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干图为主 模型为辅”的记忆方式.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944701 上传时间:2018-11-0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4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谈“干图为主 模型为辅”的记忆方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谈“干图为主 模型为辅”的记忆方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谈“干图为主 模型为辅”的记忆方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谈“干图为主 模型为辅”的记忆方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谈“干图为主 模型为辅”的记忆方式以“电化学” 专题复习为例张颖云 慈溪育才中学 摘要:以高三专题复习内容中的“电化学”为例,引导学生通过构建记忆模型,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电化学”的相关知识点,从而形成“干图为主 模型为辅” 的记忆方式。关键词:电化学;知识干图;模型记忆;例题分析浙江省 2014 考试说明中明确指出“电化学”考点要求:了解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能写出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方程式。了解常见化学电源及其工作原理。近几年“电化学”专题是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考试中必考的一个知识点,且均以选择题形式出现。学生在复习该专题时面对较多的记忆点,解题时往往“张冠李戴” , “不慎落网” ,教

2、师可以根据学生在已有基本常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使用简单的方法对该知识点进行记忆。一透过知识干图记忆基本内容1.用简单思维思维导图串联“两池”知识框架“电化学”内容包含“原电池”和“电解池”两块内容,在学生已经了解这两个装置在能量转化方式的不同及两极“角色”等内容的前提下,教师在教学时使用一个生活常识让这两块内容串联起来。我问:大家充电时,是如何将干电池两极安装在充电器内的?生答:“正”接“正” , “负”接“负” 。我问:此时干电池是哪种装置?生答:电解池。我问:现在干电池两极的“角色”是什么?生答:阳极与阴极。 图 1 “两池”干图思维导图制作的教学设计图简洁、逻辑结构非常清晰,根据所设提问

3、,让学生画出原电池与电解池的“两极”连接图,教师适当补充后如图 1。 2.以电流的形成为起点丰富框架内容原电池和电解池装置形成闭合回路,工作时由于外电路电子和内电路离子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教师根据学生在已知电流形成本质知识为出发点,以连续提问的方式丰富主干导图内容。提问方式如下表 1:教师提问 提问意图选择电流由正极出发,外电路电子如何移动?用电子移动方向来判断电极名称。正极和阴极为得电子电极,电极表面负电荷增多,溶液中的阳离子如何移动?负极和阳极为失电子电极,电极表面正电荷增多,溶液中的阴离子如何移动?用溶液中阴阳离子移动来判断电极名称。结合上述提问明确外电路和内电路电流的形成分别依靠电子和

4、阴阳离子的定向移动。2各极得到或失去电子时,发生什么反应? 用电子得失确定电极反应类型。各极得到或失去电子时,元素价态如何变化?用电极反应式或总反应式元素价态变化判断电极反应物。教师通过这样的连续提问后,让学生在知识干图上进行思维发散,呈现自己的思维过程。根据上述提问与学生回答后,教师请学生将各电极的相关内容在主干图上“丰富”起来,如图 2。 二借助模型变化辅助形象记忆1.以常见模型巩固基本知识记忆在学生记忆中往往实物模型容易形成形象记忆,在通过上述“两池”干图知识整理后,同时可以根据课本常见“两池”模型进行相关基本知识的整合,使得模型与知识干图吻合,最终让学生通过知识干图在常见模型的辅助下将

5、该内容进入长时记忆。 图 2 “丰富”后的“两池”干图常见的原电池和电解池模型图与相关基本知识整合如图 3 与图 4。针对装置依次提出基本问题:电极名称、电子流向、离子移动方向、电极反应类型、电极方程式以及电极发生的现象等。 图 3 常见盐桥原电池模型 图 4 常见电解池模型2.以模型变化促成知识迁移在近些年高考试题中出现各种形式的“两池”考题,考察的电化学内容基本相似,但要学生在考试时做到处变不惊,有足够的信心完成对电化学问题的解决,复习时应该增加以干图知识为本,对模型进行各种形式的变化,以完成对知识的迁移。如图 3 和图 4 模型为基础,依次进行以下变换:如下表 2:原电池 电解池Pt,H

