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2 期 昔阳台倾斜仪和体应变仪观测对南海 7.2 级地震的异常反应 77昔阳台倾斜仪和体应变仪观测对南海 7.2 级地震的异常反应李素华 宋志英 王振江 吕永青(山西昔阳地震台 045300)1 台站概况山西省昔阳地震台位于山西省晋中东部太行山西麓、虎头山北坡、晋获断裂中北部、昔阳小型断陷盆地的东缘,海拔高度 960m(图 1) 。昔阳台建于 1969 年,现有四种观测手段:数字测震、地磁观测、地倾斜观测和钻孔体应变观测。其中 TJ型体积式钻孔应变仪为“九五”数字化改造项目, 1999 年 11 月安装,2001 年 12 月通过验收投入运行。体积式应变仪探头安装深度 62.6 m,钻孔岩
2、性为石灰岩,仪器灵敏度优于10 -9 ,使用 DQS- 1 型数据采集器。倾斜观测为石英水平摆倾斜仪,已有二十多年历史。图 1 昔阳台地理位置图78 形变学科通讯 2007 年2 体应变仪和水平摆倾斜仪在南海 7.2 级地震前后的变化2006 年 12 月 26 日 20 时 26 分发生在南海(北纬 21.9,东经 120.6) 7.2 级地震,震中距昔阳台站大约 1700 公里。昔阳台体应变仪自投入观测以来,观测值曲线一直为向压性方向缓慢漂移。2006年 8 月开始突然压性加强,9 月 10 日压性最大点为 74.5,之后开始下降, 11 月初张性加强,11 月 8 日张性为 56.3,1
3、1 月 15 日 19h 发生日本地震后转为压性变化,12 月5 日压性为 67.2,25 日张性为 59.9,26 日 20 h 南海发生 7.2 级地震(图 2、图 3)。从图中可以明显看出,体应变压性和张性交替变化,地震在张性最低点发生,发震后观测曲线恢复向压性方向漂移。从图 4 体应变日变曲线可以看出,昔阳台体应变清晰完整地记录到这次地震,同震变化较大,初始方向为张性,然后为压性。压性幅度大于张性幅度。记录地震波形持续到 23 点。此次地震的最大振幅 4.810-8 。最大压性为 68.310-8,最大张性为63.510-8。图 2 昔阳台体应变 2006 年 1 月至 12 月整点值
4、曲线图图 3 昔阳台体应变 2006 年 1 月至 12 月日均值曲线图第 2 期 昔阳台倾斜仪和体应变仪观测对南海 7.2 级地震的异常反应 79图 4 昔阳台 2006 年 12 月 26 日体应变分钟值曲线图3 昔阳台水平摆倾斜仪在南海地震前出现异常图形2006 年 12 月 23 日起,向西南方向漂移,2006 年 24 至 25 日同时向东北反方向恢复,2006 年 26 日 20 时南海发生 7.2 级地震,地震后恢复正常。如图 5、图 6。80 形变学科通讯 2007 年图 5 12 月 NS 分量整点值曲线图图 6 12 月 EW 分量整点值曲线图4 结束语以上资料是我台体应变和水平摆倾斜仪对这次地震的明显异常对应,都有不同程度的映震能力和异常变化。(1)我台不同类型的观测仪器在地震前记录到了不同程度的异常变化,增加了此异常的可信度。(2)我台在几十年的记录资料中,对于不同距离,不同震级的地震,都有不同的映震记录,而且资料连续、可靠、完整,资料可利用性较高。这些资料在地震分析研究和预报中都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3)对不同距离、不同震级、不同方位的地震映震情况,台站还有待于做大量的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