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 1 页(共 22 页) 2017 年天津市高考化学试卷 一、本卷共 6题,每题 6分,共 36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6 分)下列有关水处理方法不正确的是( ) A用石灰、碳酸钠等碱性物质处理废水中的酸 B用可溶性的铝盐和铁盐处理水中的悬浮物 C用氯气处理水中的 Cu2+、 Hg+等重金属离子 D用烧碱处理含高浓度 NH4+的废水并回收利用氨 2( 6 分)汉黄芩素是传统中草药黄芩的有效成分之一,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有独特作用下列有关汉黄芩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汉黄芩素的分子式为 C16H13O5 B该物质遇 FeCl3 溶液显色 C 1 mol 该物
2、质与溴水反应,最多消耗 1mol Br2 D与足量 H2 发生加成反应后,该分子中官能团的种类减少 1 种 3( 6 分)下列能量转化过程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 ) A硅太阳能电池工作时,光能转化成电能 B锂离子电池放电时,化学能转化成电能 C电解质溶液导电时,电能转化成化学能 D葡萄糖为人类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时,化学能转化成热能 4( 6 分)以下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除去 NaHCO3 固体中的 Na2CO3 将固体加热至恒重 B 制备无水 AlCl3 蒸发 Al 与稀盐酸反应后的溶液 第 2 页(共 22 页) C 重结晶提纯苯甲酸 将粗品水溶、过滤、蒸
3、发、结晶 D 鉴别 NaBr 和 KI 溶液 分别加新制氯水后,用 CCl4 萃取 A A B B C C D D 5( 6 分)根据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H2O NH3 SiH4 B氢元素与其他元素可形成共价化合物或离子化合物 C 如图所示实验可证明元素的非金属性: Cl C Si D用中文 “”( o)命名的第 118 号元素 在周期表中位于第七周期 0 族 6( 6 分)常压下羰基化法精炼镍的原理为: Ni( s) +4CO( g) Ni( CO) 4( g) 23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K=2 10 5已知: Ni( CO) 4
4、的沸点为 42.2 ,固体杂质不参与反应 第一阶段:将粗镍与 CO 反应转化成气态 Ni( CO) 4; 第二阶段:将第一阶段反应后的气体分离出来,加热至 230 制得高纯镍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增加 c( CO),平衡向正向移动,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大 B第一阶段,在 30 和 50 两者之间选择反应温度,选 50 C第二阶段, Ni( CO) 4 分解率较低 D该反应达到平衡时, v 生成 Ni( CO) 4=4v 生成 ( CO) 二、本卷共 4 题,共 64 分 7( 14 分)某混合物浆液含有 Al( OH) 3、 MnO2 和少量 Na2CrO4考虑到胶体的吸附作用使 Na2Cr
5、O4不易完全被水浸出,某研究小组利用设计的电解分离装置(见图),使浆液分离成固体混合物和含铬元素溶液,并回收利用回答 和 中的第 3 页(共 22 页) 问题 固体混合物的分离和利用(流程图中的部分分离操作和反应条件未标明) ( 1)反应 所加试剂 NaOH 的电子式为 BC 的反应条件为 ,CAl 的制备方法称为 ( 2)该小组探究反应 发生的条件 D 与浓盐酸混合,不加热,无变化;加热有 Cl2 生成,当反应停止后,固体有剩余,此时滴加硫酸,又产生 Cl2由此判断影响该反应有效进行的因素有(填序号) a温度 b Cl 的浓度 c溶液的酸度 ( 3) 0.1mol Cl2 与焦炭、 TiO2
6、 完全反应,生成一种还原性气体和一种易水解成TiO2xH2O 的液态化合物,放热 4.28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含铬元素溶液的分离和利用 ( 4)用惰性电极电解时, CrO42 能从浆液中分离出来的原因是 ,分离后含铬元素的粒子是 ;阴极室生成的物质为 (写化学式) 8( 18 分) 2氨基 3氯苯甲酸( F)是重要的医药中间体,其制备流程图如下: 已知: 第 4 页(共 22 页) 回答下列问题: ( 1) 分子中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共有 种,共面原子数目最多为 ( 2) B 的名称为 写出符合下列条件 B 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a苯环上只有两个取代基且互为邻位 b既能发生银镜
7、反应又能发生水解反应 ( 3)该流程未采用甲苯直接硝化的方法制备 B,而是经由 三步反应制取 B,目的是 ( 4)写出 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该步反应的主要目的是 ( 5)写出 的反应试剂和条件: ; F 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 ( 6)在方框中写出以 为主要原料,经最少步骤制备含肽键聚合物的流程 目标化合物 9( 18 分)用沉淀滴定法快速测定 NaI 等碘化物溶液中 c( I ),实验过程包括准备标准溶液和滴定待测溶液 准备标准溶液 a准确称取 AgNO3 基准物 4.2468g( 0.0250mol)后,配制成 250mL 标准溶液,放在棕色试剂瓶中避光保存,备用 b配制并标定 100mL
