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5 年第 4 期两会简讯目录热点关注粮 稳国安 意义深远 (1)审视中国粮食安全需要新视角 (2)我国拟实行粮食质量安全追溯制度和粮食召回制度 (5)大米市场何时走出“寒冬” (6)粮 农组织对 2014 年谷物产量和 2015 年结转库存量预期乐观 (7)粮 储严重供给不足 粮库业迎发展春天 (8)城 镇化进程中要确保粮食安全 (9)工作动态省粮食行 业协会、粮食经济学会在南昌召开秘书长会议 (10)肖玉兰副市长深入吉州区调研指导早稻收购工作 (12)吉安市与广东省江门市签订粮食产销合作框架协议 (13)吉安市与广东省中山市签订粮食产销合作协议书 (14)吉安市举办首次粮食经纪人业务培
2、训班 (15)萍 乡市粮食局开展 2015 年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 (16)萍 乡市粮食局组织开展放心粮油产品质量督导检查工作 (17)11抚 州市开展“食品安全知识进校园”宣传活动 (17)赣 州通讯 4 则 (18)19注意:会展信息的真实性 (封底)经济研究粮油合理食用与人体健康 (20)热 点关注粮稳国安 意义深远又是一季丰收粮!目前,全国夏粮收获已过九成,丰收已成定局。据农业部农情调度和各地实打实收情况看,今年夏粮有望再获丰收,总产再创新高。粮食连年增产,一年比一年压力大,一年比一年形势难。尤其是在粮食连续取得十一年增产、去年夏粮大幅度增产的基础上,在粮食生产的各种资源要素已经绷得很紧
3、、生态环境承载压力不断加大的背景下,高点爬坡,高位护盘,再获粮食丰收实属不易。夏粮的主体冬小麦,是重要的口粮品种,对保障口粮绝对安全至关重要。夏粮丰收不仅保持了我国农业连续多年的强劲发展势头,守住了我国口粮供给的安全底线,而且对于我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保持社会和谐稳定更具有特殊而重要的意义。从国内看,夏粮丰收为从容应对发展中各种挑战提供了有力保障。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下行压力较大,许多行业都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但是稳中有进的基本态势没改变,也呈现出许多亮点,而农业正是其中最大的亮点,粮食生产是亮中之亮。夏粮丰收最大意义不在于产量增加,关键是释放了信号、增添了信心。历史无数次证明,越是经
4、济发展遇到困难的时候,越是要夯实粮食生产基础,越要稳住粮食生产这一压舱石。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粮食稳了,人心才能稳,肚子吃饱了,任何困难都难不倒我们;只要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粮食安全有底气,经济社会发展就有底气。从国际看,夏粮丰收为保障世界粮食供应作出了积极贡献。今年,全球小麦减少,联合国粮农组织(FAO)5 月上旬发布的报告显示,2015/16 年度全球小麦产量 7.19 亿吨,同比减少 1.14%,来自美国农业部和国际谷物理事会的报告也显示,全球小麦年度产量将有所下滑。这一背景下,我国夏粮丰收无疑是一大利好消息,大大减轻了世界粮食供应的压力。我国夏粮中近九成为小麦,约占世界小麦总产量的
5、 1/6,夏粮丰收对于增加世界粮食产量、稳定国际市场供应具有积极影响。我们正以愈加稳健而又积极的姿态告诉世界,中国不仅不会威胁世界粮食安全,而是世界粮食保障的重要支撑力量。我们把饭碗端得越牢,世界粮食安全的底盘才能越稳。从全年粮食生产来看,夏粮丰收为全面夺取今年粮食丰收奠定了扎实基础。夏粮丰收,不仅为全年粮食生产开了个好局,为实现全年粮食生产目标争取了主动。更重要的是,今年与往年相比,品种结构更优,增产方式更“绿” , “减肥”不减产,地力“常新壮” ,充分证明我们所采取的一系列新的增产手段、方式是有效的、可行的,这为今年秋粮生产积累了经验、增添了信心、鼓舞了干劲。夏粮丰收到手,但全年粮食生产
6、的大头在秋粮。从目前看,春播粮食面积稳定,夏播有序推进,秋粮生产有个好基础,但受中等以上强度厄尔尼诺影响,夏秋季可能出现“南涝北旱” 。我们必须鼓足干劲、加倍努力,把成功的经验坚持下去,把干事的劲头保持下去,立足抗灾夺丰收,科学研判,积极应对,减轻灾害影响和损失,为实现全年粮食和农业都有好收成的目标继续努力。 (粮食网)审视中国粮食安全需要新视角粮食安全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作为一个 13 亿多人口的大国,党和政府一直以来高度重视粮食工作,并提出了“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粮食安全新战略。这对做好新形势下的粮食工作、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大的战略指导意义。在论及中国
