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金华市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发展“十三五” 规划为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优化城市环境,打造精品城市,提升城市能级,根据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浙江省新型城市化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浙发改规划2016506 号) 、 中共金华市委关于走在前列共建金华的决定 (金委发201620 号) 、 金华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金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 (金政发201618 号)等文件精神,特制定本规划。本规划范围有三个层次:一是中心城区(以下简称城区)281 平方公里,主要是园林绿化、城市道路建设等内容;二是金华市区(以下简称市区)2044 平方公里(
2、含婺城区、金东区、金华开发区、金义都市新区、金华山旅游经济区) ,主要是市政公用设施、海绵城市试点建设等内容;三是金华市域(以下简称市域)10941 平方公里,主要是住房保障、城中村改造、危旧房综合治理改造、村镇示范(美丽宜居示范村、传统村落)建设、建筑节能规划、房地产业规划及建筑业发展规划等内容。 2 一、发展基础(一)“十二五 ”成效。“十二五”期间,全市住房城乡建设系统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深入实施新型城市化战略,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有力支撑了全市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1. 新型城市化建设稳步推进。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
3、干意见 (国发20168 号) 、中共浙江省委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浙江省深入推进新型城市化纲要的通知 (浙委201296 号) ,2015 年全市城市化水平达 64.50%,比“十一五” 末提高 5.50 个百分点。市区初步构建了“ 一中两翼两三角”的城市发展总体框架,进一步明确了空间结构,完善了“二环三纵三横”道路主框架,城市建成区面积达 80.20 平方公里。2. 城乡住房保障成效显著。积极构建住房保障体系,大力推进住房保障工作,有效解决了城乡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市域城镇常住人口住房保障覆盖率达 20%,其中市区住房保障覆盖率达 23.60%。市域新建公租房 6583 套,受益人口
4、 2.35 万人;棚户区征收 2.80 万户,建设安置房 4.30 万套(间),综 合整 治 改 造 1.40 万 户 ; 累计实施城中村改造 11.18 万户、农村困难家庭危旧房改造 1.57 万户。村镇示范建设成效明显,全市新增中国传统村落 24 个,其中市区新增中国传统村落 2 个;启动 3 国家级美丽宜居示范村建设 1 个、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建设 76个,40 个村通过省级验收,为建设“两富”“两美”金华起到示范作用。3. 城市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按照精品城市建设要求,完成中心城区主干道优化改造,打通了市区一环、二环断头路,新建了一批城市次干道和支路,大黄山隧道、复兴桥等一批桥梁隧道工程
5、建成投入使用。截至 2015 年底,市区人均城市道路面积 26.66 平方米。完成“五水共治”重点工作,连续两年荣获全省“五水共治 ”优秀城市大禹鼎(20142015 年),成功创建省级节水型城市,力争创建国家级节水型城市。加大环卫设施投入,市区垃圾转运站新建 4 座、改造 7 座,有机肥处理中心、垃圾填埋场生态修复与改造工程建成投入使用。管道燃气发展较快,市区累计安装管道燃气 12.80 万户,管道燃气普及率达40.08%,年供气量 3955 万立方米。4. 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深入推进。市域累计完成星级绿色建筑项目 5 个,应用太阳能(空气能)建筑面积 870 万平方米、地(水)源热泵空调系
