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开展新课堂教学行动研究 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浙江省嘉兴市第一中学 王滋旻作为教师, “教书育人”的过程只有同时是一个探索的过程,它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育过程。教育探索并不一定要有什么级别的研究课题,谁谁谁给你立了项,你才可以开始。如果你真是为了提高自己,为了更好地胜任你的工作,为了学生更好地成长,而不是因为外在功利的诱迫,那么,只要你愿意,在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都可以进行(肖川教育的思想与理念 ) 。教师的职业是一种专业,着意味着教师的劳动具有创造性和复杂性。从教学新手到专家型的教师,其间有一个专业成熟的过程。实践已经充分证明,教育科研是教师专业成熟的有效途径。学校中,教育科研的真正价值不
2、在于“发现规律,建构真理” ,而在于将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转变为教师的自觉的教育思想与教育信念。目前存在着一个普遍的现象就是:教育实验一实验就成功,一推广就失败。为什么会是这样呢?原因之一:由于教育实验有明确指导思想,经过充分的论证、有足够的理论准备,实验过程是在一个特定的条件下进行(学校的条件、教师和学生的素质) 。简单地移植一些具体的做法,自然不能收到好的效果。原因之二:现在很多立项的教育课题命题是很好的,但在实验过程中带有明显的功利性,是为了课题去做课题(为了职称、评比等) ,自然做出来的课题只中看、不中用。我认为作为一名中学教师实现教师的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是开展课堂教学行动研究,教
3、育探索从自我反思开始。一、转变教学理念是开展新课堂教学行动研究的前提。 新课程教学的依据是课程标准,教师是新课程实施的重要课程资源,因为教材的缺憾与空白靠教师去圆满,教材的运用与开发靠教师去创造。教师要从“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通过有效的校本教研活动,根据学情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进行重组、活用,使预设进尽可能得到精彩的生成。首先,教师要做到“四清四减” ,即理清课标、指导意见的要求,减少过高预设;摸清学生的知识储备,减少惯性预设;弄清初高中教材或必修与选修的知识体系,减少盲目预设;查清学生能力现状,减少无效预设。其次, 教师的角色要转换、定位成为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创造者和
4、实践者。要改变过去只预设“内容”不预设“人文”,只预设“形”不预设“神”,只预设“结果”不预设“过程”现状,才能创建凸显个人特色的鲜活教学预设。具体的说教师的教学预设要实现“四变”:一变教学目标“一维”为“三维”;二变“教教材”为“用教材”;三变“被动接受”为“自主探究”;四变 “注重结果”为“关注过程”; 突出“四化”:课2程心灵化,过程动态化,内容生活化,情境和谐化;着力“四活”:把教材用活、把方法激活、把过程盘活、把媒体点活。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进行课堂重建进行尝试和实施四个途径:第一,开展“课堂教学行动研究” ;第二,加强教学反思。教师将教学反思作为自己教学行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课前
5、、课中、课后进行持续不断的反思;第三,制度保证。学校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关制度,促进和保证教研组、备课组研究活动的开展。第四,学习培训。学习、学习、再学习,不要急功近利、不要心浮气躁;从错误中学习、在合作中学习、在探究中学习。二、课堂教学行动研究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教学有法,教无定法,重在得法,贵在用活。新课程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方式,但并没有否认传统的启发式、讲授式教学等方式,只是以往的教学方式太单一,不能满足不同特点、不同学生发展的要求。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几乎所有的学校和教师都面临着“如何理解和把握新课程的精神实质、怎样改变教学方法以达到新课程改革的各项目标