7、的粮食问题时,有学者和业内人士总要指出中国的粮食概念与国际通用的粮食概念的区别。国外通用的食物、谷物概念与中国粮食概念并不一致,在国内,人们习惯于将传统上的主食统称为“粮食” ,主要是指稻谷、小麦、玉米、豆类和薯类,比如大豆,中国将其归类为粮食,而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将其归类为油料。在国外,与中文对应的“粮食”概念并不存在,在英语字典中也查不到与“粮食”相对应的英语单词。国际组织及世界各国政府高度关注的是“Food”即“食物” ,而不仅仅是“粮食” 。英国 1982 年出版的简明牛津字典对“Food”的解释是:维持肌体生长、代谢和生命过程以及供给能量所必需的物质,它基本上由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
8、脂肪构成。此外,还含有一些肌体所必不可少的矿物质、维生素和辅助物质,它是固体形态的营养物质。 (中国粮食安全的现状、挑战与对策研究 ,曹宝明等著,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 年,第 2 页) 。 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 年) 当中对此也给出了注解,即纲要中的粮食,主要指谷物(包括小麦、稻谷、玉米等) 、豆类和薯类;食物,指粮食、食用植物油、肉、禽、蛋、奶及水产品。笔者无意在此专门比较探讨中外“粮食”与“食物”两个概念的区别,而是试图从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情况出发,简要分析我国国情粮情的新变化、新形势,指出要顺应我国国情粮情发展的新趋势和新要求,就必须以全新的视角来审视
9、与考量中国粮食安全;要满足国民的食物需求与营养发展需要,从根本与长远上保障我国粮食与食物安全,就很有必要从现有的传统的粮食安全观过渡到整体的全新的食物安全观。全面认识我国国民食物消费及粮食安全面临的新形势国民食物消费需求呈现新变化,有三个重大趋势需引起关注与重视。一是口粮需求下降,饲料用粮需求增长,原因是人们的消费需求升级,对肉蛋奶的消费需求增加。稻谷是我国最主要的口粮,自上世纪 90 年代以来,随着消费结构的日益多元化,稻谷消费占粮食消费的比重总体呈现出缓慢下降的态势。1978 年,稻谷消费所占比重为 40.31%,2010 年这一比重为 33.58%。2007 年,居民口粮消费 26450
10、 万吨,占总消费需求的 51.61%。预计到 2020 年,居民口粮消费数量将下降到 24750 万吨,占总消费需求的比重将下降到 43.0%。饲料用粮将持续增长,所占比重将与口粮接近。预计到 2020 年,饲料用粮将达到23550 万吨,占消费总需求的比重将达到 40.92%。 (14 亿人的粮食安全战略 ,韩俊主编,学习出版社,海南出版社,2012 年,第 59-62 页)二是城镇化加速推进,城镇居民对非主粮食物的消费快速增长,这将对非主粮食物的消费产生新的增量需求。根据国家统计局 2012 年的调查,2011 年农民的人均消费成品粮为 120 公斤,城镇居民低 1/3,约为 80 公斤。
11、但是其他消费的所有农产品,城市居民都明显高于农民。新鲜蔬菜高出 28%,食用植物油高出 24%,肉类(包括猪、牛、羊三大肉类)大概城市居民比农民高出 56%,家禽高出 136%,禽蛋高出 87%,水产品要高出两倍以上。因而,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加速推进,对非主粮食物的消费需求将进一步增大,我们必须对此有充分的估量与准备。三是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改善,人们的膳食观念日趋科学合理;同时,基于确保国民营养发展的需要,对食物的多元化需求已然成了一种客观趋势与必然要求。根据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142020 年) 确立的食物消费量目标来看,到 2020 年,全国人均全年口粮消费 135 公斤、食用植物
12、油 12 公斤、豆类13 公斤、肉类 29 公斤、蛋类 16 公斤、奶类 36 公斤、水产品 18 公斤、蔬菜140 公斤、水果 60 公斤。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发展多元化的全食物产业体系。食物消费多元化趋势既是一种客观现实,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人们关注的重心已从要吃得饱转向要吃得好、吃得健康。因而,不仅要重视“米袋子”工程,也要重视“菜篮子”工程,更要重视面向全民、重点区域和不同群体的营养健康工程。长期以来过分重视主粮生产使生态环境承受巨大压力。基于解决温饱的需要,我国传统上很重视主粮的生产, “以粮为纲”的观念由来已久。耕地的过度开发及粮食增产的持续压力,其长期累积的结果在很大程度
