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谈木雕艺术创作的构思与拓新 木雕艺术的价值,往往体现在民间对 “ 美 ” 的共性,它渗透着中国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等,成为中国文化传承的重要艺术手段之一。木雕是一种造型艺术,它是创作者的审美感受、审美情感、审美思想的表达、倾诉的一种方式。平时市场因素决定了木雕的创作题材,因此上其作品常在不知不觉中落入 “ 俗套 ”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笔者认为:木雕艺术家应该创作出具有时代感的木雕艺术,以充实、丰富木雕艺术的观赏性和体现时代特点,即: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开拓和创新作品的艺术表达形式。 一、时代感与 创作构思拓新的关联性 中国木雕,分布极广,时衰时兴,潮起
2、潮落。由于各地的民俗习惯、文化特点和资源条件差异,取材不一,工艺不同,形成了诸多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各有千秋的流派,而木雕流派最为著名的是泉州木雕、东阳木雕、乐清黄杨木雕、广东潮州金漆木雕、福建龙眼木雕,这五大流派被称为“ 中国五大木雕 ” 。 泉州木雕主要是以 “ 自然型雕 ” 与 “ 圆木雕 ” 为主,笔者生长在泉州这个 “ 木雕艺术 ” 之乡,自小耳闻目染,接受传统文化艺术熏陶,面对传统人物形象,如何使其在传统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催生出别具感人的艺术魅力,是笔 者多年以来不断探索、孜孜以求的课题和目标。与传统题材比较,现代题材人物的创作难度更大,主要是在于观赏者往往可以凭借自己对传统人物或事
3、件的了解进行解读,从而获得不同心理感受。而创作现代人物题材,须借助创作者通过创作的作品形象来传神达意。题材源于生活,必须从生活中发掘大量的创作题材。因此,创作者更需有一定的艺术修养、文化底蕴和生活阅历,只有具备独特的视角和意境,作品才能达到一定的艺术境界。 在木雕技艺创作过程中,应逐渐形成个人独特的创作特点和创作理念。在创作过程中,自己把对 “ 自然清新,生动感观 ” 放到首 位。创作前,认真观察木材本身自然纹理和自然形态, 做到 “ 凝神细酌,了然于胸 ” ,寻求并把握形态与纹理之间的相互作用,尤其在 “ 自然型 ” 创作中,自己必先在 “ 刀尚未动,形神已现 ” ,这已成为我在 “ 自然型
4、 ” 木材雕刻时的“ 重中之重 ” 。 例如我在创作 “ 自然型 ” 木雕,曾获得金奖作品思念时,自己经过斟酌,其 “ 剪不断,理还乱 ” 的 “ 形神 ” 意境油然而生,刀未动,意已立。取意于 “ 思念是一种很玄的东西,如影随形,无声又无息,出没在心底,转眼吞没我在寂默里 ” 该作品通过原木材的形态条纹,能很好地表达 “ 相思之苦 ” 的意境,作品力求其神, 留其形,顺其意,藏露兼顾,虚实并济。 又如:在创作另一件金奖作品青藤时,我就采用随着蔓藤缠绕,随形雕刻塑造表达 “ 青藤少女 ” 蓬勃向上,坚忍不拔的一种精神。外表看似柔弱,面纱底下却有着刚毅顽强,挣脱束缚,逆境向上的少女形象。作品只有
5、采用独特的创新思维,才能恰到好处地表达时代特点。 在 “ 自然型 ” 作品创作中,你也许看似随意,实则准确地抓住对象的迅捷手法,或去或留,刀随形走,形随意留 ;观其材,取其形,化其意。例如自己在创作 “ 金奖 ” 作品草原印象时,就是根据材料独特外部形状和木材独有的天然纹理 结构, 对其加以利用和保留,让作品尽显 “ 草原姑娘 ”之特质,并蕴藏着其独特的内涵与韵味。 在取名时也注重时代特点,呐喊就是其中一例。取其面对天灾不断、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短缺、物种灭绝等,皆源起人们对环境的不重视:树木过度砍伐、水资源恣意污染、地下资源无序开采、生态环境惨遭破坏。作品立意 “ 呐喊 ” ,就是想借助
