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修五 生活中的法律常识第 2课时 民事权利和义务基础梳理一、 认真对待权利和义务1 民事法律关系的含义民事法律关系,是由民法调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我国民法通则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民事主体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民事法律关系包含三个要素:主体 (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 )、客体 (物、行为、人格利益等 )、内容 (民事主体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 2 民事权利的实现人们必须自觉运用法律来协调和解决这些在生活中产生的冲突。所有社会成员既要积极维护自己的权益,又要尊重他人的权益,使社会健康和谐地发展。权利人在实
2、现自己的权利,向他人追究法律责任的过程中,要注意民法规定的诉讼时效制度。民法通则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两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当事人在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后,应当及时提出相关请求。在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后再来起诉的,法院不再支持其要求保护权利的主张。二、 人身权的维护1 生命健康权是一个人最基础的权利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身体和健康是每个人从事一切活动必不可缺的物质条件。民法通则规定: “公民享有生命健康权 ”; “侵害公民身体造成伤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因误工减少的收入、残废者生活补助费等费用;造成死亡的,并应当支付丧葬费、死者生前扶养的人必要的生活费等费用。 ”2肖像权是
3、人们对其外部形象所享有的人格利益公民对自己的肖像享有再现、使用和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民法通则规定,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最高人民法院在司法解释中进一步规定,以营利为目的,未经公民同意利用其肖像做广告、商标、装饰橱窗等,应当认定为侵犯公民肖像权的行为。3 隐私权隐私,不一定是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法律对隐私的保护,是针对私人生活中不愿意让人知道的信息,是为了保障人们私人生活的安宁,使其不受干扰。我国对公民隐私的保护,是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如通讯自由、住宅不受侵犯等的具体体现。我国民法对于公民的隐私,是与名誉权一并保护的。最高人民法院在相关司法解释中进一步规定
4、,以书面、口头等形式宣传他人的隐私的,应当认定为侵害公民名誉权的行为。三、 依法行使财产权1把握所有权所有权是权利人可以支配其所有物,依照自己的意愿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并享有其利益的权利。我国的所有权按主体划分为三类:国有 (全民所有 )、集体所有、私 人所有。 除法律特别规定某些财产只能归国家或者集体所有外,其余财产 (包括生产资料 )可以由各类主体享有所有权。所有权的取得方式,因财产属性的差异而有所不同。对于动产,一般是按照交付的方式取得所有权。所有人按照转让其财产所有权的意图,直接把财产交给对方占有,对方就取得了该财产的所有权。对于房屋等不动产,则必须到相关部门办理产权登记,才能取得
5、所有权。机动车、航空器、船舶虽然属于动产,但由于价值重大,其产权的取得、变更,也需要依法办理产权登记。2理解用益物权用益物权,就是以财产的使用收益为目的的物权。在我国,用益物权主要包括建设用地使用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国有自然资源使用权、地役权等。3了解担保物权财产的所有人可以将其财产 (例如房屋、汽车、电脑、股票等 )设定抵押或者质押,一旦债务不能得到清偿,债权人就可以将该财产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该财产的价款优先受偿。这种以担保债权的实现为目的而产生的一类财产权,就是担保物权。四、切实保护知识产权1著作权著作权分为著作人身权和著作财产权。前者包括了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后者则按照作品的不同使用方式,相应地分为复制权、发行权、改编权、翻译权、汇编权、表演权、出租权、展览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摄制电影权、广播权、放映权等。著作权人对上述权利可以自己行使,也可以许可他人行使并获得报酬。著作权人还可以将著作财产权转让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