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改革开放 30 年来上海家庭文化变迁和发展趋势的研究陶希东 1 刘小锋 2一、研究背景自 1978 年改革开放以来到今天,改革的脚步已经走过了三十年的历程,神州大地发生了翻天腹地的变化,无论是人们的物质生活还是精神生活,都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今天的中国,也并没有因改革取得的成绩而停止步伐,改革还在继续。在这场改革中,人们的观念和社会文化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文化也可以说是社会文化的细胞,其发生了哪些变化。上海作为改革开放的一面旗帜,其是改革的标志性城市之一,在改革开始第 30 年时,让我们回头看看我们的家庭文化发生了哪些变化。二、理论研究综述1 家庭文化概念的界定家庭是一个基
2、本的社会单位,它既是生产单位,又是生活单位,构成了整个国家、整个社会的基础。对于文化的定义,从各个学科来看,有其不同的定义方式,戚雨村 3教授在分析了众多的1上海社科院青少年研究所 所长助理 副研究员2华东师范大学商学院世界经济专业硕士 2文化概念后揭示出了文化所包含的三个层次:(1)物质文化(2) 制度、习俗文化。(3)精神文化。家庭文化,包括文化的内容和存在方式 4。从广义上来看,家庭文化包括特定时期家庭所蕴含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物质消费方式、精神消费方式以及思想观念、价值追求等等。从狭义上来看,家庭文化主要指特定时期社会家庭所蕴含的精神生活方式,包括思想观念、价值追求、文化在特定家庭的
3、存在方式、家庭成员的文化行为方式、家庭的文化消费方式等。2 家庭文化的影响因素研究(1)家庭成员个体因素家庭成员作为一个家庭形成的必要因素,家庭成员的兴趣和爱好直接影响着一个家庭的文化特性。家庭文化一方面产生于家庭成员共同的精神追求,它可以使大家共同演绎、复制文化;另一方面产生于家庭成员的文化差异,它可以促使家庭成员运用不同的知识创造新的家庭文化。(2)家庭结构因素家庭结构是指家庭的构成及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以及由于家庭成员的不同配合和组织的关系而形成的联系模式 5。健全的核心家庭是最为理想的家庭结构。 (3)外部社会因素家庭作为社会形成的细胞,其各个方面都要受到社会这个母体的影响,社
4、会外围因素复杂多变,但是一般而言,社会文化整3戚雨村,英汉语言文化对比研究M,p.5604 吴圣刚,论当代家庭文化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03.(2)5王雪燕,家庭结构与青少年犯罪J, 北京城市学院中关村学部,北京 100081.3体繁荣、发展,走势强劲,影响力大,家庭文化就活跃、兴盛,发展的空间就大,家庭文化则呈现为“盈” 。三、上海 30 年来上海家庭文化的变迁(一)家庭规模逐渐缩小,家庭结构趋向简单家庭规模是指每个家庭户的平均人数,它是从总体上反映家庭户状况的重要指标。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数量的增加,上海市人口的家庭规模不断发生变化。从表 1 我们可以看到,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市的家庭
5、规模程减小的趋势,1978 年上海市平均每户人数为 3.8 人,30 年来呈现不断减少的趋势,到了 2007年平均每户人数为 2.7 人。家庭规模的微型化和结构的简单化,造成其现状有多种原因,一方面空巢家庭、丁克家庭、单亲家庭以及单身家庭等小型家庭也越来越多;另一方面,我市户数在急剧增长,因而总体上我市家庭户规模呈现出逐年缩小的状态。从表 2 我们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之初,1978 年上海市的总户数为 291.69 万户,到了 2007 年这一数字已经达到了 503.29 万户;空巢家庭 6、丁克家庭、单亲家庭以及单身家庭等小型家庭也越来越多; 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上海家庭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表 1
6、6空巢家庭原是社会学者在研究家庭生命周期模式中提出的一个概念,一般指无子女或虽有子女,但子女长大成人后离开老人另立门户,剩下老人独自居住的纯老人家庭。4平 均 每 户 人 口 ( 人 )00.511.522.533.541978年1980年1985年1990年1995年2000年2005年2007年表 2总 户 数 ( 万 户 )01002003004005006001978年 1980年 1985年 1990年 1995年 2000年 2005年 2007年(二)生育选择:由重男轻女向相反方向转变无论是古代社会,还是现代社会,家庭作为一个经济单位,都有家庭的财产和预算,生产和消费,在贝克尔的
