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院研究生院软件学院.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938853 上传时间:2018-11-08 格式:DOC 页数:43 大小:25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学院研究生院软件学院.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科学院研究生院软件学院.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科学院研究生院软件学院.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科学院研究生院软件学院.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科学院研究生院软件学院.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英语English 课程编号:RGB04Y 课程属性:公共必修课 学时/ 学分:40/2 预修课程:英语 1教学方式:本课程以课堂讲授和课下作业相结合。根据工程硕士英语教学大纲的要求及在职研究生的教学实际状况及特点,课堂讲授和课下练习的时间比为1:2。教材:(英语教材为必购教材,请上课前自行准备,可网上购买相对便宜)1轻松听 轻松说(下);主编:刘彬 胡江波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其中各班必讲第 1-4 单元。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英语写作教程;主编:姜文东 郭建 郑群;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参考书:1朗文英语听说教程一2当代研究生英语翻译教程3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教学丛书 英语速读第二册考试方式:平时成绩

2、20%,口试 10%,期末闭卷 70%平时成绩满分 20 分:1平时作业:作文两次,共占 10 分。2考勤:无故旷课一次扣一分,请假每次扣 0.5 分,共 1 分,扣完为止。累计旷课4 次,取消平时成绩(20 分)。口试满分 10 分:采用分组对话的形式,两位学生为一组就某个一般性的话题展开 3-5 分钟的对话,对话的话题可以由任课老师规定,也可以由学生自己选择。期末闭卷满分 70 分:1 听力 20 分2 翻译 30 分(包括英译汉和汉译英)3 写作 20 分本学期的重点在于提高学生的听说与写作能力。自然辩证法 (科学、技术与社会)Dialectics of Nature(Science t

3、echnology and society)课程编号:RGB01Y 课程属性:公共必修课 学时/ 学分:40/2 预修课程:作为理工科研究生必修课不需专门预修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 该门课程是在通晓科学知识体系的结构以及知识点的基础上,应用相关学科知识,如科学思想史、科学哲学、科学方法论、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等,反映科技发展的概貌,阐明科学技术 与社会之间的并联。 这些 对于学生树立正确的科技观,体察以及正确评价科技对社会的影响,增强科学素养、人文素养以及科技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 实践意义。内容提要:绪论 为什么要开设这门课程;这门课程的主要内容;怎样学好这门课程第一章 科学概观科学的起

4、源;通向科学发现的途径;科学认识真理的相对性技术概观技术的本质与功能;技术发明与和技术方法;技术的中性论、自主决定论和社会建构论第三章 科学技术与政治科技革命与社会变革;社会政治对科学技术的影响;科学知识对相关政治观念的冲击;科学应用对政治的影响;技术与政治第四章 科学技术与经济科技进步与生产力;科技发展与经济形态的变迁;技术创新和高技术产业化;高科技的经济效应第五章 科学技术与文化近代科学为什么没有在中国诞生;科学主义批判;科学、非科学、伪科学、反科学第六章 科学技术与伦理科技工作者伦理道德准则;生命伦理;转基因工程伦理;网络伦理;工程环境伦理第七章 科学技术与可持续发展科学造成环境问题的原

5、因分析;发展科学保护环境;技术造成环境问题的原因分析;推动技术创新保护环境主要参考书: 1、刘大椿主编:自然辩证法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2、童天湘主编:高科技的社会意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8。 3、殷登祥主编:时代呼唤:高科技与人文因素,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24、肖显静:后现代生态科技观,科学出版社,2003 。撰写人: 肖显静(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撰写日期: 2004 年 11 月知识产权Intellectual Property课程编号: 课程属性:公共必修课 学时/学分:20/1教学目的和要求:本课程是非法律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公共选修课,通过以案说法的形式