6、天然材质形体,通过 “ 拟人 ” 手法,形象刻画,突显表达 “ 天、地 ” 的怒吼,意在唤醒人类,对生态环境的重视和保护,让世间万物得以生生不息、恩泽后世。因为 “ 天地人和 ” ,“ 人 ” 置于天地之间,将人处于 “ 和谐 ” 与 “ 平和 ” 的世界中,传承于古、宣扬于今,更应取法于道,共建人与自然的 “ 和谐 ” 与 “ 和平 ” 之愿景,这是我对作品进行的诠释。作品借鉴了国外当代优秀作品艺术特点与中国传统木雕精髓相结合,通过拟人夸张手法,随其形,凭借风势登高呐喊,似在唤醒世人,情感自然,主题鲜明突出。 在 “ 自然型 ” 作品创作中,我不知不觉与木材结下深厚情结,创作时去掉的是岁月
7、“ 残渣 ” ,留下的是生动的灵魂、岁月的记忆、世人的印象。用 “ 点 ” 凝神,虚实并济,使变化不拘的朽木,巧然 “ 脱胎换骨 ” ,赋予了 “ 灵魂 ” ,给人留下无限遐想的空间,呈现的是 种种风格,而达到的是异想不到的艺术效果。例如在创作木雕作品岁月时,以满是褶皱的大块面去衬托一个满脸沧桑,写满 “ 岁月 ” 的人物形象,在意境写意中,如诗如画,用独特的构思来赋予其很深的厚意:凝望一木磋砣,留痕一世年轮 ;岁月流逝,葬尽了沧桑 ;如烟往事,几度夕阳 ,镌刻浅痕,任岁月的脚步渐行渐远,纯澈心境,让思绪浸透在静思中 在带有写实的 “ 立体圆雕 ” 艺术观点上,我认为在创作上,如果一味的效仿传
8、承而不加以改变,久而久之就会成为别人的影子,不能成为 “ 大师 ” 。要成为一名好的雕刻大师,必需在不断工作中,去寻 求自己的特质,去体会属于自我的成分。自己最为提倡的是,要摆脱落入俗套、矫揉造作的作品。一件好的雕刻作品,不能只是在作品形态上完全过份传承,过份传承就会变成模仿。模仿,只是工匠的一种技艺,一种 “ 活 ” 而已。我认为当代木雕艺术,作品要有创新 ;就是在 “ 文化传承 ” 与 “ 艺术表达 ” 上,不可在同一主题上,两者都一味效仿,而须尽量做到:和而不流。一件好的作品,在立意及形态 “ 写实 ” 创作技艺上,都力求做到: “ 巧、引、意、细 ” ,而且要把审美元素融进对比的空间,
9、因此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处理手法上都要在雕刻选题中,通过体态、动作、表情、 神韵等,让 “ 精、气、神、韵 ” 在作品中 “ 自然流淌 ” ,尽量让观赏者在细细品酌过程中,萦绕浮现,给人一种 “ 超凡脱俗、耳目一新 ” 的视觉与心灵上的震憾与感悟!在此,我把两场现场大赛心得感受与大家互相分享交流: 例 1:在全国传统宗教泥塑造像现场技艺大赛上荣获 “ 金奖 ” 的作品弘一法师,就是采用抛开形式,摆脱写实,保留神韵,追求纯粹精神性的现实艺术创作理念 ;突破传统木雕的创作风格,将强盛的生命力注入典雅精致的传统雕塑中,用粗犷有力的刀痕触肌,和直截几何的量块积体,表现了刚健挺拔型的审美感 ;又间接用 “
10、 柱 ” 状表达 弘一法师为民族文化精神支柱的 “ 引意 ”; 而在面部表情上,则细腻表现弘一法师的那种宁静淡雅的神韵,浑然一体,透彻地表达了大众对弘一法师印象中那种独特的 “ 涵容以待人,恬淡以处世 ” 之一代宗师的神韵及风范,从而达到 “ 虚实并济,凝意传神 ” 的效果。 例 2:在参加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UNESC0)、世界手工艺理事会( WCC)联合主办世界木雕现场国际大赛中,现场创作的作品出水芙蓉荣获铜奖。在创作的运用上,我就大胆的采用从 “ 形 ” 的外表刻画开始,再转向加重作品 “ 意 ” 的内涵表达 ;作品有形体美学准确表现、又有肌体、面部表 情准确的凝聚 ;有构思新颖的借物
