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转型变革的策略研究.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938952 上传时间:2018-11-08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堂教学转型变革的策略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课堂教学转型变革的策略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课堂教学转型变革的策略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课堂教学转型变革的策略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课堂教学转型变革的策略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课堂教学转型变革的策略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教研中心 吴亚萍吴教授五问:1.导学案、帮学案、助学案、扶学案-和课堂的脱离,课堂、名字两张皮。怎样让它们反映学生经历的过程?2.怎样把这些理论落实到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来?3.教学实践如何改变?4.教师的策略 、理念、原则、课堂影响教学的主要因素?5.转型变革就需要批判、诊断、重建?吴教授期待:1课堂教学再也不能停留在包装上面、表面上面而是要关涉根本.2.课堂教学的形态、格局要发生变化,形成师生互动的格局。育人价值的追求要体现在格局变化上。3.课堂中不能没有交互。避免教和学成为两个单位,在课堂中不能融合,使教与学脱离。吴教授报告笔记:、 课堂教学的现

2、状反思:案例分析方式、 课堂教学的“改革”状态案例 1:课文中描述了哪些人?分别用什么方式救白鲸的?4. 猎人 报信2. 村民 凿冰人们1. 政府 飞机 破冰船3. 船员 放音乐 1、2、3、4 问学生回答的顺序。 按学生回答问题的顺序板书还是按文章的脉络板书?利用了谁的思维?老师用问题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每个学生回答的都是一,学生的思维是单一的,然后老师把单一变成了完整。在交流的过程中老师也没有补充,随机带来了学生的思维混乱。老师的思维是完整的、有条理的。练了自己的思维,没有练就学生的思维。为找到答案而教,而不是为促进学生思维发展而教的。案例 2:求做一元二次方程X1=2 X2=3 学生呈现的

3、很单一X1=3 X2=4 老师呈现的很完整X1=1 X2=5 学生的思维仍然单一X1=1 X2=2 老师不知道通过重心下移,让学生感X1=-7 X2=1 受探究的过程,独立面对问题、独立思考。X1= X2= 学生仔细阅读文本,找到一个人就用序号 1 标示,以此类推,教给学生阅读方法。X1= X2= 数学老师放下去,例子的多 样性,提出思维发展的要求,从现实此岸到达目标彼岸。先分析数:整数、有理数等,有意识的总结,让学生的思维打开,思考多元。X1= X2=开放题目未必是开放的教学过程。怎样是开放的课堂。开放的思维!封闭的思维,无论题目多开放仍然是封闭的课堂。案例 3: 单一的导入坐标在长方形中的

4、位置,老师让学生说。13.2% 的学生和老师的思维是不一样的 (求异思维)86.8%的学生和老师的思维一样。 (求同思维)实现导入。课堂导入如果单一,学生的认识就会单一、思维就会死掉了,所以课堂导学生展示教师展示入要灵活。现象归纳:封闭现象(1)小步子走的现象,问题涉及缺乏挑战力度(2)替代思维现象,学生基础性资源的匮乏A. 老师替代学生(案例 1、3)、B. 学生替代学生(案例 2)C. 组长替代组员小组讨论:简单问题,对对答案;难的问题,抄抄答案;开放性问题,凑凑答案。试问老师们:缺乏对教育的理解,如何度过二、三十年的教育生涯?现在,学生自主探索、自主讨论、自主展示,老师就成了课堂录音机,

5、老师的作用在哪儿?结论:教师两极,一极是老师不发挥任何作用;一极是老师的全作用。(3)对学生的生成视而不见的现象,教师捕捉资源意识缺乏。(4)盲目开放的现象,教师点拨回应意识缺乏案例 4: 平行线性质定理的编排这样就直接把答案给了学生,整堂课思维就有了固定的方向。学会思考、学会独立。诱惑:预习-助学案、 课题的揭示、教学目标的呈现,在各个环节中,学生的思维就是老师的思维。练习本上有什么?文字、习题、平行线(钓鱼的问题-钓出平行线)当做不知道来进行猜想-假猜想。老师让我发现什么,我就发现什么。不能发现老师没要求发现的东西。第一课时:同位角、内错角相同(绝对禁止学生发现同旁内角等额外知识)第二课时

