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1届)毕业论文题目基于文化变迁视角的浙江对外贸易发展的历史分析姓名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班级学号指导教师导师学科导师职称201年5月16日基于文化变迁视角的浙江对外贸易发展的历史分析摘要文化是一个经济发展的最终结点。文化变迁是一个继承与发展,一个吸纳与创新,一个文化现代化的过程。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贸易之间存在着互动作用,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地相互递进与融合。因此,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区域文化的不断递进。文章旨在对文化变迁和浙江省对外贸易发展的关系进行研究与分析。通过历史分析方法得出两者之间存在着协同发展的关系,并确定文化变迁对浙江省对外贸易发展的重要性。关键词文化变迁,对外贸
2、易发展,历史分析2011届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论文IABSTRACTCULTUREISONEOFTHEMOSTENDPOINTSOFTHEECONOMICDEVELOPMENTCULTURALCHANGEISANINHERITANCEANDDEVELOPMENT,ARECRUITANDINNOVATIONANDACULTUREMODERNIZATIONPROCESSREGIONALCULTURE,REGIONALECONOMICANDFOREIGNTRADEEXISTSTHEINTERACTIONBETWEENEACHOTHER,INTHEPROCESSOFHISTORICALDEVELOP
3、MENT,CONSTANTLYMUTUALDEVELOPMENTANDINTEGRATIONTHEREFORE,THESUSTAINABLEDEVELOPMENTOFFOREIGNTRADEISBASEDONTHEDEVELOPMENTOFTHEREGIONALCULTUREINTHISPAPER,WESTUDYTORESEARCHANDANALYSISTHERELATIONSHIPBETWEENCULTURALCHANGEANDTHEDEVELOPMENTOFFOREIGNTRADEINZHEJIANGTHROUGHTHEHISTORICALANALYSISMETHODSSOTHATITSB
4、OTHEXISTTHECOORDINATEDRELATIONSHIPBETWEENEACHOTHER,ANDMAKESURETHATTHEIMPORTANCEOFCULTURALCHANGEFORTHEDEVELOPMENTZHEJIANGFOREIGNTRADEKEYWORDSCULTURALCHANGE,THEDEVELOPMENTOFFOREIGNTRADE,HISTORICALANALYSIS目录摘要IABSTRACTII引言1一、文献回顾1二、区域文化对对外贸易影响的机理3(一)区域文化影响对外贸易的观念3(二)区域文化影响对外贸易的地理分布3(三)区域文化影响对外贸易的商品结构4三
5、、浙江文化变迁下的对外贸易发展判断4(一)浙江文化变迁的基本判定4(二)不同时期的浙江对外贸易发展51、浙江古代对外贸易发展状况52、浙江近代对外贸易发展状况73、浙江现代对外贸易发展状况8三文化变迁与对外贸易的协同发展关系11四、发掘浙江特色文化,促进浙江对外贸易发展的几点建议11(一)利用浙江吃苦耐劳、务实开拓精神,发展多元化对外贸易11(二)利用浙江“开放”精神,进一步利用外资促进出口12(三)利用浙江“诚信和谐”精神,健全浙江进出口公平贸易体系,引导企业走向合作互赢,营造良好的贸易秩序12五、结论12参考文献14致谢162011届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论文1引言文化变迁是文化研究的重要
6、内容之一,其研究涉及民族学、人类学、历史学、社会学、地理学等诸多学科。早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学者就开始讨论文化变迁与文化现代化罗荣渠,1990;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化变迁与现代化研究的文献开始增多;21世纪初,文化变迁与文化现代化研究的文献大量涌现。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文化面貌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文化变迁的研究。尤其是在金融危机后的这段时间里,世界货物贸易增长停滞不前,世界主要工业国出口纷纷下降,只有个别的国家略有增长。而与主要工业国形成鲜明反差的是,我国的外贸出口在金融危机下虽然有所影响,但仍然是一枝独秀,首先走出了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
