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南大学口腔医学院教案1科目:牙周病学、口腔黏膜病学 任课教师姓名:许春姣授课对象:7 年制口腔医学专业 授课章节、内容:实习九、十:牙周、黏膜病病案讨论授课时数:150 分钟4 学时:34 教学目的和要求初步掌握各种牙周病、黏膜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案。教学重点常见牙周病、黏膜病诊断。教学难点侵袭性牙周炎、大疱性疾病、多形性红斑教学方法观看多媒体光碟、讨论、提问、总结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光碟。教学内容具体内容及时间安排导言 (2 )一、实习目的和要求: (1 )1、初步掌握常见牙周病、黏膜病的诊断。2、初步掌握常见牙周病、黏膜病的治疗原则。二、实习内容:(1 )1、同学分组(3 人一组)对 10
2、 个病例进行讨论。2、每组派代表分别对其中 2 个病例进行分析。3、教师点评与学生共同讨论。 三、实习用品:病例材料,X 线片(根尖片和曲面断层片) (1 )四、实习步骤:1、同学分组讨论病例。 (60)病案 1患者,女,20 岁,学生。主诉:牙龈出血 2 周余。现病史:于 2 周前刷牙和咬水果时牙龈出血,更换牙具,并多吃新鲜水果,龈出血未见好转。检查:全口牙龈充血,水肿,光亮而松软,缺乏弹性。龈缘变厚,龈乳头圆钝,肥大。牙龈探诊出血,无探触痛,龈沟液增多,牙龈附着正常,点彩消失。龈上牙石 II 度,软垢中南大学口腔医学院教案2II 度。X 射线片检查: 无牙槽骨吸收破坏。1、 诊断:慢性单纯
3、性龈炎2、 诊断依据:(1)牙龈颜色鲜红,龈缘变厚,龈乳头圆钝,点彩消失,牙龈质地松软脆弱缺乏弹性。牙龈探诊出血,咬物,刷牙时出血。(2)无牙周袋,无附着龈丧失,无牙槽骨吸收。(3)龈沟液量增多。(4)龈上牙石、软垢。3、鉴别诊断:临床上须与早期牙周炎区分开来(表 4-1) 。4、治疗(1)口腔卫生宣传教育,采用正确的刷牙方式。(2)祛除病因,以洁治术彻底清除牙石。3%过氧化氢溶液和生理盐水先后冲洗,再涂擦 2%碘甘油。(3)彻底去除一切造成菌斑滞留和刺激牙龈的因素。口泰溶液漱口,涂 2%碘甘油。(4)口服抗生素和维生素 C。表 1-4 牙龈炎与早期牙周炎的鉴别诊断鉴别要点 牙龈炎 早期牙周炎
4、牙龈炎症 + +牙周袋 假性牙周袋 真性牙周袋附着丧失 无 有,袋内能探到釉牙骨质界牙槽骨吸收 无 嵴顶吸收或硬骨板消失治疗效果 牙周组织恢复正常 病变被控制,但已破坏消失的组织,难以完全恢复正常病案 2患者,男,19 岁,学生。主诉:牙龈肿大半年。现病史:于半年前不明原因发现牙龈开始肿大,增生。刷牙或咬硬物时牙龈有出血现象。曾在当地医院诊断为“牙龈增生” ,予以龈上洁治术和口腔消炎药(药名与用量不详) 。病情稍好转,但龈增生较重影响美观,遂前来我院就诊。既往史: 1 年前患心脏病,有长期服用心痛定药物史。家族史:父母均健康,家族中无肾炎、癫痫等病史。检查:全口牙龈肿大增生,以 唇颊侧为重,呈
