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一章 呼吸系统( 38-40 分) 大苗老师 1月 8日第 1讲笔记 距 2011 执业医师笔试: 245 天。技能: 173 天。 2010 年报考人数: 94 万。技能去除 30%,剩 65.8 万。笔试通过率 28%。通过的 19 万。 第一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病程发展 (一个轴 ):吸烟慢支 COPD肺动脉高压肺心病 慢支 +肺气肿 =COPD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一)慢支 1、外因: 吸烟:最常见,主要是支气管 杯状细胞增生 致粘液分泌增多; 纤毛功能下降 (黄浓痰) 感染:流感嗜血杆菌及肺炎球菌; 简称: 慢支感染球流感 理化;气候;过 敏( COPD 与过敏无直接关 系)
2、 2、内因: 自主神经功能失调: 副交感神经亢进 ,气道反应性增高; 呼吸道局部防御和免疫功能降低: igA 减少 (二)阻塞性肺气肿 1、慢支炎症使细支气管部分阻塞,“ 气体进多出少,只进不出 ”。 2、慢性炎症破坏小支气管壁软骨,失去其支架作用,致使呼气时支气管过度缩小或缩闭,导致肺泡内残气量增加。 3、反复肺部感染和慢性炎症 4、 1-抗胰蛋白酶缺乏或异常 。 一般一提到异常,都是指低的。适用于其他病。 二、病理生理 1、慢支:早期主要为小气道功能异常, 特点:一大一低即闭合容积大,动态肺 适应性降低。 COPD 的最大特点:不完全性可逆的气流受限(治疗后不能完全缓解);支气管哮喘是完全
3、可逆的,两者注意区别。 2、肺气肿:呼吸功能主要表现为残气容积增加。 三、临床表现 症状:慢性反复发作的咳嗽、咳痰或伴喘息。 急性发作的特点:细菌感染时咳黄色脓性痰 ,且咳嗽加重、痰量增加。喘息型慢支有支气管痉挛,可出现喘息,常伴有哮鸣音。 题目中慢支病人出现黄色脓性痰表示慢支急性发作 。 体征:并发肺气肿时出现 桶状胸 或者 两肺透亮度增加 或者 RV/TLC(残气容积 /肺总量) 40%,触觉语颤减弱,叩诊过清音。 四、辅助 检查 呼吸功能检查 1、 慢支: FEV1/FVC(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 /用力肺活量 )40% 五、 COPD 的分型: a型:气肿型(红喘型)张大爷(老年人)爱(
4、a)穿红(红喘)衣服,不穿紫衣服(无紫绀)。心功能正常(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正常)。 b型:支气管炎性(紫肿型) C 型:其他。 六、 诊断鉴别诊断 1、诊断: ( 1)慢支:根据咳嗽、咳痰或伴喘息,每年发病持续三个月 ,连续两年以上,排除其他原因“ 3+2=慢支 ”;每年持续不足三个月,但有明确的客观检查依据亦可诊断。 ( 2)肺气肿:桶状胸 +两肺透亮度增加 2、鉴别诊断: ( 1)支气管哮喘:一般无慢性咳嗽、咳痰史,发作时两肺满布哮鸣音,缓解后可无症状; ( 2)支扩:杵状指 +X 线示卷发症; ( 3)肺结核; ( 4)肺癌: 痰脱落细胞检查或经纤维气管镜检查 (金标准) 七、 COP
5、D 的概念 :指具有气道阻塞特征的慢支和肺气肿。 气道阻塞的轻重通常由 FEV1/FVC 降低的程度来确定 。 八、并发症 1、肺部急性感染; 2、自发性气胸:患侧胸部隆 起,叩诊鼓音,听诊呼吸音减弱或消失,气管移向 健侧 等, X 线示气胸征。 肺不张是患侧 。 3、 慢性肺心病:是肺气肿的主要并发症 。 九、治疗和预防 1、治疗: ( 1)稳定期治疗:支气管舒张药(沙丁胺醇气雾剂、异丙托溴铵(对抗迷走神经)等);茶碱类;糖皮质激素;祛痰药; ( 2)急性加重期治疗:低流量吸氧,发生低氧血症者可导管吸氧,浓度 2830%; 吸氧浓度( %) =21+4*氧流量 2、预防:戒烟是预防 COPD
6、 的重要措施 语颤增加:实变,梗死,空洞。 语颤减弱:气多,水多,厚了,堵了。 大苗老师 1 月 10 日第 2 讲笔记 第二 节:肺动脉高压与肺源性心脏病 一、继发性肺动脉高压 1、继发性肺动脉高压比原发性肺动脉高压常见。 2、 COPD 是导致肺动脉高压和肺心病的最常见原因 二、原发性肺动脉高压( PPH,现改名特发性肺动脉高压 IPH) 1、病因及发病机制:迄今病因不明, 但绝对跟 COPD 无关, COPD是继发性肺动脉高压的病因 ( 1)遗传因素 ( 2)免疫因素 ( 3)肺血管内皮功能障碍。肺血管收缩和舒张由肺血管内皮分泌的收缩和舒张因子共同调控,前者主要是血栓素 A2 和内皮素-
