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以实验核医学专业实验室为平台,创建实验核医学课程本科教学体系成果总结报告侯 桂 华 宋 静 张 超 梁 婷山 东 大 学 医 学 院 实 验 核 医 学 研 究 所本研究自 2005 年 9 月开始,至 2007 年 10 月为止,历时两年。项目来源于山 东 大 学教学实验室软件建设项目: “以实验核医学专业实验室为平台,培养七年制医学生创新能力”和山东大学实验室设备与管理处实验室建设项目“顺应分子影像学发展,创建实验核医学实验室” 。1 研究目的意义 目前我国核医学本科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中,实验核医学课程尚无专门设置,在列入本科教学计划的核医学课程中,实验核医学内容仅占极小部分,课时及内容
2、极少,最多学时者也只占核医学课时的 1/4 左右,而且都是由临床核医学科医生教授。由于条件限制,仅仅是理论讲授,尚无面向本科生的实验核医学课程体系,也无面向本科生的实验核医学教材和实验指导。鉴于各高校核医学课时过少,临床医生对实验核医学基础理论不够重视,以至于医学生对核医学知识尤其是实验核医学所知甚少,缺乏实践机会,严重影响知识结构的完整性和创新思维,降低了医学生素质,在临床影像学/核医学工作中,在基础利用放射性核素进行科研教学中,由于缺乏核医学基础知识,严重影响了临床医学工作和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近年来的分子影像学的迅速发展,使核医学学科内容中的实验核医学内容越来越新,越来越多。因此正如上世
3、纪 70 年代,免疫学从微生物学中独立出来一样,实验核医学独立开课的时机已经成熟。不少高校目前设立了影像医学专业,实验核医学理论和实验列入本科教学计划就显得非常必要。因此尽早开设面向本科生的实验核医学课程是完全可行的,也是当前教学改革的迫切需要。2 主要内容是创建面向本科生的实验核医学课程教学体系以实验核医学专业实验室为平台,以提高其科研素质为目标,建立了一系列实验核医学教学文件,发表了相应的教学论文 3 篇,首次为本科生开设实验核医学及技术课程,以核医学理论及技术在基因,受体研究中的应用为主要内容,突出受体显像,基因显像等分子影像学最新内容,高起点,跨学科,交叉融合,反映现代医学发展趋势的实
4、验技术和2理论通过新的教学模式的实施,学生反馈的信息、以及通过学生硕士论文完成的水平评价教学质量。1 制定实验核医学教学大纲、实验核医学实验教学大纲; 2 制定教学计划3 编写实验核医学讲义 4 制备实验核医学教学多媒体课件5 实验队伍的培训6 实验项目的预试和实施3 研究成果:1 创建了完善的适合本科教学的实验核医学教学体系 2 完成了两届本科生的实验核医学理论和实验教学工作,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3 完成了一系列教学文件的编写1)实验核医学课程教学大纲,2)实验核医学课程讲义-实验核医学教程3)实验核医学课程实验大纲4)实验核医学课程实验指导 -实验核医学技术5)相关教材:主持编写了临床基础
5、实验的核医学部分,正式出版物4.发表教学论文:3 篇(1)侯桂华、宋静、张超、梁婷“加强本科实验核医学课程体系的建设”医学教育探索 2007,6(3)211-227。(2)宋静、侯桂华、张超、梁婷“加强室开放建设 创建人才培养平台” 医学教育探索 2007,6(5)428-429。(3)梁婷、侯桂华、宋静、张超“信息技术与实验核医学教程整合的实践与探讨”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基础医学教育版 2007,9(2)189-191。5. 应用于实验教学情况详见附 1实验核医学课程调查问卷详见附 2实验核医学课程调查问卷统计结果2007 年、2008 年为 2003 级和 2004 级影像医学专业本科生开设
6、了 6 次,182 学时实验核医学实验课,100 余人参加实验。同时为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开设了 6 学时的实验课。使本科生自己动手进行实验。3为 2007,2008 级研究生开设实验核医学实验课 302 学时。培养掌握核医学新技术并能运用于科学研究工作和临床科研工作的高素质学生 200 余人。4 、创新点:在目前国内尚无面向本科生的“实验核医学”课程的前提下,探索出适合我国国情,有利于创新性人才培养的实验核医学课程体系。1) 在国内率先建立适合本科教学的实验核医学教学文件和教学体系2)以提高学生技术创新能力为主体,开设高水平的实验核医学及技术必修课3)教学内容创新:高起点、跨学科、多学科交叉融合
7、。是反映现代分子医学发展趋势的新实验技术和理论。4)技术创新:技术涉及细胞水平、基因水平、蛋白质水平等高新技术,顺应现代医学飞速发展需要,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5)提高了实验教学人员的整体水平5、应用情况:(1)应用于实验教学情况为 2003 级和 2004 级影像医学专业本科生开设了 6 次,182 学时实验核医学实验课,100 余人参加实验。同时为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开设了 6 学时的实验课。使本科生自己动手进行实验。2006、2007、2008 年为 2006、2007,2008 级研究生开设实验核医学实验课 302 学时。培养掌握核医学新技术并能运用于科学研究工作和临床科研工作的高素质学生
8、 200 余人。(2)学生受益情况使本科生直接掌握了最新实验核医学新技术,增强了相关理论和实践水平和能力,毕业后可迅速开展以现代核医学技术为支撑的临床诊断治疗和新药研发工作,通过高通量、整体化为特征的现代实验核医学技术的培训,使思维方式现代化,因此,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学生初步掌握了实验核医学的技术和实验方法,为他们将来从事临床工作和科学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3)预期社会效益:1 探索出适合我国国情,有利于创新性人才培养的本科实验核医学课程体系,可以推广至国内其他院校。2 可为本科生、研究生开设高水平的实验核医学课程(核仪器,核测量,放射性标记化合物的制备,体外分析,放射性示踪技术,放射受体分析,分子核医学中的受体显像,反义显像等);3 将促进分子影像学研究的工作开展,为医药学提供新的技术药物等;44 对于我国培养面向新世纪的,知识结构合理,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能力的的医学/药学/生物学本科生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推广至其他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