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西安市新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2016 年 1 月 24 日 西 安 市 新 城 区 第 十 七 届 人 民 代 表 大 会 第 五 次 会 议 通 过 )西安市新城区人民政府 2 目 录第一篇 以把握区情为立足,适应新常态,开创新局面(5)第一章 发展基础(5)第二章 发展环境(13)第二篇 以五大理念为引领,凝聚共识、明确目标(14)第三章 指导思想 (14)第四章 基本原则 (15)第五章 发展目标 (16)第六章 产业和空间定位(19)第三篇 以创新发展为动力,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21)第七章 深化重点领域体制改革(21)第八章 着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2
2、3)第九章 全面加快科技创新步伐(26)第四篇 以增进协调为途径,不断优化区域功能(28)第十章 加快幸福路地区综合改造,打造西安新地标 (28)第十一章 推进城中板块高端发展,打造西安市商业核心区(30)第十二章 促进城东、城北板块提升,打造两大发展翼(31)第十三章 推动街区产业聚集发展,打造十大百亿聚集区(33)第五篇 以绿色发展为导向,全面提升区域宜居环境(34)第十四章 加快推进城市改造建设(34)第十五章 深入推进节能减排(37) 3 第十六章 积极推行绿色低碳发展(38)第十七章 不断深化污染防治(39)第六篇 以开放合作为手段,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39)第十八章 不断加大
3、招商引资力度(40)第十九章 主动融入“一带一路” 创新高地建 设(41)第七篇 以百姓幸福共享为根本,大力推进民生福祉改善(42)第二十章 完善公共教育体系(42)第二十一章 构建积极的创业就业保障体系 (42)第二十二章 建立更加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 (43)第二十三章 着力提高居民收入水平(44)第二十四章 推进健康新城建设(45)第二十五章 加快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体系建设(45)第二十六章 促进人口协调可持续发展(45)第八篇 以强有力的措施为保障,确保实现发展宏伟蓝图(46)第二十七章 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46)第二十八章 加强法治政府建设(47)第二十九章 增强项目支撑(49)第三十
4、章 健全落实机制(49)第三十一章 优化资源配置(50)第三十二章 扩大公众参与(51) 4 西安市新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三五” 时 期(二 一六年至二二年)是全面建 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区适应新常态、深化体制改革、加快转型升级、实现跨越发展、全面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攻坚时期。西安市新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重点阐明“十三五 ”时期西安市新城区 经济 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战略导向和发展重点,是区政府履行职责和制定实施各类专项规划、区域规划、年度计划及相关政策的重要依据,是未来五年我区建设的行动纲领。第一篇 以把握区情为立足,适应新常态,开
5、创新局面全面总结“十二五” 时 期发展成就和经验 ,准确把握区情特征,客观研判发展环境,牢牢抓住和用好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省市共建大西安的历史机遇,谋划新发展,实现新跨越。第一章 发展基础“十二五” 时 期,全区上下深入落 实科学 发展观,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紧紧围绕重点项目建设、区域开发改造、产业培育、城市建设管理和民生改善等工作,努力实现“十二五” 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经济综合实力稳步提升,转型升级步伐明显加快,社会事业取得长足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人居环境不断 5 改善,城市魅力日益彰显,为“十三五”转型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一、经济发展实现新突破经济实力稳步增长。地区生产总值相继
6、突破 400 亿元、500亿元大关,2015 年达到 504.12 亿元,年均增长 10.1%。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 37 亿元,五年实现翻两番。人均生产总值达到 1.28 万美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 557.59 亿元,分别是“十一五” 末的 1.5 倍、 1.96 倍。2015 年城 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40014 元,五年间年均增长 12.2%。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1706 亿元。二、三产结构调整为 38:62,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GDP 比重达到 48.5%。连续两年荣获全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五强区” 称号。服务业发展和项目建设亮点纷呈。传统服务业健康发展,长乐路等商圈品
