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离子反应说课稿(第一课时)一 教材分析1.离子反应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内容。离子反应是重要的化学用语,在中学阶段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知识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贯穿于中学化学教材的始终,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2.在中学化学中要学习许多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都可能涉及离子反应及其方程式的书写。化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要能通过实验认识离子反应极其发生条件,了解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而学生刚进高一,元素化合物知识不丰富,电解理论又没有学习,因此本节知识对学生来说具有相当的难度。这一节我把它分成二个课时。第一课时讲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第二课时讲离子反应及
2、其发生条件。 3.学好这一节内容,能揭示溶液中化学反应的本质。既巩固了前面已学过的电离初步知识,又为后面元素化合物知识、电解质溶液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并且正确而又熟练地书写离子方程式,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它还是历年高考的热点,在高考中几乎年年考。二学情分析 已学习电解质与非电解质,能区分哪些物质是电解质、哪些物质是非电解质; 已了解电解质在溶液中能发生电离,以离子形式存在于溶液中,会书写电离方程式; 已了解离子守恒,并能运用离子守恒进行简单的计算。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了解电解质、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的含义,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初步学会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物质在水溶
3、液中的存在形式以及所发生的反应。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学会探究、分析化学反应的实质,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观察反应和反应事实,使学生了解研究事物从个别带一般的思想方法,体验研究问题寻找规律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动手参与能力,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辩证和唯物主义教育。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的含义教学难点:1.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的含义五教法分析、实验促学法:通过教师的演示,学生的动手操作,观察分析实验现象,理解并掌握离子反应及其方程式的书写。、 情景激学法
4、:创设问题的意境,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促使学生在意境中主动探究科学的奥妙。、探究、归纳法:通过学生对问题的探究、讨论、实验、归纳,最终掌握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六学法指导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活动的真谛是通过教师的引导,启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究学习。因此在本节教学中我积极响应新课改倡导的课堂上“师生、生生”的互动的教学方法,在学法设计上采用实验探究与交流活动相结合,使他们注重自己对实验的观察,分析,设计及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培养学生交流的习惯。七教学过程引言上节课学习了氧化还原反应,是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进行分类的,化学反
5、应还有一种重要的分类方法,即将有离子参加的反应统称为离子反应。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种反应。板书 第二节 离子反应设问根据初三所学知识,哪些物质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呢?可以通过什么方法检验这些物质是否电离?它们电离过程可用什么式子表示?板书 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归纳分析得出电解质的概念。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练习 下列物质能导电的是 属于电解质的是: HCl 气体、 Ca(OH)2 固体 、KNO3 固体 、CO2 、Hg 、 NH3 、KOH 溶液 、金刚石 、石墨 、蔗糖、酒精、硫、铝归纳由上答案分析出非电解质的概念。板书非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
6、都不导电的化合物。讨论学生讨论出答案后,师生共同小结理解电解质、非电解质概念应注意的问题。板书(1)电解质、非电解质应是化合物。(2)电解质的导电条件: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如:碳酸钙虽然其水溶液几乎不导电,但在熔融状态下导电,因此它是电解质。(3)电解质导电必须是用化合物本身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而导电,不能是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的物质导电。如:CO2、SO2 溶于水能导电,是由于它们与水反应生成的 H2CO3、H2SO3 能导电,所以 CO2、SO2 不是电解质。(4)某些难溶于水的化合物。如:BaSO4、AgCl 等,由于它们溶解度太小,测不出其水溶液的导电性,但它们溶解的部分是完全电离的,
7、所以是电解质。(5)酸、碱、盐、水是电解质,蔗糖、酒精等是非电解质。设问 电解质为什么能导电?板书二、电解质溶液导电原因及导电能力1、电解质溶液导电原因(引到学生回忆初中所讲的氯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等能导电的原因)学生分析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发生了电离,产生了自由移动的离子,当与直流电源接通后,离子发生了定向移动并在两极发生反应,从而形成电流。设问 相同条件下,不同种类的酸、碱、盐溶液,它们的导电能力是否相同?演示实验 P14 实验 1-1让学生观察,讨论五种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实验结论:相同条件下,不同种类的酸、碱、盐溶液,它们的导电能力不相同。板书2、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强弱
8、学生阅读教材的相关内容分析总结 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的强弱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离子的多少(离子的浓度大小)和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当溶液的体积、浓度以及溶液中阴、阳离子所带的电荷数都相同的情况下,取决于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数目,导电能力强的溶液里单位体积内能够自由移动的离子数目一定比导电能力弱的溶液里能够自由移动的离子数目多。从这些物质的结构和它们在水中溶解时所发生的变化进行分析,得出强弱电解质的概念。板书三、强电解质、弱电解质1、强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全部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比如:强酸、强碱、大多数盐。2、弱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只有一部分分子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学生阅读教材的相关内容,之后对强、弱电解
9、质进行进一步比较,并完成下表。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电离程度全部部分溶液中溶质离子水合离子分子、水合离子同条件下的导电性强弱化合物类型离子化合物、某些共价化合物某些共价化合物物质类型大多数盐、强酸、强碱弱酸、弱碱、水强调:(1)典型的强、弱电解质要熟记。(2)BaSO4、AgCl 等难溶于水,熔化或熔于水的部分是全部电离的,所以 它们是强电解质。(3)强、弱电解质的根本区别是全部电离还是部分电离,而不是通过熔液的导电性强弱来确定。板书 3、电解质熔液的电离设问请写出 HCl、KCl、Al2(SO4)3 、BaCl2 、NaHSO4 、NaHCO3 在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板书 HClH Cl KClK
10、Cl Al2(SO4)32Al33SO42BaCl2 Ba2 2Cl NaHSO4Na HSO42 NaHCO3NaHCO3强调:HCO3、SO42、OH 等原子团,不能拆开。总结 强酸:如 HCl、H2SO4 、HNO3强 电 解 质 强碱:如 KOH、NaOH、 Ba(OH)2(全部电离) 大多数盐:如:NaCl、AgNO3弱 电 解 质 弱酸:如 H2S、H2SO3、CH3COOH(部分电离) 弱碱:如 NH3 H2O、Cu(OH)2水:H2O八板书设计第二节 离子反应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非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电离
11、:电解质离解成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二、电解质溶液导电原因及导电能力1、电解质溶液导电原因2、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强弱三、强电解质、弱电解质1、强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全部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比如:强酸、强碱、大多数盐。2、弱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只有一部分分子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3、电解质熔液的电离HClHCl KClKCl Al2(SO4)32Al33SO42 BaCl2 Ba2 2Cl NaHSO4Na HSO42 NaHCO3NaHCO3总结 强酸:如 HCl、H2SO4、HNO3强 电 解 质 强碱:如 KOH、NaOH、 Ba(OH)2(全部电离) 大多数盐:如:NaCl、AgNO3弱 电 解
12、质 弱酸:如 H2S、H2SO3、CH3COOH(部分电离) 弱碱:如 NH3 H2O、Cu(OH)2水:H2O4、酸、碱、盐的定义酸:电离的时候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OH-)的化合物盐: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是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NH 4+),阴离子是酸根离子的化合物。九教学反思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学生的学是为了从“学会”到“会学”。本节课的教学安排,充分以学生为主体,满足高一学生探索及发现的需求,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很好的融入到课堂中来。同时,充分利用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对实验现象的好奇心,以实验探究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对难点的教学更是让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在参与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在整个过程中,老师起到引导作用,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符合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教学当中由于内容的紧凑性,在时间把握上应该更注重,在探究实验中要充分“想学生之所想”,做好充分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