5、球状相连,覆盖面积超过冠面 1/2。牙龈表现呈桑葚状,质地坚实,略有弹性,呈淡粉红色,龈袋加深至 3-5mm,探之有出血现象,龈上牙石 I 度,软垢 II 度。牙合关系基本正常。实验室检查:血液血红蛋白 120g/L,白细胞计数 7.2109 g/L,分类为中性粒细胞0.65,淋巴细胞 0.35。出血时间为 1min,凝血时间为 3min。乙肝表现抗原() 。刚果红负性染色涂片检查:龈袋软垢镜下可见杆菌(+) ,螺旋体(+) 。1、 初步诊断:药物增生性龈炎。2、 诊断依据:4321 12344321 12344321 12344321 1234中南大学口腔医学院教案3(1) 全口龈肿大增生,
6、以 唇颊侧为重,呈球状相连,覆盖面积超过冠面1/2,牙龈表现呈桑葚状,质地坚实,略有弹性,呈淡粉红色。(2)患者有长期服用心痛定药物史。3、鉴别诊断(1)白血病时的牙龈肿大,白血病时牙龈肿大可波及牙间乳头、边缘龈和附着龈。牙龈色暗红发绀,有时亦呈苍白色,表现发亮,中等硬度。外形不规则呈结节状,可盖住部分牙面。龈缘可有坏死和假膜覆盖,状似坏死溃疡性龈炎。牙龈有自动出血现象,不易止住。此外患者还可出现口腔粘膜的坏死、口臭、剧烈的牙痛(白细胞在髓腔内聚积) 、淋巴结肿大及低热、贫血等症状。及时检查血象有助于确诊白血病。(2)牙龈纤维瘤病有家族史。牙龈增生除龈缘和龈乳头外,附着龈亦被波及,呆直达膜龈联
7、合。此病增生程度相对较重,增生牙龈常覆盖牙冠 2/3 以上。此病偶见炎症细胞。4、进一步检查,X 射线片未见牙槽骨吸收。5、诊疗计划(1)停用药物(心痛定或改换其它有类似作用的药物) 。(2)彻底清除菌斑,行龈下刮治术。(3)药物治疗,局部用洗必泰液含漱或百合口腔宝含漱。(4)手术切除和修整牙龈外形。(5)保持口腔卫生,坚持每天彻底地清除牙菌斑,如漱口、刷牙等。病案 3患者,女,34 岁,教师。 主诉:牙床红肿不适伴牙齿松动 2 年,加重 1 周。现病史:2 年前无明显原因牙床红肿不适,时轻时重。下前牙最先有松动感,随即波及全口牙均有不同程度松动。刷牙有时出血非常明显,无其它刺激痛。自服消炎药
8、(具体不详) ,2 周后略有好转。近 1 周,自觉症状加重,双侧后牙牙床明显肿胀、疼痛,不能咀嚼,右面部肿大,严重口臭。5 天前曾在外院“静脉点滴” ,症状缓解。曾在 1 个月前,在某院做“全口洗牙” ,效果欠佳。既往史:无特殊。检查:全口牙龈不同程度红肿,探之易出血,龈上结石 I 度,龈下结石 II 度。 6 缺失。龈退缩 24mm,牙周袋 47mm,附着丧失 68mm,牙周袋溢脓,增生肿胀。龈退缩 12mm,牙周袋 35mm,附着丧失 35mm, 松动度,松动度。 颊侧根分叉暴露,探针水平探入 46mm,颊舌侧相通, 7 冷刺激反应(+) , 早接触。龈下菌斑刚果红负性染色检查:螺旋体 3
9、5%,长杆菌 40%,梭形杆菌 20%。口腔曲面断层 X 射线片 上下颌牙槽骨呈广泛性吸收。 牙槽骨角形吸收至根下5432 23455432 234571 167761 16771 167761 1677 6776 674 442 5661 16 66 61 1 1 1 6中南大学口腔医学院教案41/3, 根分叉处密度明显降低。其余牙槽骨水平吸收至根中 1/3根上 1/3。牙槽嵴顶模糊,呈吸收活动期。1、诊断 侵袭性牙周炎(弥漫型) 。2、诊断依据(1)患者发病年龄 34 岁,发病过程 2 年。(2)双侧后牙牙龈明显肿胀、疼痛,不能咀嚼,右面部肿大,严重口臭。(3)有严重及快速的骨吸收。(4)