13、上造成了水土流失严重、地表水下降、农药化肥的过度使用等问题,给生态环境造成了沉重的包袱。目前我国化肥的使用可能是世界上最高的,2012 年中国使用化肥折合纯量达到 5839 万吨,使用的农药 180 万吨,农膜 238 万吨,每年有约 100 万吨的碎片残杂留在土壤里。农业生产所排放的各种污染物占到整个国家各种污染物排放的一半左右。这都造成了土地一定程度的污染和地力的下降。因此,确立食物安全的新安全观,根据我国国土资源的实际情况,从全食物的视角来全面合理布局食物的生产体系,做到宜耕则耕,宜牧则牧,宜林则林,宜渔则渔,既能保证食物的整体供应,也有利于修复与保护生态。满足国人食物消费多元化的客观需
14、求需要构建完整的食物产业体系。从上述分析来看,要顺应消费需求的新变化,满足国人营养发展新需求,我们需要构建全方位的食物产业体系。在确保口粮绝对安全与谷物基本自给的前提下,其他食物产业健康发展也不容忽视。从长远来看,确立整体的全新的食物安全观,有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平衡,推动相关产业健康协调发展,比如农林牧渔的协调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及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需要提供全方位的食物保障。我国2013 年人均 GDP 已达到 6700 多美元,已迈入中高收入国家行列。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而一国居民的食物保障水平、健康营养水准、寿命长短、生活质量等是衡量一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其中,将食物
15、安全作为一个整体范畴纳入考量并作出全面部署,更符合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实际。往大处上讲,从粮食安全观转向食物安全观,也是一个国家在不同阶段宏观战略的选择使然。在发展水平较低的阶段,主要是确保吃饱;而在步入中高级发展阶段时,其目标取向就是要吃好、吃健康,要尽可能满足国民科学合理膳食、确保营养健康发展的需要,力求做到食物结构的多元化、产品的标准化、膳食的科学化、营养的普及化。纵观上述国民食物消费及粮食安全面临的新趋势,必须以科学的视角来重新审视粮食与食物供需形势,最重要的是要以发展的、整体的视角来重新审视粮食安全。所谓发展的视角,就是要深刻分析不同发展阶段人们对粮食与食物需求的变化,要顺应居民食物消费
16、需求的新变化,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制定科学的食物发展战略。所谓整体的视角,就是要把食物安全放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去考量、放在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中去谋划,全面剖析各关联方的相互影响。因而,将粮食安全拓展为食物安全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不言而喻。创新举措,切实保障食物安全要保障我国食物安全,需从长远上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引导人们树立科学的食物观与营养观,培养更加科学理性的食物消费行为。二是要以保障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为重点。在倡导从粮食安全观转入食物安全观的同时,不能否认原有传统粮食安全的重要性,这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要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因为对于一个 13 亿多人口的大国
17、而言,吃饭问题始终不容小视。三是加大畜牧渔业发展,拓展食物资源。当前就是要大力发展畜牧业与渔业,这两大产业在提供食物多样性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四是统筹利用国土资源,保障食物供给产能。我国国土资源丰富,要作出系统规划,根据耕地、草原、湿地、森林、河流、湖泊等不同形态的国土资源现状,统筹规划,分区布局,因地制宜,从长远上保障食物供给产能。五是加大环保力度,保护食物供给的生态系统。全面总结我国过往在粮食与食物安全保障方面的经验与教训,切实加强生态保护,从子孙后代的长远利益出发,从国家民族的永续发展出发,切实保护好我国食物长远安全的生态系统。六是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构建体系健全、职责明晰、运转高效的食物