6、”等问题,我认为教师立足课堂教学、开展行动研究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一) “课堂教学行动研究”的理论内涵“课堂教学行动研究”是教师在真实的课堂教学情景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以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工作方法。教师是“行动者” ,研究是以解决课堂实际问题、谋求课堂教学行为的改进和优化,实现新课程三维教学为目标。 “课堂教学行动研究”是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过程,是将纯粹的教育科研实验与准教育科研实验结合起来,将教育科研的人文学科的特点与自然科学的实验的特点结合起来,用教育科学的理论、方法、技术去审视、指导教育教学实践,将教育教学经验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但依托的是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行动研究法是一种适应小范
7、围内教育改革的探索性的研究方法,其目的不在于建立理论、归纳规律,而是针对教育活动和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在行动研究中不断地探索、改进和解决教育实际问题。行动研究将改革行动与研究工作相结合,与教育实践的具体改革行动紧密相连。其基本模式可归纳为“三个关注、两个反思” (王洁、顾泠沅行动教育 ):原行为阶段 新设计阶段 新行为阶段关注个人已有经验的教学行为 关注新理念、新经验的课例设计 关注学生获得的行为调整更新理念 改善行为反思 1:寻找自身与他人的差距 反思 2:寻找设计与现实的差距3以课例为载体的“课堂教学行动研究”平台:理论学习、教学设计、行为反省(二) 以课题研究作为教研组开展“课堂教学行动研
8、究”的切入点从我国传统的学校教研的实际状况来看,学校教研主要是组织教师学习,共同研究教学中的存在问题,改进教学方式方法等,因此它具有学习型组织的某些特征,但又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型组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提倡的教师必须尽快“成为新课程的研究者、实施者和创造者” ,我校的做法是以课题研究作为教研组开展“课堂教学行动研究”的切入点。开展课题研究,促进教师在研究中成长 “教师即研究者”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显得尤为突出。这次课程改革给教育教学实践带来了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只有在学校及教师的参与下,通过研究的方式,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有计划、系统地研究,才有可能在学校及教师层面上寻求到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
9、。学校要求每个教研组有“课堂教学研究课题” ,通过课堂教学小课题研究,切实开展“课堂教学行动研究” 。其研究过程为:(1)确定课堂教学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确立课题。要求:开口要小、开掘要深。课题组对资料进行充分讨论、对话、解释、协商,先后经过发现问题、选定主题、明确范围、诊断原因等步骤,选好研究课题。在选题过程中,行动研究者需要将选题原则、选题线索、个人经验和多种有助于激发创造性思维的方法有机结合、灵活运用。如: “问题式探究”教学模式研究、 “新课程课堂教学中师生信息交流有效性的研究” 、 “探究式教学在高中课堂中应用的实践与探索”等。(2)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研究与行动相结合。行动研
10、究的过程是研究进行的过程同时也是行动解决问题的过程。 (3)应用解决问题的方法:以解决问题,改进实践为目的。从行动研究的过程中可见:预诊在于发现实践中的问题。行动阶段在于解决问题、改进实践。以“共同合作“的方式进行,扬长避短。行动研究要求教师运用理论,系统的反思自己的实践,要求研究者深入实际.从实际中发现问题。并直接参与从计划到评价实际工作的过程,与教师一起研究他们面临的问题。所以行动研究以相互参与和共同研究的方式在研究者与教师之间架起了桥梁,使之共同合作扬长避短。 (4)教学理论分析、应用:行动研究更适合于学生意义建构、独立认知、主动学习、能动学习;更适合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遵从学生的已有知识
11、经验基础开发他们的潜在智力;更适合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思维、生活、学习方式;更能体现学以致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研究与行动相统一(5)教学反思、再改进:行动研究具有一个不断展开的螺旋过程。从行动研究的框架中可见第一个循环完了之后,进入第二个循环,从而使行动研究的整个过程构成一个不断上升的螺旋过程。4(三) 以“课堂教学改进计划”作为备课组开展课堂教学行动研究的切入点学校以“课堂教学改进计划”作为教学质量基础管理的切入点,通过“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行为跟进”的校本教研模式,引导教师开展课堂教学行动研究。 “课堂教学改进”项目以教师制定和实施“课堂教学改进计划”为主要内容和形式进行。其基本
