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4 ,大小:20.69KB ,
资源ID:1375047      下载积分:5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137504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浅析土地对改革的重要性.docx)为本站会员(h****)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浅析土地对改革的重要性.docx

1、浅析土地对改革的重要性摘要:私有制建立以后,一切改革是都社会财富如何分配成个人财富的问题。土地是一切财富中的根本财富,因此历史上所有的改革,都把地权的分配作为核心内容。改革开放是通过土地的出让和质押迅速启动工业化进程,土地就是改革开放的基础。 下载 关键词:土地;财富;改革;基础 中图分类号:F30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0-0000-02 一、土地是改革的终极目标 自母系社会结束以后,人类社会的一切问题最终都离不开私有财产的占有,无论是革命还是改革,从根本上说都是社会财富重新瓜分成个人财富的变革。正如恩格斯所说的,“卑劣的贪欲是文明时代从它存在的第一日

2、起直至今日的动力:财富,财富,第三还是财富,不是社会的财富,而是这个微不足道的单个的个人的财富,这就是文明时代唯一的、具有决定意义的目的。”(马恩选集卷四,人民出版社 72 年版,第 173 页)所谓文明进步,就是每一次革命和改革后,使财富的分配(社会财富分配成个人财富)变得更加合理、公正一点。社会财富转换成个人财富的不公正不合理,使社会的生产力日趋下降,劳动者创造财富的积极性受到挫折,整个社会财富急剧减少,蛋糕(经济总量)整体缩小进一步激发瓜分蛋糕的激烈竞争,社会矛盾激化,再加上国与国之间的财富竞争不会一日停止,落后就要挨打,社会财富就会被其他国家掠走,那么无论是自下而上的革命还是自上而下的

3、变革,就成为社会所面临的必然选择。 不管是打着“均贫富”口号的革命,还是推崇“除弊制”措施的变革,最终的目的都是社会财富如何分配,即社会财富如何转化为个人财富的问题。财富又是什么?在许多人眼里是金钱、资本、货币。其实货币只是财富的流通媒介,是财富的计量单位,财富的标识工具而已。在“布雷斯顿”体系结束,美元货币与实物黄金脱钩后,货币这种财富流通媒介的不稳定性急剧增加,可信度急剧下降。作为流通媒介的货币可以换取财富的性质迷惑了人们,实质上真正的财富必须是实物,人类生存依靠的也是实物而非货币。地球上的财富说到底就是土地,土地也是可再生财富的基础,现有的财富也无不来自于在地上生、地上长,或生长于地下、

4、埋藏在地下。人类赖以生存的就是土地和海洋,而没有土地,人也不可能生存于海洋,一切源于土地,土地才是根本和终极的财富。 印弟安雷蒙酋长说:“开初,主神赐给每一个人一杯土,人们就从这杯泥土中吸吮着自己的生命,每个人都曾使杯子渗满水,但是,他们的杯子都是不同的。现在,我们的杯子被打破了,它早已成为过去的了,而永远不复存在了。”欧洲白人发动殖民战争,就是为了占有土地,如果那里的气候过于炎热不适宜他们生存,他们会转而掠夺土地上的资源。领地是生存最基本的条件,动物的野蛮性来自于领地之争。动物的灭绝也来自于领地被人类无限制地占领。生存领地之争在动物世界普遍存在,发展到现代社会,领地就成了领土,国家间的领土之

5、争本质上说,与动物间的领地之争并没有什么差别。在“寸土不让”的国家主权背后,就是领土中的自然资源之争,也就是世界财富之争。 改革是为了摆脱落后,解放生产力,更快速地创造社会财富。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对社会财富向个体财富转变的分配制度进行重新设计,这种设计的矛头当然就指向最大也是最根本的财富?D?D 土地。所以如何分配土地是衡量改革是不是具有本质内容,是不是彻底的最重要的标志,土地财富的分配才是改革的终极目标。 二、地权是历代改革的核心 对外而言是领土,对内而言是土地。在母系血亲管理模式下,土地为氏族共有,氏族内部不存在土地的争夺,存在的只是外部的争夺,即氏族间或部落间的领土之争。从黄帝与炎帝