6、:同旁内角互补、同旁外角互补(老师让学生在学第一课时时,割裂式设计问题)割裂知识整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割裂知识发生发展的来龙去脉。现象归纳:老师被动服从教材的编排-教材点状编排的束缚- 割裂现象。整体设计,最终备好一类课,才有学生的思维发展、整体发展。现象归纳:传统备课框架的束缚-线性现象结论:方法的改革:旧框架+方法技术= 教师 主导形式的改革:旧框架+新元素= 学生主动加法的改革:情境+活动+ 技术+开放题 (混乱、包装的现象)局部的改革:认识部分内化并转化为行为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老师主导的课堂学生不能成为主体。其实教、学这两个单位不可分割,是一个整体。两者相互规定、相互锁定、不可分割-

7、两者的交互关系。结论:传统教学框架不变,学科知识立场末端方法形式改革,思维方式简单(二)课堂教学的问题存在教学点状的问题,缺乏知识整体的建构意识教学演绎的问题,缺乏知识形成的过程意识教学封闭的问题,缺乏师生互动的生成意识结论:学生认识单一、思维被动。教学中人的因素凸显不够教学的育人价值拓展不够、 课堂教学的转型变革、转型变革研究的方向、转型变革研究的路径目标 策略 原则 课型 新行为习惯成事成人 整体把握 系统策划 概念课 问题设计开放度主动发展 资源开发 持续递进 运算课 重心下移稳定度生命自觉 价值拓展 日常渗透 探究课 信息捕捉敏感度练习课 资源处理有效度复习课 互动推进提升度、 转型变

8、革的策略 课堂教学能不能让学生的思维有机灵动看两大构成结构关联:知识的内在联系、手段服务于学生成长。长程视野:学生成长过程的长程视野。结构关联 资源开 发:学生学情资 源的开发、教材文本资源的开发系统策划: 教学目标制定的层次设计(长程视野) 教学内容规划的长程设计、(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内容组织的结构设计 (知识的关联性决定学生学会学习)开放互动: 展开逻辑:有向开放、交互反馈、集聚生成(动态视野) 具体设计:围绕三大问题的三放三收过程结构基本原则:促进教学互动生成的原则建构让学生建构学习过程的课堂,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发展。从知识立场转化为育人立场,从教育角度认识课堂,定位我们的教学追求。

9、(一)基于教学要素关系把握的资源开发学生: 学情资源的开发前在经验资源的开发:知识经验的激活:知识、方法、步骤、能力的迁移价值教学生活经验的利用:潜在的可能资源开发:各种可能的分析、学习困难的分析个体的差异资源开发:不同年级的差异分析、不同学生的差异分析。把差异当做丰富的教学资源。回避差异、消灭差异是消极的。学生有什么?缺什么?提升什么?相信孩子。直面孩子存在的问题,改变自己的教学思维,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设计要想办法深度开放。呈现给学生的例子要多样、多元、多角度。在学生学校的过程中,学会解读学生的思维状态,这些状态告诉了我们什么?学生的思维多元与单一。困难的学生(思维单一的学生)更需要老师的

10、帮助。诊断课堂:诊断教师时更要考虑教师每个课堂环节的操作状态,并进行解读。教学:捕捉学生资源,引领学生到达目标的彼岸。比较中认识特殊: 通过反衬资源凸显,形成敏感比较中体悟原则:多元例子的呈现归纳中形成整体:看所有例子,归纳整体(广度开放、深度)开放=暴露差异(解读学生思维状态)=互动(思维互动)=整体= 灵活没有差异就没有互动。让学生思维灵活,开放你每一天的课!小组讨论:围绕核心问题生成丰富的教学资源。资源的丰富性决定学生认识的广阔性。教材:文本资源的开发学科教材知识的结构加工策略(对散点知识进行结构加工案例)以条状重组的方式对教材进行结构加工以块状重组的方式对教材进行结构加工 关系形态知识

11、以条块融通的方式对教材进行结构加工以主题思想为单元进行整合编排:优势: 主旨相近、主题相同劣势:忽视了文本练习、方法迁移培养学科教材知识的还原加工策略 (对符号知识的还原加工案例)实现书本知识与学生生命实践的沟通 - 过程形态知识教师: 自身资源的开发(二)基于教学养成关系把握的系统策划备好一类类的课,上好有关联的一类课,学生养成意义上的课,不是知识意义上的课。应该是学生可持续发展意义上的课。一节节课的关联、不可割裂。为什么要备好一类类的课?价值取向所决定。过去,关注知识的教学:知识理解、公式把握、运用理解、成绩提高备一节课、上一节课、评一节课-学生有知识累积。以这样的知识为载体,学生能不能自

