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期刊运作、管理,是构建社会文化秩序的一个重要方面。新中国成立后,一种新的文化生产机制逐步形成,它根据时代的需要,造就了一系列无形的规范,对期刊乃至整个出版事业实施引导,以形成有利于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社会文化语境。建国初期,新的文学、文化格局处于形成之中,对文艺刊物的整顿、调整、改进在大刀阔斧地施行,刊物运作渐渐被纳入高度一体化的组织方式。然而,处于强势地位的主流话语也在不同程度上遭到了来自文艺界的质疑,胡风等一些理论家、作家发出了异端的声音,显示出来自边缘的对话仍然是存在的。本文试图通过对胡风等人有关同人刊物的言说的梳理,从一个侧面透视建国初期文学生产模式、舆论环境和文化生态的独特之处。一新中国传播机制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国家对报纸、期刊、书籍等实施监管,以发挥媒介在建构社会秩序和权威时不可替代的作用,确保社会主义文化领导权在出版领域建立起来。国家对期刊的监管,是与社会的整体结构变化相适应的。政权的更迭催生新的文化体系、控制模式形成,每一种期刊的合法性同时必须接受主流意识形态的检验,这主要表现在对办刊宗旨、编辑方针、内容品质等的内在规约。就文艺刊物而言,它必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