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6 ,大小:107KB ,
资源ID:1568703      下载积分:10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156870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刘伟:中国经济“双轮”赛跑.doc)为本站会员(gs****r)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刘伟:中国经济“双轮”赛跑.doc

1、1刘伟:中国经济“双轮”赛跑本期客座总编辑: 刘伟,著名经济学家,现任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兼任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 刘伟教授长期从事经济学理论研究和教学工作,当年被誉为“京城四少” (钟朋荣、魏杰、樊纲、刘伟) 。如果说 20 多年前的刘伟教授对于自己的名利还有些许的惶恐,那么今天已经硕果累累的他依然谦逊。作为一个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享有很高声誉的经济学家,刘伟教授对中国经济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 中国经济的“长短策” 检察风云:前些年,针对全球经济危机,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宏观经济措施。政府救市使大量资金注入国有企业,而中小企业岌岌可危。 刘伟:短

2、期来看,当时主要是反失业和反衰退。短期内可能有困难,最突出的矛盾和威胁就是失业和衰退问题。中小企业作为中国就业的生力军,它们要出现了问题,就业保障失衡在所难免。 检察风云:据了解,中小企业承担了就业的四分之三,国有企业近几年非但不能提高就业率,反而在减少。在此期间,大量资金投入市场造成通胀,就业保障是否因此也开始失衡? 刘伟:中国经济实质上是“两个车轮”在赛跑,同一个举措形成2“两个车轮” 。经过一轮扩张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下来,一方面拉动了需求扩张、经济增长;另外一方面,它也会推动各种成本的提高、带动通货膨胀。换句话说,在需求扩张的同时,它既有拉动增长的功效,也有推动通胀的作用。 中国当时应对

3、国际金融危机,可以考虑的策略是在一段时间里面,特别是在形成通货膨胀之前,经过经济增长的拉动,让失业问题能够短期缓解,使反衰退、抗危机取得一定的成果;等过了一两年,当通胀成为首要问题的时候,可以腾出手来集中治理通胀。所以,我们看到,之后为了缓解失业率,所付出的代价就是未来的通胀压力。 关于中期,主要任务是反滞胀,因为有可能经济停滞,发展速度没有上来、失业率居高不下,另外一方面又通货膨胀。 检察风云:具体而言,之所以说中国经济中期可能出现滞涨,背后有着怎样的动态逻辑呢? 刘伟:短期政策实施之后,显示不了通胀,更多地显示拉动增长,但到中期就会表现为需求拉动物价。通常经过一两年的经济周期,带动了成本的

4、提高,成本又在推动物价。如果一轮宏观调控举措下来,对经济增长没有明显的拉动,失业率在短期内不能有效地缓解和降低,那么在过了这个时滞期之后,通胀就会表现出来。中国经济就可能出现一个非常复杂和困难的局面。 检察风云:要处理好通胀与滞胀的关系,在结构性政策上,应该怎样处理近期和中期的衔接问题? 刘伟:以中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案例来看,刚才说了,当时的策3略是:近期主要反衰退、中期主要反滞胀。意思是任务要先明确,近期就反衰退,为此即使加重通胀也值得凯恩斯主义的菲利普斯曲线正是如此;中期就反滞胀,那只是一个和近期衔接的事情。衔接不外乎两条:一是先采取的措施一定要尽快地显示出扩张效应,假使对经济增长和反失

5、业没有取得预期效果,那就麻烦了;二是如果取得预期效果,失业率很低,经济增长上去了,过两年有通货膨胀就不再恐惧,届时宁愿牺牲失业率换取通货膨胀的降低也可以。 检察风云:试图把两个矛盾打散么?还是在政策抉择上,在不同的时段,二者相权取其重? 刘伟:要看二者能不能置换得动。凯恩斯主义当时即是如此,在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有个选择和替换:如果一个时段内,威胁最大的、首要的问题是通货膨胀,失业率是一个次要的问题,就要先解决通胀,为此所有的目标都要服从这个目标,宁愿降低需求、减少通胀,宁愿让市场疲软、失业率上升、经济增长速度放慢,也要换取通货膨胀率的降低。政策就是要有重点。 假如在另外一个时段,中国宏观经

