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师招聘考试 教育基础知识 复习资料 教育学名词解释 1、教育学 是通过研究教育现象来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是教育科学体系中的一门基础学科。 2 教育科学 指研究教育规律的各门教育学科的总称。 3 教育规律 是教育、社会、人之间和教育内部各因素之间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和关系,具有客观性、必然性、稳定性、重复性。 4、教育学的任务 是通过对教育现象的研究,来探索和揭示教育的客观规律,从而为教育实践活动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5、义务教育 是国家通过法律形式予以规定的每个人都必须接受的一定程度的教育。 6、教育 是有 意识的以培养人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7、学校教育 是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
2、的、有组织、有系统的,以影响入学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简单的说,学校教育就是专门的育人活动。 8、遗传素质 是先天继承下来的,与生俱有的生理特点和解剖特点。 9、教育目的 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需要的人的总目标、总要求,是所培养的人应达到的最终标准。 10、全面发展教育 就是 “ 为促使人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而实施的教育。 ” 11、 “ 个人全面发展 ” 指人们有目的地联合起来,控制、利用合发展由资 本主义生产提供的物质基础,并消除其历史造成的自发性和盲目性,克服和消除那些以私有制为核心展开的人的发展中的矛盾,从而达到个人智力和体力的统一,物质劳动、精神劳动和享受的统一,
3、生存和发展的统一,使个人的天资和潜能、兴趣和才能得到前所未有的充分发展,使个人的身心、精神、才能、个性全面而和谐的发展。 12、素质 指的是人所具有的稳定的内在的基本品质资质、特点特征等。 13、素质教育 是按照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和教育对象身心发展的特点,来发掘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潜能,弘扬其主体精神,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 展的教育。 14、应试教育 是一种以升学为唯一目的,围绕应考科目去开展学校活动的,片面的选拔淘汰教育。 15、教师 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和建设者,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的人。 15、师生关系 是学校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是指
4、教师与学生在教育教学法过程中为完成共同的教育任务而结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 16、师德 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必须履行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从本质上讲,它是一定社会或阶级道德的一种具体、特殊的表现形式。 17、师生关系 是 指教师与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为完成共同的教育任务而结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 18、学校教育制度 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的关系。 19、癸卯学制 1903 年修改为癸卯学制,这是我国近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开始。它以日本的学制为蓝本,并保留了封建科举制度的残余,以读经尊孔为教育宗旨。其特
5、点是学习年限长。 20、德育 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影响, 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身体力行,以形成他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 21、德育原则 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时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 22、德育方法 指为了完成德育的目的任务和实施德育内容所采取的具体手段。 23、知行统一原则 又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在德育过程中,既要对学生进行马列主义基本理论教育,又要引导他们久进行实际锻炼,把理论教育与组织实践活动、提高思想认识和培养道德行为习惯结合起来,使学生成为知行统一、言行一致的一代新人。 24、自我教
6、育法 是指导学生自己教育自己,以形成社会所要求的思想 品德的方法。 25、德育过程 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思想政治观点、道德行为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施加系统的影响,使受教育者逐步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的过程。 26、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 德育任务、德育内容与受教育者原有的思想品德发展水平之间矛盾,是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 27、课程 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 28、教学 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指导学生学习系统地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的一种 教育活动,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边活动。