10、病程呈弥漫型,累及大多数牙。(5)不能归属其它类型牙周炎。3、鉴别诊断(1)成人牙周炎35 岁以后患病率明显增高,且随着年龄增长,其严重程度增加。磨牙区和前牙区为菌斑、牙石易堆积区,较易患病。病程出现活动期和静止期交替进行,其静止期大于活动期。早期无明显症状,就诊率低。牙槽骨吸收以水平型为主。(2)牙龈癌?4、治疗(1)拔牙(活检)(2)彻底的局部治疗 包括洁治、根面平整、牙周翻瓣术。(3)抗菌治疗 给予螺旋霉素片和甲硝唑片口服,连服 2 周。(4)支持疗法 给予补肾固齿丸,维生素 C 片。病案 4患者,女,18 岁,农民。 主诉:上下前牙及第一磨牙咬合不适,轻微松动,在当地医院就诊,给予含漱
11、剂及口服“甲硝唑”片 0.2g,3 次/d,以及“维生素 C”片 0.2g,3 次/d,连用药 1 周,未见好转。近十余天,咬合无力及牙齿松动更为明显。家族史:祖父母及父亲均无该病史,母亲及二姨曾患该病,母亲现为全口义齿,一兄一妹均未见该症状。检查: 牙列紊乱,上切牙呈扇形排列,牙齿的菌斑、牙石不多,牙龈颜色淡红,无明显炎症。 及 均松动,但以 及 松动明显,在 II 度以上,牙周袋达 6mm 以上,附着丧失 5mm 以上, 牙周袋深为 6mm,附着丧失 3mm 左右。X 线片检查 的近远中均见牙槽骨垂直吸收,呈“弧形吸收” ,切牙区牙槽骨水平吸收明显。牙周膜间隙增宽,硬骨板模糊,骨小梁疏松。
12、1、诊断:侵袭性牙周炎(局限型) 。2、诊断依据:(1)患者为青春期女性。(2)牙周组织破坏程度与局部刺激的量不成比例,菌斑、牙石少而牙周袋深,牙齿松动明显。(3)发生的牙位为第一磨牙及上下切牙,牙齿松动,上前牙呈扇形排列。21 1221 126 66 66 66 621 12 21 126 66 6中南大学口腔医学院教案5(4)X 射线片显示,第一磨牙近远中垂直性牙槽骨吸收(呈弧形) 。切牙为水平型骨吸收。(5)病程进度快,牙周附着受损害。(6)有家族史,母系遗传。3、进一步检查(1)细菌学检查 查龈下菌斑中伴放线放线杆菌及二氧化碳纤维菌的比例增大。(2)遗传学检查及免疫学检查 循环系统血中
13、性多形核白细胞趋化功能异常(低下) 。4、治疗(1)及时彻底地基础治疗(洁治、刮治、根面平整)及口腔卫生指导。(2)配合全身治疗。口服四环素 0.25g,4 次/d 或螺旋霉素 0.2g,4 次/d,连服 1 周。(3)炎症控制后,用正畸方法将移位的前牙复位。(4)必要时进行手术治疗。(5)加强维护期定期复查。病案 5患者,男,68 岁,退休干部.主诉:右上颌牙床肿痛、牙齿咬合痛 2 周。现病史 2 周前患感冒,随后出现右上颌第一磨牙咬合痛、疼痛剧烈,不敢咀嚼,颊侧牙床肿大。口服“甲硝唑”片 0.2g,3 次/d, “螺旋霉素”片 0.2g,4 次/d,2 周,肿大及疼痛等症状均有减轻。20
14、年前牙齿经常咬物和刷牙时出血,近几年牙龈出血有所减轻,但有口臭,牙齿轻微松动。检查:颜面对称。上下牙列整齐,下前牙轻度拥挤。下前牙舌侧、下前牙唇侧及上磨牙颊侧有结石度。全口牙龈缘轻度肿胀颜色暗红,探诊多数有深浅不一的牙周袋。下前牙轻度松动。6 及 6 龋已充填。 6 颊侧牙床红肿,远中有瘘管探针按压瘘道口周围管口有脓液溢出,牙床有触压痛。6 颊沟牙合面复面龋巳做银汞充填,叩痛(+)轻度松动对冷热测验、电活力测验均不敏感,牙龈红肿牙周袋深 5mm附着丧失 3 mm。x 射线片检查 6 深龋及 6 中龋已做银汞充填6 远中根牙槽骨的吸收从根尖区向牙槽嵴顶处逐渐变窄呈“烧瓶形” ,牙槽骨吸收近根长