6、联合阻止蚩尤向黄河流域扩张开始,中国境内土地之争就已经达到白热化的地步。当血亲管理模式一旦进化为地域管理模式,管理的权力就带上了争夺私有财产的属性。夏部落的禹首先打破选举酋长的“禅让制”,实行了“传子”的世袭制,并建立了军队,修筑了城池。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就能供养专业军队,专业军队又使财富的争夺蒙上了血腥暴力。军队对外维护领地完整,即作为最大财富的土地不被侵夺,对内则维护王权对土地的绝对占有。“普天之下莫非皇土”就是把最大的权力与最大的财富划上等号,并用军队来保证这个“等号”的有效性。私有制确立之后,管理国家的权力就异化为争夺财富(尤其是土地)的能力。 改革是对社会财富私有化的重新划定和重新分

7、配,自然也就离不开地权的公有与私有之争,也离不开限制权力对土地的争夺。春秋时代公元前 594年(周定王 12 年)鲁国实行“初税亩”,即依照拥有的田亩征税,本质上就是承认土地私有,承认私田的合法性。随后楚国在公元前 548 年(周灵王 25 年),郑国在公元前 543 年(周景王 2 年),纷纷跟进,先后承认私田。 公元前 403 年,韩、赵、魏三家分晋进入战国时代。无论是魏国的李悝改革,还是公元前 383 年楚悼王任用吴起推行变法,乃至最为成功的秦国商鞅变法,均离不开废除以井田为主体的土地国有制(贵族所有制),承认土地的私有和买卖。对农业社会来说,土地的私有和公有就是意味着耕种者是自耕农还是

8、代耕农,两者的创造力和劳动积极性会有天壤之别。孟子提出的“五亩之宅”的理想,显然不会意识到自耕农劳动生产力的解放。解放劳动生产力可以使财富迅速增加,更主要的是被外部压力所迫,你不解放生产力,提高生产效率,你就会挨打,就会失去最重要的财富土地。春秋战国时是这样,以后的历史也是这样。 贫穷并不是挨打的原因,落后才是挨打的原因。我国的 GDP 唐朝以后一直是世界第一位,直到 1820 年鸦片战争之前才被超越,但仍然是世界老二。我国的 GDP 是日本的两倍,日本照样侵略中国。为什么?因为我们落后,我们的 GDP 是靠农业创造的,而日本已经工业化了。老子“小国寡民,老死不相往来”的理想只是空想,私有制之

9、下的财富之争不可能停息,领土之争也不可能停息。这种外部之争迫使你进行内部提高生产力、解放生产力的改革。而任何改革都少不了限制权力对最大财富土地的掠夺,此后宋朝在外部压力下诸如范中淹、王安石等等的改革,无不把矛头指向抑制豪强兼并土地,限制代耕农的大量产生。 有学者认为解放初“打土豪、分田地”分散了土地的经营,阻止了农村现代化进程,我认为这种观点失偏颇。“打土豪、分田地”是一场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消灭代耕农的彻底革命,这场革命推翻了原有的土地分配,建立起“耕者有其田”的新分配机制,有利于农村的重新定位与发展。反倒是大跃进时的人民公社,使土地从私有向公有(集体)的转化,阻碍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最后在

10、与外部竞争的较量中,使我们沦为贫穷国家。改革开放前的历次政府改革,也都演化成了中央和地方的权力分配的改革,本质上就是地方与中央在财富分配上的讨价还价。这些机构改革进一步加强了管理权对财富分配的属性,却并没有抑制权力的异化属性。只有到改革开放,农村土地承包制的推出,才真正启动有实质意义的变革,即土地的公有和私有问题的变革。 三、土地是改革开放的基础 GDP 为世界老二,照样受到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解放前挨打是因为我们落后,我们的 GDP 是靠农业创造的,庞大的经济总量是因为我们农业人口众多。改变落后的面貌,就得发展工业。解放后实施城乡二元体制和工农业“剪刀差”来助推工业和城市的发展,这是迫不得已