7、响。本文选取与对外贸易和经济发展相关的文化因子与浙江省区域发展为个案,通过对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调查及历史文化的研究,探究浙江省对外贸易的发展之路,探讨如何建立文化与经济的协同共赢机制,推动经济社会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这样更有利于浙江区域进一步明确自己的区域文化,和有助于浙江省开创独有的文化外贸发展体系,力争外贸结构和形式的转型。本文中,所涉及的中国古代对外贸易包括邦国与邦国之间的经济合作与发展。因此,在基于文化变迁的视角下对浙江省对外贸易发展的历史分析是十分必要的。一、文献回顾目前,已有许多学者对文化变迁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与研究。“文化”的定义成百上千。从哲学角度来说,“文化”是与
8、“自然”相对而言的,是人工的产物而非自然的馈赠。自然慷慨地给予了人类许多的必需之物,但是却不能给予人类一点点的文化。文化是人类创造力的表现与确证,是最愚笨的人类区别于最聪明的动物的标识。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的科学顾问欧文拉兹洛ERVINLASZLO在多种文化的星球一书中所说,“文化是一个历史进程人类既是文化的创造者,又是文化的创造物。就像语言和宗教或法律和艺术一样,科学、技术和经济基本上是文化现象,由社会在它们的历史进程中创造,影响它们的进一步发展。美国社会学家约翰R霍尔认为“社会学的思想方法有助于我们理解文化社会学意义上的文化问题也应得到研究。”文化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产生出来后,其中一
9、部分进入了我们的生活,改变了我们的经验和生活方式文化变迁发生在一定的社会环基于文化变迁视角的浙江对外贸易发展的历史分析2境和社会文化背景当中;受社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泰勒认为“人类文化史是自然历史的一部分或者甚至是一小部分。我们的思想愿望和行动适合那些支配着波的运动、化学元素的化合及动植物生长的如此确定的规律相适应。这表明就向自然界的发展和进化有其固有的规律,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化,也有它的规律借鉴。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也可以发现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在原始文化中。泰勒提出了他认为普遍适用的两大原则第一,在文明中有如此广泛的共同性使得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拿一些相同的原因来解释相同的现象。第二,文化的各种不
10、同阶段可以认为是发展或进化的不同阶段而其中的每一阶段都是前一阶段的产物并对将来的历史进程起着相当大的作用。中国学者李燕2001认为文化变迁,文化现代化是对传统文化继承、批判与创新的过程,文化创新的过程。而文化创新在更加广阔的意义上,成为当今人类存在与发展的根基和动力源泉。文化创新不仅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更是实现代表先进文化的行动。文化变迁是对人的知识的现代化,是人的生存和发展境遇的现代化,是人的理想价值意义系统的不断更新和重建的过程,然而这些都是属于文化变迁的范畴。文化创新和文化现代化,文化变迁的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根据怀特的观点,文化是使人类的生命得以延续的手段,它向人提供维持生计、
11、保护、攻击、社会调节、外界适应和休养生息等需要的机制。要满足这些需要,能量是必不可少的。从历史上看文化的每一次重大进步都与新能源的发现和利用有关。怀特认为文化是一个组织起来的一体化系统并把文化系统划分为三个亚系统即技术系统、社会系统和思想意识系统。对于文化变迁和经济的发展的关系,不同的学者也存在着不一样的观点和看法。文化的变迁对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存在着三维空间的关系,促进,阻碍,中和。儒家思想有一个传统就是一直以来都善于吸纳其他思想为我所用。而正是这样一种优良传统,儒家思想才能在变化莫测的中国一直能够成为主导思想。但是,随着南宋以来儒家思想在中国社会中的统治地位的最终确立,儒家思想的这种优
12、良传统却不复存在了。从此以后,一直到明清时期,朱熹做注的四书和五经成为开科取士的唯一标准。而这恰恰限制了儒家思想在新的形势下的发展。不允许有任何突破的儒家思想也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阻碍了中国经济的发展。这一切,最终导致了中国在鸦片战争中被西方侵略者的“船坚炮利”打开了中国大门。中国近代思想的演变,一步一步地去适应社会的需求,引进和创造新的思维。“维新派”、“革命派”、“新儒家”和各种文化民族主义者以“中学”释“西学”2011届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论文3的行为,意在减轻中国现代化变革的阻力,试图把中国传统文化变成中国现代化的助力,这的的确确是有积极意义的。但同样存在负面因素,对中国大力引进西
13、方民主和科学资源起了一定的遮蔽作用。当然,批评他们牵强附会的人很多,但这种批评其实是不到位的,他们真正的目的并不在进行中西文化的历史比较,而在于西学的中国化。从现代化所需要的“民族凝聚”、“文化认同”和“社会整合”的角度来看,其积极意义远大于消极影响。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以文化变迁为切入点,从历史角度去分析浙江对外贸易发展的历程,以及研究文化变迁元素在历史中对我国浙江省对外贸易的影响和作用。二、区域文化对对外贸易影响的机理人类自从存在于地球上的那一刻起,就不断地通过劳动向前发展。由于种族和地域的不同,世界上各个民族创造着各自不同的文化,同时各个民族又共同创造着人类共同的文化。不可否认,没有交
