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舌舌 象象中医舌诊:舌诊是通过观察舌象,了解机体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的诊察方法,是中医望诊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中医诊法的特色之一。中医舌诊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 黄帝内经 中就有关于望舌诊病的记载,经后世历代医家的不断补充和完善,形成了今天的舌诊。前 言中医舌诊发展简史 中医舌诊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即:一、周秦时期 舌诊的萌芽(一)扁鹊 第一个记载舌诊的医家言诊舌与诊脉并重;舌偏枯,但若舌能转动、能言语,则预后良好。(王叔和 脉经 之 “扁鹊阴阳脉法 ”及 “扁鹊诊诸反逆死脉要诀 ”)(二) 黄帝内经 舌诊的基础该书有关舌的内容众多,论述了有关舌的解剖、生理、病理等,明确指出舌诊的临床意义。
2、 二、汉唐时代 舌诊理论与临床的结合(一)仲景 伤寒杂病论 继承了 内经 舌诊的理论且加以发展充实提高,并具体运用舌诊作为辨证施治的工具。在用以审察病因、阐述病机、确定治则及判断预后等方面均有论述。(二)王叔和 脉经 虽以论脉为主,但亦不废舌,不仅保存了三国以前的许多舌诊文献,而且对热病的舌象观察较前人有所进步。 (三)葛洪 肘后方 亦论及舌,据舌用方。 (四)巢元方 诸病源候论 重视辨舌以察诸病之源,论九候之要。提出舌肿、舌强、舌烂、舌不收、舌缩、弄舌、舌胀、舌出血、舌上生疮、重舌等内容。 (五)孙思邈 千金方 提出舌象变化属病在脏腑,为后世察舌辨脏腑病证提供了理论依据。 三、宋金元时期 舌
3、诊理论的探讨与提高(一)伤寒舌诊的整理研究:见于 类证活人书 (朱肱)、 注解伤寒论 伤寒明理论 (成无己)等著作中。(二)舌诊在临床各科中的应用:见于钱乙 小儿药证直诀 (儿科)、陈自明 妇人良方大全 (妇科) 外科精要 (外科)、倪维德 元机启微 (眼科)、刘河间 素问玄机原病式 、张从正 儒门事亲 、李东垣 脾胃论 、朱震亨 局方发挥 等(内科)。(三)我国第一部舌诊专著 敖氏伤寒金镜录 问世:奠定了舌诊学基础;发展辨舌用药法则;充实了判断预后的舌诊内容。四、明清以后 舌诊的进一步发展(一)丰富多彩的舌诊论著:如申斗垣 伤寒观舌心法 、张登 伤寒舌鉴 、王文选 舌鉴 、梁玉瑜 舌鉴辨证
4、、曹炳章 彩图辨舌指南 、徐灵胎 舌鉴总论 、傅耐寒 舌胎统志 、刘恒瑞 察舌辨症新法 、杨云峰 临证验舌法 、邱骏声 国医舌诊学 等。其它如 景岳全书 之 “舌色辨 ”、 石室秘录 之 “伤寒辨舌秘法 ”、 伤寒一书 之 “伤寒舌苔辨 ”、 伤寒绪论 之 “辨舌 ”、 医原 之 “杂病舌苔辨证篇 ”及 “温病辨舌心法 ”、 伤寒指掌 之 “察舌辨证歌 ”等舌诊专篇。(二)温病学派对舌诊的贡献:吴又可提出 “温病察舌,伤寒辨脉 ”观点;叶天士将舌象作为卫气营血辨证的主要依据;吴鞠通则将其作为三焦辨证的依据之一。五、新中国 舌诊的飞速发展(一)文献整理及新著:重新出版了 敖氏伤寒金镜录 、 临证
5、验舌法 、 察舌辨证新法 、 辨舌指南 等。新编者有 中医舌诊 (北京中医学院)、 舌诊研究 (陈泽霖等)、 中医舌苔图谱 (宋天彬)等。(二)舌诊的现代化及客观化研究:如舌电位测定、 “舌色仪 ”的应用、舌印的应用、舌活体显微镜观察、舌生理生化测定、舌血液流变学研究、舌病理切片及涂片检查之动物模型研究、人群普查等。舌诊简史要点1、历史悠久,早在 黄帝内经 中就有关于舌诊的记载;2、张仲景在 伤寒杂病论 中将舌诊用于中医辨证施治;3、元代 敖氏伤寒金镜录 是现存最早的舌诊专著,用以分析病机、确定方药、推测预后;4、明清温病学家重视验舌,对温病辨证施治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5、近代,舌诊在现代化、客观化研究方面更加深入,有了飞速的发展。第一节 舌诊概说一、 舌诊原理( 1) 脏腑联系:心 心开窍于舌,舌为心之苗。心主血脉 ,为五脏六腑之大主 ,与气血运行相关;舌为心窍 ,言为心声 ,心藏神 ,舌体运动与语言及心神相关;心气通于舌 ,心和则舌能知五味 ,舌味觉与心神相关。脾 舌为脾之外候,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舌体赖气血充养;胃气蒸化谷气上承于舌面而生成舌苔。肾 五脏六腑之精皆归于肾而藏之,而精气充养舌体。肝、肺 肝藏血,肺主气,气血充养舌体。当脏腑病变反映于舌时,具有一定的分布规律。 (见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