6、济的目标不是通货膨胀,而是失业率,是经济停滞萧条,那么所有的问题都要为解决失业让步。到了这种情况,就要刺激需求,付出的代价是物价要上升,即意味这个时候政策重点的选择是要降低失业率,而不惜提高通货膨胀率。 为解决当前的主要矛盾可以牺牲次要矛盾,这就是凯恩斯的政策主张。但也有人认为,为什么到上世纪 70 年代出现问题了呢?特别是当时中东战争、石油危机,石油价格从每桶 3 美元涨到 12 美元(上涨了 4 倍)4,整个国民经济的成本在全球范围内提高,此时就出现了滞胀。这种局面实际上意味着,凯恩斯那一套已经失灵了。 从总供给角度调结构 检察风云:从总供给角度看,应该怎样调整宏观政策结构,降低就业率,来

7、提高经济效率呢? 刘伟:宏观地看,物价总水平和失业率的提高并行就是滞胀。物价总水平、宏观问题讲的不是股市或楼市等某一个产品。 因为滞胀的局面很复杂,宏观政策选择起来也很困难,所以必须就要考虑:第一,这一轮拉动增长的效应能否尽快显现出来,增加就业,如果显现得越快,就恢复得越好(即使出现通胀) ,我们政策掉头时候的“本钱”就越大,就可以把宏观政策搞得很紧来治理通胀了, “弹药”充分;第二,如果通过一轮政策下去带来的增长不大,失业率不低,通胀一来就不敢大手笔地治理通胀,因为失业的压力太大了。因此,宏观经济政策的选择和拉动增长的效应,对未来经济效率的提高至关重要。 检察风云:控制滞胀必须提高经济效率,

8、那么未来滞胀的关键因素有哪些?怎样才能有效控制滞胀? 刘伟:的确,此时要特别考虑这一轮刺激经济增长的效率情况。因为未来出现滞胀的关键是成本提高,包括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资本品的价格、生产数据投入品(煤电运油、上游投入品)的价格。特别是在这儿,一方面资本品、稀缺品的价格在提高,另一方面,关键是人们掌控和使用的效率能否提高。滞胀的要害是成本推动的,那就是成本在提高,产出没有压住它,所以要特别突出刺激经济增长的效率情况,技5术含量、投入产出比越好,未来滞胀的可能性就越小。 检察风云:调结构与提效率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 刘伟:结构变化是效率提高的函数,即由于效率的改善,在部门之间、地区之间、企业之

9、间效率改善的速度和程度不一样,使其在国民经济中成长的竞争力不同,然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就有了结构性的变化,包括地区结构、行业结构、企业结构。所以,结构变化是效率改善的结果。 这两者是中长期的事情,而不像刺激总需求那样,措施一下去就见效。 检察风云:结构的调整,是为了提高效率。此间,必要的衔接点有哪些? 刘伟:从总供给角度调整结构,提高效率,就需要技术和制度的改变。所以,要把近期和中期的任务衔接好,把需求管理和供给管理、总量扩张和结构调整、速度提升和效率改善,统统衔接好。这才是在能够有效地保增长、扩就业的同时,避免未来中期出现滞胀的根本办法。 当时面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国意识到,近期威胁主

10、要是衰退,中期主要是滞胀。治理衰退就是刺激总量需求,但是治理滞胀就不是总量的问题了,而是供给问题,就要有结构的变化、有效率,这样才能把成本降下来。 市场化方向不容逆转 检察风云:通过这些年的国际金融危机考验,中国经济政策尤其是货币政策还有哪些不足?一旦危机到来时,我们使用金融工具时可6能出现哪些问题?怎样改进? 刘伟:这是个很大的问题了。因为中国的货币政策肯定有问题,各个国家的货币问题都在通过这次危机自我检讨。有人认为货币政策根本就没有用,甚至认为危机是货币政策惹的祸,然后让财政政策来买单。 但在中国,说句老实话,不是货币政策不够松,而是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有问题。整个社会制度,使得整个货币的扩

11、张传递不出去,实现不了,这个是很要紧的问题,比如心脏需要供血,但是血管这儿被堵塞。这恐怕是未来需要解决的大问题。 检察风云:此外,对中国与世界的一体化问题您怎么看? 刘伟: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怎么和发达国家一体化?我们有自己独立的民族文化和意识形态,和西方的基督文明怎么一体化?我们有自己的社会制度的经济、社会、法律、行政制度,你和西方的制度怎么一体化? 中国要是真正进入西方的一体化,弄不好自己要蒙受更大的灾难,付出更大的代价。所以,一般我们不要撇开自己和国际的现实,去盲目简单讲一体化,像历史上东欧的一体化实践都证明是失败的。 但是要知道,不能由此而反对全球化。全球化一定是趋势,是遏制不住的历史潮流。中国以后的经济发展一定是全球当中的一部分,中国利用国外的资源和市场,一定是全球化的一个内容。这是对中国体制影响非常关键的问题。 采写:朱敏 编辑:程新友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