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福州市江阴港区壁头作业区疏港路东段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专家评审意见2017 年 6 月 9 日,福州市海洋与渔业局在福州市组织召开了福州市江阴港区壁头作业区疏港路东段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 (以下简称“报告书” )评审会,出席会议的有福州海事局、中国海监福州市支队、福清市海洋与渔业局、中国海监福清市大队、福清市江阴镇人民政府、福州市江阴工业区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建设单位)和浙江环科环境咨询有限公司(报告编制单位)等单位的代表和 5 位特邀专家(名单附后)共 17 人。与会代表和专家听取了建设单位关于项目概况的介绍和环评单位关于报告书主要内容的汇报,经质询、讨论和评议,形成如下评审意见:一、工程概况与工
2、程分析1、工程概况福州市江阴港区壁头作业区疏港路东段项目)位于江阴半岛东部片区,江阴港区规划的 18#26#泊位后方,规划港口物流园区内。本项目包括一条主路和两条区间道路,其中:主路为东西走向,长 3797m,红线宽 81m(含北侧绿化带 23m,道路 50m,防浪墙及其平台 8m) ;区间道路 1 长 398m,宽 50m;区间道路 2 长 394m,宽 50m。工程采用填海造地建设道路,主要建设南侧和东侧护岸工程、道路工程和北侧护坡。项目总投资约 29101.85 万元,施工期估算 18 个月。本项目用海类型为“交通运输用海”之“路桥用海” ,用海方式为“填海造地”中的“建设填海造地” ,
3、拟申请用海面积 37.5130 公顷,申请用海期限为40 年。2、工程分析(1)施工期主要的污染环境影响为:施工产生悬浮物对水环境的影响;工程占海及入海悬沙对生物资源的损害。(2)非污染环境影响为:工程实施后局部海域的流速、流向等水动力条件发生改变;由于水动力边界条件发生改变,导致冲淤环境发生变化;工程所在海域底质生态环境造成破坏。评审组认为,工程概况和工程分析基本清楚。应补充完善如下内容:(1)补充软基处理方案、工程建设土石方工程量及土石方平衡分析、内侧护坡结构及其图件和施工方案等,完善工程分析;(2)补充工程防潮设计标准及与恶劣气候条件下的适宜性评价内容。二、与海洋功能区划及相关规划的符合
4、性分析本工程位于“江阴港口航运区(A2-19) ”,工程建设符合福建省海洋功能区划(2012-2020 年) 中用途管制、用海方式和海洋环境保护要求;符合福建省海洋环境保护规划(20112020) 、 福州港总体规划等。评审组认为,海洋功能区划及相关规划的符合性分析结论基本客观。应补充完善以下内容:(1)补充项目建设与福州港总体规划、福州市江阴工业集中区总体规划的符合性分析;(2)补充项目建设与区域建设用海规划、区域道路路网规划、区域防潮排涝规划的衔接性和协调性分析;(3)补充项目建设生态用海评价内容,完善环境可行性分析。三、评价技术方法和路线、评价范围、评价内容、评价等级、评价标准和主要环境
5、保护目标1、评价范围海洋评价范围是以水文动力环境、海洋生态环境等评价要素评价范围的最大外包络线为界,同时考虑周边地形地貌和敏感目标分布情况,即以工程所在位置为中心,向内至兴化湾底,向外至小日岛,总面积约750平方公里。2、评价内容主要评价内容包括:水质环境、沉积物环境、海洋生态和生物资源环境、地形地貌、水文动力环境和环境风险。3、评价等级海洋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水文动力环境 1 级、水质环境 1 级、沉积物环境 2 级、生态环境 1 级、海洋地形地貌与冲淤环境 1 级、环境风险二级。4、评价标准评价海域海水水质执行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中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沉积物执行海洋沉积物
