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最新 2019 届高三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试题与答案一、选择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1 礼记中说:“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 ”孟子说:“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道德经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韩非子中说:“言无二贵,法无两适。”这放映当时学者( )A强调变革和法律 B. 维护君主专制统治C重视规则和秩序 D相互竞争百家争鸣2图中说法正确的是( ) A图 1 字体在史记中有过详实记载 B图 2 字体是研究先秦历史的珍贵资料C图 3 字体整齐稳定,平衡对称 D图 4、5 字体唐朝才开始出现3据礼记王制记载:周天子
2、为七庙,诸侯为五庙,大夫为三庙,士为一庙,庶人不准设庙。宗庙的位置,天子、诸侯设于门中左侧,大夫则庙左而寝右,庶民则是寝室中灶堂旁设祖宗神位。材料表明( )A宗法制有助于将宗族心理演化为阶级意识 B分封制有助于加强中央集权C分封制有助于社会秩序的建立与和谐发展 D宗法制与礼乐制度有机结合4司马迁在史记十二诸侯年表里说:“及至厉王,以恶闻其过,公卿惧诛而祸作,厉王遂奔于彘,乱自京师始,召公、周公二相行政,而共和行政焉” 。司马迁在此沿用了西周史官这一段纪年,并以公元前841 年作为中国历史确切纪年的开端。材料主要说明( )A. 司马迁所依据的是第一手史料 B. 贵族干预政治表明分封制崩溃C. 周
3、召共和开启了共和制的开端 D. 贵族共同协商执政以应对危局5西汉初年,就封国的官制而言,王国的傅、相由中央任命,王国仅有二千石以下官史的任免权,而相“总纲纪、统众官” 。这一措施( )A导致封国威胁到中央集权 B意在防范封国的离心倾向C促进了地方经济恢复发展 D是“ 无为而治”具体体现6下图是南昌西汉海昏侯刘贺墓出土的简牍(局部) ,上有“再拜上书太后陛下”等文字。下列从中得出的结论最合理的是( )A. 海昏侯在书法艺术上有很高成就 B. 当时可能还未普遍使用书写用纸C. 西汉末年出现了太后干政的局面 D. 简牍中的文字是秦朝的标准字体7. 唐代均田令规定: “所授之田,十分之二为世业,八为口
4、分” , “诸永业( 世业) 田皆传子孙,不在收授之限” ,口分田身死“则收入官,更以给人” 。 唐律疏议又云:“即应合卖者,谓永业田,家贫卖供葬。 ”据此可知( ) 田制下存在着土地的买卖 均田制对官僚地主有利 均田制有抑制土地兼并的考虑 永业田不受官府的控制A B C D 8据石林燕语记载:“唐翰林院在银台之北。乾封以后,刘袆之、元万顷之徒,时宣召草制(皇帝的命令)其间,因名 北门学士 ”。 “北门学士”主要分了哪一机构之权( )A中书省 B尚书省 C门下省 D枢密院9朱熹在戊申封事中写道:“愿陛下自今以往,一念之顷必谨而察之;此为天理耶,人欲耶? 果天理也,则敬以充之果人欲也,则敬以克之
5、。 ”这段文字体现的朱熹的主张是( )A理比气更根本,逻辑上理先于气 B干预政治的关键是“正君心”C慎思明辨,格物致知 D道的价值内涵是“三纲五常”10.下表反映某个朝代的赋税信息,对此解释较为合理的是( ) 时期 农业税(万贯 ) 非农业税(万贯)至道末年(997 年) 2408.1 1567.3天禧末年(1021 年) 2641.2 3874.0熙宁十年(1077 年) 2021.3 5117.2A. 商品经济的发展导致农业经济逐渐衰退 B. 重农抑商政策因工商业发展而走向崩溃C. 对外贸易税收逐渐成为政府的主要财源 D. 商业环境相对宽松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11元朝初年,行御史台对行省官的
6、纠劝,常常引起行省官的反纠劾,行御史台官因纠劾行省官而反遭诬陷和人身迫害的现象也较为常见。后来,元世祖正式下达诏令:“行御史台勿听行省节度” ,行御史台官遭行省迫害的情形才逐渐减少。这一变化表明( )A行省成为行御史台监察重点 B行御史台代表着中央控制行省C元朝初年地方监察制度逐渐完善 D行御史台与行省长期紧张对立12洪武年间,大臣的章奏均由朱元璋亲阅。永乐年间,明成祖经常召内阁要员密议,批答则由其亲笔。正统年间,起草对大臣奏章的批复意见成为内阁的专职。这主要说明( )A内阁成为君相斗争的工具 B内阁对国策的影响力增强C内阁逐渐取得最高决策权 D皇权事实上受到内阁制约13梁柏力在被误解的中国一
7、书中曾对中西(欧)商业状况进行了对比,一方面指出歧视商贾并非中国独有的传统,明清时期中国富商的社会地位并不低微。另一方面又认为明清时期的中国与英国代表的西方存在不少明显不同,并对英国商人势力强的原因有如下一些文字介绍:“英国数百年来都处于战乱之中英国要与其他欧洲国家争霸”照此推断,梁氏认为明清时期中国商贾势力不及西方的原因可能是( )A. 禁止商人买卖土地和科考入仕 B. 儒家思想含有明显的抑商倾向C. 商人的社会地位有了显著上升 D. 社会相对安定对商人依赖较小14康熙八年(1669 年)开始,清政府以“更名田”的名义,下令将曾为明王朝藩王由于战乱而荒废的土地,免予变价,归现有种地者所有,令
