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不同播期对威芋 5 号产量及生长发育的影响摘 要:以马铃薯威芋 5 号为试验材料,研究在威宁县不同播期对威芋 5 号生理指标和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3 月 23 日播种,威芋5 号产量最高,可达 2 116.46 kg/667 m2,纯收入为 1 134.81 元/667 m2,经济效益显著,而不同播期对威芋 5 号生育期影响不大。 关键词:马铃薯;威芋 5 号;播期;产量;生长发育 中图分类号:S5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3547(2014)04-0031-02 贵州是中国南方马铃薯之乡,马铃薯是贵州主要种植的作物之一1,贵州省马铃薯种植面积跃居全国前列,马铃薯已成为
2、贵州继水稻、玉米之后的第 3 大支柱产业,贵州省虽然马铃薯种植面积较大但产量不高2。2008 年由威宁县农业科学研究所、贵州省马铃薯研究所选育的马铃薯新品种威芋 5 号,属中晚熟品种,全生育期 95.3 d。株高 67.9 cm,幼苗生长势强,株丛半直立,植株繁茂,天然结实少,叶淡绿色,茎绿带褐色,花白色,薯块扁圆形,芽眼深、数目中等,表皮光滑,黄皮黄肉,薯块大小中等,薯块整齐度中等,大中薯率 77.5%,食味中等,较抗晚疫病,具有品质优良、丰产性好的特性。 近年来,脱毒马铃薯得以大面积推广,种植密度逐渐增大,伴随着施肥水平的提高,马铃薯的产量有了显著的提高,但与其他地区相比,毕节的马铃薯产量
3、还是相对偏低的,除受到品种自身因素限制之外,还2和栽培方式有很大关系,为了研究出威芋 5 号的高产栽培配套技术,贵州毕节市农业产业办公室特进行了不同播期对威芋 5 号产量以及生育期的影响研究,现将试验结果汇报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地点选在海拔 2 800 m 的威宁县双龙乡西梁山村,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温 11.2,1 月均温 3.9,7 月均温 17.0,年降水量739 mm,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前茬为玉米;供试品种为威芋 5 号,由威宁县农科所提供。 1.2 试验设计 试验于 2013 年进行,设 5 个播期处理,即处理 1:3 月 3 日,处理2:3 月 13
4、日,处理 3:3 月 23 日,处理 4:4 月 3 日,处理 5:4 月 13日。随机区组排列,试验设 3 个重复,每个小区面积为 18 m2,小区长 6 m,宽 3 m,行株距为 50 cm35 cm。每窝放 1 块,每块上有 2 个芽眼,施用复合肥(NP2O5K2O=8107)750 kg/hm2 作基肥,然后淋清粪水 22.5 t/hm2。在马铃薯齐苗后深耕一次,在现蕾期进行第二次中耕除草,并进行培土,以防止薯块外露,每个处理重复 3 次,调查各生育时期,待开花期随机选取 15 株,测量地上部分鲜质量,收获时,每个小区随机选取 10 m2,计算马铃薯产量。 1.3 数据处理 用 Mic
5、rosoft Excel 2007 和 DPS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用 Duncans 新复极差(SSR)法进行多重比较。 3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播期对威芋 5 号产量的影响 如表 1 所示,667 m2 马铃薯产量以处理 3 最高,达 2 116.46 kg;其次为处理 2 的 1 898.36 kg,处理 4 和处理 5 的差异不显著,分别为 1 601.54 kg 和 1 678.78 kg;处理 1 产量最低,为 1 501.32 kg。处理 3的株高最高,为 132.39 cm,其次是处理 4(112.42 cm)和处理5(102.57 cm) ,最低的为处理 1
6、(84.31 cm)和处理 2(95.12 cm) 。地上部鲜质量处理 3 最大,达到了 0.57 kg,显著高于其他 4 个播期处理,而其他处理差异不显著。 2.2 经济效益 由表 2 可知,马铃薯的产量决定了经济效益,播期为 3 月 23 日的时候,纯收入最高,为 1 134.81 元/667 m2,其投产比为 0.40。 2.3 生育期分析 由表 3 可知,不同的播种时间并没有对威芋 5 号的生育期造成太大的影响,处理 1 和处理 2 的生育期长于处理 3,而处理 4 和处理 5 的生育期小于处理 3。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中马铃薯的产量先随着播种时间的推迟而增加,播种时间为 3月 23 日时,667 m2 产量达到了最大值,为 2 116.46 kg,此时的纯收益也最高,达到了 1 134.81 元/667 m2,但是在此之后,产量呈下降趋势,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播种过早,地温低,对马铃薯种子造成一定的损害;播种过晚,有效积温不够,而且在结薯时遇到高温不利于结薯。4参考文献 1 刘振业.贵州马铃薯产业现状和发展优势与潜力J.贵州农业科学,2005,33(3):5-8. 2 颜谦,黄萍,宋吉轩,等.贵州不同海拔地区马铃薯病毒病初步调查及检测鉴定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9): 14 262-14 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