14、流的文化仍然可以自己向前发展,但是,有了交流的文化其发展速度会更为迅速,这就是文化交流的意义。通过交流,各个民族之间的文化才能在交流中,不断地取长补短,实现文化互补。那么区域文化又是如何影响对外贸易的发展呢(一)区域文化影响对外贸易的观念文化交流不仅满足了不同文化群体的需求,更重要的是,它开发了新的和更多的文化需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基本物质需要得以满足的基础上,人们更多地关注文化,关注精神上和心理上的需要。人们从商品和服务中购买的主要是故事,情感,生活方式和心灵体验。因而,无论是货物贸易还是服务贸易,都将加入更多的文化因素。这样,在当前的对外贸易中,如何发挥独具特色的本土文化就显得尤为重
15、要。中国经济发展处于开放的环境中,充分利用丰富的文化资源,才能提高中国的国际贸易竞争力。显然,文化是通过意识形态来影响对外贸易中的观念,从而让人们产生对外贸易的行为。(二)区域文化影响对外贸易的地理分布对外贸易地理方位的选取好坏对我国整体贸易的有着直接的影响。不合理的贸易市场的选择,势必会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障碍。我国对外贸易的开始非常的早,在商周时期就有兴起,在当时商人就意识到地理方位的重要性。通过历史的回顾,可以看出,就各个朝代的对外贸易地理方向变化而言,局域文化距离均起有或大或小的影响,基于文化变迁视角的浙江对外贸易发展的历史分析4并且随着时代的推进,世界其他国家文化的日益成熟,各国间文化
16、差异不断显现出来,文化距离的影响力也随着加大。由于气候、交通、文化距离等诸多影响因素,随着朝代变迁,总体来说,主要的贸易国从大西洋地中海地区逐步转向亚太地区。(三)区域文化影响对外贸易的商品结构从国际贸易理论上看,由文化的民族性和时代性推导出的文化差异性恰好在国际贸易的比较优势中找到了生存的空间。因为差异的存在,才有了交流、交换的需要。在强烈的文化差异下,人们产生了对异域文化的需求,即希望从外来文化中获取本民族文化中稀缺的元素以满足自己的需要。文化的时代性则体现在文化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交流中不断形成新的文化,创造出新的比较优势。显然,文化影响了对外贸易的商品结构,各个国家之间他们都会利用自己与
17、他国的文化差异来生产自己的特色商品,从而满足交易的需要。区域文化是一个多学科的范畴,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一方面它借助人们的思维、语言、习惯直接展现出来,另一方面通过人们创造而产生的文化产品展现出来。它对对外贸易的影响远远不仅止于外贸观念上、外贸地理上和商品结构上,它影响对外贸易的途径和方式还有很多。也可以说,国际贸易的开展过程就是国际贸易文化外化过程。然而,文区域化作用于对外贸易具有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三、浙江文化变迁下的对外贸易发展判断(一)浙江文化变迁的基本判定浙江是一个历史文明古都,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素有“文物之邦”的美誉,积储深厚,历史悠久。从远古的建德人开始,河姆渡、马家浜和良
18、渚原始文化揭开了文明的篇章。然而浙江文化的发展,它最开始是依赖于魏晋南北朝以后的南北文化交融;但宋代的两浙学术大盛,其主流却皆非发源于浙江境内;由于受到佛学的思想元素的影响,阳明心学成为了当时的大学派,而浙江又处于东南沿海地区,在明中叶以后就受到西学的影响。令人欣喜的是,浙江学人对西学批判和吸收的热情给当时的浙江吹进了一股清新的西学之风,给浙江的传统文化结构中融入了新的文化因子,使浙江成为了启蒙思潮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这是浙江古代文化的变迁历程。在浙江的近代历史中,基于中国社会近代史的背景下,当时整个社会处于一种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状态,内忧外患,救国图存是民族的志向,也是中华儿女的历史责任。最终
19、,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资本主义,官僚主义三座大山,取得了伟大胜利。然后,历史不应该忘记,历史也不应该被忘却。在当时的浙江的领土2011届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论文5上,有这么一群革命志士为之奋斗,梁启超、龚自珍、蔡元培、周树人等等。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由于受文化大革命的影响,浙江动荡不安,经济停滞不前。而一个以损失工业和经济作物为代价、鼓励生产粮食的政策更使这些问题不断恶化。毛泽东的自力更生政策以及对沿海贸易的缩减,切断了宁波和温州这样沿海城市的生命线。但1978年后改革开放以后,浙江经济像雨后春笋一样不断的茁壮成长。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走出