6、统建筑面积 18.30 万平方米;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建筑面积 22 万平方米,其中居住建筑 10 万平方米。城区新增绿地面积 1.06 平方公里,2015 年底城市公园绿地面积达 7.86 平方公里,绿地率为 35.92%,绿化覆盖率为 37.82%,人 均 公 园 绿 地 面 积 为 11.55 平 方 米 , 2013 年 市 区 获 评 国 家 园 林 城 市 。5. 建设产业加快发展。市域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 1596.59亿元,比“ 十一五” 期间增加 928.51 亿元;年均增长 16.50%,比 4 “十一五”提高 10 个百分点。市域建筑业完成总产值 13046.70 亿元,比
7、“十一五” 期间增加 7753.70 亿元,年均增长 9.30%。2014年 1 月,我市被省政府命名为省第二批“建筑强市” 。6. 市政投入不断增加。 “十二五”时期,市区完成市政公用设施项目建设投资 69.30 亿元,到位资金 58.70 亿元,年均投资增长 64.91%,其中 20132015 年期间平均投资增长 86.25%,市政公用设施建设不断完善。表 1 市区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十二五”指标完成情况评估指标内容名称序号 内容 名称 单位“十二五”目标值2010 年实际“十二五”完成情况目标完成率(%)1 人均公园绿地 平方米 15 7.16 11.55 77.02 建成区绿地率 %
8、35 以上 29.70 35.92 完成3绿化建成区绿化覆盖率 % 38 31.63 37.82 99.534 市区日供水能力 万吨 36 21.50 35 97.25 用水普及率 % 99.8 100 100 完成6供水供水管网漏损率 % 12 10.48 完成7 日污水处理能力 万吨 26 8 25.30 98.08 城市污水处理率 % 93 63.00 89.42 96.29污水污水管道建设长度 公里 25 144.90 完成10 新开发管道燃气居民用户 万户 8 4.50 8.79 完成11 新建天然气高压管网 公里 31.1 0 17.40 56.2712燃气燃气普及率 % 99 9
9、5.00 100 完成13 市区道路清扫机械化率 % 20 以上 23.67 50.79 完成14 大型粪便无害化处理厂 座 1 1 完成15 改造垃圾转运站 座 15 新建 4改造 7 73.3316环卫新建公厕 座 10 54 完成17 绿色建筑示范面积 万平方 米 50 90 完成18 新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应用 万平方 米 500 8 870 完成19建筑节能(全市)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面积 万平方 米 10 22 完成(二)面临问题。 5 “十二五”期间,我市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取得长足发展,但仍存在诸多短板,主要体现在:城市住房保障工作需进一步加强,城市道路建设需进一步完善,园林绿化建设品质
10、需进一步提升,公用设施短缺性矛盾仍比较突出,村镇示范、美丽村庄建设任务比较重,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需进一步强化,建筑业发展需进一步优化,城市化水平不够快,城市集聚度、城市辐射力不够强,城市品质、城市能级不够高等等。二、总体思路(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和市委城市工作会议精神,按照“走在前列,共建金华”要求,以“五大发展 ”理念为引领,遵循“ 一尊重五统筹”的城市发展思路,顺应城市发展规律,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和保护自然禀赋,着力加快县域经济向都市区经济转型发展,着力塑造各具特色的城市风貌,着力打造宜居绿色的城
11、市环境,全面提升城市发展质量,探索走出一条具有浙江特色、金华特点的现代化都市区发展道路。(二)基本原则。创新发展,推动城乡建设转型。优化空间布局,挖掘发展新空间与新潜力,更大力度地推进城乡建设人本化、高效化、生态化、集约化和智能化,建设特色明显的现代化城市。 6 以人为本,提高城市宜居品质。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实现全体人民“ 住有所居”;推进城中村改造、危旧房综合治理改造,为广大群众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和发展环境。提升能级,增强城市承载能力。统筹推进道路交通、供水、节水、排水、燃气和环卫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能级和综合承载力。示范引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强美丽宜居示范村建设和传统村落保护,改善
