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满仓老师教学论文六篇.DOC

上传人:国*** 文档编号:973741 上传时间:2018-11-10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8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王满仓老师教学论文六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王满仓老师教学论文六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王满仓老师教学论文六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王满仓老师教学论文六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王满仓老师教学论文六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28王满仓老师教学论文六篇王满仓老师教学论文六篇目录:目录:1、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2、浅谈李白诗歌的抒情意向、浅谈李白诗歌的抒情意向3、诵读教学中必须注意的问题、诵读教学中必须注意的问题4、校务公开是集聚智慧和凝结力量的法宝、校务公开是集聚智慧和凝结力量的法宝5、语文教师应以现代眼光来处理教材、语文教师应以现代眼光来处理教材6、语文学习的哲学、语文学习的哲学 积累积累2/28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语文复习对“积累感悟观”的呼唤陕西省渭南市下吉中学 王满仓面对语文教学改革大潮和素质教育全面推行的新局势,高考语文试卷自1999

2、年开始,面目清新可人,几多活泼,几多诱人。语文的工具性、通用性、人文性、实践性愈来愈明显地“悉堆眼角” ;创新能力的倡导,在作文题的设置上得到比较成功的体现,开放灵活、多角度立意使语文试卷多了一缕清新的现代气息。诸多新意皆由素质教育的倡导而来。一、语文复习的尴尬境地在“风景这边独好”的形势下,语文复习仍然是个难以解决的老大难问题。学生在复习中普遍感到迷惘、困惑;教师在复习指导中也感力不从心。尽管资料满手,信息灵便及时,可以准确指导,及时纠偏,但“词语运用” 、 “字形辨别” 、 “语病辨析修改” 、 “阅读理解分析综合鉴赏”和“写作”等诸种能力又很难见效。于是乎“语文究竟怎样复习”还是个问题。

3、老师在课堂上喋喋言高考题型与规律,学生却收益不大;老师按学校指导方针办,大搞套题训练,结果学生错误百出,仍在五里迷雾之中。最终结果,只好“死马当作活马医” , “听天由命” ,语文整体水平降低,甚至下降得厉害。二、探索如何搞好复习的依据那么,语文究竟怎样复习呢?尤其是怎样在短时间内取得效果,是最为值得探讨的问题。汉语文的学习,有个总的规律,这就是“举三反一” ,说明白点就是“积累”。比如“词语运用” ,看似简单,实质上涉及到方方面面的语文素养,没有丰富的言语积累,是绝难在极为有限的时间内做出判断的。例如:“莱茵河从高高的阿 尔卑斯山走来,一路弯弯曲曲,_,走到波恩就已经没有了脾气。 ”这里究竟

4、是用“跌跌撞撞”呢,还是用“辗转迂回”呢?这就不仅是理解词义的问题了。虽说老师让学生注意具体的语言环境,据此来判断,可是没有3/28类似的言语经验,也还是要选错的。如果有了类似的言语经验,语感丰富,便会很快做出正确的选择,因为他知道这个句子是个拟人句,于是立刻断定应是“跌跌撞撞” 。学生学过的文章中有没有这种言语现象呢?有的是。请看:“她们向荷花淀里摇,最后,努力地一摇,小船 窜进了荷花淀。 ”“那肥大的荷叶下面,有一个人的脸 ,下半截身子 长在水里。 ”“刚当上兵就小看我们,过二年,更把我们看得一钱不 值了。 ”“于是,历史昂然向前。 ”这只是极少数例子,像这样的词语运用现象,在课本中俯拾即

5、是,而且不单单是一个词的问题,它还与文章的情趣、主旨、人物表现等紧密相连。这四句话中,前三句语境较为明确,但也不可脱离文章的整体情境。像里的“窜” ,运用了比拟,贴切地刻画了水生嫂们的慌忙不堪;句里的“长”也运用了比拟,既表现出水生水性极好的特点,又描写了他在水中头顶荷叶的具体情状;句里的“一钱不值”又是移就,用在此处,恰当描摹出了丈夫们小看水生嫂们的心理。句里的“昂然”显然是将历史当作人来写,倘若此句脱离了刘征过万重山漫想一文对人类历史的哲理性关注,则“昂然”一词也可换作其他词语。三、一点不成熟的探索看看学生的现状,令人堪忧!他们对学过的文章十分隔膜,一问三不知,根本谈不上言语积累。以上所述