7、 29、教育思想 是人们对一定社会和时代的教育现象、教育规律、教育问题的认识或看法,表现在培养人的一系列问题上的观念、理论及其体系。 30、课程计划 又称教学计划。是根据学校的培养目标和教育任务,由政府主管部门制订的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进行全面安排和规划的指导性文件。 31、教学方法 是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手段和方式的总称,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师生相互联系的方式,是教法和学法的辩证统一。 32 班级授课制 又称课堂教学,是 将学生按照大致相同年龄和知识程度编成班级,教师根据规定的课程内容,按固定的教学时间对全班学生进行统一教学的组织形式。 33 教学模
8、式 是指在一定教学理论指导下为设计和组织教学而在实践中建立起来的各种类型教学活动的基本结构。 34 班主任 是组织领导班级组成为坚强集体,协调各方面教育力量,指导学生的全面发展的人。 35 班集体 是将学生按年龄和知识水平分成有固定人数的教学班,经过一定的培养,使其成为具备集体特征的正式群体。 36 课外教育 指的是学校在课堂教学之外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开展的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 和教育工作。 37 校外教育 指校外教育机关或社会团体、家庭,有目的、有计划的在校外组织学生开展的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和教育工作。 38 社会教育 是通过学校以外的社会文化教育机构对青少年和人民群众进行的教育。 39
9、家庭教育 指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对子孙晚辈进行的教育。即在家庭中,家长自觉的、有意识的按照一定社会对人才的要求,通过家庭生活和言传身教,对子女实施一定教育影响的行为活动。 40 教育合力 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三种教育力量统一要求、互相促进、协调一致,形成合力。 41 管理 合理组织好各项工作 ,协调好各种关系,高质量、高效率地实现预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42 学校管理 是一般管理的特殊部分,它是合理组织好学校各项工作,协调好学校各种关系,高质量、高效率地实现学校教育目的的活动过程。在管理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这是学校管理的核心。 43 管理职能 是管理系统中管理者和组织机构的职责和
10、功能。管理的职能反映管理的本质。 44 决策 在可供选择的多个方案中选择出最佳方案的行为。 45 管理体制 是指一定组织系统的机构设置、隶属关系和管理职责、权限划分的制度 46 教育思想 是人们对一定社会和时代 的教育现象、教育规律、教育问题的认识或看法,表现在培养人的一系列问题上的观念、理论及其体系。 47 现代教育观 现代教育观关注的是人的教育,注重对人的终极关怀,关照人的主体性发展,致力于培养知识、能力、素质一体化高质量创新型人才。 48 学校整体改革 指整体育人,以达到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49 教育科学研究 简称教育科研。是运用教育科学理论,从教育的客
11、观实际出发,采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有目的、有计划的去研究教育现象,搜集和积累教育事实材料,认识教育本质,揭示教育教育规律,形 成新的教育理论的一种科学研究活动。 50 教育测量 是根据教育目标的要求,按照一定教育规则对教育活动的效果加以数量化测定的过程。 51 教育评价 是根据一定教育目标,依照科学的方法程序,对教育现象、教育活动及其参与者进行价值判断,为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 52 教育现代化 是一个国家教育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要求所达到的一种较高水平状态,是传统教育在现代社会中的转化,是包括教育思想、教育制度、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在内的教育整体转换运动。其核心是人的现代化。 教育学简答题 1、
12、 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哪三个 阶段?萌芽阶段;形成阶段;科学教育学阶段 2、 古代学校教育具有哪些基本特征?()阶级性,等级性()非生产性()专门化()教育内容具有明显的分化趋向和知识化趋向 3、 近代学校教育具有哪些基本特征?生产性;普及性;系统性;双轨制 4、 现代学校教育的发展呈现出了哪些基本特征?()与社会联系的普遍性和直接性,()学制的开放性,梯形化和弹性化()教育的现代化()教育的民主化()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统一性 5、 生产力与教育之间的辩证关系:()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主要表现在: 生产力的性质和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类型和结构;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和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