20、了一条具有浙江特色、符合浙江实际的发展路子。全省经济发展迅速,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国保持领先地位,并成为全国经济增长速度最快和最具活力的省份之一。(二)不同时期的浙江对外贸易发展对外贸易对于在当今这样的商品经济时代,它是一个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一个必不可缺的过程。那么在于中国这个大环境背景下,什么样的对外贸易才能促进经济更好的发展,什么样的社会态势才适合对外贸易的发展,简单地说,也就是什么样的社会文化意识形态下,对外贸易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经济发展的一部分。从古到今,各个不同政治时代在对外贸易上都有不同的发展政策,同样的说,不同政治时代的对外贸易都有其时代特点的不同烙印。那么,本文下面部分将把
21、中国历史发展分为古代、近代和现代这三个时期对浙江省的对外贸易发展进行分析。1浙江古代对外贸易发展状况在古代,对外贸易并没有像当今一样显得那么的重要。先秦时期的对外贸易主要指诸侯国之间的贸易;只有在秦统一中国以后,中国历史上真正的对外贸易才出现,在这个时候的对外贸易主要是指对中国境外的陆路与海上贸易,以及境内各民族(如汉与匈奴)间的贸易。在中国的古代封建社会,由于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人们一般都不太会去重视在社会产品中所占的份额很小的对外贸易。古代浙江的大量居住人口是越人,他们很早就掌握了造船和航海的技术。史记东越列传肯定了宁波是当时的出海之地,航行已达台湾岛和日本西南岛屿。考古发掘资料证明,古代
22、浙江地区是良渚文化和河姆渡文化的发祥地。生产工具从使用木耜到向青铜器、铜制和铁制工具的变革,使生活在江南优越地理环境中的先人们很早就发展了农业及其他副业,建立起江南经济的文明。杭州在吴越时期公元907978年,其对外贸易也已初具规模,和日本、高丽今朝鲜境内、大食今阿位伯地区等国的民间贸易逐渐发展。又据吴越备史记载,浙江最早从海南大食国(即今伊朗)取得火油(即煤油),以铁筒盛之,用火点燃,其烈焰弥盛。文化变迁在社会的方方面面,以丝绸之路为起点,统观我国的贸易地理方位的变基于文化变迁视角的浙江对外贸易发展的历史分析6化。由于气候、交通、文化距离等诸多影响因素,随着朝代变迁,总体来说,主要的贸易国从
23、大西洋地中海地区逐步转向亚太地区。丝绸之路的基本路线定于两汉时期,包括南道、中道、北道三条路线。在两汉时期,通过这三条路线将我国的丝、绸、绫、绢等丝绸制品,源源不断的输往中亚及地中海地区,后期还输向印度等地。唐朝时期,浙江经济迅速发展,商品经济日趋繁荣,日本等国的商船多次停泊我省明州、台州、温州等港口进行贸易往来。在唐朝时期,江南农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江南手工业的繁荣。丝织品种更为繁多,花样更奇艳,染色技术更高,能生产出十分精美的绫、罗、锦、绣;矿冶业大多民营,瘦政府保护,矿产量增大,种类增多;铁农器、银饰品、铜镜等金属制造进一步发达;瓷、漆器等高贵工艺品制造更为精美;造纸业进一步扩大规模。这样
24、进一步扩大了浙江省的海外贸易。与此同时,浙江与外界的文化交往也日趋频繁,著名的遣唐使阿倍仲麻吕汉名晁衡和名僧最澄法师就是从宁波港返国的。宋代的对外贸易是在商品经济与航海技术的发展和繁荣的基础上而兴盛起来的,是中国古代对外贸易史上的鼎盛时期。宋代对外贸易的发展与繁荣缓解了宋朝国内的财政危机,顺应了自隋唐以来南北经济构成一体的趋势。与前代相比,宋朝与海外各国的贸易范围进一步扩大,沿海地区对外贸易港口陆续增多,来通商的国家有50多个,形成了通向日本、高丽、东南亚、印度H波斯、阿拉伯的海上丝绸之路。进出口商品数量和品种大为增加,而且对社会经济和国家财政的影响也远远超过前代。南宋和元朝时期,浙江省特别是
25、龙泉地区,以其出产的一种独特的青花(陶胚)瓷而闻名于世。元代的龙泉青瓷釉要薄一些、偏绿色,陶体更大,上面有一定的装饰,形状来源于中东的一些瓷器和金属器皿。元代大批量生产的青瓷从中国出口到南亚、中东,到了明朝,瓷器甚至出口到了欧洲。古代浙江的港口以明州、温州、杭州、澉浦(今海盐及其南边)、华亭(今上海松江地区附近)、双屿港(今舟山东南边)为主。浙江在明清时期,对外贸易政策多变,海疆时开时禁,但地处东南沿海的浙江与海外贸易往来从未间断。1840年以后,按照不平等条约,宁波(1844年1月1日)、温州(1877年4月1日)、杭州(1896年10月1日)被迫相继开埠对外贸易,客观上促进了浙江外贸发展。
26、从1840年至1949年的百年间,虽然对外贸易受政策影响时好时差,但总的还是在发展。古代浙江的对外贸易产品中主要有丝绸、陶器、漆器、瓷器。后续在不断的发展中,药材、茶叶和工艺品等物品也成为了贸易对象。由于浙江的丝绸产量和质量优越性,杭州被誉为了“丝绸之府”。在浙江古代对外贸易中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特征。2011届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论文7贸易方式上浙江的对外贸易先以陆路为主,后发展以海上贸易为主。贸易目的上官方贸易不以营利为主要目的,而着力于加强友好往来。贸易产品类型上主要都是高档的高层奢侈消费品丝绸,瓷器等。贸易产品的品种和总量都是不断的增长。贸易地理上以东南亚和日本等周边国家为主,不断向欧
