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中医内科学重点笔记.doc

上传人:pm****8 文档编号:9930382 上传时间:2021-12-23 格式:DOC 页数:110 大小:2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中医内科学重点笔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0页
【精品】中医内科学重点笔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0页
【精品】中医内科学重点笔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0页
【精品】中医内科学重点笔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0页
【精品】中医内科学重点笔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中医内科学的定义、性质及范围中医内科古称“疾医”、“杂医”、“大方脉”,外感病主要指伤寒论及温病学所说的伤寒、温病等热性病,它们主要由外感风寒暑湿燥火六淫及疫疠之气所致,其辨证论治是以六经、卫气营血和三焦的生理、病理理论为指导。内伤病主要指金匮要略及后世内科专著所述的脏腑经络病、气血津液病等杂病,它们主要由七情、饮食、劳倦等内伤因素所致,其辨证论治是以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的生理、病理理论为指导。二、中医内科学发展简史(一)萌芽阶段(殷周时期)(二)奠基阶段(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三)充实阶段(魏晋至金元时期)(四)成形阶段(明清时期)明代,薛己的内科摘要是首先用“内科”命名的著作,王纶在明医杂著中指出:外感法仲景,内伤法东垣,热病用完素,杂病用丹溪。明清时期,杂病和外感病的理论有很大的发展。杂病方面,景岳全书,杂证谟主张“人体虚多实少”,慎用寒凉攻伐;赵献可强调命门之火;叶天土有“久病人络”之论。这一时期的专病论著明显增多,如慎柔五书理虚元鉴疟论疏血证论中风论等,对中医内科学的形成均起到了很大的促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农林牧渔 > 农学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