6、质量(GB18668-2002)第三类标准;海洋生物执行海洋生物质量标准 (GB18421-2001)中的第三类标准;船舶污染物执行船舶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沿海海域船舶排污设备铅封管理规定 。5、环境敏感区和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本项目海域主要环境保护目标为电厂取水口、确权养殖和现状养殖区和陆域村庄。评审组认为,评价技术方法可行、评价范围基本合理,环境保护目标判定基本准确。基本符合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要求。应补充以下内容:(1) 根据环境功能分区,完善评价标准的选择;(2) 完善评价范围及环境敏感和保护目标的界定。四、环境质量现状与评价1、海洋水文动力与冲淤环境现状与评价工程所在海域潮汐特性为
7、正规半日潮,潮流基本沿测区的等深线运动。大、小潮期垂线平均最大流速的变化范围分别为 4292cm/s、16 61cm/s。该海域实测含沙量平均为 0.058mg/ml。悬浮物主要以粘土质粉砂为主,表层底质受局部区域的影响,表现出粘土质粉砂和粉砂质粘土为主。评审组认为,海洋水文动力与冲淤环境现状与评价分析基本反映了评价海域的水文动力环境现状特征。应梳理潮流现状分析内容。2、海水水质现状与评价pH、溶解氧、化学需氧量、石油类、砷及重金属(铜、铅、锌、镉)等水质调查因子均符合海水水质标准第一类评价标准,汞符合海水水质标准第二类评价标准,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超第四类标准。评审组认为,海水水质现状调查与评
8、价基本反映了调查海域海洋水质的质量状况。建议删除与本项目无关的现状资料;核实评价方法;完善调查数据信息。3、海洋沉积物质量现状与评价总汞、砷、铅、铜、锌、镉、铬、硫化物、有机碳的含量均符合海洋沉积物质量第一类评价标准,评价海域内沉积物环境质量现状良好。评审组认为,海洋沉积物质量现状与评价基本反映了调查海域海洋沉积物的质量状况。4、海洋生物质量现状与评价贝类中铜、铅、锌、汞、砷、镉、石油烃测值均符合海洋生物质量(GB18421-2001)第一类生物质量标准;鱼类、甲壳类中铜、铅、锌、汞、镉测值均符合全国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简明规范中海洋鱼类、甲壳类体内污染物评价标准。评审组认为,海洋生物质量
9、调查与评价基本反映了调查海域海洋生物的质量状况。5、海洋生态环境(包括渔业资源)现状与评价(1)叶绿素-a2016 年春季调查海域各站位表层叶绿素-a 测值变化范围为 1.783.11g/L,均值为 2.18g/L; 中层叶绿素 -a 测值变化范围为 1.511.62g/L, 均值为 1.56g/L;底层叶绿素 -a 测值变化范围为 1.052.15g/L,均值为 1.45g/L,各层叶绿素-a 均值为 1.73g/L。2016 年秋季调查海域各站位表层叶绿素-a 测值变化范围为 1.122.43g/L,均值为 1.67g/L; 中层叶绿素 -a 测值变化范围为 1.051.12g/L, 均值
10、为 1.08g/L;底层叶绿素 -a 测值变化范围为 0.871.93g/L,均值为 1.31g/L,各层叶绿素-a 均值为 1.35g/L。(2)浮游植物2016 年春季调查期间调查海域共鉴定出浮游植物 3 门 37 属 82 种。调查海域浮游植物密度范围为 22.3410367.50103 cells /m3,平均值为40.22103 cells /m3。整个调查海域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均值为 2.88,均匀度均值为 0.73,丰富度均值为 1.74。2016 年秋季调查海域共鉴定出浮游植物 3 门 34 属 59 种,调查海域浮游植物密度范围为 11.2610347.16103 cells
11、 /m3,平均值为 21.63103 cells /m3。整个调查海域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均值为 2.94;均匀度均值为 0.75;丰富度均值为 1.88。(3)浮游动物2016 年春季调查期间调查海域共鉴定浮游动物 9 大类 49 种。调查海域浮游动物生物量测值范围在 52.62263.70mg/m3,生物量均值为 140.20mg/m3,个体数量密度范围为 437.942980.00ind./m3,均值为 1306.31 ind./m3。浮游动物种类多样性指数均值为 2.73,丰富度指数均值为 1.17,均匀度均值为0.70。2016 年秋季调查海域大型浮游动物共鉴定浮游动物 8 大类 34