15、12;下前牙牙槽骨吸收近根长的12,其余牙均有牙槽骨吸收,但牙槽骨丧失在根长 13 内。l.诊断(1)6 牙周一牙髓联合病变。(2)慢性成人牙周炎。(3) 6 龋病。62诊断依据(1)慢性牙周炎病史,龈出血深浅不一的牙周袋,牙槽骨吸收。(2)型龋病引起牙髓病引起根尖周脓肿,形成龈瘘并有脓液溢出有咬合痛,叩痛(十十),牙槽骨呈“烧瓶形”吸收,度松动,牙周袋较深。3.治疗原则(1)6 行彻底根管治疗及牙周洁治、刮治术。中南大学口腔医学院教案6(2)全口牙牙周洁治。(3)加强口腔卫生的指导,控制菌斑。(4)定期复查。(5)口服抗生素。【病案 6】患者,女1 岁半。主诉(母亲代诉)患儿啼哭,拒食,发热
16、 2 d。现病史 2 d 前患儿发热,烦躁不安,夜间啼哭。昨天拒食流涎增多。今晨发现患儿口内黏膜及口唇部有小水疱。检查发育正常,营养中等。体温 38.2。口唇黏膜、舌、牙龈广泛充血水肿,有成簇透明的小水疱部分水疱破溃形成浅表小溃疡;直径 12 mm,部分溃疡融合成较大表浅形态不规则的浅表溃疡。上唇肿胀明显,在唇红与口周皮肤可见成簇小水疱,井可见疱破渗出液形成黄色痂皮。颌下淋巴结肿大,有压痛。 实验室检查:取疱疹基底物直接涂片可见病毒损伤细胞(气球状变性、细胞水肿、多核巨细胞、核内包涵体)。病毒分离和培养,确诊为单纯疹疱。血清学试验,抗单纯疱疹病毒的抗体效价明显增高。l 诊断 疱疹性龈口炎(原发
17、性疱疹性口炎)。2 诊断依据(1)发病常见于 6 岁以下儿童6 个月至 2 岁儿童更多见。(2)急性发作全身反应重。(3)病损表现为口腔黏膜广泛充血水肿充血黏膜上出现成簇小疱疹,不久破溃形成小的浅表溃疡,小溃疡融合形成大而不规则溃疡。(4)疼痛明显,尤其进食时,表现为患儿拒食,同时流涎增多。区域淋巴结肿大、压痛。(5)同时伴有口周皮肤损害:成簇小水疱、渗出、结痂。3 鉴别诊断(1)口炎型口疮(疱疹样口疮)发病多见于成人。病程反复不经过疱疹期全身反应轻。损害仅限于口腔内角化程度轻差的粘膜,无皮肤损害。病损表现为口内粘膜散在分布多个小溃疡,有自限性。(2)三叉神经带状疱疹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中年以后较
18、多见。口腔黏膜任何部位,颌面、胸腰、腰背皮肤均可发病。水疱较大,疱疹聚集成簇,沿三叉神经分支排列成带状,损害不超过中线。疱疹和疱破后形成的溃疡疼痛剧烈,老人更明显,有时病愈后,有顽固的疱疹后神经痛。病程一般为 23 周,愈后很少复发甚至可终生免疫。(3)手一足一口病发病者多为 3 岁以下儿童。夏秋季节发病多见,有疾病流行史。有前驱症状:低热、困倦和局部淋巴结肿大。皮损为手掌、足底、手背、足背、踝关节及臀部皮肤出现散在的针尖至粟粒大小的斑疹、丘疹和小水疱,数量不等。斑疹周围有红晕,中央为小水疱,中南大学口腔医学院教案7皮肤水疱数日后干燥结痂。口腔黏膜均可发生疱损疱粟粒大小聚集或散在分布,迅速破溃
