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积累并掌握文中的重要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 2. 学习本文结构严谨、说理透彻的特点,掌握这篇驳论文的反驳方法及语言特点。 3. 体会作者推行新法的坚定立场与对理想的不懈追求。 素养目标 素养目标 答司马谏议书配套新教材-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第八单元-第15课 答司马谏议书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 (今属江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仁宗庆历二年( 1042)登进士第。仁宗嘉祐三年(1058)上万言书,提出变 法主张,要求抑制大官僚地主和豪商的特权,改变宋朝积贫 积弱的局面,推行富国强兵政策。神宗熙宁二年(1069)任 参知政事,次年拜相。在神宗的支持下,制定并推行新法, 史称“王安石变法”。司马光执政后尽废新法(除置将法外 ),王安石忧愤去世。因封荆国公,故称“王荆公”。谥文 ,故又称“王文公”。 作者简介配套新教材-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第八单元-第15课 答司马谏议书 王安石的诗文多为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之作,体现了他的政治主张和抱 负。他的散文雄健峭拔,在“唐宋八大家”中独树一帜;诗歌遒劲清新,词虽不 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