7、家庭论中,子女的数量纳入到了家庭经济学的研究范围之内。这个理论可能在个体家庭中的表现中不一定是有意识的,但家庭却无法避免地被这个经济规律支配。上海作为经济发展的桥头堡,人们的生育意识领域也搀和了经济的因素,一般人们认为男孩的养育成本远高于女孩,在上海经济发展的今天,许多家庭出于成本方面的原因,生男孩的愿望5没有以前那么的强烈,相反,有许多的家庭偏向于生育女孩。(三)子女教育:硬件投入与软件投入并重家庭子女教育方面,据抽样调查显示,家长普遍舍得对子女进行教育投资,人均教育的物质投资在逐年增加;但在营造家庭文化氛围,空闲时间陪孩子等关怀方面明显的不足。表 3 反映了自上世纪 90 年代初以来人均教
8、育的绝对投入和其教育支出占总的消费指出的比例趋势图。可以看出,1990 年人均教育指出不足 200 元,2006 年底,这个数字已经到了 1200 多元;1900 年其教育占消费的比例都不足 0.01,2006 年上升到了0.08。 表 3 人均教育投入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1990年 2000年 2005年 2006年 00.020.040.060.080.1教 育 教 育 费 用 占 消 费 支 出 的 比 率(四)家庭妇女角色:从“命运他控”型到“命运自控”型发展改革开放以后,上海家庭妇女的地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中家庭妇女的角色 30 年变化与发展的一个显著
9、的特点是从“命运他控”型 发展到“ 命运自控 ”型发展。从女性就业看,30 年间,上海女性经历了从 19781990 年的平稳发展期、19912000 年的剧烈调整期、2001 年以来女性就业结构和群体结构的重组期三6个重要阶段,上海女性群体正显示出年轻化、知识化、白领化、移民化的特点。从事第三产业的女性比例从 1982 年的 19.6%上升为 2005 年的 51.8%;专业技术岗位、管理岗位女性比例从 1982年的 13.6%上升为 2005 年的 30.3%;就业单位趋于多样化,在业女性非上海户籍比例不断增加,从 2000 年的 30.3%上升为 2005年的 38.9%。从思想观念看,
10、上海女性群体的思维方式取得了划时代的变化,而这些显著变化得益于经济自立、空间扩展和交往拓展,她们在追求“ 平等、解放、奉献”价值目标的同时,更渴望“发展”与“成功” 。7(五)离婚率:传统稳定婚姻向不稳定婚姻转变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价值观念的变革,上海市离婚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据相关机构的数据显示,自 1980年至 2000 年,上海在这 20 年中粗离婚率(即年内离婚总数与年平均人口的比率)增长了 7 倍。表 3 可以反映出,1990 年的 3.27万人,2007 年的离婚人数应经达到了 9.38 万人。表 4离 婚 人 数 ( 万 人 )02468101990年 2000年
11、2006年 2007年离 婚 人 数 ( 万 人 )表 4 的离婚率数据走势图更是反映了这一情况,1990 年离婚率为 1.37,逐年上升,到了 2007 年已经达到了 3.41。7 基于解放思想的划时代发展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年上海妇女理论研讨会综述,市妇女学学会。7表 5上 海 离 婚 率 的 变 化 趋 势00.511.522.533.541990年 2000年 2006年 2007年(六)家庭消费文化:物质型消费向精神型消费转变上海市家庭用于吃的费用减少,家庭恩格尔系数逐年递减,消费呈多元化发展。上海家庭消费文化它是一系列社会生活的产物,是对外开放,尤其是外来文化进入到人们的消费领域,如电
12、子技术、生物工程技术、以及电脑等进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之后,使人们的消费对象、消费内容、消费方式、消费行为开始发生巨变,尽管职业和收入使家庭消费表现出了不同的分层,但家庭消费结构中“主食不主,副食为主” 的现象已日趋明显,即消 费中文化的含量和比重在不断增加,商品性消费的标志恩格尔系数在降低,服务性消费需求逐步扩大。改革开放之初 1980 年上海的恩格尔系数为0.56,1995 年降为 0.534,2007 年则为 0.355,逐年降低。表 6 开放以来上海市主要年份恩格尔系数8恩 格 尔 系 数01020304050601980年 1985年 1990年 1995年 2000年 2005年
