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楔子在中医的学习之路上,不只一次听见老前辈对学习者的提醒:要明白一味药的药性、药理、效用,若走上西方化学的成分分析这条路,就完蛋了。那么,一味药的药性,自然就该照中国传统的看法:性味如何,归于某经等等论述了?这,就一般学中医的同好而言,是对的。但,如果是对于学经方也就是学伤寒杂病论的学习者而言,光以本草备要药性总义篇的理论作基础,而详熟该书中的诸般药性,恕我撂下一句恶毒一点的风凉话:你对伤寒杂病论的理解,就会是时方医的领域,想不通的,就认为那是错字、错简,而与经方派的出手工夫有所出入。时方派的本草学,和经方派的本草学,有着根本上不同的认识观,而讲难听一点,经方派之所以会堕落成今日的时方派,本草理论的改变,亦是其中最重要的几个因素之一。即使去中国医药学院,也会听到那里的学生在说:我们系的某某大教授说啊,光学本草备要是不够的啦,学药理还是要研习神农本草经才行!讲得是得意洋洋,但是神农本草经的功夫,终究还是练不成。因为,他们所学的本草学认识观,绝大多是西方研究的有效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