12、己会学习呢?有限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不能自己学习无限的知识、创造无限的知识,也就是潜能的开发。应从人的发展的意识上,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适应未来社会。现在:不仅关注知识,更追求学生养成的教学。育人:主动发展的意愿(积极进取)结构迁移能力(学会学习)研究方法把握(思维品质提升、思想文化感悟、思维方式形成)结论:备好一类课、上好关联的每节课、依据学生养成评课怎样备好一类类的课?1. 教学目标制定的层次设计多人一类的文章目标指向是什么?就是这一类课的总目标,然后分解总目标成为每个课时的目标,每个课时目标形成递进式目标,最后实现总目标。整体性设计-总体的全程式目 标连续性设计阶段的递进式目标针对性设

13、计-具体的 弹性类目标每节课的具体目标的设计,针对每个班级的学情制定目标。解决问题的路径是什么,选择合适的路径实现目标。要用交流的语言而不是个人的独白。递进在哪里?关系把握:底线与高标教学要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实现学生发展的引领。既有底线要求、又要有高标要求。不能因为不是每个人都能达到高标就不设高标。要用写意的方式进行课堂渗透。底线是基础,要用写实的方式进行。要采取具体与渗透、写实与写意的方式,改变统一要求、简单扎实、思维定势的现状。1. 教学内容规划的长程设计整体- 部分- 再整体初步感悟 个性化和创生化占有整体感悟知识的框架结构逐步分化学习各部分知识整体占有形成结构化认识(三流教师讲得多、

14、练得多,但零散不易记忆,效率低。 )(二流教师结构化意识,但转化不够,仍然零散)(一流教师教师讲的少、学生练得少;形成结构化意识)教学一定要从整体到部分。单元之后的整体结构把握太迟了。部分学习是没有框架支撑的认识,学习应是从整体-部分- 整体。整体占有是学生用自己个性化的方式表达对整单元知识的理解和把握。2. 教学内容自主的结构设计长程两段的策略教结构 用结构课标出台前整体- 部分- 再整体融合渗透的策略整体感悟的策略单元两段: 首先要对整个单元的背景、框架、类型进行认识。单元备课课时备课单元小结课堂环节两段:对一类课的教学设计分两段:建构单元知识的关系,经历怎样的过程、用什么方法去学习。然后

15、运用这种方法去自主学习,进行知识方法的迁移,去用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案例:一类课文教学的单元结构设计。希望学生思维灵活就一定要有整体。把文章按文体进行归类:写人的文章的多种写法和不同表现方式:倔强的小红军 通过一件事写一个人通过两件事写三个人 基本结构通过一件事写一群人通过几件事写一个人第一课时:通过单元所有文章,整体了解文体结构(先了解框架结构,然后选择典型文章进行教学)第二课时:用一篇典型课文进行典型教学,指导方法结构主题、特点、语言、动作、心理、神态。让孩子自己发现写人文章的特点、过程是什么,逐步形成自己的方法能力,形成自己对学习方法的把握和占有。后面课时:

16、用上述方法结构主动学习其他写人的文章。最后通过对比,学习各种情况,实现丰富把握。最后课时:单元小结、总结写人不同方法和表现形式、拓展阅读并展开相关的写作。案例:图形两边中点连线问题的单元整体设计。没有把此类知识的整体思维方式教给学生而是把知识割断了、敲碎了喂给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学会整体策划:1. 认识中点连线三角形:中点连线分割成四个大小相等的三角形,通过此情景导入。梯形: 利用三角形中点连线知识、思维的迁移三角形两边中点连线问题研究的教学设计:不要先命名,要先研究。第一环节:尝试实践,大胆猜想问题一:链接三角形两边中点的线段,猜想该线段与边的关系第二环节:构造平行四边形证明平行的路径探索(教

17、结构)问题二:如何证明三角形其中一条中点线平行于第三边,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第三环节:构造平行四边形证明平行的路径践行(用结构)问题三:证明三角形中另两边中点连线与边的关系(命名中位线)练习:基础练习,然后递进到高标要求 (变式递进)路径的认识与践行,三角形中点连线这节课是“教结构”的过程。梯形两边中点连线问题研究是“用结构”的过程。第一环节:整体认识梯形两边中点连线的几种情况第二环节:构造三角形证明平行的路径探索第三环节:构造平行四边形证明平行的路径实践作业:经历主动发现的过程。所有题目构成一个课堂的思维过程。不能是简单的重复的萝卜荟萃。第一个课题:教结构其他课题:用结构教学结构:整体感知、合理猜想、辨析真伪、提炼结构、拓展延伸。英语阅读教学的设计案例:蝴蝶的成长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1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