7、质进一步提升。现代服务业不断涌现,太平洋保险陕西分公司等入区发展。特色街区建设迈上新台阶,金康路茶文化产业聚集区列为市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永兴坊非遗文化美食街区开业运营。西北第一个民间金融街建成开业。累计实施重点项目 144 个,完成投资 960 亿元。苏宁生活广场、华东万和城等项目建成运营。“十大基础设施工程” 1全面实施。二、旧城改造取得新进展棚户区改造效果显著,片区改造聚势推进。创新区街联动推1十大工程:指 2011 年区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近年来要实施的 10 个工程建设:幸福路地区综合改造、大明宫遗址周边地区改造、新城高陵工业园建 设、解放路商圈改造提升、 长乐路商圈改造提升、 韩
8、森寨商圈改造提升、普天厂区综合改造、南郭上村棚户区改造、顺城巷沿线区域改造和经九路(新城段)道路打通等 10 项工程。 6 进项目新模式,占全市面积三分之二的棚户区改造全面推进,累计投入城中村和棚户区改造资金 92.7 亿元,完成拆迁面积 500万平方米,腾迁土地 5540 余亩,建设安置房 273 万平方米,安置拆迁群众 19 万余人。12 个城中村拆迁改造工作全面实施。17.63平方公里的幸福路地区综合改造推进有力,1134 亩幸福林带土地征收基本完成,拆除建筑 80 余万平方米,平整土地 800 余亩,林带建设即将启动。西安火车站北广场改扩建平稳进入拆迁改造阶段。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城市功
9、能不断提升。康复路占道市场拆迁、解放路拓宽改造等顺利完成。经九路(长乐路至永乐路段)实现打通。长乐路综合改造如期竣工。西京医院丁字路口等 4 座地下通道建成使用。全区形成了由 145 条各类主次干道、支路、街巷组成的总长约 148 公里的路网,初步形成“六横四纵” 2的交通格局。地铁 2 号线、1 号线建成通车运营。134 座新建改建公共厕所、17 座垃圾压缩站、4 座保洁员公寓和 28 处保洁员休息室投入使用。三、社会民生发展迈上新台阶民生保障力度不断提高。坚持把财政支出的 80%用于民生,累计财政投入民生 107.8 亿元。就业创业取得新成效,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4%以内,实现社会保障全
10、覆盖。加大社区投入力2“六横四纵”:“六横” 即自强路与含元路、环城北路与华清路、东西五路与长乐路、韩森路、咸宁路; “四纵”即环城东路、东二环、公园北路、万寿路、幸福路。 7 度,办公经费从 3 万元提高到 20 万元,70%的社区达到“和谐社区” 标 准。 实现残疾人 “人人享有康复服 务”目标,荣获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区、全省残疾人工作示范区、“陕西省邻里守望志愿助残”工作 试点区等称号。蝉 联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省市双拥模范区八连冠。开展“爱心直通车” 救助平台等创新工作,实施精准帮扶模式“美居行动” ,困难群众家居 环境明显改善。公共服务能力大幅提升。累计投入 4.2 亿元进行教
11、育现代化建设,改造提升中小幼职校校舍 20 余万平方米。贯彻实施基础教育大学区制管理改革,创新建立中小幼共建共强工作机制。市89 中学和西光中学成功创建为“陕西省普通高中示范学校” 。全区名师团队达到 480 人,处于全市领先水平,优质教育资源占比达 40%。先后荣获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实验区等 50 多项荣誉。成功创建“全国中医 药先进单位” ,每千人口床位数位列全省第一。在全省率先推行医疗救助一站式服务模式,试行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积极推进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建设,街道文化活动中心文化设施实现全覆盖。东新街清真寺建成投入使用。易俗社被授予国家级非遗项目保护单位。6 个社区荣获“全省科普示范区
12、” 、3 个社区荣获“全国科普示范社区 ”称号,我区荣 获全省第一批创新试点区、“ 20112015 年全国科普示范区” 、“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 称号。惠民实事全面落实。被确定为 20132015 年实施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省级重点区。在全省率先为 11287 名低保对象实施免 8 费健康体检。累计建成社区养老服务示范站 75 个,荣获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称号,是全省唯一囊括区、街道、社区三个层面示范称号的区(县)。全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成中医标准化改造,韩森寨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先后获得省市级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荣誉称号,胡家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荣获国家级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全国百家我最满