6、,讲授知识产权法原理和我国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特别是工业产权法律制度,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产权法律知识,了解我国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具备一定的运用知识产权法律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 知识产权法以案说法内容提要:第一章 知识产权法的基本问题第二章 专利法的基本问题第三章 专利权和专利申请权的归属第四章 专利保护的客体和专利的实质要件第五章 专利申请文件的撰写第六章 专利审查程序和复审程序第七章 专利权的行使和限制第八章 专利权的保护第九章 商标法的基本问题第十章 商标申请及审查程序第十章 商标权的行使和限制第十一章 商标权的保护第十二章 驰名商标保护中的法律问题第十三章 反不

7、正当竞争法第十四章 商业秘密的法律保护第十五章 植物新品种的法律保护参考文献 主要参考书:郑成思著,知识产权法,法律出版社, 2003吴汉东著,知识产权法,法律出版社, 2004汤宗舜著,专利法教程(第三版),法律出版社, 2003黄晖著, 商标法,法律出版社, 2004撰写人: 闫文军(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撰写时间: 2008.6信息检索Information Retrieval课程编号: 课程属性: 学时/学分:20/1教学目的、要求 以普及学生科研文献查询技巧为具体目标,以提高学生科学研究能力为宗旨,推行研究生信息素质教育具体目标描述如下:有效发现和描述科研过程中的信息需求;了解 C

8、SDL(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的资源与服务,具有信息获取的方法与技巧;培养信息的筛选与评价能力;初步建立信息的管理、交流和利用技能;本课要求学生了解科研过程中的信息需求类型,掌握在数字信息时代,如何在 查询过程中运用技巧, 综合利用数字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与服务。学会识别和评价信息的学术性和可用性,指导学生如何查找他们学习和未来科研活动中所需文献、数据等。预修课程 (略) 教 材 (略) 主要内容 第一章 科研与信息素质第二章 科研活动中的信息需求科研活动周期与信息需求特点科研信息需求的类型科技文献信息的类型界定信息的需求科技文献信息的获取途径第三章 信息的获取数字图书馆(CSDL )学科信息 资源

9、综合利用 CSDL 的资源与服 务网络科技信息资源的开放获取与利用第四章 信息评价与组织科技文献信息的评价标准与方法信息管理与信息交流第五章 信息的合理使用参考文献 1. 科技文献检索, 赖茂生,北京大学出版社(北京)1994 年2. 互联网信息资源的检索利用与服务, 董小英、马张华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北京)2003 年3. CSDL 资源与服 务指南 ,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2005,(内部出版物)4. Information Literacy Competency Standards for Higher Education, ALA Amercian Library Assoc

10、iation,www.ala.org/ala/acrl/acrlstandards/informationliteracycompetency.htm5. Information Power: The Nine Information Literacy Standards for Student Learning , ”Information Power: Building Partnerships for Learning”, a publication of the 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http:/www.ala.org/aasl/ip_nine.h

11、tml软件测试与质量保证Software Testing and Quality Assurance课程编号: 课程属性:专业课 学时/学分:40/2预修课程:高质量软件工程过程教学目的和要求:This course will focus on how to build quality into software rather than just controlling quality at the end, and provides a framework for understanding the application of software testing and SQA proces

12、ses and techniques throughout the software development life cycle. This course will address technical and management views of software testing and software quality assurance (SQA), and also describes the economics of software quality, emphasizes the tradeoffs between software cost, schedule time, an

13、d quality, and the integration of quality into the software development process. This course provides the student with an in depth knowledge of concepts, techniques, and processes associated with software testing and SQA.内容提要:Chapter 1 Overview and BasicsSoftware Quality; General Quality Principles;

14、 Software Quality Assurance (SQA); SQA Activities in Context; Cost of Software QualityChapter 2 Testing FundamentalsBasics of Software Testing; Testing Activities and Context; Examples Used In Testing Discussions; Discrete Mathematics for Testers; Graph Theory for TestersChapter 3 Functional Testing

15、Boundary Value Testing (BVT); Boundary Value Analysis; Equivalence Class Testing; Decision Table Based testing; Retrospective on Functional TestingChapter 4 Structural TestingGeneral Concepts of Structural Testing; Path Testing; Retrospective on Structural TestingChapter 5 Integration TestingProcess