18、安全行政管理体系。在现有的粮食与食物行政管理运行体系基础上,可考虑先设立食物安全管理协调委员会,加强对现有涉粮涉农及食品相关部门的协调管理,待进行充分的磨合后再合并机构、整合职能,从而达到精简机构,提高行政效率,保障国家食物安全的目的。深刻认识从粮食安全观过渡到食物安全观的重大意义“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粮食安全的特殊重要性在我国影响深远,并且历史上为确保我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时代在不断发展,一个国家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历史任务,在不同的发展时期有不同的发展战略。只有顺应时代的发展,能动作出变革,才能保证始终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食物安全是一国的基础战略,在当前的
19、形势下,我们顺时而变,将粮食安全观调整为食物安全观,具有重大的意义。最主要的有以下几点:有利于国民确立科学的食物消费观念,从传统的粮食消费观念当中跳出来,全面保障营养摄取,稳步提高国民营养水平与身体素质;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生态环保意识,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从根本上保障食物安全,在食物安全观的引领下,统筹利用国土资源、协调发展食物产业、从系统上保障食物生态与环境建设,从根本与长远上保障我国国民在不同发展时期所需的食物需求;有利于推动政府职能转变,让食物安全在国家治理中发挥其基础性与战略性作用。只有先转变观念,才能有明确的行动方向与工作举措,再上升到体制与制度建设上的治理,最终让食物安全为国
20、家的长治久安与永续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因此,从粮食安全观转变到食物安全观,不是简单地为了同国际社会接轨,而是顺应我国粮食形势发展的新变化与满足国民食物消费新需求的需要与必然。这种观念转变也不是简单的概念转换,而是对一个 13 亿多人口大国在事关食物供给、生态保障、产业发展、国民营养健康与生活质量、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等要素的整体考量与通盘谋划。需要的不仅仅是观念的转变,更重要的是要有切实的行动,因为食物安全与我们的生命与生活息息相关,即所谓“民以食为天”是也。 (粮食网)我国拟实行粮食质量安全追溯制度和粮食召回制度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粮食局日前就粮食质量安全监管办法(征求意见稿) 向社会公开征
21、求意见。根据办法征求意见稿,我国拟实行粮食质量安全追溯制度和粮食召回制度。办法征求意见稿提出,实行粮食质量安全追溯制度。以库存粮食识别代码为载体,建立从收购、储存、运输、加工到销售的全程质量追溯制度,实现粮食质量安全的可追溯。建立粮食质量数据库和质量分析模型,实现粮食质量安全风险预警预报等。实行粮食召回制度。粮食经营者发现其销售的粮食有害成分含量超过食品安全标准限量的,应当立即停止销售,通知相关经营者和消费者,召回已售粮食,并记录备查;同时将召回和处理情况向县级以上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报告。未按规定召回、停止经营的,县级以上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可以责令其召回或者停止经营。根据办法征求意见稿,禁止销售下
22、列粮食作为口粮和食品原料:真菌毒素、农药残留、重金属以及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的污染物质含量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霉变、色泽气味异常的;直接拌有农药、混有农药残渣或者含有国家禁止使用的化学物质的;等等。办法征求意见稿共八章,包括总则、粮食质量安全监测、粮食经营质量管理、粮食检验、粮食质量安全事故处置、监督管理、法律责任及附则。 (粮食网)大米市场何时走出“寒冬”据中华粮网消息,进入 6 月份后,气温不断升高,国内大米销售速度明显放缓。随之而来的便是工厂日加工量下降、停机检修现象开始增多。并且,大部分工厂表示长期以来,大米加工利润已触底或是处于亏损状态,那么这一现象的会持续多久,主要原因是什么呢?为保