12、 种。调查海域浮游动物生物量测值范围在 28.36255.78mg/m3,生物量均值为86.34mg/m3,个体数量密度范围为 333.491723.75nd./m3,均值为 688.31 ind./m3。浮游动物种类多样性指数均值为 2.50,丰富度指数均值为 1.16,均匀度均值为 0.66。(4)浅海大型底栖生物2016 年春季调查海域共鉴定底栖生物 6 门 61 种。栖息密度测值范围为170480 ind./m2,栖息密度均值为 304 ind./m2,生物量测值范围为10.3340.17g/m2,生物量均值为 21.87g/m2。底栖生物种类多样性指数均值为 2.97,丰富度指数均值
13、为 2.26,均匀度均值为 0.83。2016 年秋季调查海域共鉴定底栖生物 5 门 43 种。栖息密度测值范围为130470 ind./m2,栖息密度均值为 266ind./m2,生物量测值范围为25.7692.64g/m2,生物量均值为 57.73g/m2。底栖生物种类多样性指数均值为 2.81,丰富度指数均值为 1.93,均匀度均值为 0.86。(5)潮间带大型底栖生物2016 年春季调查海域 3 个断面共鉴定潮间带生物 6 门 51 种。栖息密度范围为 72356ind./m2,平均值为 201ind./m2,生物量测值范围为13.2562.18g/m2,平均值为 35.33g/m2。
14、多样性指数均值为 2.76,丰富度指数均值为 1.68,均匀度均值为 0.84。2016 年秋季调查海域 3 个断面共鉴定潮间带生物 5 门 48 种。栖息密度范围为 84308ind./m2,平均值为 179ind./m2,生物量测值范围为18.6468.77g/m2,平均值为 41.00g/m2。多样性指数均值为 2.36,丰富度指数均值为 1.44,均匀度均值为 0.77。(6)鱼卵和仔、稚鱼现状调查与评价2016 年春季,海域调查定性样品共鉴定鱼卵 2 目 5 科 7 种,仔稚鱼 3 目 5 科 7 种。根据垂直采样调查数据,共有 11 个站位采集到鱼卵密度范围为 0.153.59in
15、d./m3,均值为 2.04 ind./m3,采集到仔、稚鱼共有 11 个站位,仔、稚鱼密度范围为 0.162.28 ind./m3,密度均值为 0.87 ind./m 3。2016 年秋季,海域调查定性样品共鉴定鱼卵 5 目 7 科 7 种,仔稚鱼 3 目 6 科 6 种。根据垂直采样调查数据,共有 10 个站位采集到鱼卵密度范围为 0.716.31 ind./m3,均值为 1.64 ind./m3,采集到仔、稚鱼共有 10 个站位,仔、稚鱼密度范围为 0.322.10 ind./m3,密度均值为 0.75 ind./m 3。(7)游泳动物现状调查与评价2016 年春季调查海域拖网样品中共出
16、现游泳动物 54 种。渔 获 物 重 量为 706.14kg/km2,尾 数 密 度 均 值 为 22.91103ind./km2。调查海域渔获物重量多样性指数(H)均值为 3.71;丰富度指数( d)均值为 1.63;均匀度指数(J)均值为 0.82;单纯度指数(C)均值为 0.11。尾数多样性指数(H)均值为 3.86;丰富度指数(d)均值为 2.57;均匀度指数(J)均值为 0.86;单纯度指数(C)均值为 0.11。2016 年秋季调查海域拖网样品中共出现游泳动物 59 种。渔 获 物 重 量为 953.94 kg/km2,和 尾 数 密 度 均 值 为 18.44103 ind./k
17、m2。渔获物重量多样性指数(H)均值为 3.67;丰富度指数(d)均值为 2.63;均匀度指数(J)均值为 0.82;单纯度指数(C)均值为 0.11。尾数多样性指数(H)均值为 3.49;丰富度指数(d)均值为 2.63;均匀度指数( J)均值为 0.78;单纯度指数(C)均值为 0.14。评审组认为,海洋生态环境(包括渔业资源)现状资料基本反映了调查海域、调查时段的海洋生态现状。应补充以下内容:(1)潮间带 3 条断面的地形地貌、底质类型等环境概况;(2)补充海洋生物现状调查情况的说明。6、其它评价内容(包括大气、固体废物、噪声、放射性、电磁辐射、热污染、人文遗迹、景观、自然保护区等)的环
18、境现状与评价现状监测数据表明:评价区域环境空气中的 SO2、NO2、TSP 浓度值均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二级评价标准要求,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良好。昼间、夜间声环境监测结果均达到 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中相应的噪声标准要求,项目所在区域后林村、西兰村、何厝村、下堡村的声环境现状较好。评审组认为,大气、固体废物等内容调查与评价基本反映了调查海域的环境现状与评价。五、环境影响分析预测1、海洋水文动力与冲淤环境从预测结果来看,本工程围堤的实施将使得涨、落潮流路更顺畅,工程前后潮流的流态基本没有发生变化,但从流速大小变化上看,围堤建成后,围堤南侧水域
