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全面提高教育质量-高中新课程的背景、理念与目标郭元祥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教授 /博士生导师国家课程委员会专家工作委员会 委 员 教育部华中师范大学课程中心 常务副主任http:/027-67868670( O.)中国教育改革发展中长期规划的指导思想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2004年 1月 4日, CCTV-2对话节目播出了耶鲁大学校长莱文和 北京大学 校长许智宏的 对话 ,从中我们可以窥视到中美大学招生和教育上的一些差别。每一个学生在进了大学之后,您认为最重要的三大任务究竟是什么 ?耶 鲁 大学莱文 北京大学 许 智宏Question everythingS
2、tudy hardThink for yourself做学问学会做人发展为社会服务的能力如果对两个大四的学生进行选择和面试,您作为校长最想对他们提的三个问题是: 耶 鲁 大学莱文 北京大学 许 智宏你过去创办过杂志吗,什么杂志?在学习中你觉得受益最大的是什么?什么东西让你兴奋,能帮你成为老板?你 认为课程重要还是实践重要?中国的教育体制使你失去了什么?你喜欢什么样的教师?一、高中新课程的背景(一)多元化时代高中教育对卓越的追求1.时代特征及其追求 全球化国际理解、多元文化教育、交流与合作、人类共享的核心价值观 知识经济创新精神、批判性思维、实践能力 学习化社会自主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自主思考并规
3、划人生的能力、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 信息时代信息意识与信息价值观2.在由 “ 普及 ” 走向 “ 提高 ” 的发展阶段,我国教育的两大核心目标是:促进公平和提高质量。 建设创新型国家,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基础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途径在于更新 人才培养模式 ,创造良好的教育。 什么是良好的教育什么是良好教育?在 麦肯锡报告 塑造未来 ( 2009年 7月),巴伯( M. Barber)提出了一个模式,体现了 “ 受到良好教育意味着什么 ” ,被称为 “ 良好教育的公式” :良好的教育 = E (K + T + L)字母 K代表 “ 知识 ” ; T代表 “ 思维方式 ” ; L代表 “ 综合体现领导才能的能力 ” ;E代表 “ 道德品质 ” 。3. 21世纪高中教育的民主化与大众化 使社会经济处境不利的群体获得均等的教育机会; 使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关注并保证其实现; 不仅从数量上,而且要从质量上考虑教育民主,使高中教育达到卓越。 使每一所学校成功,使每一位学生成功 我国高中教育必须致力于平等和高质量两种素质兼得与融合,追求卓越。-“ 普通高中教育是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 ” (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