23、护农民种粮积极性,促进粮食生产发展,自 2004 年开始国家在稻谷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格政策。实施 10 年以来,我国稻谷最低收购价逐年上调,早籼稻累计上调 0.65 元/斤、中晚籼稻累计上调 0.66 元/斤、粳稻 0.80 元/斤。稻谷最低收购价的上调,虽然让农户的利益得到了保证,但对于稻谷深加工企业来说,稻价的不断上涨,使得收购、存储、加工成本不断增加,而加工利润空间却不断被挤压,原粮与大米实际价格形成倒挂现象明显。据了解,进入今年 6 月份,国内大米加工企业开机率不足 20%,个别年加工 10 万吨以上的企业日加工量仅为日产能的 1/10。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15 年 4 月全国通
24、过官方渠道进口大米 330236 吨,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幅为 2.64%,月度进口量触及 2013 年以来最高位。以上数据均为正规进口量,还不包括走私大米。自进口米入市以来,我国大米加工行业经营状况每况愈下,特别是进口米影响范围从销区不断蔓延至产区,多数米厂表示,生意越来越难做!而造成这一现象的一个主要原因便是进口米以低廉的市场价格与国产米分得一杯羹。截至6 月,进口越南 504 大米广东佛山批发价为 3500 元/吨,与普通 2014 年产东北圆粒米价差达 960 元/吨,价格优势明显。较大的价差诱惑国产米与进口米进行勾兑,降低成本,刺激出货量,此现象在稻米主产区较为普遍,销区市场勾兑米已成
25、为主流。若稻价一直下不来,米价上涨乏力,后期国产米与进口米竞争将会越来越激烈,米市难走出“寒冬” ,迎来春天的时间将会更加漫长。笔者认为,米业当前应该做的便是保证大米品质、力争做精做细。拒绝眼前利益,提升品牌效应,才能在未来大米行业洗牌过程中,保住优势,进而不被淘汰出局。 (粮食网)粮农组织对 2014 年谷物产量和 2015 年结转库存量预期乐观粮农组织进一步提高了其 2014 年世界谷物产量估计数和 2015 年全球谷物库存量预报数。2014 年世界谷物产量现估计为 25.42 亿吨,比 2 月份的报告提高 800 万吨,估计数上调的主要原因是小麦(加拿大和阿根廷)和粗粮(独联体、印度和尼
26、日利亚)产量增加。2014/15 年度世界谷物利用量预计将达到 24.75 亿吨,比 2 月份的预测增加 800 万吨,上调的主要原因是高粱和大麦的饲料用量预计增加。按当前预报水平计算,2014/15 年度世界谷物利用量将比上一年度增加 2.6%(6 300 多万吨) 。谷物饲料总利用量预测为 8.78 亿吨,比 2013/14 年度增加 4.0%(3 400万吨) ,主要是由于玉米饲料利用量增加 3.6%(近 2 000 万吨) 。小麦食用消费量预测为 4.88 亿吨,比上一年度增加 1.3%,使人均平均消费水平稳定为 67.6千克。至于大米,目前预计 2014/15 年度食用消费量约为 4
27、.16 亿吨,比2013/14 年度增加 1.5%,促使年人均消费水平小幅提高,从 57.3 千克提高到57.6 千克。粮农组织对 2015 年结束的作物年度末世界谷物库存量预报数比 2 月份提高1.3%(800 万吨) ,达到 6.31 亿吨。预报数上调的部分原因是对 2014 年产量的预期更加乐观。此外,这也是对 2014/15 年之前几年主要是中国和乌克兰的库存估计数的审核结果。按此水平计算,世界谷物库存量将比其期初水平提高达8.6%(5 000 万吨) ,为 15 年来的最高。鉴于预期库存大量增加,全球谷物库存量与利用量之比将从 2013/14 年度的 23.5%提高到 2014/15
28、 年度的 25.4%,创13 年来的最高纪录。2015 年全球小麦库存量预测为 1.99 亿吨,比上次的预报增加 600 万吨,比 2014 年增加 11%(2 000 万吨) 。粗粮总库存量现预计将达到2.56 亿吨,比 2 月份的预期增加 300 万吨,为 1986/87 年以来的最高。然而,在这一总趋势背景下,粮农组织对 2015 年全球大米库存量的预报比上月减少100 多万吨,即同比下降 0.8%,降至 1.76 亿吨。本月的修订主要是由于泰国,其政府继续进行定期招标,缩减其公共大米库存规模。 (粮食网)粮储严重供给不足 粮库业迎发展春天近十年,中国粮食年年增产,但库容并没有改变。同时,国家不断提高粮食收储价格,使得收储新增加的空间越来越小,成本越来越高。我们认为,粮食仓储的严重供给不足状况将影射出农产品供应链的重大商机,行业存在中长期投资机会。据我们的推测,实体粮库领域以及智慧粮仓及相关的物联网领域得到政策支持,将迎来更广阔的市场前景;同时,处于农产品供应链上游的科技型和制造类公司以及下游的物流企业将会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