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5 ,大小:51.50KB ,
资源ID:1612424      下载积分:10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161242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交叉包扎法在冠脉介入治疗术后的效果观察.doc)为本站会员(gs****r)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交叉包扎法在冠脉介入治疗术后的效果观察.doc

1、交叉包扎法在冠脉介入治疗术后的效果观察摘要:目的 比较交叉包扎法与缠绕包扎法在冠脉介入治疗术后的效果。方法 选取 2015 年 1 月8 月行冠脉介入治疗的 45 例患者,按止血方法的不同分为交叉加压包扎组及缠绕包扎组,对比观察两种止血方法的出血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交叉包扎组发生手臂肿胀 1 例,皮肤青紫 1 例;缠绕包扎组发生出血 1 例,皮下血肿 1 例,手臂肿胀 2例,皮肤青紫 2 例,指脉氧异常 1 例,纱布卷移位 4 例,交叉包扎法效果优于缠绕包扎法。结论 交叉包扎法在安全性、止血效果及手臂肿胀程度等方面优于缠绕包扎法,更适用于广大患者,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桡动脉;冠脉介

2、入治疗;交叉包扎;缠绕包扎 冠脉介入治疗是目前临床上诊断与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手段。与经股动脉穿刺方法相比,经桡动脉途径穿刺成功率和临床效果相似,且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无体位限制,患者痛苦小、住院时间缩短等优点,是许多心脏中心进行冠脉介入治疗的首选途径1-2。但桡动脉血管管径小、壁薄,容易出现血管痉挛及扭曲、破裂或血肿,出血量大时可导致手臂骨筋膜室综合征3。因此,术后预防穿刺点出血和减轻手臂肿胀是术后护理的重要内容。现在临床上使用最先进的方法为压迫器止血法,但在基层医院考虑到费用问题,使用不多;绷带加压止血法应用广泛,更能被患者接受。下面将对绷带加压止血的两种方法,从安全性、止血效果、手臂肿胀程

3、度等方面作对比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5 年 1 月8 月我科共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47 例,术前常规检查凝血功能正常,桡动脉搏动良好,Allen,s 实验阳性,排除 2 例因桡动脉穿刺失败改为股动脉穿刺者,最后入组共计 45 例。其中男性 31 例,女性 14 例,年龄 3274 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交叉加压包扎组 24 例和缠绕包扎组 21 例。两组患者动脉穿刺均由有经验的医生按统一方法完成,均使用泰尔茂 6F 鞘,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高血压例数和应用抗凝药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交叉包扎组

4、准备好 4 条弹力胶带进行加压包扎:将 3M 弹力胶带裁剪成:24cm4cm 的 2 条(为便于描述,将此长度胶带编号为A1,A2) ,15cm8cm 的 1 条(编号为 B) ,15cm4cm 的 1 条(编号为 C) 。手术毕,先退出动脉鞘管的 1/2,将做好的圆柱状纱布卷(直径约为2.5cm,长约为 7.5cm)沿桡动脉走行压在穿刺点上,操作者压住穿刺点同时拔出鞘管,另一名操作者先用 A1 胶带以纱布卷中心为着力点,一端斜向右上绷紧粘贴于手臂,另一端斜向左下绷紧粘贴于手掌;A2 胶带与A1 胶带交叉,一端斜向左上绷紧粘贴于手臂,另一端斜向右下绷紧粘贴于手掌;B 胶带以穿刺点为中心横向绷紧

5、粘贴,固定好纱布卷;C 胶带与B 胶带粘贴方法相同,覆盖于 B 胶带上面,防止纱布卷移位,松紧以穿刺点不出血为准,术后嘱患者手腕尽量掌心向外勿内弯。手术后每 2h 观察松解 1 次,术后 68h 若有渗血则继续加压包扎,出血停止即可完全松解4。 1.2.2 缠绕包扎组 准备好圆柱状纱布卷(直径约为 2.5cm,长约为7.5cm)与纱布绷带,手术毕,先退出动脉鞘管的 1/2,将做好的纱布卷沿桡动脉走行压在穿刺点上,操作者压住穿刺点同时拔出鞘管,另一名操作者将纱布绷带用一定压力缠绕数圈固定纱布卷,术后穿刺点减压方法与观察同交叉包扎组。 1.2.3 观察评价指标 出血发生率;皮下血肿发生率;手臂肿胀