12、农村人居环境,推动传统宜居村落可持续发展。彰显特色,建设精品智慧城市。进一步提高人居环境,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坚持绿色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进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精品城市、智慧城市。(三)总体目标。构建“一圈一轴两带多组团”的空间格局,打造都市区“同心圆” 。全面推进都市区共建共融共享共赢,打造宜居舒适、精致秀美、富有活力、特色鲜明的现代化都市区,努力在长三角树立相对领先地位,力争在全国大城市第二方队中争先进位。人居环境更加优美。加大城市棚户区(含危旧房、城中村)改造力度。到 2017 年,市域完成危旧房综合治理改造 832 幢、建筑面积 43.55 万平方米;完成城中村改造 1
13、27 个,建设安置房建筑面积 665 万平方米;城镇住房保障覆盖率达 25 %左右,保障对象 2.81 万户。到 2018 年,市域全面完成农村困难家庭 7 危房改造任务。“十三五”期末,市域累计培育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中国传统村落各 100 个,其中“十三五”时期培育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 24 个、中国传统村落 76 个,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城市功能更加完善。打造内畅外达交通环境,加快建设和完善城市路网,打通各类断头路,拓宽道路瓶颈,提高通达性。注重主干道交通节点的立交改造和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强化水、气治理,加强配套管网建设,提高城市污水收集处理能力。整治城市黑臭水体,强化
14、城中村、老旧小区和城乡结合部污水的截流和收集。到 2020 年,城区力争实现污水全收集、全处理、全达标。城市工业生产、道路清扫、车辆冲洗、绿化浇灌、生态景观等所需水优先使用中水。加大扬尘治理力度,确保六个 100%。加强垃圾综合治理,推广垃圾分类收集,促进综合循环利用,2020 年城区垃圾回收利用率达35%。加强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统筹城乡垃圾处理,大力解决“垃圾围城 ”问题。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到 2020 年市域建成区 20%以上达到海绵城市建设目标要求。人文特色更加鲜明。优化绿化布局,构建绿道系统,鼓励发展屋顶绿化、立体绿化。争创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巩固国家园林城市。到 2020 年,城区绿地
15、率达 38%,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约 13.50 平方米,全面完成浙中绿道网建设任务。提高建筑文化品质,突显婺派建筑风格,更好地保护历史文化、历史 8 建筑、传统建筑、传统民居等,彰显地域特色、地貌特征、时代风貌。绿色建筑更加普及。提高建筑节能标准,执行绿色建筑强制性标准,推广应用绿色建筑、新型建材、太阳能、空气能、浅层地热能与建筑一体化等新技术,推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加强公共建筑用能监管体系建设。建设产业更加先进。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建筑业增加值占市域 GDP 比例达 5.50%以上,税收收入归属地方财政部分的入库占比达 10%以上;每年开工建设新型建筑工业化项目20 万平方米;建筑单体
16、装配化率达 20%以上;扶持培育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示范企业 13 家,创建新型建筑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或住宅产业示范基地 2 个以上。城镇新建民用建筑中,一星级以上绿色建筑实现全覆盖,二星级以上绿色建筑占新增城镇民用建筑比例达 10%以上,可再生能源利用占建筑总能耗达10%以上,进一步塑造建筑强市品牌。建设管理更加精细。积极运用“互联网+” 理念,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实现行业精细化监管和大数据辅助决策,切实把城市建成设施完善、管理精细、服务精心、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精品智慧城市。表 2 我市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十三五”发展主要指标指标类别 指标名称 单位 “十三五”指标 指标属性1.常住人口城市化