13、和速度;生产力发展水平还制着教育目的和部分教育内容;还制约着教育方法、手段、设施及形式等;()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条件;教育是实现科学知识社会化和使现代科技由可能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和关键;教育还是实现科学知识再生产和生产技术更新的重要手段。 6、 政治与教育之间的辩证关系: 政治与教育的制约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影响教育目的的制定()影响教育制度的形成和变 化()影响教育财政状况()影响受教育权利。教育具有政治功能,对政治会有一定的反作用,这种反作用主要表现在影响社会政治延续和推动社会政治生活两个方面。 7、 人口对教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
14、些方面?()人口数量影响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战略重点的制定和实现()人口结构及其分布状况影响教育结构及学校布局状况。()学龄人口数量影响教育规模及经费使用。 8、 教育对人口的影响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教育具有控制人口增长的作用;教育具有提高人口素质的作用;教育具有使人口结构合理化的作用。 9、 童年期教育 需要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重视培养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呵护儿童健康;着力增强动手能力;特别关注学习态度 10、 少年期的教育应该注意些什么?重视青春期教育;丰富精神生活;鼓励独立判断独立思考 11、 青年期教育主要应该注意哪三个方面?()学会正确认识和处理自我秘社会的关系()树立事业心、责任心
15、、提高从事社会职业的素养、从事创造性活动的意识和能力()正确处理友谊、爱情和婚姻 12、 学校教育发挥主导作用需要具备哪些条件?符合社会发展方向、反映社会发展要求;有效地协调其它教育影响;符合教育对象身心发展 规律;创设适宜的动物园文化环境,组织各种丰富多彩的有益有趣的教育活动;注重自我教育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 13、 教育目的的重要作用的具体表现:( 1)控制教育对象发展方向和预期结果( 2)指导和支配整个教育活动过程( 3)评价、检测教育质量 14、 我国的现行教育方针是什么?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
16、接班人。 15、 “ 个人全面发展 ” 包含哪三个层次的目标?( 1)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弥补旧式分工对工人所造成的缺陷,减轻资本对 工人,尤其是对童工有体力智力方面的摧残( 2)在处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之间的作为过渡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里,逐步消除私有制,消灭旧的分工,推动社会发展,向 “ 个人全面发展 ” 这一理想目标日益逼近,( 3)到共产主义社会,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矛盾的最终解决,观念中的 “ 个人全面发展 ” 和现实中的 “ 个人全面发展 ” 真正取得完全的一致性。 16、 全面发展教育与 “ 个人全面发展 ” 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区别:( 1)角度不同,全面发展教育界是从教育学的
17、角度, “ 个人全面发展 ” 是从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角度,( 2)二者分属不 同范畴, “ 个人全面发展 ”实际上是一个与共产主义理想联系在一起的最终目的,全面发展教育则是仅就受教育者抽受教育抽共有的基本组成部分而言的( 3)实现条件不同,实现 “ 个人全面发展 ” ,与实现共产主义理想一样,必须同时具备各方面的相宜条件才行,全面发展教育仅借助学校教育就可能得以实现。联系:( 1)都是以研究人的发展问题为为基本任务,( 2)教育毕竟是人的发展重要影响因素,( 3) “ 个人全面发展 ” 学说是指导全面发展教育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武器,这一学说对我们制定教育目的、教育政策法规和进行教育
18、改革有着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17、素质教育具有哪些基本特征?主体性、全体性、全面性、长期性、开放性、时代性、实效性。 18、素质教育的运行机制:( 1)注重思想先导,建立实施素质教育的动力机制( 2)改革检测评价,建立实施素质教育的导向机制( 3)抓好常规管理,建立实施素质教育的制约机制( 4)依法增加教育投入,建立实施素质教育的保障机制 19、课堂素质教育的四个基本点:认知停 *点,情感激发点,思维展开点,心灵交流点。在这四个基本点中, *认知停 *点解决学会的问题, *情感激发点解决想学的问题, *思维展开点解决会学的问题, *心灵交流点解决乐学的问题。 20、素质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体现
19、:( 1)狠抓薄弱环节,努力争取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2)建立新型课堂人际关系,增强心理相融度( 3)加强学法指导,培养自学能力( 4)充分发掘潜能,注重创新意识、创造能力的培养。 21、课堂素质教育应该遵循哪些教学原则?( 1)全面施教,整合优化( 2)注重个性,鼓励创新( 3)目标导向,情境熏陶( 4)动手动脑,和谐发展( 5)师生互动心向一致( 6)关注学法,改进教法 22、实施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策略:( 1)精讲精练加强针对性( 2)分层递进,符合规律性( 3)学会做人,寻准教育点( 4)指导学 法,教人会学( 5)自主发展,训练自控力 23、在社会发展中教师承上启下的作用具体表现在哪些