19、形成溃疡。全口牙龈无红肿。病程一般 510 d。(4)疱疹性咽喉炎 儿童以 l4 岁发病者居多,夏末秋初流行 患儿突然高烧3840 0c,持续 24 d,伴食欲不振、咽痛及吞咽困难。病损分布只限于口腔后面如软腭、悬雍垂、扁桃体处。表现为丛集成簇的小疱疹,很快破溃形成小溃疡。整个口咽黏膜呈充血状,唇部不受累。病程约 7 d痊愈后几乎不复发。(5)多形渗出性红斑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青少年多见。多急性发作春秋季多见。常见诱发困素:感染、药物、食物、日光等。口腔黏膜损害:口唇为其好发部位表现为糜烂伴大量血痂颊、舌、腭等处也可累及表现为充血水肿、红斑、水疱、大面积糜烂。口臭明显,流涎局部淋巴结肿大,疼痛
20、剧烈。皮损呈多形性。主要分布于颜面和四肢,呈对称性,损害有红斑、水疱、丘疹、糜烂和结痂。典型损害为靶形红斑(虹膜状红斑)。4、治疗(1)全身支持疗法及抗病毒治疗,使用干扰素、聚肌胞、无环鸟甙、病毒唑等药物。(2)口腔局部使用消炎、止痛、促进愈合的药物:1普鲁卡因含漱2四环素液或3硼砂液含漱,锡类散、养阴生肌散外用。(3)唇红及唇周皮损可用激光局部照射,外涂疱疹净或金霉素软膏。(4)中医中药,使用口炎冲剂和清热解毒液口服等。【病案 7】患者,男,3 个月。主诉(母亲代诉)患儿口内起白点、斑片 3 d。现病史 l 周前患儿感冒、发热、哭闹不安。服抗感冒药后,症状有所好转。3 d前发现口腔内有散在白
21、色小点,渐增多呈片状。患儿烦躁,拒食。检查口内双侧颊黏膜,舌腹充血,上有凝乳状白色斑点,针尖大小。同时颊、唇区域呈形状不规则的白色斑片,用棉签用力拭擦,白色斑片可脱落,遗留溢血的剖面。实验室检查 取白色斑片涂片镜检可见大量假菌丝、芽孢。培养:培养基上形成厚壁孢子。l 诊断 急性假膜型念珠菌性口炎(雪口病)。2 诊断依据(1)发病多见于婴幼儿。(2)起病急,充血的口腔黏膜上出现色白如雪、针尖大小的斑点,融合成块如奶酪的白色斑片,蔓延可遍及整个口腔,状如铺雪,故名雪口病。(3)斑片与其下面黏膜附着较紧用力可擦掉露出其下滥血创面。(4)患儿哭闹不食。(5)假膜涂片可见假菌丝或芽孢,培养可确诊。3鉴别
22、诊断(1)白喉 由白喉杆菌引起的急性全身感染性疾病。起病缓慢,轻度或中度发热。全身中毒症状明冠,尤其是心肌损害和周围神经麻痹;局部淋巴结肿大。局部病损中南大学口腔医学院教案8主要为灰白色假膜覆盖于扁桃体上,界限清楚。涂片镜检和培养可见病原菌。(2)球菌性口炎 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等感染引起。口内病损为致密而光滑的假膜呈灰白或黄褐色。直接涂片镜检可见大量球菌细菌培养可确定主要病原菌。4治疗(1)局部弱碱性液含漱或涂布:24NaHC0 3溶液;0.05龙胆紫水溶液。(2)局部含化或涂擦抗真菌药物,如制霉菌素 5 万-10 万 u/ml 水混悬液涂擦患处或 50u含化,每日 3
