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931521 上传时间:2018-11-07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8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聊城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聊城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聊城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聊城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聊城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聊城市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纺织服装产业是我市传统支柱产业和重要民生产业,在拉动内需、扩大出口、吸纳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城镇化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加快推进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我市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巩固、提升和创造产业竞争新优势,根据山东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和聊城市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等有关文件精神,制定本实施方案。一、产业发展现状(一)产业体系基本完整。我市是全省重要的纺织工业生产基地,经过改革开放 30 多年的发展,形成了棉纺织、色织、印染、毛纺织、针织、服装、家纺、产业用、纺机装备等门类齐全、产业链完整的纺织工业体系。全市现有纺纱能力 63

2、0 万锭,气流纺 23 万头,各类织机 3 万台,印染生产线 16 条,拥有年产梭织服装 3000 万件,毛毯 500 万条,地毯 560 万平方米,呢绒 400 万米,无梭织机 4000台的生产能力。(二)产业规模逐步扩大。截至 2016 年底,全市共有规模以上纺织服装企业 292 家,从业职工 7.66 万人,资产总额 335.88 亿元。全年完成主营业务收入 884.41 亿元、同比增长 3.3%,占全省的6.5%;实现 利税 77.65 亿元、增长 1.9%,其中利润 49.82 亿元、增长 6.46%。全市共生产纱 146.7 万吨,增长 0.44%;布 13.73 亿米,- 2 -

3、增长 13.75%;纱、布产量均居全省第 2 位。三和纺织、冠星纺织等5 家企业名列 2015/2016 年度中国棉纺织竞争力百强企业,锦泰棉业被评为棉纺织行业成长型优良企业。三和纺织进入全国纺织行业前十强,位列全国色织布行业第二名;蜡印布生产规模居全球首位,产品全部销往非洲,市场占有率高达 30%。(三)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截止目前,我市纺织服装产业共有中国驰名商标 1 件,山东省著名商标 8 件,山东名牌产品 8 个;“三和”牌蜡染布被评为国家免检产品。拥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 3 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 4 家。聊城华润是世界唯一能够规模化量产 170S-300S 特细 支烧毛高档 纱的企业,其

4、中 300S 单纱、股线和烧毛松式、实心筒纱等产品,面向欧美高端市场及国内品牌企业。日发纺机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的喷气织机、剑杆织机、喷水织机、毛巾织机四大系列产品,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是中纺联推荐替代进口织机的重点产品。金号织业线上销售额突破 2 亿元,占总销售额的 20%以上,成为淘宝网“ 聚划算”平台毛巾 类产品的主运营商。阳谷县以“淘宝村 ”模式快速做大汽 车内饰产业 ,目前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汽车坐垫生产基地。(四)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高。我市纺织服装企业通过实施智能制造、“ 机器换人 ”等一系列技改工程,装备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行业整体技术装备达到全省同行业中等偏上水平,部分企业

5、关键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三和纺织新上 10 万纱锭紧密赛络纺项目,比传统环锭纺节约用工 60%左右。金号织业引进德国提斯、香港- 3 -立信等国际先进染整设备,极大缩短了染色时间,水、汽消耗和用工大幅下降。锦泰棉业引进德国特吕茨勒、瑞士立达等高端纺纱装备,实现了清梳到筒纱的生产自动化,万锭用工只需 18 人。华兴纺织引进德国特吕茨勒、德国青泽及瑞士立达的世界一流设备,可提高质量 30%、产量 40%,节电 30%,减少用工 50%以上。阳谷顺达引进国际上最新型的日本村田涡流纺纱机,纺纱效率比传统环锭纺纱提高 30 倍以上,用工仅为十分之一。亨博尔服饰在引进德国、美国、日本先进设备和自动裁剪、

6、自动吊挂等自动化工艺基础上,拟引入青岛红领大数据解决方案,两化融合将达到同行业先进水平。(五)产业集群初具规模。目前,我市拥有省级以上纺织基地 3个。临清市先后被命名为“山东省纺织 基地” 、“中国棉纺织名城”、“中国蜡染名城 ”和“全国纺织产业集群创新发展示范地区”,纺织服装加工企业发展到 453 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 123 家,纱锭 370余万枚,各类织机 1.5 万台,年产各类纱线 58 万吨、布 7.1 亿米、服装 3000 万件。聊城华润被命名为“中国棉纺精品纱生产基地” 。以冠星为龙头的冠县纺织行业,纺织-染整-服饰产业链基本形成。以金号为核心的茌平县家纺工业园,家纺企业集聚发展

7、初具规模。阳谷手织、机织汽车坐垫分别占国内车饰品市场份额的近半壁江山,并且在国际市场占有一定份额,集群基础已经形成。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差距(一)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产品初粗加工比例较高,精深加工- 4 -能力相对较弱,多数产品处于价值链中低端,高附加值特别是掌握核心技术、有定价权的产品较少。最终产品比例不高,服装、家纺、产业用纺织品等深加工产品占比较低。印染业发展滞后,与织造能力不相匹配,成为制约产业链发展的瓶颈。专业化商贸市场引领产品的开发生产有待加强。分工协作和专业化程度较低,产业集群一体化发展的规模、档次有待进一步提升。(二)品牌建设相对滞后。中国驰名商标、山东著名商标、山东名牌拥有量

