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学数学知识讲座-应用题一、相关知识 1.相关知识关 系 公 式部 总 关系 部分数和 总数关系部分数 +部分数 =总 数总 数 -部分数 =另一部分数份数和 总 数关系每份数 份数 =总 数总 数 份数 =每份数总 数 每份数 =份数比 较 关系 大小关系 大数 -小数 =相差数大数 -相差数 =小数小数 +相差数 =大数倍数关系 大数 小数 =倍数大数 倍数 =小数小数 倍数 =大数 2常用公式 包括:行程问题、工效问题、比重问题、价格问题、产量问题、利率问题二、基本概念 1.分类: 文字题:用数学名词、术语表达数与数之间关系的题目,叫做文字题。 简单应用题:有两个条件一个问题组成一个基本
2、数量关系,用一步运算(加、减、乘、除)进行解答的应用题 复合应用题:由若干个互相联系的简单应用题复合而成的应用题 典型应用题:用两步或两步以上运算解答的,具有特殊结构的、有一定解答规律的应用题 2.解题步骤: 审题:弄清题意,并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的问题 分析:分析题目中数量间的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最后算什么 解答:确定每一步该怎样算,列出算式,并求出结果 检验:检查计算是否有误,答案是否符合题意 写答:根据题目要求,写出答案三、解答应用题的方法 1。基本方法 分析法:从应用题的问题出发,推到已知条件,找到解决问题的主要数量关系,逐步解决问题 综合法:从已知条件入手,把间接条件逐步转化
3、为直接条件,最后解决所求问题 “分析法 ”和 “综合法 ”是分析应用题数量关系的两种基本方法,综合法以分析为基础,分析法以综合为指导,两种方法总是相互结合、相互渗透的。在解应用题时,若解题过程简单,则分析法、综合法可以任意选用;若解题过程复杂,则可以依据已知和所求相互推导的繁简情况来选择方法,或分析法或综合法或分析 _综合法 2.常用方法 图解法:运用线段或其他图形,把抽象的、隐蔽的数量关系表示出来,从而找到解题的途径 逆推法:从已知的结果出发,利用已知条件从后往前逐步展开,直到求出答案 假设法:应用题中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未知量时,先把要求的几个未知量假设为其中的一种数量,这样算与实际数量肯
4、定会出现一个差,再根据条件找到解决这个差的办法,最后求出答案。例如明明计算 20道数学竞赛题,做对一题得 5分,做错一题扣 3分,结果他得了 60分,问明明做对了几题?分析:假设明明 20道题全做对,可得 100分,实际他少得 40分,少得的原因是错一题与对一题相差 8分。列出算式: 20-( 520-60) ( 5+3) 演示法:借助实物演示,发现隐蔽的数量关系,找到解题途径不变量法:在诸多数量的变化过程中,依据题中固定不变的数量及其数量关系,找到解题的途径。如年龄问题。3.列方程解应用题意 义 步 骤用字母或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未知量,根据 题中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求解方程,得出未知数的 值
5、1.弄清 题 意:分析数量关系,找到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2.假 设 x:把其一个未知数量假 设为 x;3.列方程:根据 题 中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4.解方程;5.验 算: 检验 x的 值 是否符合原方程的 题 意;6.写答 语 :答 语 要写完整。4.方程解法与算术解法的区别名称共 同 点 不 同 点算术解法都是以四 则 运算和常 见 的数量关系 为 基础 ,分析 题里已知量与未知 间 的数量关系,最后根据运算的意 义 列式解 题未知数 处 于特殊的地位,始 终作 为 解 题 的目 标 ,不参加列式,运算算式中全是已知数,整个算式就表示要求的未知数。求出算式的 值 就是所求的未知量方程解法未知数 处 于和已知数平行的地位,可以直接参加列式和 计 算,未知数和已知数 组 成一个相等的关系,未知数可以在方程中任何位置四、应用题的题型 1.文字题(略) 2.简单应用题 ( 1)两数相并的关系:求总数;求和;求部分数;求剩余。 ( 2)两数相差的关系:求两数的差;求比一个数少(多)几的数。 ( 3)每份数、份数、总数的关系: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等分除法;包含除法。 ( 4)两数的倍数关系: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倍数;求一倍数是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