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提要:最近两年保定市有关赵匡胤祖籍究竟在清苑还是涿州的历史旧案又起争议,其中宋朝事实一条注释被发掘出来,成为了争议的焦点。本文从宋大诏令集中宋真宗的一道诏令作为解释这一谜题的逻辑起点,与他此后“降神托祖”的一系列行为相联系,分析了宋代制礼与历朝奉祖陵之间的异同,并以五代骨肉离散的时代背景,逐一辨析了“涿州说”与“清苑说”所据史料的可信程度,以及宋史太祖本纪所以用“涿郡说”含糊其辞的原因。主题词:赵匡胤祖籍探秘最近偶然注意到保定报章上有关赵匡胤祖籍究竟何在的争议。其中两造纠结的焦点,是如何理解宋朝事实的一条注释。实际上,这则注释也是较早开启这场争讼的文献资料之一。这与我关于宋真宗“神道设教”一事的研究颇有关联,故不揣冒昧,从事件前后因果及整体情况试为析之,以就正方家同好。一,宋朝事实注释试解从宋朝事实注释的内容可以看出,提出并坚持清苑两墓的,是从宰相至舆夫的上下群臣;而犹疑并且否决的并非他人,恰恰是宋真宗赵恒。但群臣敢对皇帝叫板,皇帝倒向舆论妥协的事情,在中国传统皇权至上的社会里,毕竟是难以想象的稀罕事儿。1皇室祖陵究竟在不在清苑?宋真宗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