23、-4 次。克霉唑 0.25g,含化等。(3)患儿奶具和餐具应煮沸消毒,并置弱碱性液中浸泡。(4)哺乳前后母亲应用弱碱性液清洗乳头。【病案 8】患者,男,20 岁,学生。主诉皮肤红斑,口腔溃烂 10 d。现病史 lO d 前,皮肤(手背、双上肢、背部、下肢)出现红斑,中央有高起水疱,剧痒搔抓即破。5 d 前口腔内溃烂,眼红,外阴部刺痛感。在外院就诊按“荨麻疹” 、 “口腔炎”、“结膜炎”给“吗啉呱” 、中药(配伍不详) 口服。各部位病变痒感明显,口腔伴刺痛。于发病前 1 个月左右患“细菌性痢疾” ,口服“磺胺嘧啶”l 周, “痢特灵”2 次,于半月前又服“磺胺嘧啶”2 次。检查 口腔:左颊黏膜大
24、面积糜烂,下唇黏膜呈片状溃烂,唇红缘以外有黑色于痂。眼:双眼球结膜外侧充血明显,略呈红斑样改变。外阴:右侧大阴唇内侧黏膜充血性红斑,中心有小水疱;右侧小阴唇有一溃疡周围充血,表面有黄色假膜。皮肤:双上肢、手背、背部、下肢、面颊部、颈部皮肤有多发性红斑,大小不等,形态不一,面积为 lmml mm3 cm 5 cm中心区有粟粒大小透明小水疱,类似“虹膜”或“靶环” 。1、诊断 重型多形渗出性红斑(重型多形性红斑)。2、诊断依据(1)急性发作,发病多见于青少年。(2)有口腔唇红部的糜烂伴血痂及颊黏膜大面积糜烂性损害。(3)皮肤:皮肤多部位红斑性损害,并有典型的“虹膜 或“靶状”红斑,痒感明显。(4)
25、眼部:双眼球结膜红斑样损害。(5)外阴:右侧大阴唇有典型的红斑样损害,右侧小阴唇溃疡性损害。3、鉴别诊断(1)药物性口炎 有明显的药物应用史。发病突然,通常在用药后 2448 h 后发病。口腔黏膜损害为肿胀、糜烂,唇部也可发生糜烂、结痴。但少有厚血痂。皮损为多形性损害,但无虹膜状损害。(2)天疱疮 发病多见于中老年人。病情逐渐发展呈慢性经过。皮损以躯干部多见,表现为外观正常的皮肤上出现大小不等的薄壁松弛水疱。易破,尼氏征(+)。口腔病损为圆形大疱,单个或广泛发生,大小不等,易破露出鲜红糜烂面,边缘扩展现象(十)。无自限性预后不佳。(3)类天疱疮 皮肤反复形成大疱,较丰满,疱壁厚,不易破裂,不向
26、周围扩展,中南大学口腔医学院教案9易愈合。口腔损害为口腔内水疱破裂后形成红色剥脱面不向四周扩大。尼氏征(一)。组织病理为上皮下疱,无棘层松解。(4) 白塞病 皮损为结节性红斑,针刺可出现脓疱或丘疹,面部反复出现毛囊炎或痤疮。口腔损害为口腔内散在的浅小溃疡或深大溃疡。眼部损害为虹膜睫状体炎或结膜炎、脉络膜炎。生殖器及肛周为单个或多个溃疡或糜烂。多伴有发热不适、关节疼痛,免疫功能榆查多有异常。病程长,反复发作,迁延不愈。4 进一步检查 组织病理检查细胞内水肿,表皮下疱,血管多伴红细胞渗出,淋巴细胞浸润。5、治疗(1)祛除可疑的致病因素。(2)全身支持疗法,补充维生素,补液,给予高蛋白易消化的流质饮
27、食。(3)全身用抗组胺药物,如扑尔敏、息斯敏、苯海拉明。重症者全身用皮质激素。(4)口腔局部使用消炎、止痛、促进愈合的药物。(5)皮肤保持干燥,防止感染,可用 5%炉甘石洗剂;大水疱抽吸疱液,糜烂渗出时,应湿敷创面。(6)眼部损害用生理盐水清洗,外涂四环素、泼尼松软膏或硼酸软膏。(7)局部或全身用抗生素,以控制感染。【病案 9】患者,男,37 岁,工程师。主诉 口腔反复溃疡 20 年。现病史 20 年来口腔反复发生溃疡。近 4 年来,溃疡面积增大,糜烂增深愈合后留瘢痕。愈合时间一般需 12 个月。曾用多种抗生素、维生素和中药,疗效不佳。3 d 前左颊部出现一深大溃疡,局部肿胀,疼痛剧烈。检查左
