是金银花产业化使我县小沙江地区的人民充分尝到了甜头,结出了磊磊硕果。据初步调查,在小沙江街头家家户户现拥有小车甚至一户拥有几台小车已不是稀罕事。小沙江镇由于金银花产业化已由穷乡僻壤发展为我县经济重镇。四、猪价回落,生
8、猪生产受挫。据畜牧部门对生猪价格的调查,今年来我县生猪出栏量和屠宰量有所增加,猪肉价格持续走低,养猪效益大幅下滑,不少养殖户出现亏损。价格变化,一是仔猪价格冲高后快速回落,猪饲料价格有所波动。在 2008 年 3月仔猪价格每 500 克(下同)冲到历史最高价位 23.4 元/斤后,价格快速下跌,今年 4 月杜长大仔猪价格跌到 7-10 元/斤,绥宁花猪 3.8-4 元 /斤,土杂 猪 4-4.5 元/斤,比去年同期下降 21.27%,比2008 年 3 月最高价下降 67.91%。目前玉米价格分别为 2120 元/吨比去年同期分别上涨 16.5%,豆粕 3314 元/吨,下降 2.52%,但远
9、低于生猪价格下降的幅度。 二是商品活大猪价格波动大,部分养猪户出现亏损。2007 年 12 月商品活大猪价格峰值 8.88 元/斤,此后价格震荡下行,至 2010 年 4 月生猪价格 4.85 元/斤,跌幅 45%。由于生猪价格的大幅回落和饲料原料成本上涨,调查的5规模养殖户,现饲养出栏一头 210 斤重的商品猪,头平成本达1100 元,按当前三元猪平均收购每斤 4.85 元计算,头平销售额仅为 1018.5 元,头平亏损 81.5 元左右。生猪价格大幅下降的原因主要是生猪生产过剩,生猪存栏量、出栏量、屠宰量和能繁母猪存栏数量大幅上升造成的,“瘦肉精” 、猪流感疫情、外 调受阻、消费下降等 仅
10、仅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首先,全国生猪存栏量、出栏量、屠宰量和能繁母猪存栏数量大幅上升是此轮生猪价格大幅下降的直接原因。因为2006、2007 年全国的生猪疫情,造成猪肉供不应求,养猪有利可图,加之前两年由于生猪市场价格高位运行,政府惠农政策实施,刺激了生猪产业的迅猛发展,返乡农民、企业老板建“千头猪场” 、“万 头 猪场 ”一哄而上,加速了生猪 产能 过剩的速度,生猪存栏量、出栏量、屠宰量和能繁母猪存栏数量大幅上升。据统计,我县去年和今年生猪出栏数量就有上升,今年 14 月,全县生猪出栏较去年同期就上升了 6 个百分点。其次,“瘦肉精 ”、流感疫情、生猪外 调受阻、猪肉消费下降等是生猪价格走低
11、的间接原因。一是目前正是季节性消费淡季,肉类消费减少,市场购买猪肉能力减弱,加之鸡、鸭、鱼等其它肉类替代品较多,也一定程度上抵减了猪肉的消费量。二是广州前期出现的“瘦肉精 ”事件和各地生猪大量上市等因素的影响,生6猪外调受阻,猪肉消费下降。三是受甲型 H1N1 流感疫情的影响,近期生猪消费量有所下降。第三,主要饲料原料的玉米价格出现上涨。受到 2009 年玉米东北产区减产、农民惜售以及收购主体入市积极性提高影响,近期国内玉米价格出现上涨。据监测,3 月中旬,国内玉米产区价格较年初上涨 15-30 元/ 吨,南方销区上 涨 20-40 元/ 吨左右,其中港口地区达到 70 元/ 吨。玉米价格上涨
12、致使饲料成本偏高,饲养成本偏高,养殖场(户)利润偏低甚至出现较普遍的亏损局面。为减少损失,不少养殖场(户)选择将生猪提前出栏,从而进一步导致市场供应增加,猪肉价格下跌。第四,部分省区出现疫情导致养殖户提前出栏生猪。初春时期,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较低、变化较大,是动物疫病的多发期。其中,华南、西南等区域口蹄疫发生较为严重,吉林、辽宁部分地区出现疫情,华北部分地区也反映出现其他疫情。对疫情的担忧促使上述地区及周边养殖户对生猪出栏的集中投放,对市场造成冲击。由于活大猪、仔猪价格大幅回落,一批规模养猪户暴发梦破灭,开始宰杀母猪,实际母猪存栏减少,规模户生猪存栏减少。但由于仔猪价格便宜,农户散养户填栏增加。上半年总体生猪存栏有所下降。据统计,上半年我县出栏肉猪 56.23 万头,较去年同期增 4.5%,生猪存栏 74.61 万头,同比减少 3.98%。养猪业略成下滑趋势。7五、预计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稳中略升。初步预计,今年我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将实现 287675 万元,较去年增 1.52%,其中农业总产值由于粮食大幅减产定局,预计仅能实现 154344万元,下降 1%,林业产值 10951 万元,增 5.5%,牧业产值112371 万元,增 4.4%,渔业产值 7186 万元,增 7.3%,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 2823 万元,增 3%。 拟稿人:廖英志 颜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