8、其耕种,照常征粮。即实行“更名田” 。关于清初“更名田”的本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封建生产关系领域的局部调整 B. 促进了清朝初期经济的恢复和发展C. 有利于抑制清初的土地兼并现象 D. 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15中国古代监察机构是由御史和言谏两部分组成。御史职能主要是打击贪腐,言谏是以匡正君主施政中的缺失为目的。言谏机构兴于汉,发展于唐,衰减于宋,终结于明。可见言谏制度( )A符合最高统治者监察百官的政治需要 B是封建王朝制约皇权专制的有效手段C受西方近代民主政治影响而渐趋消亡 D发展轨迹与专制制度强化呈相反方向16文学是社会现实的反映。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反映了人们渴望世
9、外桃源的理想和追求,而西游记则塑造了敢于反抗斗争的孙悟空形象。两者都( )A表明等级观念受到极大冲击 B反映了人们对公平正义的追求C反映了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 D描写了古代官场的腐朽与黑暗17 1844 年,一个英国人搜集了中国生产的各式各样的土布布样送回英国,看能不能按照中国土布的价格在英国生产出来,但是得到的回答却是:“他们在曼切斯特不能按照同样的价格生产那种布匹,更说不上按照这种价格在中国出卖了。 ”这主要说明( )A传统自然经济的生产方式相对落后 B中国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C英国机器大生产在中国优势不明显 D中国棉纺织技术优于英国18 (天国)认为与外国“彼此通商,理所当然”通过对外贸易,
10、太平天国购进了大炮、火药和粮食等军需品,并大量出口丝茶不过为了获取军火武器,称外国人“尽是兄弟之辈” ,准许英人在南京江面停泊兵舰,以“保护”英国过往商船。以上材料突出反映了( )A. 中国沦为了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殖民地 B. 太平天国借自由通商与列强发展友好关系 C. 西方列强对太平天国采取“中立”政策 D. 太平天国昧于国际交往准则缺乏外交经验时间(年) 金额( 单位: 万两)1863 6381877 12061887 20541897 22741907 338619. 从 1861 年开始,英国人赫德执掌大清海关 48 年之久, 下面为其在职期间海关征税金额表,据此可知( )A. 列强控
11、制中国的经济命脉 B. 中国对外贸易不断发展C. 政府无力维护关税主权 D. 中国对外贸易逆差持续扩大20 “鸦片战争后,根据南京条约 ,外轮得行驶中国领海,根据天津条约 ,外轮得行驶长江。商旅乐其便捷,趋之若鹜,于是内江外海之利尽为之占。”下列有利于改变这一现象的事件是( )A.李鸿章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B. 崇厚创办天津机器制造局C. 左宗棠创办福州船政局 D.上海轮船招商局的创办21. 康有为在评述改革时说: “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 ”在设立议院的问题上,康有为认为:“至会议之士,仍取上裁,不过达聪明目,集思广益,稍输下情何有上权之损哉?”材料说明康有为
12、( )A. 采取了以退为进的斗争策略 B. 一定程度上赞同“中体西用”C. 思想实质上属于封建思想范畴 D. 在政治上出现倒退和反动的倾向22 1898 年,清朝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相继上奏请开湖南岳州、福建三都澳、直隶秦皇岛为通商口岸,均获得批准。1904 年,北洋大臣袁世凯、山东巡抚周馥等奏请将山东济南、潍县、周村一并自行开为商埠,经外务部议复,亦获得朝廷谕准。清末自开商埠( )A反映了清政府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 ” B. 主要是受清政府洋务运动的诱导 C. 符合了转型时期社会发展的需求 D反映了列强经济侵略的不断加深23近代以前,中国历史上的新风气往往兴起于北部边境。中华文明每遭遇动荡时期,总是通过吸取周边世界的能量实现复兴与扩张但是,宣告新时代的南来之风从真正意义上席卷中国大地,可以说是从近代开始的近代中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从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