17、水平 % 70 左右 约束性2.户籍人口城市化水平 % 55 左右 约束性空间布局(市域)3.现代化美丽县城培育数量 个 1 预期性城市功能 4.城市污水处理率 % 95 约束性 9 指标类别 指标名称 单位 “十三五”指标 指标属性5.各县市海绵城市建设目标要求达到建成区面积 %设区市 25%以上,县级市 20%以上 预期性6.城市地下空间新增竣工验收面积 万平方米 500 预期性7.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长度 公里 15 预期性(市域)8.城市建成区平均路网密度 公里/ 平方公里 8 预期性9.市域城镇棚户区和旧住宅区改造整治 万套 3.73 约束性10.市域保障性安居工程受益覆盖面 % 2
18、5 约束性11.市域美丽宜居示范村培育数量 个 24 预期性人居环境12.市域传统村落培育数量 个 76 预期性13.建筑业增加值占全市 GDP 比重 % 5.5 预期性14.新型建筑工业化项目开工建设 万平方米 100 预期性15.绿色建筑新开工面积 万平方米 5000 预期性16.出省施工产值占市域建筑业产值比重 % 60 预期性建设产业(市域)17.对外承包完成产值 亿美元 10 预期性18.市区城市建成区绿地率 % 38.0 约束性19.市区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 平方米 13.5 约束性人文特色20.市域历史建筑保护修缮率 % 90 预期性21.全市无违建县创建率 % 100建设管理(
19、市域) 22.建成区智慧城管覆盖率 % 80三、提高新型城市化质量深入实施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市化,全面提高现代特色城市发展质量,优化都市区空间布局,增强都市区竞争力,加快美丽城市和美丽县城建设,发挥特色小城镇集聚作用。专栏 1 “提升新型城市化质量”重大计划与项目1.都市区 “同心圆” 计划。构建“一圈一轴两带多组团” 的空间格局,将市区、义乌、东阳、永康、兰溪、武义、浦江、磐安打造成都市区 “同心圆”。2.都市区 “基础设施共建”计划。打造都市区圈带城市半小时联系圈、城市群内 1 小时通勤圈。3.市区“一体两翼” 空间计划。形成以主城区为主体、金义都市新区和金华开发区金西区块为两翼的市区空间
20、格局。4.美丽城市(县城)建设计划。实施“规划引领、功能完善、品质提升、产业转型、生态优 10 化、管理创新”六大工程,打造“美丽城区、美丽园区、美丽街区、美丽社区、美丽庭院”五美空间。5.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计划。实施以“一加强三整治”为主要内容的小城镇综合整治行动,力争小城镇面貌明显改观。(一 )开创都市区发展新格局。构 筑 都 市 区 “一 圈 一 轴 两 带 多 组 团 ”的 空 间 布 局 , 深 化 城 市 群合 作 和 功 能 互 补 , 促 进 城 市 组 团 发 展 融 合 、 互 动 成 圈 。 依 托 城市 快 速 通 道 、 围 绕 都 市 区 生 态 绿 心 的 环 形
21、 城 镇 密 集 圈 层 , 将 金华 市 区 、 义 乌 、 东 阳 、 永 康 、 兰 溪 、 武 义 、 浦 江 、 磐 安 打 造 成都 市 区 的 “同 心 圆 ”, 加 快 西 北 城 镇 组 团 ( 金 华 市 区 、 兰 溪 ) 、 东北 城 镇 组 团 ( 义 乌 、 东 阳 、 浦 江 ) 、 西 南 城 镇 组 团 ( 永 康 、 武义 ) 、 东 南 生 态 型 城 镇 组 团 ( 磐 安 及 周 边 城 镇 ) 等 四 大 组 团 发 展 ,加 快 金 兰 永 武 、 义 东 浦 磐 两 条 城 镇 产 业 带 发 展 , 以 “核 心 圈 +放 射带 ”的 空 间
22、形 态 进 一 步 优 化 都 市 区 空 间 资 源 配 置 , 实 现 生 产 空 间集 约 高 效 、 生 活 空 间 宜 居 适 度 、 生 态 空 间 山 清 水 秀 。 发 挥 中 心 镇统 筹 城 乡 发 展 的 节 点 作 用 , 加 快 小 城 市 培 育 和 中 心 镇 建 设 , 着 力打 造 一 批 特 色 小 镇 。(二 )加 快 都 市 区 基 础 设 施 共 建 。坚持交通先行,以交通闭合圈为基础,全面推进都市区“大交通” 建设,编制实施近、中、远期城际交通项目计划,发展高速公路、轨道交通、城际快速路、城际 BRT,加快都市区道路交通一体化建设,形成都市区“一小时通勤圈”和圈带城市“半小时联系圈” 。统筹布局供水、污水处理、环卫、公交、能源、通信等重大基础设施,实现跨行政区域的互联互通、共建共享。(三 )优 化 城 市 空 间 布 局 。加快完善市区“三纵三横”道路网,引导形成市区一体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