27、洲等其他地方扩散。2浙江近代对外贸易发展状况中国的近代相对于传统而言,近代化的过程就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变迁过程,它将引起社会生产力、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思想文化乃至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心理态度的变化,其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西方世界的近代化又称资本主义化。在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近代化具有明显特色。近代中国前80年近代化可称为资本主义化;后30年又增加新的内涵,即由无产阶级领导的为社会主义开辟道路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在此过程中,必须解决两大问题一是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二是繁荣富强和持续发展。在中国的近代化过程中,它是一个中国从封建、黑暗、传统的社会不断走向自由、民主的过程。1
28、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后,中国的主权独立、领土完整和国家尊严遭受了严重的践踏,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出现了亡国灭族的生存危机。在中英第一次鸦片战争和中法战争中,浙江人民奋起抗击,抵御西方列强的侵略,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事件。然而,在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清政府那个所谓的“天朝上国”美梦已经被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打开了。清政府战败后,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自从1840年以后,按照不平等条约,浙江的宁波(1844年1月1日)、温州(1877年4月1日)、杭州(1896年10月1日)被迫相继开埠对外贸易,这在客观上促进了浙江对外贸易的发展。虽然从1840年至
29、1949年这百年间,对外贸易受政策影响时好时差,但在总体上来说,浙江省对外贸易还是在发展的。在新中国成立前的近百年时间里,浙江口岸在进出口贸易方面,对内辐射江西、闽北、安徽,成为土货出口、洋货入口的转运中心;对外与日本、美国、英国、俄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丹麦、瑞士、越南、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印尼、锡兰等进行贸易往来。进口的主要有鸦片、棉布、呢绒、五金及矿石和杂货等五类近百种商品。仅鸦片一项从宁波和杭州两个海关进口的每年都有几千担,占进口商品总额的一半以上。浙江进口的主要国家日本、英国、美国,其次是德国、基于文化变迁视角的浙江对外贸易发展的历史分析8俄国、法国、意大利、比利时
30、、荷兰,再次是丹麦、瑞士、马来西亚和泰国。1919年以前从日本输入的品种最多,1919年以后国内掀起抵抗日货浪潮,日货受抑,代之而起的是美、英货。1925年“五卅”运动后,美、英货也受到抵制,此后至1949年对外贸易一直不景气。在浙江近代贸易中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特征。贸易方式上贸易方式上基本不变,但是从贸易顺差变为了贸易逆差,国内白银大量外流,变主动贸易为被动贸易。贸易目的上主要以营利为目的为主,国家之间的赠送变为了一种礼数。贸易产品类型上产品类型扩大化,从古代的高档奢侈消费品不断扩大到日常的生活日品,但是鸦片却成为了贸易中的最大部分贸易地理上从东南亚和日本等周边国家扩展到欧洲各国3浙江现代对
31、外贸易发展状况新中国成立以后,浙江省的对外贸易逐渐恢复正常并得以发展。1952年全省外贸收购额达11649万元,主要是茶叶、柑桔、厂丝等农副产品及其加工品。以后逐年增加,至1975年调拨口岸出口的交货值也未突破10亿元人民币,出口货物仍以农副产品及其加工品为主,主要是茶叶、冻猪肉、绍兴酒、水海产品、畜产品、厂丝、麻袋、竹编品、活猪、绸缎、棉布等。1958年,开始对前苏联、东欧、朝鲜、越南等国出口,由总公司统一成交,浙江负责交货结汇。主要产品为厂丝、绸缎、大米、冻猪肉、冻鱼等。1976年开始对港澳地区鲜活商品的陆运出口,主要商品是活大猪、中猪、活家禽等。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浙江省
32、对外贸易事业迅速发展。1980年起开始全面自营出口,当年出口额为23692万美元。1981年开始自营进口业务,当年进口额为5992万美元。出口商品结构不断改善,出口商品从农副产品及其加工品扩大到化工医药、五金矿产、机械、轻纺和工艺品等。浙江外贸市场朝多元化方向拓展,外贸进出口额逐年发展。特别是1988年外贸体制改革,实行“自负盈亏、放开经营、加强管理、联合对外”后,浙江省对外贸易发展加快,1990年全省进出口总额达2549亿美元,其中出口2259亿美元,进口29亿美元,外贸收购额达1389亿元。然而出口商品结构也有了新起色丝绸、茶叶、纺织品、粮油食品、工艺品、土畜产和轻纺等传统出口产品销势常旺