13、 2007年恩 格 尔 系 数从表 7 中可以明显看出,食品、衣着、家庭设备等日常易耗必需品的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率呈下降的趋势,而用于医疗保健,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服务、居住等方面呈现上升的趋势。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多种多样,但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家庭收入和生活水平提高了,人们的恩格尔系数不断降低,用于必需品的比例减少了,而用于服务等丰富人精神世界的支出增加了。用于居住增加,主要是由于上海经济的发展,房价不断攀升的结果造成的。表 7 开放以来主要年份沪家庭人均消费支出构成 单位:%年份 消费支出食品 衣着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交通和通信教育文化娱乐服务居住 杂项商品和服务1980 10
14、0 56.0 14.3 9.0 1.3 3.6 8.9 4.8 2.11985 100 52.1 15.3 11.9 0.5 3.0 9.2 4.3 3.71990 100 56.5 10.8 10.1 0.6 3.0 11.9 4.6 2.51995 100 53.4 9.6 10.9 1.9 5.5 8.6 6.8 3.32000 100 44.5 6.4 7.7 5.6 8.6 14.5 9.0 3.72006 100 35.6 6.9 5.9 5.2 15.8 16.5 9.7 4.42007 100 35.5 7.7 5.5 5.0 18.3 15.4 8.2 4.4(注:数据来源于
15、上海统计年鉴)9(七)家庭养老文化:传统家庭养老向社会养老转变家庭养老文化作为家庭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自从开放以来,无论是物质上还是观念上,家庭的养老文化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家庭养老主要是靠子女和自己的退休金,随着老人养老观念的变化,子女提供的由原来所有老年物质资源和精神慰藉,发展到今天的仅仅提供精神慰藉和紧急时的物质资源和生活照料。1997年开始,上海就设立了名为“88547”(拨拨我社区)的社区服务网,为老人提供全方位社区服务,支撑它的是各级社区服务中心和各种老年活动室、老年茶室、敬老院、老年医疗咨询室等等,几年来,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也为众多城市所效仿。 四、上海家庭文化发展趋势 由自我
16、封闭型趋向外向开放型伴随着上海的开放程度的日益扩大,外向型经济迅速发展,其直接的后果是,促进了上海人文化观念的更新。特别是开放意识日趋强化,由传统的自我封闭变为积极扩大交往,开放性已成为上海家庭文化建设的活力源泉,也是新时代家庭文化生长的助推器。由较低级层次趋向较高级层次发展上海人民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已经不满足原先单调的家庭文化消费和生活模式,人们的家庭文化消费水平逐渐提高。家庭文化设施无论是“硬件” 还是“软件” 方面都呈现出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趋势。“硬件”方面,许多家庭都有了 电子视听设备 ,电脑,数码相机,电 冰箱,钢琴等高档电子产品,这些都为高层次的家庭文化生活模式提供了物质
17、方面的基础;“软件”方面,家庭成员对于科10学文化知识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人们订阅报刊杂志也向科学性、知识性的刊物倾斜。家庭的文化需求逐渐向知识型、欣赏型、高雅型方向靠拢。由单一型趋向多元型随着上海家庭收入的不断增加,家庭成员对文化需求的多样性和需求的品味越来越高。家庭文化的形式和内容也相应逐渐发生变化。不少家庭充分利用各种文化设施,开展多种多样的家庭文化活动。这些寓教于乐,形式多样化的家庭文化生活,不仅极大丰富了人们的文化和精神生活,而且还陶冶情操,增长知识,同时也能够增添家庭的和睦、欢乐和幸福的氛围,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带来一定的效力。五、促进上海家庭文化建设的政策建议上海的经济发展和城市
18、建设都作为全国的排头兵,与其相应的社会家庭文化建设一定要跟的上其他发面的发展。首先,家庭文化对于塑造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重智力轻道德的社会现象制约着人的健康发展,所以要积极促使道德在家庭文化中受到重视,举办多种多样的道德知识宣传,使家长及各个家庭成员不断认识到道德教育对于塑造一个“合格” 的人的重要性;同时,相关部门要坚决取缔不良书刊、黄色网页、不健康音响制品,对于不良的社会文化进入社区家庭文化,要及时的予以关注,营 造健康、积极、文明、和谐的家庭文化。第二,加强社区文化建设,社区文化是家庭文化的延伸,良好的社区文化可以为家庭文化提供健康的环境。社区文化要结合当地的居委会,定期可以举办一些丰富人们精神生活的活动,如:歌唱比赛,摄影大赛等兴趣赛事,让更多的家庭走出庭门,与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