6、仅涉“词语运用” ,其他的“压缩语段” (实为阅读中的概括能力) 、 “扩展语句” 、 “语病辨修” 、 “阅读理解与鉴赏” ,问题则更大。1、专题讲练,考点相联针对这种现状,结合语文学习规律,笔者在复习指导中把主要精力用在“专题”讲练上,以“少而精”之习题来训练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并在讲解中让学生明白各个考点是紧密联系的,而非“老死不相往来” 。如“识记字形” ,考的都是“别字” ,但汉字(常用)单个排列起来,就无所谓“别字” ,一旦两两搭配则出现“别字” 。由此可见, “识记字形”关键还在于“积累词语” 。再如“词语运用”不当,既是语病问题,又是“修辞” (消极修辞、积极修辞都有可能)问题。

7、其他考点诸如“句式变换、选用、仿用” , “语言的简明、连贯、得4/28体” , “正确运用修辞”等,都可统一于“修辞范畴” 。2、阅读写作,一刻不断以上所述,哪个能游离于文章的阅读呢?阅读中积累词语,积累语感,积累言语经验,培养分析综合辨别筛选概括的能力一言以蔽之,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统一于阅读训练之中。积累了方方面面的知识、经验,便可运用了;运用熟练了,就可创造、创新。而运用就是写作,这体现在第五大题的微型写作(续写、仿写、创写)和大作文上。我们语文高考试卷的设置遵循着语文学习的“积累、运用、创造”的规律,而我们学生的现状是连“积累”这一关也过不了的,怎么能用那些铺天盖地而来质量也不知如何的

8、套题来折腾学生呢?这岂非本末倒置!在这里我并不是说“套题训练”这种办法一无是处,而是说这种办法的运用要“看客下面” 、 “量体裁衣” 。用到理科的复习中,可能收效会大些,而对文科来讲它的作用仅在于怎样审题,审题后如何切入等这些问题上。因此,笔者在复习中特别注重阅读与写作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阅读 100 余篇文章,并做好习题;写作 20 篇左右的文章,并讲究拟标题、练语言、重布局。经过一番努力,收效颇大,学生反映也很好。3、系统知识,以简驭繁正因为问题的症结是积累不过关,所以在复习中,笔者除了以典型习题进行精讲多练之外,还向学生强调知识系统化、网络化的重要性;同时采取适当方法帮

9、助学生记忆,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歌诀法(不要小看这种方法,它与微机的某些原理很相似) ,学生觉得收益匪浅。例如关于文言虚词的复习,我就编了一则歌诀,并赋予一定意义。笔者不怕见笑于方家,兹录于此:以于虽然若为因, (其中“为”还代“惟、唯、维”三词)之其尔则或乃既。 (其中“既”还代“即”一词)盖所者安,何故且莫?也哉尔矣,焉乎已夫!(总计 34 个)在此基础上,我让学生对照课本,逐个记忆,特别是例句;熟悉以后,又以此口诀逐个在头脑中翻检。这样一来,文言文阅读中的虚词辨析也就迎刃而解了。不管高考如何变动,这 34 个总可以涵盖考试要求了吧,以不变应万变,5/28何乐而不为?四、复习尴尬,教学必须更张