11、的,也是可以理解的。如果不实行人民公社,不推行土地公有(集体所有),就当时的经济形势,我们难以支付工业化的土地成本,在外部冷战的压力下,工业化进程的延缓也难以接受。然而土地的集体化(变相公有)却重挫了农村生产力,显然靠牺牲农村经济来发展工业,来摆脱落后面貌是不切实际的。所以八十年代农村土地承包制推出,是解放农村生产力并以土地作为工业发展助推资金的最好方法了。 土地不仅是最大的财富,也是自然赐予的不可替代的财富,拥有土地可能会落后,却不可能贫穷。农民对土地是很精明的,解放前中国乡村“一亩两主”的现象普遍存在,即一份地权有两个甚至多个权利享有者。土地可以分拆成田底、田面分别交易,卖完可以回赎,除非

12、契约上约定不可以赎回(称为绝卖)。有时卖家往往过几年还要再找买家“加找”,就是再加一份钱给他。不管农民如何精明地拆分土地,提高地价,终究不能改变土地的农业属性,要真正提高地价,使土地这种天然的财富升值,就得改变土地的农业属性,变成商业和工业用地,变成城市化能辐射得到的土地。任何贫穷国家工业启动和发展,都必须借助于土地,把土地这种财富作为资本来使经济改变属性,实现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飞跃。现代化离不开城镇化。1980 年中国城市建成区的总规模大约 5000 平方公里,到 2010 年规模已经扩大到 46000 平方公里。改革开放三十年,城市面积扩大了 8.2倍。2000 年中国的城镇化率只有 3

13、6.2%,城市总人口 4.6 亿,到 2011 年城市人口在“名义上”达到 6.9 亿,城市化率达到 51.3%。这 11 年中,平均每年城镇化率提高 1.37 个百分点。城市的土地从哪里来?自然是来自于农村的集体用地。 政府从农村集体手里征地,改变农用地的性质,从而拥有了改革开放的启动资本,看上去农民吃亏了,但换个角度看,城市的飞速发展,迅速改变了土地的标价,使土地从农业化标价转变成了工业和商业化的标价,从而提高了国家土地财富的整体含金量,这是农民把土地拆分成田底田面精明交易所达不到的。根据 2012 年国土资源部的数据,全国平均综合地价3069 元/平方米,折合每亩 204 万元。而农用地

14、的补偿成本为不到 4 万元一亩。4 万是农业化的标价,204 万才是工业化的标价,这个土地升值的飞跃,靠的就是土地经济性质的转变。没有土地的出让,就不可能启动大规模的城市化建设,而没有大规模的城市化建设,也就不可能有地价的工业化升值,两者是相互依存的。由此可以看出,靠土地出让和质押,我们才换取了工业化的启动资本,土地可以说是改革开放的基础。如果土地完全私有,那么工业化必须为土地付出较高的成本,在一穷二白的情况下,我们没有资本为土地而与农民讨价还价,地方政府也就不可能以土地出让和质押来获得大量的基建资金,快速实现工业化。 当然事情都有两面性,政府或多或少带有强制色彩的征地,使农民的地权在“集体”的名义下受损,也产生了一些社会矛盾。随着改革的深入,必须让农民得到土地工业化升值带来的利益,土地市场化的流转是进一步改革的方向,只有市场化流转,才能使农民得到土地的工业化利益,才能使他们不再是“农民工”,而成为真正的城市工人,从而实现中国真正的城镇化,即人的城镇化。所以土地这根本的财富,仍然是改革深化的基础。参考文献: 美白苏珊,著.?O 友兴,方小平,译.乡村中国的权力与财富:制度变迁的政治经济学M.浙江人民出版社,2009. 贺雪峰,著.地权的逻辑: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向何处去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袁顺奎,副教授,研究方向:文学、证券、经济。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