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第 3课课汉代的思想大一统汉代的思想大一统一、西汉初的黄老之学 尊传说中的尊传说中的 黄帝 和和 老子 为创始人,故名。为创始人,故名。 源于:源于: 道家,但对道家思想又有所改造道家,但对道家思想又有所改造 特征:特征: 以道家以道家 “清净无为清净无为 ”思想为主体,并吸收了阴阳、思想为主体,并吸收了阴阳、 儒、法、名各家有利于封建统治的成分而形成的理论。儒、法、名各家有利于封建统治的成分而形成的理论。 是汉初统治者在加强中央集权的基础上,根据当时的社是汉初统治者在加强中央集权的基础上,根据当时的社会情况,对人民少干扰,所谓会情况,对人民少干扰,所谓 “纵民之欲纵民之欲 ”, “与民休息
2、与民休息 ”,“顺民之情顺民之情 ”, “顺流而与民更始顺流而与民更始 ”一、西汉初的黄老之学1. 兴起的原因 汉初巩固统治的指导思想汉兴,接秦之敝,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汉兴,接秦之敝,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高祖乃令民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高祖乃令民得卖子,就食蜀、汉。天下既定,民亡盖臧,自天得卖子,就食蜀、汉。天下既定,民亡盖臧,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汉书 食货志食货志 ( 1)西汉初年,经济残破,百废待兴;( 2)汉初统治者吸取秦亡的教训。( 3)黄老之学符合了当时休养生息政策的 需要 ;
3、(陆贾):(陆贾): “ 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且汤武逆取而以顺守之,文武并用,长久之术也?且汤武逆取而以顺守之,文武并用,长久之术也 向使秦已并天下,行仁义,法先圣,陛下安得向使秦已并天下,行仁义,法先圣,陛下安得而有之?而有之? ” 史记史记 陆贾列传陆贾列传 一、西汉初的黄老之学2. 内容:( 1)内容:( 2)地位: 从汉高祖到武帝即位约 70年的时间里,黄老思想一直是政治上的指导思想,在社会上居于支配地位汉高祖 汉惠帝 汉文帝 汉景帝 “黄 ”:黄帝的学说 治身(养生)“老 ”:老子的学说 治国 “积极无为 ”的哲学观: “无为而无不为 ” “待时
4、而动 ” “因时制宜 ”一、西汉初的黄老之学3. 作用:( 1)恢复和发展了经济,巩固了新生的西汉政权,使西汉初年社会迅速恢复元气,出现了文景之治的繁荣景象( 2)为汉武帝时期国家的强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 至汉武帝之初 ,七十年间 ,国家亡事 ,非遇水旱 ,则民人给家足 ,都鄙廪庾尽满 ,而府库余财,京师之钱累百钜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 ,充溢露积于外 ,腐朽不可食 ” 汉书 食货志想一想想一想既然黄老政治的实施对西汉初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起到如此重要的作用,为什么汉武帝时,黄老之学会被新儒学所取代呢?一、西汉初的黄老之学4. 衰落的原因:( 1)主观上:随着社会的稳定、经济发
5、展,黄老之学不能适应强化中央集权形势的需要( 2)客观上:儒家学说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发展出一套为中央集权服务的新理论体系。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 新儒学取代黄老之学的 原因 : 经济发展,国力日盛 诸侯问题尚未解决 土地兼并日益严重 匈奴威胁仍未解除古者诸侯不过百里,强弱之形易制。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强而合从以逆京师。今以法割削之,则逆节萌起,前日晁错是也。 史记 平津侯主父列传 汉武帝即位之初,西汉社会面临的社会问题1、诸侯势力威胁中央当此之时,网疏而民富,役财骄横,或至兼并;豪党之徒,以武断于乡曲。宗室有士,公、卿、大夫以下,争于奢侈,室庐、舆服僭于上,无限度。物盛而衰,固其变也。 史记 平准书 2、土地兼并,豪强势大汉武帝即位之初,西汉社会面临的社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