13、意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等殊荣。四、法治建设取得新成绩积极推动依法行政工作向纵深发展,不断提高依法、科学、民主决策能力,法制政府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依法行政理念更加牢固。建立新城区普遍法律顾问制度,全区 61 个机关单位、101 个社区以及教育和医疗系统实现法律顾问制度全覆盖。先后荣获西安市依法行政工作先进单位、西安市规范性文件监督管理示范单位、全省依法行政示范区、全省“ 五五” 普法先进区等荣誉。群策巷社区被司法部、民政部授予全国“民主法治示范社区”荣誉称号。五、幸福新城踏上新起点平安建设成效显著。大力整治群众反映强烈的火车站广场及解放路沿线地区、西京医院周边等重点地区的突出治安问题。在全省
14、“两率一度 ”测评 中成绩逐年提升,公众 对社会治安的满意率由 2011 年的 88.37%上升至当前的 90.17%。20122014 年连续三年被评为西安市平安建设先进区,2014 年被评为陕西省平安建设先进区。涌现出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汪勇以及一批汪 9 勇式好干部、好集体,社区更加和谐稳定。在全省率先建成规范化信访接待中心,荣获全省信访工作先进区称号。消防、校车等专项整治效果明显,安全生产全面加强。开展重点领域整治和“打非治违 ”行动,执 法管理效率明显提升。深入推 进防震减灾工作,万达社区、东尚社区和骏景社区被评为国家级地震安全示范社区,我区被授予省级防震减灾示范区称号。“十二五”
15、时期连续五年食品药品安全零事故、零事件。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积极开展“绿满新城、花映古城” 三年大植绿活动,绿化覆盖率达到 43.22%,人均占有公园绿地面积10.85 平方米。创建省市区级“园林式单 位(居住区)” 175 个,荣获“西安市三年植 绿先 进单位” 称号。累计 拆改火车站等 17 家单位燃煤锅炉 34 台。在全市率先实施清洁能源替换工作,城墙内无煤化基本实现。累计实施减排项目 33 个,万元 GDP 能耗累计下降 16%。工 业企业危险废物综合利用及无害化处置率达到100%。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 256 天,较 2013 年和 2014年分别增加 134 天和 63 天,城区
16、环境明显改善。城市管理日益精细。确立“打造新城标准,走在全市前列” 的目标,推进城管执法、市容保洁等工作标准化、规范化、程序化。在全市率先建成“五 统一” 早市,成功创 建 10 条市级标准化管理街。着力改善主要干道和片区交通秩序,完成三府湾等 50 处堵点、乱点治理,东二环、长乐路等城市主干道通行能力明显增强。建成公共自行车站点 83 个,建设各类停车场 382 处,供给泊位42915 个。荣获“西安市 创建国家文明城市先进单位” 称号。城市 10 综合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六、改革开放取得新成效改革创新逐步深化。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制定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方案,累计承接上级下放审批事项 87
17、 件,撤销议事协调机构 219 个,精简率 85.2%。公车改革如期完成。在全市率先建成区级政务中心。积极推进区街联动旧城改造和市区联动土地储备新方法。创新“联保互助” 的社会服 务管理新模式。逐步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实现大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联体框架内的双向转诊。招商引资成效显著。积极参加“西洽会” 、陕粤港澳经济合作周、广州博览会等活动。累计引进外资 3.31 亿美元,引进内资135 亿元。引进麦格理、美国康德乐医药等知名企业,中交集团、平安银行、台湾蓝天等 61 家企业总部和区域总部入区发展。成功举办“2014 年西安市新城区幸福路地区综合改造专题推进会” ,吸引 68 家知名企业来区洽谈,与华润集团等达成合作意向。支持东光大厦、江西大厦等楼宇升级改造,盘活楼宇面积 71.58 万平方米。太平洋保险、西部信托等楼宇入驻企业 50 余家。科技创新逐步深化。五年累计投入科技经费 8990 万元。科技服务特色鲜明。清华德人幸福制药等 3 家企业列入市级科技企业小巨人发展项目,昆仑汽车电子等 30 家企业列入区县科技企业小巨人培育项目,65 家企业被认定为省级民营科技企业。成立区科技金融融合服务办公室,为企业解决科技金融贷款 5820万元。完善商标服务机制,新注册商标 231 个,省市著名商标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