33、不衰,家用电器、电讯设备、轴承、电工器材、机械设备、五金、化工、医药等新兴商品出口快速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走出了一条具有浙江特色、符合浙江实际的发展路子。全省经济发展迅速,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国保持领先地位,并成为全国经济增长速度最快和最具活力的省份之一。2011届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论文9据表一浙江省统计年鉴数据计算,浙江省的对外贸易从1986年的129291万美元增长到了2009年的18773488万美元,增长了1452倍,平均年增长率为631,其中出口额从109128万美元增加到13302032万美元,增长了12190倍,平均年增长率为53。在利用外资方面
34、,从1986年的1853万美元增加到了993974万美元,增加了5364倍,平均年增长率为2332。从上述数据可以反映,在浙江省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经济不断地发展,在合理利用外商投资不断增加的背景下,浙江省的对外贸易发展事业也是蒸蒸日上。表一19862009年浙江进出口总额与外商直接投资单位(万美元)年份进出口总额出口总额外商直接投资198612929110912818531987149984123406233719881986281490042957198925138718722251811990277342218881484419913850522906829162199249990735
35、712729398199367326943231310327119948991446086571144491995115123076978212577519961254126804147152021199714277321011113150345199814853821086623131802199918305401287125153262200027832651994279161266200132799692297747221162200241956502941102316002200361410834159499544936200485213125814638668128200510739
36、12376803537722712006139146861008942788893520071768563312827293103657620082111092715426700100729420091877348813301032993974数据来源浙江省统计年鉴1998年,在全国受到亚洲金融危机影响的背景下,我省外贸出口但仍保持增长态势。全省全年进出口总额1485382万美元,比上年增长403,其中出口1086623万美元,比上年增长75。我省出口额超过山东、福建,列广东、上海、江苏之后,居全国第4位基于文化变迁视角的浙江对外贸易发展的历史分析102008年,在全国受到世界性的金融危机的背
37、景下,浙江省对外贸易受挫,2009年度,浙江省对外贸易额为18773488万美元,比2008年下降1245。其中对外贸易出口额比上年下降1598。表二浙江省20062009年度对外贸易出口商品结构单位(万美元)项目名称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机电产品4236303555798068048005550552高新技术产品101622610173601371880987404农副产品667890722936768496673752服装及衣着附件1592516185932821579992073888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1381340170057020665321901720鞋类321
38、311383975430475440849家具及其零件306771428998532036504529塑料制品194582194183204849223595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部件17331417295414462087461灯具、照明装置及类似品137086173954197926167486旅行用品及箱包127189166472205288177738汽车零件165914239266307348247372电话机43748731809215789138309床垫、寝具及类似品120221154161153864145073船舶81082175039324575434872医药品84849
39、109820173650162856电线和电缆122012162613191263142106摩托车59372648698364740168通断及保护电路装置98565130477150626131958钢铁或铜制标准紧固件105283152434217990107858数据来源浙江省统计年鉴根据表二浙江省统计年鉴数据计算,浙江省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中机电产品的出口从2006年的4236303万美元增加到2009年的5550552万美元,增加了131倍。高新技术产品从2006年的1016226万美元增加到2008年的1371880万美元,增加了135倍,但是受到2008年度的金融危机影响,2009