6、发生率;皮肤青紫发生率;指脉氧异常发生率;纱布卷移位发生率。 2 结果 交叉包扎组在出血发生率、手臂肿胀发生率、皮肤青紫发生率等方面均优于缠绕包扎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或 0.05) 。 3 讨论 随着冠脉介入治疗的不断发展,穿刺技术也在不断提高。经股动脉穿刺的患者有 5%7%在导管插入处发生并发症,患者不舒适且住院时间长5。与股动脉相比,桡动脉表面神经末梢较少,周围无重要静脉伴行,动静脉瘘发生率低6, 但桡动脉血管管径小、壁薄,容易出现血管痉挛及扭曲、破裂或血肿,出血量大时可导致手臂骨经膜室综合征3。因此,术区加压包扎是否有效,松紧度是否得当7,对预防穿刺点出血和减轻手臂肿胀非

7、常重要。 桡动脉穿刺术后压迫止血方法有纱布绷带缠绕法、弹力绷带加压法,最新的还有压迫器加压法,据有关资料统计显示压迫器在桡动脉穿刺点上方止血,也不会影响尺动脉的血流,但因为机械压力太大常导致术侧手臂静脉回流受阻出现手臂肿胀,导致皮肤发绀、舒适度降低,甚至血氧饱和度降低4-5。且考虑到费用问题,在县市级基层医院压迫器使用不是很多,弹力绷带加压止血法较压迫器成本低,较能被患者及医生接受。因此在本次对比分析中主要对比两种包扎方法的止血效果。 本次对比分析中可以看出,在止血效果及安全性方面,交叉包扎法较少出现出血、皮下血肿、手臂肿胀、皮肤青紫、指脉氧异常等情况。交叉包扎法使用弹力绷带,包扎时将穿刺点附

8、近擦干,比较方便固定;同时弹力绷带交叉于同一点,着力点易于把握,大大提高了压迫效果,最后再覆盖上 C 胶带,将纱布卷较稳妥的固定,不易移位;弹力绷带透气性好,较纱布绷带弹性好,松紧度易于掌握,较少将腕部血流完全阻断,减少了血液循环障碍所致的手臂肿胀、不适。纱布绷带弹性差,加压包扎时松紧度不易掌握,包扎过紧时血液循环被阻断较多,容易出现手臂肿胀,患者舒适度下降;包扎稍轻则会出现加压不足,穿刺点渗血、出血而出现皮下血肿;且纱布绷带缠绕法加压包扎容易出现绷带松解,纱布卷移位,重新包扎容易导致局部血肿,达不到有效的压迫止血效果。经桡动脉行冠脉介入治疗的患者,术后无论用何种方法加压包扎都要注意:严密观察

9、患者的桡动脉穿刺部位的出血情况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穿刺侧手臂术后避免测血压、提重物、支撑身体,以免出血和形成皮下血肿,同时注意观察有无加压过大出现的手臂肿胀、皮肤发绀等情况。除此,操作者也应熟练操作,进行规范化的培训。 综上所述,交叉包扎法在安全性、止血效果及手臂肿胀程度等方面优于缠绕包扎法,费用较压迫器低,更适用于广大患者。 参考文献: 1田军,赵全明,Giue Grollier.应用 5F 导引导管经桡动脉行冠状动 脉造影介入注射J.中华心血管杂志,2003,31(8):578. 2陈万强,薛成相,张红宾,等.经桡动脉和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比较研究J.医师进修杂志(内科版) ,2004,27(4):26-27. 3霍勇,方唯一. 卫生部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培训教材(冠心病分册)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71. 4唐萍,任洪艳,罗素新. “米“字包扎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止血中的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2015,31(15). 5陈灏珠(主译).心脏病学-心血管内科学教科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1295. 编辑/哈涛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