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领先 飞翔梦想 国际千克原器 “千克”是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基本单位,它起源于米制发源地法国。1799年,法国公布了“米制守则”,其中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1立方分“米”的纯水在最大密度时的质量为“1千克”。两年后,法国根据这个定义制造了一个铂圆柱体砝码,作为质量基准器,保存在巴黎的国家档案局,并称为档案“千克原器”,只有法国自己使用。但后来发现,档案千克原器实际物体与理论定义有很大误差。产生误差的原因是水的纯度不够,按定义复现有困难。1875年,法国、德国、奥地利等17个国家在巴黎签署“米制公约”,并组织了国际计量委员会,成立国际计量局,同时决定放弃原来的“千克”定义。1878年,国际米制委员会决定,按法国“档案千克原器”的质量,定制了3个铂铱合金圆柱体砝码,并分别与“档案千克”比对,其中质量最接近的一个,于1889年第一届国际计量大会上确定为国际“千克原器”。国际计量局又先后加工复制了一定数量的副原器发售给米制公约成员国,作为这些国家的原器或质量基准。1889年,第一届国际计量大会决议规定,从1889年9月26日起,将“千克”定义为:“等于国际千克原器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