7、1,后者主要是前列环素和一氧化氮,由于上述表达不平衡导致肺血管处于 收缩状态从而引起肺动脉高压。 ( 4)血管壁平滑肌细胞 钾离子 通道缺陷 K 离子外流 2、临床表现: ( 1)呼吸困难、胸痛、头晕或晕厥、咯血等 ( 2)右心导管术:是测定肺血管血流动力学状态的唯一方法。IPH 的诊断标准: 静息 mPAP25mmHg,或运动 mPAP30mmHg,PAWP 正常(静息时为 1215mmHg) 3、治疗 ( 1)血管舒张药:钙拮抗剂、前列腺素、 NO 吸入; ( 2)抗凝治疗 华法令为首选抗凝药 三、肺源性心脏病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1、病因: COPD 最多见,约占 80-90%,其次为
8、 支气管哮喘、支扩、重症肺结核、尘肺等。 2、发病机制: ( 1)肺动脉高压的形成: 1) 肺血管阻力增加的 功能性因素 : 缺氧 是肺动脉高压形成的最关键因素,缺氧可以使血管平滑肌细胞膜对 Ca 离子通透性增加,功能性因素可通过治疗使病情恢复; 2) 机械解剖因素。 肺血管重塑 3) 血容量增多和血液粘稠度增加:慢性缺氧产生继发性红细胞增多,血液粘稠度增加。 肺 动 脉 高 压 诊 断 标 准 : 静息 mPAP25mmHg, 或运动mPAP30mmHg(静 25 运 3) , PAWP 正常(静息时为 1215mmHg ( 2)心衰:肺循环阻力增加时,右心发挥其 代偿功能,以克服肺动脉压升
9、高的阻力而发生右心室肥厚。 (二)临床表现: 1、肺、心功能代偿期:( 1) P2 亢进 (肺动脉高压引起),三尖瓣区出现收缩期杂音 ( 2) 剑突下见明显心脏搏动 (右心室肥厚或扩大),颈静脉充盈(胸腔内压升高)。 2、肺、心功能失代偿期:呼衰、 右心衰【右心衰在失代偿期的体征:全身瘀血(颈静脉怒张、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最特异)、下肢水肿、重者腹水)】 3、实验室检查 ( 1) X 线:首选检查,右下肺动脉干扩张 (肯定有肺动脉高压) ,其横径 =15mm;肺动脉段明显突出或其高度 =3mm;右心室增大症 ;中央动脉扩张,外周血管纤细,形成“残根”样表现。 ( 2) ECG:电轴右偏、额面平
10、均电轴 =+90 度; 重度顺钟向转位 ;RV1+Sv5=1.05mV;肺型 P 波, P 波高耸呈尖峰型 (肺型 P波高而尖,钟向转位轴右偏)。 ( 3)心超: 右心室流出道内径 =30mm、右心室内径 =20mm、右心室前壁厚度、左、右心室内径比值 =12%,且其绝对值 =200ml,为舒张试验阳性。 支气管舒张试验 (BDT):测定气道气流受限的可逆性,服用 2-受体激动剂较用药前 FEV1 增加 =12%,且其绝对值 =200ml,为舒张试验阳性, 2.支气管激发试验( BTP)(银 标准):激发试验阳性: FEV1 下降 =20% 3.血气分析。分两类: 急性发作:氧分压降低,呼吸加
11、快,二氧化碳下降。导致呼碱(血气分析)。 严重哮喘:氧分压降低,呼气性呼吸困难,二氧化碳滞留,导致呼酸。合并代酸(氧分压降低)。 确诊首选支气管舒张试验、支气管激发试验 3、 X-ray:哮喘发作期可见两肺透亮度增加,并发呼吸道感染,可见肺纹理增加及炎性浸润阴影。 4.特异性变应原的检测: IgE增高。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 支气管哮喘分急性发作期和非急性发作期(慢性持续期) 1、急性发作期分度(列几项做题常用的指标 ,其余见书) 临床特点 轻度 中度 重度 危重 1.脉率(次 /分) 120 慢或不规则 2.奇脉 无 可有 常有 无 3.精神状态 可有焦虑, 时有焦虑 常 有 焦 尚安静 或烦
12、躁 虑、烦躁 辅助呼吸肌活动和三凹征 常无 可有 常有 胸腹矛盾运动 2、心源性哮喘与支气管哮喘的用药鉴别(注意区别):难于鉴别用氨茶碱。 ( 1)可同时用于两种疾病的药:氨茶碱 ( 2)只能用于支气管哮喘的药:肾上腺素(或异丙肾) ( 3)只能用于心源性哮喘的药:吗啡(抑制呼吸,降低心肌耗氧量) 异丙肾上腺 素:主要用于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 ,以舌下或喷雾给药,疗效快而强,反复应用可因受体的生理性向下调节而产生耐药性,止喘疗效下降,同是对体内肾上腺素等舒张支气管的作用产生耐药,故异丙肾上腺素 不可反复用于支气管哮喘病人 。 3.支气管哮喘和喘息性支气管炎的鉴别:两肺布满哮鸣音对 b2受体激动剂受体反应好 。 4、支气管哮喘可并发: 气胸 、纵膈气肿、肺不张等 六、治疗与预防 1、脱离变应原 2、药物治疗:支气管舒张药 (2-受体激动剂 ,是缓解哮喘急性发作症状的首选药 )、控制哮喘发作药 ( 1)支气管舒张药:短效的 2-受体激动剂 (沙丁胺醇、特布他林)、长效的 2-受体激动剂(沙美特罗)、抗胆碱药(异丙托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