28、颊黏膜上有一较大的深溃疡约 1 .5cm2cm,中央凹陷,周边部隆起呈瓣状,色紫红,溃疡表面有黄白色假膜覆盖,溃疡周围组织充血明显,触诊基底部较硬。下唇内侧、舌中央有白色瘢痕。悬雍垂有组织缺损,呈弯月状凹陷,并可见瘢痕。区域淋巴结肿大。l 诊断 重型(大型)口疮(复发性坏死性黏膜腺周围炎或腺周口疮)。2 诊断依据(1)口腔长期反复发生溃疡。(2)溃疡位置不定。(3)溃疡深大,愈合后遗留组织缺损、瘢痕。3 鉴别诊断(1)癌性溃疡 发病多见于老年人。溃疡呈“火山口”状边缘隆起,基底硬结、增生。早期无痛,后期疼痛渐加重。无复发史,病程无自限性。组织活检可见癌细胞。(2)结核性溃疡 任何年龄均可发病,
29、中青年多见。常伴有肺结核体征,如咳嗽、咯痰、发热、盗汗、乏力消瘦等。溃疡较浅,边缘有侧凹,呈鼠啮状,底部有肉芽组织中南大学口腔医学院教案10及坏死物质。溃疡早期即有明显自发痛。活检可见结核性肉芽肿、缺血性坏死、郎罕细胞。(3)坏死性涎腺化生 发病部位主要见于硬腭或软硬腭交界处其他有黏液腺或浆液腺的部位也可发生。好发于男性。初起时为一隆起的肿块以后形成溃疡。溃疡较大,深及骨面圆形或不规则,界清,表面有肉芽组织,边缘充血。组织活检可见邻近梗死区的小涎腺导管和腺泡广泛的鳞状化生。4 进一步检查组织病理检查非特异性炎症。5 治疗 治疗原则同口炎型口疮。若溃疡大而深,长期不愈合,疼痛明显。用皮质激素局部
30、封闭;25醋酸泼尼松龙混悬液 0.5-1.0ml,加 1普鲁卡因 0.5-1.0ml,以浸润方式注射于溃疡下方,可促进溃疡愈合。根据免疫功能测定情况酌情选择免疫增强剂或抑制剂。 【病案 10】患者,男,65 岁,退休工人。主诉 发现左颊白色斑块 1 个月。现病史 于 1 个月前检查发现左颊有白色斑块,无任何自觉症状。个人史 吸烟史 20 年,20 支d,无饮酒史。检查 左颊黏膜咬合线部位有一 1.0cm0.5cm 的长方形病损,呈灰白色,略高于黏膜面,触诊病损黏膜较硬。1 诊断 口腔白斑病(斑块型)。2 渗断依据(1)患者有长期吸烟史。(2)左颊黏膜上有灰白色斑块状损害,略高出黏膜面。局部弹性
31、降低。3 鉴别诊断(1)口腔白色角化病 一般有明显的局部刺激因素, 损害基底部柔软,致病因素祛除后,损害常在 2 周内消失。(2)口腔念珠菌病 (慢性肥厚型念珠菌性口炎) 常发生于颊黏膜、舌背及腭部。颊粘膜病损常对称地位于口角内侧三角区,呈结节状或颗粒状增生或为固着紧密的白色角质斑块。与斑块型白斑很难鉴别但无局部刺激因素,与吸烟无明显关系。组织病理检查见菌丝深入到黏膜内部,引起角化不全、棘层肥厚、上皮增生、微脓肿形成可与白斑相鉴别。(3)口腔扁平苔藓发病以中年女性多见。颊部对称性珠光白色环状或网状损害。无明显自觉症状。活检结果示上皮角化过度,粒层肥厚,基底细胞液化变性,基底膜下有大量淋巴细胞浸润。(4)盘状红斑狼疮:好发于唇和颧部皮肤;口腔黏膜损害为中央萎缩性红斑;周围为放射状短小白条纹围绕;唇红部为桃红色;皮损为蝶形红斑、盘状红斑。伴鳞屑,揭屑可见皮质屑,形似图钉。4.进一步检查 组织病理检查,取局部白色病变组织活检示上皮轻度异常增生,部分基底细胞极性消失,核大而深染,上皮钉突肥大。5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