40、年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受挫。农副产品从2006年的667890万美元增加到2009年的673752万美元,增加了1009倍,涨幅不大。从上述资料可以看出浙江省对外贸易产品结构的变化,已经从过去的以农产品的初级产品为主的外贸结构逐渐转变为以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的外贸出口结2011届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论文11构。三文化变迁与对外贸易的协同发展关系人类社会发展到今日,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经济发展和文化变迁就像一驾马车的两组车轮,共同承载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在这个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文化变迁和对外贸易存在着协同发展的关系。所谓的协同发展,就是指协调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不同资源
41、或者个体,相互协作完成某一目标,达到共同发展的双赢效果。协同发展论已被当今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确定为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那么也就是说文化变迁与对外贸易的发展是符合可持续发展规律,共荣共存的。在浙江省的对外贸易发展和文化变迁历程中,两者相辅相成,共同进步,相互影响。文化变迁过程中,朝代的更替,意识形态的转变,制度的变革等自然环境的变化以及社会文化环境的变化都将影响对外贸易发展的状况,如贸易方向和贸易地理的扩展,商品结构的变化,贸易总量上的增加等。同样,对外贸易的变化将同样促进文化的变迁,产生一种新的文化意识形态。四、发掘浙江特色文化,促进浙江对外贸易发展的几点建议在中国古代对外贸易中,对外开
42、放,加强对外经济文化交流,才能促进社会进步,闭关锁国只能造成国家、民族的落后;加强联系、互相学习、互相促进是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适应历史发展趋势而行者存,逆历史发展趋势而行者亡;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是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条件;和平友好交往是我国人民同外国交流的主流,说明我国古代人民是爱好和平、崇尚友好的人民。联系我国对外开放有关政策,充分说明党的决策的正确性,改革开放二十几年经验表明坚持对外开放是发展经济、振兴祖国的必由之路。所以根据时代的背景,结合浙江的特色文化,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希望有助于浙江省对外贸易事业的发展。(一)利用浙江吃苦耐劳、务实开拓精神,发展多元化对外贸易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
43、浙江先人卧薪尝胆、励志奋发、“三过家门而不入”的自强精神得到了发扬和继承,浙江人似乎从不为困难和逆境所折服。浙江人应该积极利用这吃苦耐劳、务实开拓的精神推动外贸企业实施“科技兴贸”战略,重点支持高新技术和机电产品研发项目,变以初级商品为主的出口类型先工业制成品和高附加值的高新技术产品转变,同时,努力提升出口农产品质量和档次,鼓励农产品出口企业建立质量可追溯体系和开展境外宣传推广。不断创新对外贸易的方式完善“市场多元化基于文化变迁视角的浙江对外贸易发展的历史分析12战略”,与多地区和国家制定贸易伙伴发展战略,促进双方互助、互利、互赢。(二)利用浙江“开放”精神,进一步利用外资促进出口“开放”,就
44、是全球意识、世界胸襟,就是海纳百川、兼容并蓄,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浙江人要进一步增强全球眼光和战略意识。要有跳出浙江发展浙江的大手笔,具备积极参与全球化合作与竞争的勇气和胆略,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参与国内外的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努力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提高我们浙江的知名度。进而,更好的利用外资,优化投资环境,提升省内产业配套能力,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注重引进重大型的跨国公司向浙江省转移附加值较高的加工制造环节,服务外包业务,建立技术研发机构,鼓励外资通过组建合资企业、合作生产、联合制造等方式向浙江省转移先进技术,从而促进浙江民营企业的出口竞争力。(三)利用浙江“诚
45、信和谐”精神,健全浙江进出口公平贸易体系,引导企业走向合作互赢,营造良好的贸易秩序“诚信”,就是重规则、守契约、讲信用、言必信、行必果。“和谐”就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由于浙江省企业文化的特殊性,浙江出口企业多为中小型企业,由于资金、技术以及人才的限制,开拓国际市场能力有限。积极利用浙江诚实立身、信誉兴业的“诚信”精神和和美与共、和睦有序的“和谐”精神,在政府层面上健全进出口公平贸易体系,引导企业走向合作互赢,营造良好的贸易秩序。以防止企业之间低价竞销、恶性竞争和知识产权的侵犯,保护同类出口企业的利益,提高出口竞争力。五、结论通过上述文化变迁与对