6、2OH -H +O 2,Pt燃料电池,可变换其它还原性气体和电解质溶液。电解水型:石墨电极电解 Na2SO4 溶液。FeNaCl(aq)O 2,C吸氧腐蚀,可将 Fe 变换为 Al,NaCl 变换为NaOH。电解溶质型:石墨电极电解 CuCl2 溶液。CFe 2+(aq),Fe3+(aq)I -(aq),I2(aq)C可变化 I-,I2为 Mn2+,MnO4-。产氧生酸型:石墨电极电解 CuSO4 溶液。电解精炼、电解电镀3教师在每变换一种模型时,均再次落实电化学的基本知识点,做到电化学知识的即时回顾、巩固与迁移。三通过体验高考试题,落实考点记忆1原电池型考题呈现基本考点例题(2011浙江高考

7、)将 NaCl 溶液滴在一块光亮清洁的铁板表面上,一段时间后发现液滴覆盖的圆圈中心区(a)已被腐蚀而变暗,在液滴外沿形成棕色铁锈环(b),如图 5 所示。导致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液滴之下氧气含量比边缘处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液滴中的 Cl 由 a 区向 b 区迁移 图 5 铁板腐蚀图 B.液滴边缘是正极区,发生的电极反应为:O 22H 2O4e =4OHC.液滴下的 Fe 因发生还原反应而被腐蚀,生成的 Fe2 由 a 区向 b 区迁移,与 b 区的 OH 形成 Fe(OH)2,进一步氧化、脱水形成铁锈。D.若改用嵌有一铜螺丝钉的铁板,在铜铁接触处滴加 NaCl 溶液,则负极发生的电极反

8、应为:Cu-2e =Cu2这道高考例题以钢铁的吸氧电化学腐蚀实验为背景,考察的知识点有:电极(区域)的判断、离子的移动方向、电极反应式的书写、电极的反应类型、以及电极材料活性与电极的关系。教师在分析此题时给学生重新演示了该实验过程,得到与该题相同的现象,而后展开对该题的分析和讲解。2011 年电化学考题只考察“电化学”中的“原电池”内容所涉考点比较基础,相对比较简单,因此在 2012 和 2013 年浙江省高考理综均以“电解池”为考察点,题目难度适当提升。2.电解池型或“两池”并现考题凸显知识变化例题(2014校高三返校联考)现以铅蓄电池为外加电源,用惰性电极电解 NaHSO3 溶液可以得到硫

9、酸,装置如图 6 所示。已知铅蓄电池工作原理:Pb(s)+PbO 2(s)+2H2SO4(aq) 2PbSO4(s)+2H2O(l),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极 a 应接在铅蓄电池的 PbO2电极上B电解时,当电极 a 产生 2.24L(标准状况下) 气体时,铅蓄电池消耗 0.2mol 的硫酸C电极 b 上的电极反应式为:HSO 3-2e-+H2O=SO42-+3H+D图中稀硫酸的作用是增强溶液的导电性此题将“原电池”与“电解池”合并考察,当然该题主要考察 图 6 电解法制硫酸装置图“电解池”内容,相关的考察知识点有:电极的判断与连接、电极现象及守恒思想的运用、电极方程式的书写判断、电解质

10、溶液导电性运用等。近年浙江省高考试题或模拟试题课时已经出现变化,开始转向考察“电解池”内容,但无论“电化学”内容考察哪种装置,归根到底逃不开“两池”所涉内容。4总之,学生在面对高三化学试题时,需要用脑海中形成的记忆去解决,考点知识的本质内容要在解题思维中首先被挖掘,而对本质内容的记忆源于学生对简单知识干图的理解,再辅助常见实例模型加以拓展,使学生能在复习相关知识点时能够循序渐进把握考点本质,所记知识才能有条不紊。所以在高三复习阶段教师多采用简单知识干图的形式进行教学,可以让学生的记忆变得轻松自然,减负不减效。 参考文献1葛为民.浙江考试 2014 增刊第 1 期J.浙江:浙江考试编辑部,2014:125.2北京师范大学,等.无机化学上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367-373.3徐晨红,蔡亚萍.思维导图应用于化学教学设计的研究.中学化学教学参考J.2010,(10):23.4浙江教育考试院.2011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试题、参考答案M.浙江:浙江省教育考试院,2011.5永嘉中学.浙江省新阵地教育研究联盟 2014 届高三返校联考M.浙江:浙江省新教育研究联盟,20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1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