11、引意、又有内涵深刻的主题立意 ;通过形态表现,准确地诠释了作品的立意,少女戏水纳阳,跣足立于莲蓬之上,出水瞬间的轻盈神态,似在翩翩起舞、似在 “ 闻歌始觉有人来 ” 、又似在惊讶于周围一片繁花似锦、新枝亮叶的景色 ; 给读者留下无限的遐想! “ 莲子清如水,出水似芙蓉 ”; 荷花,亦称: “ 芙蓉 ”; 莲蓬和荷花一样,都具有圣洁、清净的象征意义。作品巧妙借物暗喻,表达少女 “ 出淤泥而不染 ” 之意境。 “ 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 这是罗丹在现代社会艺术的多元化上的观点。一件好的 雕刻作品,自己认为更应该是体现一种精神内涵,体现一种人类对美的追求,或者是一种民族文化的传承
12、,所以作为一个优秀的雕刻大师,不仅要有对文化及历史的深度了解,而且对作品人物及背景精神更要加以锤炼,才能准确展现作品的神韵和内涵,也就是自己在艺术创作中所追求的凝意传神。 二、艺术创作理念及艺术价值取向 每个人的对文化含意的理解不同,作品的品位就会有不同。每个人的感情不同,选题取材和表现方式也会有不同。所以,艺术的创作就是一种 发散 ,一种有力的 迸发 ,让单一的点成为立体的面,突破旧俗。衡量创新 是否成功的关键在于作品是否具有生命力,是否最终能为大众所认同。 “ 四给 ” 理念,谈及艺术创作理念,我把个人观点总结为: “ 四给 ” 。何为 “ 四给 ” ? “ 四给 ” 就是艺术在作品的创作
13、上尽量做到给人欢喜、给人信心、给人希望、给人共修。 “ 给人欢喜 ” ,就是在作品创作表现的形式、形态上,必须能给观赏者在视觉上 “ 美 ” 的欣赏与享受,也就是有一种 “ 赏心悦目 ” 的视觉感受和 “ 欢喜心 ” 。 “ 给人信心,给人希望 ” ,就是在作品题材内容里,必须能在人的精神与思想文化信仰上,能够给予“ 正能量 ” 的传递 ;或 “ 上进追求 ” 、或 “ 劝善 ” 、或 “ 禅意 ” 的哲理中,给人在生活中带来信心、带来希望、带来追求 ;“ 给人共修 ” 意思就是古话所云的: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 ;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 “ 圣人哲理 ” 、 “ 崇尚
14、的历史人物 ” 等传统文化常支配着人们的习惯,决定人们的思维方式 ;因此,在作品内容里,必须体现一个民族理念和行为的方方面面。即: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这理 ;“ 和而不流 ” ,这是我个人的艺术价值取向 ;在工艺美术领域,我本人认可 “ 百花齐放,百花争鸣 ” ,是为 “ 和 ”; 而人云亦云,人做我仿,不是和,而是流。 “ 不流 ”主要含义是:不盲从他人,坚持创新立场。 若诸事万物都是同一种性质、同一个模样,将是一种多么单调、多么可怕的情景!不能一味为了维系生计,为了市场需求,无原则地 “ 效仿 ” 或随波逐流,没有个人的艺术创作思维,一味的 “ 拿来主义 ” 生搬硬套、窃取照仿。 “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 , “ 和而不流 ” 是一种价值取向,它不求哗众取宠,只求推陈出新,继往开来。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