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城市”争议中被忽视的大多数 不久前,有关深圳在“全国文学城市”排名中“名列第 四”的一则报道,引起了网民和媒体热议,许多人质 疑提供排名结果的盛大旗下7 家网站的公正性和权威 性,更对“怎么才算文学城市”的基本标准,发表不 同看法。在不少人看来,排名在前的“文学城市”, 起码应该有深厚的文化积淀,而这回南京、杭州居 然排名在城市发展历史才30 年的深圳之后,实在不 可思议;而且这30 年间,深圳并没有产生过一两个 大作家,产生过在全国深具影响的文学大作,凭什 么就成了“全国第四”? 关于盛大旗下网站的排名结果是否可以号称“全国 性”,“文学城市”的称谓是否合理,搞这种排名究竟 有多大意义虽也值得讨论,但尚不是此次争议 中的关键;一些质疑者提出的“文学城市”衡量标准 ,涉及到文学发展和城市发展的走向,倒是值得我 们关注。 提出自己探讨的问题一些人提出的对 文学城市的衡量标准正确与否。 我无意否认城市发展中的历史文化积淀,也无意否 认大作家和大作品的价值和意义。但我坚持认为, 一座城市没有大作家,不等于没有文学影响力。判 断一个城市是否“文学”,更应该看它的市民对文学 的参与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