8、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服装企业多以贴牌加工为主,自主品牌、高附加值出口产品比重偏低。服装、家纺时尚创意产业设计能力不足,运动装、女装、童装、外衣化针织服装品牌建设薄弱。产业用纺织品的品牌影响力、辐射力、带动力还需加强。(三)可持续发展能力有待增强。我市万锭左右的小棉纺企业数量多,企业之间管理水平差异较大,有的企业缺乏先进的经营理念和准确的产业定位。中小微棉纺企业技术装备相对落后,设备自动化程度较低。高素质技术人才、管理人才严重匮乏。综上因素始终制约着行业发展。近年来,国家对环保治理标准不断提高,尤其我市属“南水北 调” 沿 线区域,对我市亟待突破的印染等相关 产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四)传统竞争

9、优势面临挑战。一是原料成本偏高。我市是棉纺大市,棉花占生产总成本的 70%左右,目前国内棉花还没有完全市场化,国家仍然对进口棉花实行配额管理,削弱了棉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二是国际发展空间受到双重挤压。当前西方发达国家在- 5 -科技研发和品牌渠道方面仍居明显优势地位,在高端装备、高性能纤维、智能纺织品服装等领域的制造能力仍将增长,而东南亚、非洲地区劳动力成本优势明显,纺织业呈明显上升趋势,引起全球纺织产业格局进一步调整。三是西方国家贸易保护加剧。随着国际纺织品市场需求不断变化,国际上针对我国的贸易保护、绿色壁垒明显增多,产品出口引发的贸易摩擦日趋严重,出口受到较大影响。四是融资难成为制约行业发

10、展的重要问题。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仍非常突出。五是人力资源紧张。企业普遍存在招工难、留不住的问题,虽然普遍上调工资,但仍存在用工短缺的问题。三、行业发展趋势(一)国内外消费需求增长为行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1.纺织品市场潜力巨大。国内市场方面,我国城乡居民收入连续多年稳步增长,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国家全面实施二孩政策,纺织品消费稳定增长,预计国内居民服装与家纺消费支出年均增长8%左右。城 镇居民人均衣着类消费额相当于农村的 5 倍,随着城镇化进程逐步加快,升级型纺织品消费呈现较快增长,目前我省城镇居民衣着消费额以每年 10%左右的速度增长。国际市场方面,人口增长和经济复苏将支撑

11、全球纤维消费需求继续增长,预计“十三五” 期间 年均增速 2.5%以上。随着我市纺织服装行业的转型升级,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将不断增强。特别是国家“一带一路” 战略的实施,将有助于我市纺织服装产业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 6 -2.纺 织 机 械 市 场 广 阔 。国内外纺织服装市场需求的稳定增长,为纺织机械行业的快速发展带来良好的机遇。随着纺织品生产向东南亚等国家的转移,也对纺织机械出口形成利好支持。国内外纺织企业对技术先进、自动化水平高的纺织机械需求持续增加,为我市纺机企业抢抓机遇,积极开拓国内外纺机市场提供了广阔空间。(二)新的消费结构变化将引领全行业发展。1.家 用 纺 织 品 市 场 需

12、 求 不 断 扩 大 。目前国内家用纺织品消费仅占纺织品总量的 20%,而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家用纺织品比例高达 40%左右,英、法等国的消费量也稳定在 35-38%,已超过服装成为第一大消费领域。随着我国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长及城镇化率的不断提升,家纺产品的市场需求将会不断扩大。2.产 业 用 纺 织 品 助 推 行 业 发 展 。全国产业用纺织品纤维加工总量由 2000 年的 173.8 万吨增加到 2015 年的 1341 万吨,年均增幅超过 14.5%。随着国内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治理、医疗健康等方面投入稳步增长,产业用纺织品消费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根据相关规划,“ 十三五 ”期间全国

13、产业用纺织 品纤维加工总量年均增幅超过 8%,预计 2020 年将超过 1970 万吨。产业用纺织品已成为纺织工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发展产业用纺织品是纺织工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我市纺织工业实现由大到强的重要机遇。3.纺 织 新 材 料 将 推 动 产 业 升 级 。随着 消费结构升级,新型- 7 -纺织品逐渐成为一种新的社会消费导向和时尚,包括新型天然纤维、生物基纤维、差别化纤维、高性能纤维、功能性纤维等应用,以及废旧纺织品的再生利用等,将改变传统纺织产品生产结构模式。纺织新型材料的推广应用,将促进我市纺织工业的转型升级。 (三)结构调整将是今后一个时期的主旋律。1.规模