19、2km 范围内流速有增大趋势,最大增量为 0.05m/s,在围堤东西两侧流速有减小趋势,减小幅度最大的位于围堤东侧,最大减小量为 0.08m/s。围堤的实施仅对工程周边 2km 范围内的流速大小存在影响,对潮流流态以及对整个兴化湾内的水动力条件的影响较小。工程建成后将引起围堤东侧有淤积现象,最大淤积量为 0.25m/a,在围堤东南侧转角处,虽然围堤设计为圆弧形围堤,但仍有绕流现象,由于水流在该区域的作用,局部有冲刷现象,最大冲刷量为 0.13m/a,而在围堤南侧,地形的冲淤变化不明显。在距离本工程东南侧 1.5km 的外海区域,项目所引起的冲淤变化基本不会对其产生明显影响。从整体上看,本工程围
20、堤的实施仅对江阴壁头东侧局地区域产生冲淤的影响,而对壁头南侧及兴化湾内整个的冲淤平衡不会产生直接影响。评审组认为,水文动力和冲淤环境影响分析结论基本可信,应补充以下内容:(1) 项目建设对纳潮量的影响;(2) 核实冲淤计算结果。2、海水水质环境影响分析预测 预测结果表明:在整个潮周期内大于 150mg/L 施工悬浮物主要在施工位置处,最大影响面积约为 11.9ha,浓度大于 10mg/L 悬浮物最大影响面积约为210.4ha,悬浮物外海的最远影响距离为 1.66km,本工程围堤施工悬浮物仅会在施工期间内出现,一旦施工结束,悬浮物对本工程周围水域的影响也随着之消失。由于本工程距周边保护目标均较远
21、,因此施工过程中施工悬浮物不会对保护目标的水质产生直接影响。评审组认为,海域水质环境影响分析结论总体可信。3、海洋沉积物环境影响分析预测施工期间围堤附近区域泥沙的位置发生少量的移动,随着施工结束逐渐消失。施工过程中的废水及船舶生活垃圾等固体废物统一收集处置,避免直接排入海域。因此,工程施工不会对所在海域沉积物的质量造成持续影响。评审组认为,沉积物环境影响分析结论基本可信。4、海洋生态环境影响分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产行业标准建设项目对海洋生物资源影响评价技术规程 ,本工程造成底栖生物损失 14.92t,施工悬浮物造成鱼卵、仔稚鱼损失(折算成商品鱼苗)3.7 万尾,渔业资源损失 98.1kg。评
22、审组认为,海洋生态环境影响分析预测内容较全面,结果基本可信。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和周围海域开发活动的影响分析预测项目实施过程产生的入海悬沙主要集中在围堤南侧局部水域,不会对周边电厂取水口和现状养殖区造成影响。评审组认为,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和周围海域开发活动的影响分析结论可信。6、对其他环境的影响分析(1)大气环境类比分析结果表明,在采取洒水抑尘等环保措施后,施工扬尘对 500m 以外的环境空气影响微小。本工程位于东部产业区填海造地区南堤南侧,距离江阴半岛最近的张厝村约 2.0km,因此施工不会对陆域环境空气质量产生影响。(2)固体废物施工期间船舶固废由福州海事部门认可的有资质单位进行接收处理,陆
23、域生活垃圾等固体废物由环卫部门接收处理。评审组认为,声环境、大气环境和固体废物的影响分析与预测结论基本可信。 六、环境事故风险分析与评价本项目环境风险主要包括施工船舶碰撞溢油事故。在无风条件下,涨潮 6 小时后部分油膜会对浅海贝类养殖区产生直接影响,落潮时在油品泄漏后的 12 小时内油膜不会对电厂取水口的水质产生直接影响。;在涨潮阶段,在不利风 NE 风作用下,油膜在泄漏后直接向 SW 向漂移,在4.5 小时后油膜抵达浅海贝类养殖区,在 6 小时后油膜抵达滩涂贝类养殖区,持续影响时间为 2 小时;不利风 W 条件下,在 7 小时后油膜抵达福清核电站限制发展区;在 13 小时后油膜抵达福清核电站
24、东侧近岸,对福清核电站取水口产生影响不利风 SW 条件下,9 小时后油膜抵达福清核电站限制发展区,10 小时后油膜抵达核电站取水区附近,对福清核电站限制发展区存在持续的影响;为保护水质,应加强管理,合理调配,尽可能避免溢油事故的发生。评审组认为,海洋环境事故风险分析与评价结论基本可信,风险防范对策措施具有一定针对性。应补充以下内容:(1) 补充 72 小时内的溢油事故分析内容。(2) 梳理和细化溢油事故工况分析。(3) 补充溢油事故对底栖生物的影响内容。七、环境保护对策措施1、清洁生产分析本项目施工期间采用了较为成熟的施工工艺,产生的废水不外排,满足清洁生产要求。2、污染防治对策措施(1)废水