10、改弦歌诀法我大量采用,以便使学生对各类知识做到以简驭繁,使之网络化、系统化。但“纲举”了,又很难使“目张” 。许许多多的“目” (即言语积累)量又很大,在短时间内一时也难以“伸张” ;加上科目之间都在争抢时间,矛盾很大。归根结蒂,是语文学习的“猴子掰玉米,掰一个丢一个”的现象使然,以至于到了高考临近,竟成了“痼疾” ,甚而至于成了“癌症” 。这样,即使采用“化疗”措施,也只能是“气息奄奄,日薄西山”了。要之,语文教学不从日常的一点一滴来积累,不从起始年级抓起,则现在似的境况会延续无穷,闹到很坏的地步。虽然许多学校早已强调抓全程教学,但实质上远未如此。教学观念上如若不彻底改革,还是一味地讲析,不

11、注重学生的阅读,不注重日常的积累、运用,即使从幼儿园抓起,这种状况也难以改变。素质教育的口号早已深入人心,但这股春风何时才能渡过玉门关呢?我期待着。6/28浅谈李白诗歌的抒情意向浅谈李白诗歌的抒情意向陕西省渭南市下吉中学 王满仓李白是我国诗坛一颗璀璨的明珠,他的诗歌光照万代,在中国诗歌史是有着极为崇高的地位。 “谪仙 ”、 “诗仙”的称号就是明证,世人推崇备至。 “千载独步惟公一人”(李冰阳 草堂集序 ) , “惜哉千万年,此后不可得”(皮日休七爱诗 ) 。他的诗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李白的诗之所以如此光焰万丈,动人心魄,是因为他的诗更能体现“ 诗主达性情” (公木语)这一特点,更能在诗歌中直

12、抒真挚感人的情怀,将一颗特定时代下炙热、燥动的心展现在读者面前,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唐 白居易) ,又有“ 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白居易与元九书 ) 。没有感情,诗歌就像无根的草木一样,难以存活;缺少感情,诗歌就难以产生动人的力量,千余年来,人们对李诗的喜爱,就是因为它能给人以情感上的共鸣与鼓舞,他的诗深深地打动了读者的心。 李白诗歌是他文学主张的实践,他在古风其一(大雅久不作)中提出诗章贵“清真 ”反对“绮丽” ,其十五(丑女来效颦) 又提出了反对模仿,“ 雕琢”主张“天真”自然。他认为诗歌应是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这些

13、是李的美学理想,李白的诗文确实以真率情感和自然的语言构成了“ 清水芙蓉之美” 。方回 杂书论李白的诗说:“最于赠答篇,肺腑露情愫”,他认为李诗能袒露真情,使人洞见肺腑,从不掩饰自己真实的情感,追求理想、功业, “而君侯何惜阶前盈尺之地,不使白扬眉吐气,激昂青云耶!” (李白上韩荆州书 ) 。奉诏进京的喜悦“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南陵别儿童入京 ) ,失意时的苦闷,对朝廷的不满与友人的别情,对家乡的思念等,都流露于诗中。有关李诗的抒情意向大体可归纳如下:表现理想的追求与豪放不羁的个性,为友情、爱情、乡情、思妇、宫女的悲怨之情而作,对山河的热爱之情等。 7/28一、表现理想的追求与豪

14、放不羁的个性 李白主要活动于唐开元、天宝年间, (古风其四十六) “一百四十年,国容何赫然”。这个时代的李白怀着非凡的政治抱负,以高昂饱满的情绪,纵情歌唱自己的理想与希望, “济苍生” 、 “安社稷”、 “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曾巩 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 ) 。李白怀着宏大的理想,常以鲁仲连、吕尚、管仲、乐毅、张良、诸葛亮、谢安等自比,希望有一天,统治者能发现他的才能,不次擢用,一步登天,做着“如逢渭川猎,犹可帝王师”的美梦,希望能凭自己的才智和努力,济世安民,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建立万世不朽的功勋,在他的身上体现着儒家积极入世的精神,从他留下的诗篇来看,为理想而呐喊呼