20、方面?知识的创造者和传播者;社会的代表者和社会道德的实践者 24、 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作用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知识的传授者;课堂纪律的管理者;班集体的领导者;心理健康的维护者;父母的代理人 25、 教师劳动的特点有哪些?劳动对象的复杂性;劳动手段的主体性;劳动过程的创造性;劳动方式的个体性;劳动成果的长效性 26、 教师的职业道德有什么特殊要求?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团结协作 27、中 学生身心发展的五对矛盾是什么?主观的成熟体验与客观的相对不成熟的矛盾;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强烈的活动需要与能力发展的同步的矛盾;旺盛的求知欲与识别能力较低的矛盾;性意识的萌芽,成熟
21、和道德法制观念薄弱的矛盾。 28、学校教育制度有什么重要意义?学校教育系统作为国家对年轻一代进行教育的最严密、最有效的组织,它集中体现了整个教育制度的精神实质,学校教育制度制定得是否正确和完善,它直接关系到教育目的的实现,教育和教学工作的进行以及教育事业的发展,从而也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巩固,生产力的提高,青少年儿童身心的发展,产生 重要影响。 29、我国 1951 年学制主要有什么特点?( 1)明确和充分地保障了全国人民特别是工农干部受教育的机会,突出了 “ 教育为国家建设服务,学校向工农开放 ” 的方针,( 2)新学制确立了各类技术学校和专门学校的地位,保证了各种人才的培养,体现了教育为生产建
22、设服务的方针,( 3)保证了一切知识分子和老年知识分子接受革命政治教育的机会,( 4)体现了方针、任务的统一性和方法方式的灵活性,( 5)充分体现民族平等、男女平等的原则。 30、我国中小学德育的根本任务是什么?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教 育学生,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摆在首位,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具体来说,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培养学生正确的政治方向;( 2)引导学生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3)逐步形成社会主义基本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4)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5)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31、我国学校德育应遵循哪
23、些基本原则:方向性和现实性相结合的原则;知行统一原则;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严格要求与尊重理解相结合的原则;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教育的统一性 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32、老师指导学生自我教育应进行哪几方面的工作?( 1)指导学生掌握修养的标准( 2)自我评价( 3)道德情感体验( 4)在社会实践中锻炼品德。 33、中小学教学的任务有哪些?学习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获得基本技能;发展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教会学生学习,培养自学能力;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34、 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有哪些?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的
24、原则;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巩固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 相结合的原则 35、 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哪些?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演示法、参观法、实习作业法、练习法、实验法。 36、 运用讲授法的基本要求有哪些?讲授的内容要有科学性;讲授要有系统性连贯性和逻辑性,层次清楚,突出重点、难点;讲授的语言要有条理性、简练性、启发性、生动性、语音、语调要有和谐性;恰当运用板书和体态语言,强化讲授效果。 37、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的依据有哪些?根据教学目的和任务来选择;根据学科和教材特点来选择;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来选择;根据学校的客观条件来选择;根 据教师的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和个性特点来选择。 38、班级授课制有哪些特点?以 “ 班 ” 作为教学工作的基本单位,能扩大教育对象,提高教学效率;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教师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教学;便于学生之间互相观摩,互相启发,互相帮助,互相促进;能发挥班集体的教育作用,有利于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能保证正常的教学常规,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由于班级授课制的优越性,因此,自产生以来,班级授课制便成为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39、怎样备课?做好三项工作: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写好三个计划学年 或学期教学进度计划;单元教学计划;课时计划(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