16、 Models and Integration Testing; The SATM System Example; Decomposition Based Integration; Call Graph Based Integration; Path Based IntegrationChapter 6 System TestingThreads; Basis Concepts for Requirements Specification; Finding Threads; Structural Strategies for Thread Testing; Functional Strateg

17、ies for Thread Testing; SATM Test Threads; System Testing Guidelines; Additional System Test Categories; Common and Basic Knowledge on Performance Testing Chapter 7 Exploratory Testing and Testing AutomationExploratory Testing Principles; Style of Exploratory Testing; Test Automation Context; Captur

18、e-Replay and Test Automation; Scripting Techniques; Other Issues of Test AutomationChapter 8 Quality Assurance Beyond TestingReview; Problem Reporting and Tracking; SQA and Test Documentation; Software Quality MeasurementChapter 9 Statistical Process ControlFundamental Principles; Statistical Proces

19、s Control (SPC) for Software; Understanding Six Sigma; Schools of Software Testing; The Road Ahead教材和主要参考书:教材: 1. Paul C. Jorgensen, Software Testing: A Craftsmans Approach, 2nd Edition, CRC Press, 2002主要参考书:2. C. Kaner, J. Falk, & H. Q. Nguyen, Testing Computer Software, 2nd Edition, John Wiley & S

20、ons, 19993. M. Fewster & D. Graham, Software Test Automation, Addison-Wesley, 1999 撰写人:姚郑(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软件学院)撰写日期:2009 年 7 月软件项目管理Software Project Management课程编号:R1210Y 课程属性:专业核心课 学时/学分:40/2预修课程:无教学目的和要求:本课程是中科院研究生院软件学院软件工程硕士软件项目管理专业课程之一。本课程将全面介绍与软件项目管理和工程管理相关的理论、标准、方法、工具和实践,涵盖项目管理九大知识领域、以及将 项目管理知识应用于软件项

21、目的规划与监控、质量控制与管理、软件度量、 风险管理、软件配置管理等内容,通过典型的成功和失败案例研究阐释各种方法在实践中的具体实施,为学生提供领导一个软件项目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并理解软件开发与总体的产品工程的关系。完成本课程学习,学生应能够:撰写软件项目管理计划,涉及 风险、进度、成本、团队组织、资源等;理解软件软件项目管理的关键要点, 软件开发标准及其裁剪、文档和实现;运用领导原则,部署和管理各种 软件开发活动。课程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章节 学时分配 目标项目管理概述 3 学时 掌握整体项目管理 6 学时 掌握范围管理 3 学时 掌握时间管理 3 学时 掌握成本管理 1 学时 掌握质量管理

22、 6 学时 掌握人力资源管理 6 学时 掌握沟通管理 3 学时 掌握风险管理 2 学时 掌握采购管理 1 学时 理解项目管理实践: 6 学时 理解其中:“了解”是指学生能辨 认的科学事实、概念、原则、术语,知道事物的分类、过程及 变化倾向,包括必要的记忆。“理解”是指学生能用自己的 语言把学过的知识加以叙述、解释、归纳,并能把某一事实或概念分解为若干部分,指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或与其它事物的相互关系。“掌握”是指学生能根据不同情况 对某些概念、定理、原理、方法等在正确理解的基础上结合实例加以运用,包括分析与综合。三、课程教学安排本课程教学主要使用 PowerPoint 的幻灯片, 课上辅 助以案例分析,参与式游戏等四、课程的考核考核范围 评判标准 所占比例课堂表现 积极参与,考勤 10%课后作业 原创,有深度 40%结业考试 内容理解 50%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本课程要求学生先修过有关软件工程的课程。同时,辅以软件过程管理等课并修。六、教材1. 项目管理(第二版),李涛著,人民大学出版社,已出版撰写人: 李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1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