8、 0.1000molL 1 NH4SCN 标准溶液,备用 滴定的主要步骤 a取待测 NaI 溶液 25.00mL 于锥形瓶中 第 5 页(共 22 页) b加入 25.00mL 0.1000molL 1 AgNO3 溶液(过量),使 I 完全转化为 AgI 沉淀 c加入 NH4Fe( SO4) 2 溶液作指示剂 d用 0.1000molL 1NH4SCN 溶液滴定过量的 Ag+,使其恰好完全转化为 AgSCN沉淀后,体系出现淡红色,停止滴定 e重复上述操作两次三次测定数据如下表: 实验序号 1 2 3 消耗 NH4SCN 标准溶液体积 /mL 10.24 10.02 9.98 f数据处理 回答
9、下列问题: ( 1)将称得的 AgNO3 配制成标准溶液,所使用的仪器除烧杯和玻璃棒外还有 ( 2) AgNO3 标准溶液放在棕色试剂瓶中避光保存的原因是 ( 3)滴定应在 pH 0.5 的条件下进行,其原因是 ( 4) b 和 c 两步操作是否可以颠倒 ,说明理由 ( 5)所消耗的 NH4SCN标准溶液平均体积为 mL,测得 c( I ) = molL 1 ( 6)在滴定管中装入 NH4SCN 标准溶液的前一步,应进行的操作为 ( 7)判断下列操作对 c( I )测定结果的影响(填 “偏高 ”、 “偏低 ”或 “无影响 ”) 若在配制 AgNO3 标准溶液时,烧杯中的溶液有少量溅出,则测定结
10、果 若在滴定终点读取滴定管刻度时,俯视标准液液面,则测定结果 10( 14 分) H2S 和 SO2 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工业上采取多种方法减少这些有害气体的排放,回答下列方法中的问题 H2S 的除去 方法 1:生物脱 H2S 的原理为: H2S+Fe2( SO4) 3 S+2FeSO4+H2SO4 4FeSO4+O2+2H2SO4 2Fe2( SO4) 3+2H2O ( 1)硫杆菌存在时, FeSO4 被氧化的速率是无菌时的 5 105 倍,该菌的作用是 ( 2)由图 1 和图 2 判断使用硫杆菌的最佳条件为 若反应温度过高,反第 6 页(共 22 页) 应速率下降,其原因是
11、方法 2:在一定条件下,用 H2O2 氧化 H2S ( 3)随着参加反应的 n( H2O2) /n( H2S)变化,氧化产物不同当 n( H2O2)/n( H2S) =4 时,氧化 产物的分子式为 SO2 的除去 方法 1(双碱法):用 NaOH 吸收 SO2,并用 CaO 使 NaOH 再生 NaOH 溶液 Na2SO3 溶液 ( 4)写出过程 的离子方程式: ; CaO 在水中存在如下转化: CaO( s) +H2O ( l) Ca( OH) 2( s) Ca2+( aq) +2OH ( aq) 从平衡移动的角度,简述过程 NaOH 再生的原理 方法 2:用氨水除去 SO2 ( 5)已知
12、25 , NH3H2O 的 Kb=1.8 10 5, H2SO3 的 Ka1=1.3 10 2, Ka2=6.2 10 8若 氨水的浓度为 2.0molL 1,溶液中的 c( OH ) = molL 1将 SO2通入该氨水中,当 c( OH )降至 1.0 10 7 molL 1 时,溶液中的 c( SO32 ) /c( HSO3 ) = 第 7 页(共 22 页) 2017 年天津市高考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本卷共 6题,每题 6分,共 36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6 分)( 2017天津)下列有关水处理方法不正确的是( ) A用石灰、碳酸钠等
13、碱性物质处理废水中的酸 B用可溶性的铝盐和铁盐处理水中 的悬浮物 C用氯气处理水中的 Cu2+、 Hg+等重金属离子 D用烧碱处理含高浓度 NH4+的废水并回收利用氨 【分析】 A石灰、碳酸钠都可与酸反应; B可溶性的铝盐和铁盐可水解生成具有吸附性的胶体; C氯气不能与 Cu2+、 Hg+反应生成沉淀; D烧碱可与铵根离子反应生成氨气 【解答】 解: A石灰与酸反应生成钙盐,碳酸钠与酸反应生成钠盐和二氧化碳,故可用于处理废水中的酸,故 A 正确; B铝盐、铁盐都能水解生成对应的氢氧化物胶体,疏松多孔,具有吸附性,可吸附水中的悬浮物,故 B 正确; C氯气可用于水的消 毒杀菌,不能与 Cu2+、
14、 Hg+反应生成沉淀,对重金属离子没有作用,故 C 错误; D烧碱可与铵根离子反应产生氨气,则可用烧碱出来高浓度的 NH4+的废水并回收利用氨,故 D 正确 故选 C 【点评】 本题考查废水的处理,为 2017 年天津考题,侧重于化学与生活、生产的考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的科学素养,注意把握物质的性质,难度不大 2( 6 分)( 2017天津)汉黄芩素是传统中草药黄芩的有效成分之一,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有独特作用下列有关汉黄芩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第 8 页(共 22 页) A汉黄芩素的分子式为 C16H13O5 B该物质遇 FeCl3 溶液显色 C 1 mol 该物质与溴水反应,最多消耗 1
15、mol Br2 D与足量 H2 发生加成反应后,该分子中官能团的种类减少 1 种 【分析】 由结构可知分子式,分子中含酚 OH、碳碳双键、羰基及醚键,结合酚、烯烃等有机物的性质来解答 【解答】 解: A汉黄芩素的分子式为 C16H12O5,故 A 错误; B含酚 OH,遇 FeCl3 溶液显色,故 B 正确; C酚 OH 的邻对位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碳碳双键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则 1 mol 该物质与溴水反应,最多消耗 2mol Br2,故 C 错误; D与足 量 H2 发生加成反应后,该分子中官能团碳碳双键、羰基均减少,故 D错误; 故选 B 【点评】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为高频考点