25、污染防治措施合理安排施工进度,特别关注施工过程对电厂取水口和近海养殖区的影响,尽量避开主要经济鱼类的产卵繁殖期;妥善处置施工废物,施工场地设置移动环保厕所,定期对生活污水等固体废物进行清运。施工队伍的生活垃圾和零星建筑垃圾实行袋装化收集,定期交由环卫部门处理;施工过程中产生的船舶生活污水、机舱油污水由海事部门备案的船舶污染清除单位统一接收处理。(2)固体废物防治措施船舶垃圾应严格执行船舶污染物排放标准 (GB3552-83)的要求,禁止在海域排放,应由海事部门备案的船舶污染清除单位统一接收处理;一般性固体废物由环卫部门接收处理。评审组认为,清洁生产分析基本可行。应完善施工期污染防治对策措施。3
26、、生态环境保护对策措施(1)为减少其施工活动的影响程度和范围,施工单位在制定施工计划、安排进度时,应充分注意到附近海域的环境保护问题,特别对近海养殖区,要求施工单位制定详细的施工作业计划,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尽量避开主要经济鱼类的产卵繁殖期(每年的 4 月8 月)。(2)建设单位可参考本报告书中提供的海洋生物和渔业资源损失的相关数据,按照国家海洋渔业管理部门和省海洋渔业管理部门的要求,就具体的补偿方式、时间等问题进行协商,按照主管部门的指导意见落实补偿,并接受监督。评审组认为,生态环境保护对策措施基本可行。八、其他评审意见1、公众参与公众参与采用信息公告与发放问卷调查相结合。信息公告在江阴镇、管
27、委会、下石村等地张贴,并发放问卷调查表 83 份(个人 80 份,团体 3 份) ,并在福建环境网力普环境司法鉴定中心网站上进行公示。公众对于项目实施总体上支持该项目的建设。评审组认为,建设单位已按相关要求开展公众参与调查工作。2、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严格按照环评报告书提出的措施进行施工和环保措施监管,所有监测项目需有资质的环境监测部门监测,监测方法参照建设项目海洋环境影响跟踪监测技术规程要求进行。评审组认为,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基本可行。九、评审结论1、报告书编制质量报告书的编制基本符合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要求,评价目的明确,评价等级界定合理、评价内容基本齐全。施工期主要环境问题分析基本
28、清楚,海洋环境影响预测分析基本符合项目特点,环境保护对策措施基本可行。评价结论总体可信。该报告书经补充、修改和完善后,可作为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核准项目用海的依据之一。2、建设项目的环境可行性本项目位于江阴半岛东部片区,江阴港区规划的 18-26 号泊位后方,属江阴港区疏港路东段工程。项目建设符合福建省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 年) 、福州港总体规划(送审稿) 和福州市江阴工业集中区总体规划修编(2004-2010) ,能满足福建省海洋环境保护规划(修编) 的要求,与福建省海洋生态红线可以衔接。项目建设将占用 37.5130 hm2 的海域,造成局部海洋生态服务功能丧失,须采取生态补偿措施。项目建设将影响纳潮量,导致局部海域潮流形态及泥沙冲淤环境发生变化。项目施工期对海洋环境和海洋生态的主要影响为围堤施工所产生的悬浮物扩散,经采取有效的环保措施后,其对海洋的影响范围和程度是可以接受的。工程建设存在施工船舶溢油、台风暴潮侵袭及地质不均匀沉降等风险,须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在建设单位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切实落实报告书和专家评审会所提出的各项污染防治对策措施、生态保护与补偿措施,妥善处理利益者相关关系,切实落实风险事故应急对策措施和预案,从海洋环境保护角度考虑,工程建设可行。专家组长: 专家组成员: 二一七年六月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