15、号的诗作几乎占了总数的三分之一。像他的大部分古风,长篇歌行,一部分拟古、律、绝,大都表达了他的积极用世理想,表达他愤世嫉俗,怀才不遇的悲愤,也是这一理想不能实现的慷慨悲号。 赠张相 (其二) , “抚剑夜吟啸,雄心日千里”。 侠客行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走”。何等壮怀激烈!梁甫吟中赞颂姜子牙“宁羞白发照清水,逢时壮气思经纶”,羡慕他晚年得遇周文王而助其完成兴周灭纣大业;读诸葛武侯传书 怀中赞诸葛武侯“鱼水三顾合,风云四海王,武侯立岷蜀,壮志吞咸京”。羡慕得遇明主,匡复汉室,志在统一,建立盖世功业。 古风 (其十五)中写“珠玉买歌笑,糟糠养贤才,方知黄鹄举,千里独徘徊。 ”以古讽今,揭露是非颠

16、倒的社会现象,寄寓怀才不遇的深沉感慨。 古风(其十九) 恍恍与之去,驾鸿凌紫冥。 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 流向涂野草,豺狼尽冠缨。 诗中表现了诗人独善兼济的思想矛盾,和忧国忧民的沉痛感情。天宝初年,诗人怀着匡世济民的宏图进入朝廷,但终未被玄宗重用, 三年后遭谗离京,所以没奈何,只好引卫叔卿为同调, 与之驾鸿雁游紫冥去了。然而当诗人 “俯视洛阳川”时却是“茫茫走胡兵 ”社会动乱局面惊破了诗人超脱现实的美梦, 使他猛然从神仙幻境中折回,转而直面惨淡的战乱景象。 李白尽管信奉道教,长期过着游山玩水、修道炼丹的生活,但他无法抛弃8/28“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的崇高理想,因此正视现实,忧国忧民的心情

17、在这首古诗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古风 (其二十四) 大车扬飞尘,亭午暗阡陌。 中贵多黄金,连云开甲宅。 路逢斗鸡者,冠盖何辉赫。 鼻息干虹蜺,行人皆怵惕。 世无洗耳翁,谁知尧与跖! 诗中通过对中贵和斗鸡人的描给,深刻讽刺了奸佞小人得势后的嚣张气焰,对当时的黑暗政治表现了极大的愤慨。唐玄宗后期,政治由开明转为腐败,宦官鸡童恃宠骄恣,不可一世。其时李白在长安,深感上层统治者的腐败,这首古风就是针对当时现实而作的一幅深刻的讽刺画。诗的前八句截取了京城大道上的两个场景,将宦官鸡童的豪华生活和飞扬跋扈的气焰巧妙地勾画在读者的眼前。最后两句以“许由洗耳” 的典故,喊出了“谁知尧与跖” (谁还能分清圣贤与盗贼

18、)的呼声,鄙夷地把宦者、鸡童等佞幸小人看成是残害人民的强盗,同时也暗刺当时的统治者不辨“尧与跖” 。 古风 (其三十四)以“舜修德服有苗氏” 的历史典故,慨叹统治者德之不存,对唐征讨南诏之事深入挖掘根源,并对其进行艺术概括,将矛头指向唐王朝的国策,因此诗尾两句写到“如何舞干戚,一使有苗平”。 古风 (其四十六)直讽权贵当道之现实,结尾以扬雄“独有扬执戟,闭关草太玄 ”之典故,简约有力地表明了诗人清操自守,以及对权贵们鄙视与决绝的态度。 总而言之,李白的古风,无论是抒发怀才不遇的苦闷,还是表达对社会现实的不满,或者是借游仙以弃尘寰,都离不开远大的抱负和人生目标。 李白的其他诗篇如远别离 、 蜀道

19、难 、 梁甫吟 、 梁园吟 、 乌栖曲 、战城南 、 将进洒 、 塞下曲六首 (其一) 、 襄阳歌 、 江上吟 、 玉壶吟等歌行体诗和乐府民歌,特别是临路歌和永王东巡歌组诗中的不少篇章是直抒其理想或难以实现的情感。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塞下曲六首之一)是报效国家之豪情壮志的直接抒发,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接云帆济苍海”(行路难 之一)坚定信念的宣言。 “天生我材必有用”(将进酒 )是对9/28自我才华的高度自信,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将进酒 )是怀才不遇的极度苦闷,不用再举例,李白诗歌关注现实,胸怀天下,为理想而喜忧的高度政治热情,足以表明他的诗不仅仅是诗,也是传统文人