16、,把握官能团与性质的关系、有机反应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 H 原子数的判断及官能团的判断,题目难度不大 3( 6 分)( 2017天津)下列能量转化过程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 ) A硅太阳能电池工作时,光能转化成电能 B锂离子电池放电时,化学能转化成电能 C电解质溶液导电时,电能转化成化学能 D葡萄糖为人类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时,化学能转化成热能 【分析 】 发生的反应中存在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则为氧化还原反应,以此来解答 【解答】 解: A光能转化为电能,不发生化学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故A 选; 第 9 页(共 22 页) B发生原电池反应,本质为氧化还原反应,故 B
17、 不选; C发生电解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故 C 不选; D发生氧化反应,故 D 不选 故选 A 【点评】 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为高频考点,把握发生的反应及反应本质为解答关键,注意能量变化的形式,题目难度不大 4( 6 分)( 2017天津)以下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除去 NaHCO3 固体中的 Na2CO3 将固体加热至恒重 B 制备无水 AlCl3 蒸发 Al 与稀盐酸反应后的溶液 C 重结晶提纯苯甲酸 将粗品水溶、过滤、蒸发、结晶 D 鉴别 NaBr 和 KI 溶液 分别加新制氯水后,用 CCl4 萃取 A A B B C C D D 【分析】 A碳酸
18、氢钠加热分解生成碳酸钠; B蒸发时促进氯化铝水解,生成的盐酸易挥发; C苯甲酸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且利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差异分离; D氯气与 NaBr、 NaI 反应分别生成溴、碘,在四氯化碳中的颜色不同 【解答】 解: A碳酸氢 钠加热分解生成碳酸钠,加热将原物质除去,不能除杂,故 A 错误; B蒸发时促进氯化铝水解,生成的盐酸易挥发,则应在 HCl 气流中蒸发结晶,故 B 错误; C苯甲酸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应趁热过滤后,选择重结晶法分离提纯,故 C错误; D氯气与 NaBr、 NaI 反应分别生成溴、碘,在四氯化碳中的颜色不同,则分别加新制氯水后,用 CCl4 萃取后观察颜色可鉴别,故
19、 D 正确; 故选 D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混合物分离提纯、物质的鉴别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实验的第 10 页(共 22 页) 评价 性分析,选项 C 为解答的难点,题目难度不大 5( 6 分)( 2017天津)根据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H2O NH3 SiH4 B氢元素与其他元素可形成共价化合物或离子化合物 C 如图所示实验可证明元素的非金属性: Cl C Si D用中文 “”( o)命名的第 118 号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七周期 0 族 【分析】 A非金属性越强,对应
20、氢化物越稳定; B H 与 F、 Cl 等形成共价化合物,与 Na 等形成离子化合物; C发生强酸制取弱酸的反应,且 HCl 不是 最高价含氧酸; D目前周期表中 112 号元素位于第七周期的 IIB 族, 118 号元素的原子结构中有7 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 8 【解答】 解: A非金属性 O N Si,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H2O NH3 SiH4,故 A 正确; B H 与 F、 Cl 等形成共价化合物,与 Na 等形成离子化合物,则氢元素与其他元素可形成共价化合物或离子化合物,故 B 正确; C利用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比较非金属性, HCl 不是最高价含氧酸,则不能比较 Cl、 C 的非金属性,故 C 错误; D目前周期表中 112 号元素位于第七周期的 IIB 族, 118 号元素的 原子结构中有7 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 8,则 118 号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七周期 0 族,故 D 正确; 故选 C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