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镀企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DOC

上传人:国*** 文档编号:975760 上传时间:2018-11-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7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镀企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电镀企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电镀企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电镀企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电镀企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电镀企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 导 手 册深圳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前 言为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基础能力建设,提高电镀企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能力,提升企业本质安全化水平,有效预防、遏制各类事故的发生,深圳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组织编写本手册。该手册结合电镀企业的安全特点,针对易发生较大以上事故的生产作业场所、环节、部位和作业行为,依据国家现行法规、标准和技术规范,通过吸取相关事故教训,运用对照经验法、类比法、事故分析法等方法,提出电镀企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的主要内容及其防范措施,供深圳市有关电镀企业在开展较大危险因素辨识及制订防范措施中参考,也可作为各区(街道 )监管部门重点执法检查时参考。-

2、1 -1.制度序号 较大危险因素 主要防范措施 依据1 未制定电镀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及事故应急预案从事电镀化学品运输、储存、使用的单位,其主要负责人应保证健全电镀化学品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保证电镀化学品的安全操作和管理。并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配备必要的防护应急器材。电镀化学品运输、储存、使用安全规程(AQ3019-2008)2 未建立健全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制度,加强设备设施的检查、维护、保养和检修,确保设备设施安全运行。冶金企业和有色金属企业安全生产规定(安监总局第 91 号令)- 2 -2.生产环节序号 场所环节 部位 较大危险因素 易发生的事故类型 主要防范措施

3、 依 据 图 片1危险化学品储存场所未根据储存的危险化学品的种类和危险特性,在作业场所设置相应的安全措施、设施导致发生爆炸、火灾、中毒爆炸火灾中毒(1) 储存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的场所应设置相应的监测、通风、防爆、防泄漏等措施;(2) 储存强酸、强碱,包装必须严密,设置相应的防泄漏措施,严禁酸碱混放;(3) 剧毒品应在专门仓库内单独存放,并实行双人双发、双人保管制度;(4) 制定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及事故应急预案,配备必要的应急设备设施。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GB15603-1995)电镀化学品运输、储存、使用安全规程(AQ3019-2008)电镀生产安全操作规程(AQ5202-2008)-

4、3 -序号 场所环节 部位 较大危险因素 易发生的事故类型 主要防范措施 依 据 图 片镀槽液面氢气集聚,容易引起氢气爆炸爆炸火灾(1)及时清理槽液上的薄层泡沫,避免镀槽液面因聚集大量氢气泡而发生氢气爆炸;(2)自动电镀生产线应设置槽液快速循环和溢流的措施,避免镀槽液面因聚集大量氢气泡而发生氢气爆炸。电镀生产安全操作规程(AQ5202-2008)电镀生产装置安全技术条件(AQ5203-2008)2 电镀车间氰化槽与酸槽相邻或背靠设置会产生氰化氢等剧毒气体发生中毒中毒氰化槽与酸槽不能相邻或背靠设置,避免产生氰化氢等剧毒气体。电镀生产安全操作规程(AQ5202-2008)电镀生产装置安全技术条件(

5、AQ5203-2008)- 4 -序号 场所环节 部位 较大危险因素 易发生的事故类型 主要防范措施 依 据 图 片镀后清洗槽与酸槽未分开设置易产生氰化氢等剧毒气体导致中毒中毒镀后清洗槽与酸槽应分开、规范设置。电镀生产安全操作规程(AQ5202-2008)电镀生产装置安全技术条件(AQ5203-2008)2 电镀车间电镀槽加热不当易引起电镀液蒸干,导致火灾火灾(1)电加热管的加热区上限位置应低于槽液最低液面 50mm;(2)所有电加热的槽体均应布置液位计,与电加热系统联锁;(3)推广使用空气能加热棒。电镀生产安全操作规程(AQ5202-2008)电镀生产装置安全技术条件(AQ5203-2008

6、)- 5 -序号 场所环节 部位 较大危险因素 易发生的事故类型 主要防范措施 依 据 图 片2 电镀车间电气设备在潮湿环境下发生过载、短路、漏电,导致火灾、触电火灾触电(1)电加热棒、整流器外壳等电气设备应可靠接地;定期检查电气设备腐蚀情况、接地绝缘、线路老化破损等情况;(2)电气设备应安装短路保护、过载保护、接地故障保护和漏电保护装置;(3)建立健全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制度。电镀生产安全操作规程(AQ5202-2008)电镀生产装置安全技术条件(AQ5203-2008)- 6 -序号 场所环节 部位 较大危险因素 易发生的事故类型 主要防范措施 依 据 图 片氰化物槽与酸槽排风合用,产生氰化氢

7、等剧毒气体,易发生中毒中毒氰化物槽与酸槽的排风(通风)装置严禁合用,铬酸槽、硝酸槽应各自独立设置排风系统。3 通风装置有机溶剂除油槽未设置单独的排风系统,易引发火灾火灾有机溶剂除油槽应设置单独的排风系统,通风管道应采用不燃材料,水平管段应设置防火阀。电镀生产安全操作规程(AQ5202-2008)电镀生产装置安全技术条件(AQ5203-2008)- 7 -序号 场所环节 部位 较大危险因素 易发生的事故类型 主要防范措施 依 据 图 片4 车间动火作业切割、电焊作业火花易引发火灾与爆炸火灾爆炸(1)电镀车间内动火作业应办理动火审批手续;(2)动火作业前应清理周边易燃物;(3)动火作业现场应配备足够数量的灭火设施。生产区域动火作业安全规范(HG30010-2013)5 污水处理池未对有限空间作业场所进行危险辨识,未落实作业审批制度,擅自进入有限空间中毒窒息(1)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前应对有限空间作业场所进行辨识,并设置明显安全警示标志;(2)应落实作业审批制度,严禁擅自进入有限空间作业;(3)严格执行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原则。工贸行业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 (2017 版)- 8 -序号 场所环节 部位 较大危险因素 易发生的事故类型 主要防范措施 依 据 图 片作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1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