14、扩张速度趋缓,优胜劣汰、改造升级步伐加快。随着国内外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以初粗加工为主,靠规模扩张、以量取胜的粗放型增长模式已难以为继,坚持科技创新、转型升级快的企业将得到迅速发展,行业集中度越来越高,固守老的发展模式、不能顺应新形势发展的企业将被市场淘汰。产业结构调整将成为行业发展的战略重点。2.“互 联 网 +制 造 ”将 成 为 产 业 发 展 的 必 然 选 择 。随着我国劳动力生产要素价格的不断上涨,作为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纺织服装行业,“互联 网+ 制造”将成为其 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这将加快提升纺织服装行业自动化、智能化的深度融合,推进“智能制造” 的 进程。以清梳联、粗细联、细络

15、联 、涡流纺为代表的棉纺设备,以自动穿综机为代表的前织设备,以无梭织机为代表的织造设备,以全自动筒子纱染色为代表的染整设备已经不断扩大使用,将加快产业升级的步伐。3.“互 联网 +营销”方式将改 变行业的市场格局。科技创新将不断催生新的商业模式和消费需求。利用“ 互联网+营销”网络手段,实施“ 线上 ”营销,以淘宝、拍拍、凡客、卓越为代表的 B2C 销售模- 8 -式,以“团 宝网” 为代表的 “网络团购”模式,已日 渐成为年轻消费者的主流消费方式,“网购” 已成为国内外消 费市场不容忽视的重要“销 售通道” ,将对纺织 服装行业的市场 格局带来新的改变。四、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坚持新发展

16、理念,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为牵引,以“ 三品 ”战 略为重点,增 强创新能力, 优化产业结构,推进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形成发展新动能,创造竞争新优势,加快迈向中高端,确保全市纺织服装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二)基本原则。 1.坚持市场导向。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强化企业主体地位,营造公平竞争营商环境,激发企业活力和创造力。把握个性化、时尚化、健康安全消费新趋势,提升有效供给水平。2.坚持创新驱动。完善行业创新体系,加强两化深度融合,推动技术、管理、生产和经营模式创新,加大研发设计投入,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增强行业软实力,提高科技进步对行业发展贡献率

17、。3.坚持优化结构。加快采用先进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增强质量管控和品牌运营能力,扩大中高端产品供给,提高产业用纺织品比重,推进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国际化转型升级。4.坚持协调发展。坚持行业发展与资源、要素、环境相适应,着力推进纺织服装行业绿色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产方式,促进行业发展与社会责任水平同步提升。- 9 -(三)主要目标。按照“深化 结构调整、突破染整瓶 颈、延伸产业链条、实现产业集聚”的 总体发展思路, 调整棉纺织 行业,升级毛纺织行业,壮大针织行业,突破染整行业,整合服装行业,发展家纺行业,培育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做强纺机装备行业,延伸相关行业,推进全市纺

18、织服装产业提质增效升级。1.总体目标。到 2020 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 1160 亿元,年均递增 7%;利税 102 亿元,年均递增 7%;利润 68 亿元,年均递增 8%。产业集中度逐步提高,骨干企业的研发能力、设计水平、产品质量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品牌影响力、辐射力在国内外市场明显提高。到 2025 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 1630 亿元,利税 145 亿元,利润100 亿元,基本建成纺织服装强市。2.产业结构明显优化。主要技术装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关键技术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服装、家纺、产业用三大类最终纺织品销售收入占比由目前的 27%提高到 2020 年的 33%,2025 年达到 4

19、5 %。3.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到 2020 年,新增 2 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企业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到 0.4%,重点企业达到 0.6%以上。到 2025 年,企业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到 0.8%,拥 有 8 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 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4.品牌优势明显提升。到 2020 年,新增 6 个山东省名牌产品,培育 6 家左右具有较强影响力的自主品牌企业,自主品牌产品出- 10 -口比重达到 30%以上。到 2025 年,新增 12 个山东省名牌产品,培育 12 家左右具有较强影响力的自主品牌企业,自主品牌产品出口比重达到 50%以上。5.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20、。到 2020 年,冠县纺织、临清蜡染布、高唐针织服装、茌平家纺、阳谷车饰品等 5 个产业基地主营业务收入分别达到 320 亿、200 亿、140 亿、80 亿和 30 亿元;主营业务收入过 50 亿企业 3 家,其中过 100 亿企业 2 家,过 200 亿企业 1 家。到 2025 年,5 个产业基地主营业务收入分别达到 460 亿、280 亿、200 亿、100 亿和 45 亿元;主营业务收入过 50 亿企业 5 家,其中过 100 亿企业 3 家,过 200 亿企业 2 家。6.节能环保明显改善。主要产品单位能耗水平持续下降,企业普遍实现清洁生产,能源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环境保护得到保障,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实现可持续发展。具体目标见下表。转 型 升 级 主 要 目 标类别 指 标 2016 年 2020 年 2025 年主营业务收入(亿元) 884 1160 1630利税(亿元) 77.65 102 145规模效益利润(亿元) 49.82 68 100产业结构服装、家纺、产业用三大类最终纺织品销售收入占比(%) 27 33 4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1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