20、“经济”思想的有力注脚,他的诗的的确确是合为时而作的伟大篇章。 李白的诗歌中有不少表现对权贵的蔑视,功名的否定,诸如: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梦游天姥吟留别 黄金白璧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 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 严陵高揖汉天子,何必长剑拄颐事玉阶。 达亦不足贵,穷亦不足悲。 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 乍向草中耿介死,不求黄金笼下生。 设辟邪伎鼓吹子班曲辞 松柏本孤直,难为桃李颜。 古风其十二 这些更表示出诗人不愿在权贵面前卑躬屈膝。强调独立的人格和追求自由生活的不羁个性,功名富贵本是封建社会一般士子文人追求的目标,但李白却说:“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 ”(江上吟 ) 。当

21、然,有些是李白失意时的牢骚,但诗人对功业的追求并不是为了索取富贵,而主要是为了要替社稷、苍生做一番事业,李白的这些诗体现了他傲岸不屈,豪放不羁的个性,在封建时代难得可贵。 李白反权贵的精神在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一诗中得到最集中的表现,这首诗写到自己的失志,但不把眼光局限在个人得失之中,而是注视整个政治局势和社会现实,并对那些煊赫一时的人物予以抨击。 “君不能金距狸膏学斗鸡,坐今鼻息吹虹霓;君不能学哥舒。横行青海夜带刀,西屠石堡取紫袍。 ”李白以极大的愤怒揭露了政治的腐败,象李邕,裴敦复那样比较正派的人惨死李林甫之手,李白将他们的遭遇作为贤愚颠倒、是非混淆的例证提出来。王十二自己遭到社会的冷淡,

22、诽谤,找不到政治出路,而一帮斗鸡媚上的佞臣以及哥舒翰10/28之流(李白反对那种以武力屠杀来邀功的人)靠开边功的武将却自鸣得意,不可一世, “鱼目亦笑我,请与明月同,骅骝拳跼不能食,蹇驴得志鸣春风。 ”“韩信羞将绛灌比,祢衡耻逐屠沽儿”。李白痛骂这些幸臣权贵是鸡狗(“董龙更是何鸡狗”)耻于与他们为伍,表示要永远离开这丑恶的政治,浪迹江湖“少年早欲五湖去,见此弥将钟鼎疏”,诗人这种襟怀磊落,放言无忌的精神,经诗歌披上了一层夺目的光彩。全诗感情强烈,激情喷涌,一气呵成,排山倒海,使人心潮难平。 李白在黑暗的现实中找不到出路,森严的封建礼法和庸俗的社会关系使他感到窒息,他于是求取一种狂放不羁的生活态

23、度,急切地追求着个人的自由和解脱,高呼“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行路难其二) , “摧残槛中虎,羁绁韛上鹰,何时腾风云,搏击申所骋”(赠新平少年 )他感到自己好比“槛中虎”、 “韛上鹰”,渴望摆脱羁绁腾风凌云,得到个人自由。他青年时代写过一篇大鹏赋 ,描写大鹏“上摩苍苍,下覆漫漫” , “斗转而天动,山摇南昌海倾,怒无所博,雄无所争。 ”不受作何羁纬,自由地翱翔于宇宙间,这正是李白向往的境界。这种精神在山水诗中表现得很突出:“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庐山谣 ) 。 “连峰去天不盈尺” (蜀道难 ) 。 “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 ”(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 ) 。这咆哮愤怒,一泻千里的江河,奇险挺拔,高出天外的峰峦,都曲折地表现了李白冲决束缚追求自由的热情。 二、抒写诸情感 李白的不少诗篇写到亲情、友情、怨情、乡情、别情,表现了他丰富的心灵世界。 1、纯真的友情,依依的别情。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赠孟浩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1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