46、外贸易发展的定性分析,得出以下结论文化变迁对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具有双重作用。当商品经济不发达的时候,经济会制约文化朝着合理正确的方向发展;同时文化的不合理一般与经济的不发达也有着密切的联系,这是因为不合理的文化直接根植于落后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土壤中的。在经济不发达的时期,人们已经习惯了传统的生活方式,普遍缺乏商品观念。这些现象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已经成为了我国民族经济发展的变革阻力。综上所述,经济的发展与变革离不开文化的变革与创新,而文化的变迁、发展和完善,同样也离不开经济的发展和变革,民族经济变革和文化变迁是一个相互依赖、2011届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论文13相互促进的协同发展的过程,一个相互制
47、约的辩证发展过程。目前,我国市场化程度普遍不高的情况下,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水平起决定作用的因素还是以政府行为和受区域文化决定的民间行为为主,不同地区由于区域文化不同对民间行为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例如浙江等沿海地区历来就有经商的传统,因而经济发展过程中民营经济十分活跃,对当地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而广大的中西部地区由于受农耕文化的影响,民营经济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这就需要政府行为来进行引导,结合本地的传统文化,发展特色产业,并对本地区的资源进行整合,以达到发展本地区经济发展的目的。故,基于文化变迁视角的浙江对外贸易历史的分析有利于为相关部门制定对外贸易发展和经济发展政策提供参
48、考意见,更好的促进浙江省的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发展的进程。基于文化变迁视角的浙江对外贸易发展的历史分析14参考文献1(美)约翰霍尔;文化社会学的视野;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14、17页2德沃尔夫冈查普夫现代化与社会转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2页3(英)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2、1页4(美)摩尔根;古代社会;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35页5(英)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1卷32页6美)怀特;文化的科学;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351页7赵红英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文化因子研究以五金文化与水康发展为个案J价格月刊,2007
49、,38张佑林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9王铭铭文化变迁与现代性的思考1民俗研究19981LL410李燕文化现代化人的全面发展之路J教学与研究,20011011赵伯乐文化现代会的涵义及特征初论,思想战线2002年第28卷第4期12张静和周三胜中国文化现代化的特征,社会科学2005年第10期13李宗桂“文化学”建设与文化现代化社会科学版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5卷第6期。14高丙中主文化、亚文化、反文化与巾国文化的变迁J社会学研究19971LL311715郑广永胡存之历史变迁与文化变迁J北方论从20036858816容观童关于文化和文化变迁的研究一人类学法论研究之四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1283317中国古代经济史/齐涛主编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91218中国近现代经济史18421949/赵德馨著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3819朱家良“浙江经济体制改革的路径和特,最”,载浙江省体改委改革与发展研究所编改革与发展研究1998年12月总48期。20史晋川、汪炜、钱滔等民营经济与制度创新“台州现象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21张芝萍、郑栋、俞扬宁波区域文化递进与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浙江师范大2011届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论文15学学报社会科学2009版。22PATRICIA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