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谏官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旧唐书 魏徵传 历史上唐太宗 以虚怀纳谏著 称 魏征以直谏敢 言著称,是中 国史上最负盛 名的谏臣。曾 任谏议大夫、 左光禄大夫, 一生上书言事 ,200 多次,所 言多被太宗采 纳。何为谏官 “谏”字包含多重意蕴,而要义在“直言以劝正”。说文解字中说 :“谏,证也。从言柬声。”所以,“谏”的基本内涵是,以正直之言 启悟别人。 谏官之“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给各类人提意见,而是针对君主,“谏 朝政之得失”。故谏官就是指规谏君过之臣、劝谏天子过失之官。孔 子家语 子路初见有“为人君而无谏臣则失正”的名论;白虎通 谏诤 论及朝廷职官时说,“设辅弼,置谏官”,谏官被看作是与左丞右相 同等重要的帝王羽翼。中国古代的监 察 制度 御史监 察系统 谏 官言谏 制度 对下纠察百官 言行违失 对上纠正皇 帝决策失误先秦:司过 之士 保氏 大谏 秦:谏议 大夫 汉 :谏 (议 )大夫 宋:设谏 院宋:设谏 院 元 :御史 明:给 事中 清:如明代谏官的特点 谏官言者无罪 谏官,是专司谏诤之职的,国家设立谏官的目谏的,就是让他讲 话,所以谏官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