12、做法是:教师首先根据自己教学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进行自我分析,并积极听取同伴(教研组、备课组老师)和专家的意见,明确自己的教学优势以及不足,针对问题制定改进目标和措施,形成课堂教学改进计划 ,然后根据计划实施行为跟进,以期在较短的时间内改进不足,并及时根据自己的教学情况不断调整和修改改进目标与措施,连环实施行为跟进。课堂教学改进计划的内容有以下四个方面: 1教学优势分析:教学优势即教师在课堂教学展现出来的能对教学起良好促进作用的教学素养和行为。优势分析主要用于肯定成功的教学方法和风格,以便进一步发挥和保持,应具体、客观而简要。 2教学不足分析:“不足之处”的分析要透彻,要通过分析问题的
13、“症结 ”找出激发教学潜能的地方。实施初期可选择自己迫切需要改进或相对容易改进的问题入手,如教材的处理、教学方法、技术应用、师生交流、学生积极性调动、启发引导艺术、课堂提问设计、教学语言、板书、情感、教学节奏控制等。3改进目标和措施:针对课堂教学要改进的地方,制定改进目标,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和对策。改进目标指的是行为目标,即解决教学行为和教学方法上的具体问题(教学理念的改进渗透在教学行为与教学方法的改进之中) 。如“加强教学语言的规范性” 、 “加强课堂教学反馈” 、 “关注学生神态,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 “构建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 “加强课堂提问设计”等。改进措施和对策要具有可操作性,
14、并且要结合所教学生的实际水平、所教学科的特点、教师本人的实际水平和特点来制定。如初职教师改进的着力点应放在教学常规的改进与新课程价值观念下教学组织模式的改进上。4改进情况记载:记载的是行为连环跟进过程中的一些改进事例、典型课例或是收获与体会。通过收集整理,以便积累和撰写有利于形成实践智慧的教学案例,提炼并明确有效的教学方法及行为。三、课堂教学行动研究的反思通过“课堂教学改进计划”的实施,老师们总结出取得如下成效:更新了教育观念,进一步转变了教师教学行为;课堂管理正在由传统管理向现代管理逐步演变。即传统课堂管理强调行为控制和程式化的问题解决,关注课堂秩序的规定性、重视教师的权威与学生的服从;现代
15、课堂管理强调行为的激励和创造性的问题解决,关注课堂秩序的灵活性、重5视教师的激励和参与。课堂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逐步实现教师角色的转换和学习方式的变革,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接受学习和发现式学习有机结合,相辅相成,重视现代教育手段与学科课程的整合,积极探索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有效形式。既要落实知识与技能目标,构建学生良性开放的认知结构,更要注重过程与方法,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并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真正落实新课程的“三维目标”。重视课堂教学研究,广泛开展研讨交流,构建了校本教研管理新体系;提升了学校教学研究氛围:教师主动申请加入“课堂教学改进计划”;教师集
16、体研究意识加强-集体备课针对改进目标和改进措施,重点探索教学方法;互相讨论邀请同组教师听自己的随堂课,并结合改进计划进行针对性地评课;专题研讨面对课例中真实的教学问题,在分析、研究、讨论中取得共识,不断提升理性思考的深度; 相互学习,彼此沟通,经验共享,形成智慧交融的合作主体。加大了教师培养力度,发挥了骨干教师作用;重视教学反思重建,不断提升教学智慧;教师个体反思能力明显提高:“课堂教学改进计划”的实施,促进了个体反思,提高了自我认知监控水平。反思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之间的差距,并在反思、讨论中,寻求改进策略,重新设计教学。反思能力的提高,又促进了“课堂教学改进”的深化实施,促使不断完善教学行为。实施“课堂教学改进计划”,不但意味着提高教学质量,还意味着提升教师的生活意义。实施“课堂教学行动研究”的成果, 既体现在学生的发展上,也体现在教师自身的专业成熟中。 有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作为教师,要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胜任自己的工作,就需要做到“六个学会”:学会等待、学会分享、学会宽容、学会选择、学会合作、学会创新。这是优质教育对教师的要求,是新世纪对教师的厚望,也是衡量教师专业成熟与否的标尺(肖川教育的思想与理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