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 的历史。在春光明媚、桃红柳绿的三四月间,中国传统习 俗中最重视的节日之一就是清明节。按公历说,约在四月 五日前后,按农历,则是在三月上半月。古人把一年分为 二十四节气,以这种岁时历法来播种、收成,清明时在春 分后十五天,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 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所以,“清明”本为节气名。 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 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 的农谚。 寒食节-寒食即禁火,只能吃冷或预先煮好的食物。 相传这个习俗起源于春秋时代,当时晋国有人欲害死重耳, 忠臣介之推便护送重耳逃亡,甚至在饥寒交迫之际,割下 自己的肉给重耳吃,希望日后他安然回国,当上国君,并 勤政爱民。 十多年后,重耳终于回国当上了国君,即春秋五霸之 一的晋文公,并逐一犒赏流亡期间曾协助他的人,却忘了 介之推,他经旁人提醒,才赶忙差人请介之推前来领赏。 可是,介之推和母亲到深山隐居。晋文公与臣子在山中遍 寻不获,有人提议放火烧山,介之推是孝子,一定会救母 亲出来。可是,大火烧了三日三夜,仍不见介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